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防护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9443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电缆防护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设备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防护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0002]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叶轮、发电机、机舱和变流设备等。其中,叶轮、发电机和机舱设置在塔筒顶部,变流设备设置在塔筒底部,为了实现能量和数据的传输,塔筒底部的部件与塔筒顶部的部件通过电缆连接。根据电缆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动力电缆、通信电缆和控制电缆。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在工作时需要对风,因此,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需要能够在一定角度内转动,为了确保转动过程中不损坏电缆,故而电缆具有悬垂段,该悬垂段通常设置在塔筒的中心,并沿塔筒轴向走线。当塔筒受风力影响而摆动时,悬垂段可能在塔筒内晃动,使得电缆相互磨损或者电缆撞击塔筒壁,容易造成电缆损坏。电缆损坏后可能引起火灾或其它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防护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以解决风力发电机组的悬垂电缆保护不足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防护装置,其包括:外圈;内圈,内圈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圈内,内圈具有固定电缆用的安装筒,安装筒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紧固件配合以将电缆固定在安装筒壁上的固定孔。
[0005]进一步地,内圈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外圈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内圈装配至外圈内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配合并构成用于盛放并固定电缆的电缆固定通孔。
[0006]进一步地,电缆固定通孔为多个且沿外圈的周向分布,相邻两个电缆固定通孔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电缆固定通孔内电缆直径的2倍。
[0007]进一步地,外圈包括第一半圈和第二半圈,第一半圈与第二半圈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并组成外圈。
[0008]进一步地,外圈和内圈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0009]进一步地,内圈上设置有沿轴向贯穿内圈的操作孔,安装筒的部分外壁为操作孔的周壁的一部分,至少一个固定孔与操作孔连通。
[0010]进一步地,安装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缓冲保护层。
[0011]进一步地,安装筒内可拆卸地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容纳槽,固定块装配至安装筒内时,容纳槽与安装筒的内壁构成用于限定电缆位置的限位孔。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包括电缆组和电缆防护装置,电缆组具有悬垂段,电缆防护装置设置在悬垂段,电缆防护装置为上述的电缆防护装置。
[0013]进一步地,电缆组包括设置在电缆防护装置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动力电缆以及设置在安装筒内的通信电缆和控制电缆。
[00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内圈的安装筒上设置有固定孔,其与第一紧固件配合可以将电缆固定在安装筒壁上实现电缆的有效固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外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外圈的俯视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第一半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内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内圈的俯视图;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纵剖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的装有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外圈;12、第二凹槽;13、第一半圈;131、第一连接耳;14、第二半圈;141、第二连接耳;20、内圈;21、安装筒;211、固定孔;22、第一凹槽;23、操作孔;30、电缆固定通孔;51、减重孔;71、动力电缆;72、通信电缆;73、控制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防护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详细描述。
[0027]本实用新型的电缆防护装置用于对风力发电机组内的电缆进行防护,防止电缆的悬垂段在使用过程中受损,保证电缆安全。具体地,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分为动力电缆71、通信电缆72和控制电缆73(参阅图9)。其中,动力电缆71由于发热量较大,为保证安全需要分隔敷设。当然,该电缆防护装置还可以应用至其它电缆需要防护的环境下。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电缆防护装置包括外圈10和内圈20,其中,内圈20可拆卸地设置在外圈10内,动力电缆71设置在内圈20与外圈10之间,并被两者固定限位。内圈20具有固定电缆用的安装筒21,安装筒21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紧固件配合以将电缆固定在安装筒21壁上的固定孔211。通信电缆72和控制电缆73设置在安装筒21内,由于安装筒21的周壁上设置有固定孔211,因而第一紧固件可以与固定孔211配合,使通信电缆72和控制电缆73得以固定,防止两者在风力发电机组工作时产生碰撞,避免损坏,以减少由于电缆损坏而引起的安全事故。通过在安装筒21上设置固定孔211,使得控制电缆73和通信电缆72可以被有效地固定,保证了电缆的安全。
[0029]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圈20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22,外圈10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2,内圈20装配至外圈10内时,第一凹槽22与第二凹槽12配合并构成用于盛放并固定动力电缆71的电缆固定通孔30。在进行动力电缆71的敷设时,动力电缆71以三相为一组,组成一个动力电缆组,动力电缆组内的三根动力电缆71呈品字形排布。为了能够满足上述的需求并可靠地限定动力电缆71的位置,防止其移动造成磨损,电缆固定通孔30的周壁形状是三个圆弧依次首尾相连形成。
[0030]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若动力电缆71的敷设方式不同,也可以将电缆固定通孔30的周壁形状设置成与敷设相对应的形状,只要保证能够可靠地固定动力电缆71即可。
[0031]优选地,电缆固定通孔30为多个且沿外圈10的周向分布(电缆固定通孔3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确定),相邻两个电缆固定通孔30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电缆固定通孔30内电缆直径的2倍。这样可以满足动力电缆71的散热需求,防止火灾。
[0032]更优选地,电缆固定通孔30沿外圈10的周向均为间隔设置,以使电缆防护装置整体结构更加均匀,结构强度更好,以使得使用寿命更高。
[0033]结合参见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圈10主体为圆柱形。其包括第一半圈13和第二半圈14。第一半圈1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31且第一连接耳131上具有第一安装孔;相应地,第二半圈14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耳141,且第二连接耳14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半圈13和第二半圈14通过连接耳和第二紧固件连接成一体并组成外圈10。第二紧固件可以是螺栓、螺栓螺母组合或其它结构,只要能够使第一半圈13和第二半圈14可靠连接即可。如,将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通过螺母拧紧即可。
[0034]优选地,为了减小重量,防止由于电缆防护装置过重而在电缆上下滑,在外圈10的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51,在降低电缆防护装置的重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材料使用,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减重孔51组成一列,沿外圈10的周向分布有多列。减重孔51可以贯穿外圈10,也可以不贯穿外圈10。
[0035]更优选地,在外圈10上还设置有减重槽(相邻两个第二凹槽12之间的槽即为减重槽),减重槽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