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功率变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0897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功率变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功率变换电路,属于电源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讯设备、移动电子设备、新能源发电系统以及LED照明系统的不断发展,直流功率变换电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非线性直流功率变换电路在直流功率变换电路中占主导地位,而非线性直流功率变换电路又分隔离型与非隔离型的,前者采用隔离变压器进行电路隔离,电路体积大,电磁干扰(EMI)严重,集成度及效率低,后者虽然电路输入、输出之间未采用电气元件进行隔离,但是由于电路中使用大电感进行功率转换,电路制作工艺复杂,输入输出变压比低,同样存在电磁干扰(EMI),不易于大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大,而且由于电路电感电流处于连续工作模式,电路损耗大,工作效率及功率密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直流功率变换电路,以开关电容电路为基础,通过两个互补的方波脉冲信号,控制两个MOS场效应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控制开关电容的充电与放电,并使得电路输出端所加小电感中通过的电流线性变化,同时对输出端滤波电容两端电压进行控制,最终负载上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电路输入与输出之间未采用电气隔离,而是通过改变两个互补的方波脉冲信号调整电路的变压比,电路中未使用大电感,而是通过开关电容及电路中所加的小电感使得两个MOS场效应开关管处于零电流开关切换状态,开关电容电路使用MOS工艺,尺寸小,功耗低,电路的功率密度高,电路制作工艺过程简单,易于大规模集成。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包括输入直流电源、开关管驱动电路、开关管电路、开关电容电路和变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直流电源与开关管驱动电路、开关管电路及变频控制电路连接,开关管驱动电路与开关管电路、变频控制电路及输入直流电源连接,开关管电路与开关管驱动电路、开关电容电路及输入直流电源连接,开关电容电路与开关管电路及负载连接,变频控制电路与开关管驱动电路、输入直流电源连接。
[0005]所述的输入直流电源的正端与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开关管驱动电路电阻Rl的上端、电容C4的上端、开关管电路MOS场效应开关管TI的漏极D端、电容C6的上端汇接,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与开关管驱动电路电容C1、C2、C4、的下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OM端、开关管电路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源极S端、电容C5的下端、开关电容电路二极管D3、D4的正端、电容CS的下端、负载的下端及地汇接。
[0006]所述的开关管驱动电路由电阻1?1、1?2、电容(:1工2、03工4、二极管05、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组成,电阻Rl的上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正端、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4的上端、开关管电路MOS场效应管开关管TI的漏极D端、电容C6的上端汇接,电阻Rl的下端与电容Cl的上端、二极管D5的正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VCC端汇接,电阻R2的上端与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RT端相接,电阻R2的下端与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2的上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T端相接,电容Cl的上端与电阻Rl的下端、二极管D5的正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VCC端汇接,电容Cl的下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电容C2、C4的下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OM端、开关管电路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源极S端、电容C5的下端、开关电容电路二极管D3、D4的正端、电容CS的下端、负载的下端及地汇接,电容C2的上端与电阻R2的下端、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T端汇接,电容C2的下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电容Cl、C4的下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OM端、开关管电路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源极S端、电容C5的下端、开关电容电路二极管D3、D4的正端、电容CS的下端、负载的下端及地汇接,电容C3的上端与二极管D5的负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VB端相接,电容C3的下端与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VS端相接,电容C4的上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正端、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l的上端、开关管电路MOS场效应管开关管TI的漏极D端、电容C6的上端汇接,电容C4的下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电容Cl、C2的下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OM端、开关管电路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源极S端、电容C5的下端、开关电容电路二极管D3、D4的正端、电容CS的下端、负载的下端及地汇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VCC端与电阻Rl的下端、电容Cl的上端、二极管D5的正端汇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RT端与电阻R2的上端相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T端与电阻R2的下端、电容C2的上端、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OM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电容Cl、C2、C4的下端、开关管电路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源极S端、电容C5的下端、开关电容电路二极管D3、D4的正端、电容CS的下端、负载的下端及地汇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VB端与二极管D5的负端、电容C3的上端汇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HO端与开关管电路MOS场效应开关管Tl的栅极G端相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VS端与电容C3的下端相接,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LO端与开关管电路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栅极G端相接,二极管D5的正端与电阻Rl的下端、电容Cl的上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VCC端汇接,二极管D5的负端与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VB端、电容C3的上端汇接。
[0007]所述的开关管电路由电容C5、C6、M0S场效应开关管T1、T2组成,电容C5的上端与电容C6的下端、开关电容电路二极管D2的正端、二极管D4的负端汇接,电容C5的下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电容C1、C2、C4的下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OM端、MOS场效应开关管Τ2的源极S端、开关电容电路二极管D3、D4的正端、电容CS的下端、负载的下端及地汇接,电容C6的上端与电阻Rl的上端、电容C4的上端、输入直流电源的正端、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MOS场效应开关管TI的漏极D端汇接,电容C6的下端与电容C5的上端、开关电容电路二极管D2的正端、二极管D4的负端汇接,MOS场效应开关管Tl的栅极G端与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HO端相接,MOS场效应开关管Tl的漏极D端与电容C6的上端、电阻Rl的上端、电容C4的上端、输入直流电源的正端、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汇接,MOS场效应开关管Tl的源极S端与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漏极D端、开关电容电路电容C7的左端相接,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栅极G端与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LO端相接,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源极S端与电容C5的下端、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电容C1、C2、C4的下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OM端、开关电容电路二极管D3、D4的正端、电容CS的下端、负载的下端及地汇接,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漏极D端与MOS场效应开关管Tl的源极S端、开关电容电路电容C7的左端相接。
[0008]所述的开关电容电路由电容07、二极管01、02、03、04、电感1^、电容08组成,电容〇7的左端与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漏极D端、MOS场效应开关管Tl的源极S端汇接,电容C7的右端与二极管DI的正端、二极管D3的负端汇接,二极管Dl的正端与电容C7的右端、二极管D3的负端汇接,二极管Dl的负端与二极管D2的负端、电感L的左端汇接,二极管D2的正端与电容C6的下端、电容C5的上端汇接,二极管D2的负端与二极管DI的负端、电感L的左端汇接,二极管D3的正端与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源极S端、电容C5的下端、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电容Cl、C2、C4的下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OM端、二极管D4的正端、电容C8的下端、负载的下端及地汇接,二极管D3的负端与电容C7的左端、二极管Dl的正端汇接,二极管D4的正端与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源极S端、电容C5的下端、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电容C1、C2、C4的下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OM端、二极管D3的正端、电容CS的下端、负载的下端汇接,二极管D4的负端与二极管D2的正端、电容C6的下端、电容C5的上端汇接,电感L的左端与二极管Dl、D2的负端相接,电感L的右端与电容C8的上端、负载的上端汇接,电容C8的上端与电感L的右端、负载的上端汇接,电容C8的下端与MOS场效应开关管T2的源极S端、电容C5的下端、输入直流电源的负端、电容C1、C2、C4的下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 3的COM端、二极管D3、D4的正端、负载的下端及地汇接。
[0009]所述的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阻Rl的上端、电容C4、C6的上端、M0S场效应开关管TI的漏极D端汇接,变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阻R2的下端、电容C2的上端、半桥驱动集成电路IR2153的CT端汇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以开关电容电路为基础,通过半桥驱动集成电路产生的两个互补的方波脉冲信号,控制两个MOS场效应开关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