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69134阅读:来源:国知局
)从连接端子(17)外部获取电源。
[0029]当电涌泄放通路(I)上有电流流过时,磁场感应装置(2)可感应到该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并将感应到的磁场信号通过判断装置(6)的输入端(aa’ )传输给判断装置(6)内置的数据处理单元(5),数据处理单元(5)或根据磁场的大小、方向、变化率、持续时间等物理量判断磁场的类型(电涌电流、小工频电流、动作盲区内的工频电流、大于动作盲区的工频电流产生的磁场是不同的);或将磁场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后根据该电流的大小、方向、变化率、持续时间等物理量判断流过电涌泄放电路的电流的类型。若判断结果为较小工频电流产生的磁场(或为较小工频电流),则分断执行机构(7)不动作、分断开关(8)不断开,由热保护装置(9)进行防护,此时信号探测器(11)能够检测到热保护装置(9)动作,可将此信号经过信号传输线1(12)发送给数据单元(15),数据单元(15)通过连接线(16)、连接端子(17)与外部设备相连,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是数据采集设备、网络交换设备、监控设备等;若判断结果为动作盲区内的工频电流产生的磁场(或为动作盲区内的工频电流),则分断执行机构(7)动作、分断开关(8)断开,从而电涌泄放通路断开;若判断结果为大于动作盲区的工频电流产生的磁场(或为大于动作盲区的工频电流),则分断执行机构(7)不动作、分断开关(8)不断开,由过流保护装置(4)直接防护,此时过流保护装置探测器(13)将检测到过流保护装置(4)已断开,可将此信号经过信号传输线2 (14)发送给数据单元(15),数据单元(15)通过连接线(16)向连接端子(17)外部设备发送信号,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是数据采集设备、网络交换设备、监控设备等;若判断结果为电涌电流产生的磁场(或为电涌电流),则由防雷元件(3)和过流保护装置(4)串联构成电涌泄放通路(I)正常泄放,此时信号探测器(11)能够检测到防雷元件(3)本身或电涌泄放通路(I)上温度、磁场、红外、电动力等信号的变化,从而分析雷电流大小、波形等信息,记录雷击时间,将此类信息经过信号传输线1(12)发送给数据单元(15),数据单元(15)通过连接线(16)、连接端子(17)与外部设备相连,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是数据采集设备、网络交换设备、监控设备等。
[0030]所述分断开关具有可使其恢复常闭状态的复位单元(示意图中未画出);所述分断执行机构可通过机械联动或电磁方式或二者组合的方式控制分断开关动作(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分断执行机构(7)是通过电磁方式控制分断开关动作的,其它的控制方式在此不赘述)。
[0031]所述防雷元件可以是压敏电阻、放电管、TVS等电子器件之一或其组合;所述过流保护装置可以是熔断器或断路器。
[0032]图2为图1 (第一实施例)对应的原理示意图,图中画出了分断开关(8)的复位单元(24)和判断装置(6)内置的数据处理单元(5);所述复位单元(24)可使分断开关恢复常闭状态;所述数据处理单元(5)可以没有将磁场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的功能、对磁场进行处理、分析,也可以有该功能、并对转换的电流进行处理、分析(以下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单元均与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单元相同,不再赘述),aa’是判断装置的输入端,bb’是判断装置的输出端。
[0033]图3为本新型电涌保护器第二实施例原理示意图,图中画出了分断开关(8)的复位单元(24)和判断装置(6)内置的数据处理单元(5)。该实施例的电涌保护器内没有过流保护装置(4),仅包括电涌泄放通路(I)、磁场感应装置(2)、防雷元件(3)、判断装置(6)、分断执行机构(7)、分断开关(8)、热保护装置(9)、信号探测器(11)、信号传输线I (12)、数据单元(15)、连接线(16)、连接端子(17),其中aa’是判断装置的输入端,bb’是判断装置的输出端。因为电涌保护器在使用时,如果没有内置过流保护装置,那么后端必须串接过流保护装置,因此本实施例描述的新型电涌保护器在有工频电流通过时可以让其外置的过流保护装置及时动作而将电涌保护器脱离防护电路。
[0034]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新型电涌保护器的组成内容安装在不同的壳体中共同构成本发明。其中,过流保护装置(4)和过流保护装置探测器(13)置于同一壳体内,磁场感应装置(2)、防雷元件(3)、判断装置(6)、分断执行机构(7)、分断开关(8)、热保护装置(9)、信号探测器(11)、信号传输线I (12)、数据单元(15)、连接线(16)、连接端子(17)置于同一壳体,其中aa’是判断装置的输入端,bb’是判断装置的输出端。
[0035]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本新型电涌保护器的防雷元件(3)、磁场感应装置(2)、过流保护装置(4)、热保护装置(9)、判断装置(6)、分断执行机构(7)、分断开关(8)、信号探测器(11)、信号传输线(包括信号传输线1(12)和信号传输线2(14))、过流保护装置探测器
(13)、数据单元(15)、连接线(16)、连接端子(17)集成于一体,装于一壳体,满足了用电设备对电涌保护器通流容量、响应时间和电压保护水平三项指标的要求,增强了设备的可靠性,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本新型电涌保护器的组成封装在不同的模块中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本发明,便于安装使用,增强了实用性。
[0036]图5是本发明保护效果示意图。工频短路电流可分为三个部分:小工频短路电流,指热保护装置能够启动的电流范围;大工频短路电流,指过流保护装置能够启动的电流范围;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也是现有电涌保护器保护装置的工频短路电流的动作盲区,简称动作盲区。
[0037]图6为本发明组网系统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中连接线1(21)将若干个本新型电涌保护器(18)连接在一起后与数据采集设备(19)相连,数据采集设备(19)通过数据线
(22)与监控设备(20)相连。所述连接线1(21)接入本新型电涌保护器(18)的连接端子
(17),所述数据采集设备(19)可向内部数据单元(15)提供电源。所述连接线1(21)可以是485总线或CAN总线或其他线型。所述数据线(22)可以是网线、光纤或其他线型。
[0038]图7为本发明组网系统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中网络交换设备(23)可采集多个数据采集设备(19)的数据,同时传输给监控设备(20),构成电涌保护器(18)的智能监控网络。
[0039]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的,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下的技术方案等同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包括防雷元件、过流保护装置、热保护装置和外壳,所述防雷元件和过流保护装置串联构成电涌泄放通路,所述热保护装置位于防雷元件电极上,其特征在于:本新型电涌保护器还包括磁场感应装置、判断装置、分断执行机构、分断开关、信号探测器、信号传输线、过流保护装置探测器、数据单元、连接线、连接端子;所述磁场感应装置安装在电涌泄放通路周围,并与判断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判断装置输出端与分断执行机构连接;所述分断执行机构控制分断开关动作;所述分断开关常闭且串联于电涌泄放通路中;所述信号探测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数据单元连接;所述过流保护装置探测器并联于过流保护装置两端,经过信号传输线与数据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单元通过连接线与连接端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电涌保护器可以没有过流保护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断开关具有可使其恢复常闭状态的复位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装置内设有电源和可以分析磁场的大小、方向、变化率、持续时间等物理量的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经判断装置输入端与磁场感应装置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装置内设有电源和可以将磁场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分析该电流的大小、方向、变化率、持续时间等物理量的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经判断装置输入端与磁场感应装置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断执行机构可通过机械联动或电磁方式或二者组合的方式控制分断开关动作。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元件、磁场感应装置、过流保护装置、热保护装置、判断装置、分断执行机构、分断开关、信号探测器、信号传输线、过流保护装置探测器、数据单元、连接线、连接端子可以位于同一壳体,也可以安装于不同壳体或封装在不同的模块中组合在一起。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装置可以是熔断器或断路器。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元件可以是压敏电阻、放电管、TVS等电子器件之一或其组合。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探测器安装于防雷元件电极表面或附近,或安装于电涌泄放通路附近。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单元通过连接线、连接端子与外部设备相连,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是数据采集设备、网络交换设备、监控设备等。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涌保护器,包括防雷元件、过流保护装置、热保护装置和外壳,所述防雷元件和过流保护装置串联构成电涌泄放通路,所述热保护装置位于防雷元件电极上;本新型电涌保护器还包括磁场感应装置、判断装置、分断执行机构、分断开关、信号探测器、信号传输线、过流保护装置探测器、数据单元、连接线、连接端子。本新型电涌保护器根本解决现有热保护装置与过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盲区和过流保护装置、热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以及防雷元件的工作状况不可知,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IPC分类】H02H5/04, H02H3/08, H02H9/04
【公开号】CN105633934
【申请号】CN201410669097
【发明人】孙麓轩
【申请人】孙麓轩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