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支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通常依靠风扇进行散热,风扇一般固定连接在电子设备的内部。
目前,风扇固定连接在电子设备内的方式具体为:先将风扇安装在风扇框内,其中,风扇框由两个相互对接的框架组成,风扇与风扇框通过螺钉连接,然后将装有风扇的风扇框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其中,支架由多个零部件构成,通过各零部件与风扇框之间的拼接,使得风扇框与支架固定连接,最后将连接好风扇的支架安装到电子设备中,完成风扇的固定。
然而,上述中将风扇安装到电子设备内需要装配很多零部件,安装过程繁琐,而且在后期需要维护时,将风扇拆卸下来的过程中,要将上述多个零部件一一拆除,使得拆卸过程同样繁琐;风扇的拆装过程繁琐,会导致工作时间长,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支架和电子设备,风扇与风扇支架之间的拆装方式简单,缩短工作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支架,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出风孔;
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出风孔的两侧,当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 臂之间时,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具有相互靠拢的力以夹持所述风扇。
具体地,所述夹持臂包括固定端以及连接于所述固定端的弹性臂,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架体,所述弹性臂为从所述固定端延伸出的悬臂结构;当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时,所述第一夹持臂的所述弹性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所述弹性臂具有相互靠拢的力以夹持所述风扇。
具体地,所述弹性臂的悬空的一端具有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折弯形状为向所述出风孔凸起的弧形;所述夹持臂上与所述弹性臂的悬空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向所述出风孔延伸。
进一步地,上述风扇支架还包括:第一止位部,所述第一止位部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一止位部所在的所述出风孔的一侧与所述夹持臂所在的所述出风孔的两侧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止位部用于限制被夹持的所述风扇向所述第一止位部方向移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中与所述第一止位部所在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之间,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将所述架体的所述另一侧分成三部分,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止位部,所述第二止位部用于限制被夹持的所述风扇向所述第二止位部方向移动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止位部为垂直于所述架体的长条板;所述第二止位部为从所述架体延伸出的凸块,所述凸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止位部所在的一侧相对且垂直于所述架体的垂直面以及与所述垂直面向背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从所述架体向所述垂直面呈下降趋势延伸。
进一步地,上述风扇支架还包括:防震部,所述防震部包括悬臂板和连接 于所述悬臂板的凸起结构,所述架体上且位于所述出风孔的周边处设置有切口,所述悬臂板位于所述切口中,所述悬臂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切口的侧壁,所述凸起结构位于所述悬臂板的另一端;当所述风扇被夹持于所述第一止位部和所述第二止位部之间时,所述凸起结构位于所述风扇的连接孔内。
具体地,所述防震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切口的数量与所述防震部的数量相同,所述防震部包括第一防震部、第二防震部、第三防震部和第四防震部,所述第一防震部和所述第二防震部位于所述第一止位部所在的所述架体的一侧,所述第三防震部和第四防震部位于所述第二止位部所在的所述架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防震部和所述第二防震部的所述凸起结构均具有斜切面,所述斜切面沿所述第一止位部所在的所述架体的一侧至所述第二止位部所在的所述架体的另一侧的方向呈下降趋势;当所述风扇被夹持于所述第一止位部和所述第二止位部之间时,所述第一防震部、所述第二防震部、所述第三防震部和第四防震部的所述凸起结构分别位于所述风扇的四个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之间的部分中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止位部;两个所述第二止位部之间设置有凹槽,用于通过按动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架体的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之间的部分发生弹性形变。
具体地,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出风孔,相应的,每个所述出风孔的周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止位部、所述第二止位部、所述第一豁口、所述第二豁口、所述凹槽和所述防震部,构成多个风扇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多个所述风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风扇以及上述的风扇支架;
所述风扇位于所述风扇支架的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为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支架和电子设备,风扇支架用于安装风扇,通过连接于架体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将风扇夹持固定,其中,当风扇位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时,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具有相互靠拢的力以夹持风扇,风扇的扇叶与架体上的出风孔相对应,风扇的风从出风孔吹出;当要将风扇从风扇支架拆除时,需克服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相互靠拢的力,将风扇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取出,从而完成风扇的拆卸。相比现有技术中,安装风扇需要装配很多零部件,拆卸风扇时需要将上述零部件一一拆除,拆装过程繁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扇与风扇支架之间的拆装方式简单,能够缩短工作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支架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风扇支架与风扇处于连接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支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支架,包括:架体1,架体1上设置有出风孔11;连接于架体1的夹持臂2,夹持臂2包括第一 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分别相对设置在出风孔11的两侧,当风扇3位于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时,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具有相互靠拢的力以夹持风扇3。
架体1上的出风孔11用于当风扇3安装到风扇支架中时,使风扇3的风从出风孔11吹出,出风孔11一般设计为圆孔,与风扇3的扇叶旋转一周形成的圆相对应;夹持臂2连接于架体1,在出风孔11周边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可以设计为相互对称,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在对风扇3进行夹持时,具有相互靠拢的力,其中夹持臂的结构可以有多种设计方式:例如,将夹持臂通过弹簧连接于架体,弹簧对夹持臂具有向出风孔方向移动的推力,可以在架体上设置滑道,夹持臂滑动连接于滑道,滑道的方向与弹簧对夹持臂的推力方向相同;或者,将夹持臂设计成夹子的结构样式;或者,将夹持臂设计为具有悬臂结构的形式,当风扇3位于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时,会克服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对风扇3的挤压,使夹持臂2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具有相互靠拢的力,使风扇3被固定夹持在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支架,用于安装风扇,通过连接于架体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将风扇夹持固定,其中,当风扇位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时,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具有相互靠拢的力以夹持风扇,风扇的扇叶与架体上的出风孔相对应,风扇的风从出风孔吹出;当要将风扇从风扇支架拆除时,需克服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相互靠拢的力,将风扇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取出,从而完成风扇的拆卸。相比现有技术中,安装风扇需要装配很多零部件,拆卸风扇时需要将上述零部件 一一拆除,拆装过程繁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扇与风扇支架之间的拆装方式简单,能够缩短工作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具体地,夹持臂2包括固定端23以及连接于固定端23的弹性臂24,固定端23连接于架体1,弹性臂24为从固定端23延伸出的悬臂结构;当风扇3位于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时,第一夹持臂21的弹性臂24和第二夹持臂22的弹性臂24具有相互靠拢的力以夹持风扇3。夹持臂2固定设置在架体1上,夹持臂2与架体1接触的一端为固定端23,从固定端23延伸出的弹性臂24用于夹持风扇3;当风扇3插入第一夹持臂21的弹性臂24和第二夹持臂22的弹性臂24之间时,两个弹性臂24会产生相互远离的弹性形变,两个弹性臂24具有相互靠拢的力,使风扇3被固定夹持在两个弹性臂24之间;其中,夹持臂2的材料可采用塑料。
进一步地,弹性臂24的悬空的一端具有折弯结构25,折弯结构25的折弯形状为向出风孔11凸起的弧形;夹持臂2上与弹性臂24的悬空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26,挡板26向出风孔11延伸。为了进一步固定风扇3,防止风扇3脱落,则在夹持臂2上分别设置有折弯结构25和挡板26,以防止风扇3从出风孔11的轴向方向脱落。其中,弹性臂24的悬空的一端的折弯结构25,其折弯形状为向出风孔11凸起的弧形,这样可以便于风扇3从弹性臂24的悬空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插入,在风扇3插入过程中,折弯结构25的弧形不易卡住风扇。
进一步地,上述风扇支架还包括:第一止位部4,第一止位部4设置于架体1上,第一止位部4所在的出风孔11的一侧与夹持臂2所在的出风孔11的两侧相互垂直,第一止位部4用于限制被夹持的风扇3向第一止位部4方向移动的位置。第一止位部4可设置在架体1上与弹性臂24的悬空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 所在的一侧,安装风扇3时,将风扇3从弹性臂24的悬空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插入至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当风扇3移动至接触第一止位部4时,停止移动风扇3,第一止位部4限制了风扇3不能继续向第一止位部4的方向移动,能够防止风扇3从第一止位部4所在的一侧脱离。
进一步地,架体1中与第一止位部4所在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出风孔11位于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之间,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将架体1的另一侧分成三部分,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止位部5,第二止位部5用于限制被夹持的风扇3向第二止位部5方向移动的位置。上述中的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将架体1的另一侧分成三部分,则中间部分可以相对于另外两部分具有弹性形变,其中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均可以设计为较小的缝隙,在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之间的部分上设置第二止位部5,当将风扇3从弹性臂24的悬空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插入至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时,可通过按动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之间的部分使其发生弹性形变,使第二止位部5避让开风扇3,或者也可通过插入风扇3时风扇3推动第二止位部5,使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之间的部分发生弹性形变,将风扇3插入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直至风扇3的一侧移动至接触第一止位部4时,第二止位部5位于风扇3的另一侧,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之间的部分复位,第一止位部4和第二止位部5将风扇3夹于之间,使风扇3既不能从第一止位部4所在的一侧脱离,又不能从第二止位部5所在的一侧脱离,此时风扇3在第一止位部4、第二止位部5以及两个夹持臂2之间,使得风扇3的固定更加牢固。
具体地,第一止位部4为垂直于架体1的长条板;第二止位部5为从架体1延伸出的凸块,凸块包括与第一止位部4所在的一侧相对且垂直于架体1的垂 直面以及与垂直面向背的倾斜面,倾斜面从架体1向垂直面呈下降趋势延伸。其中,第一止位部4可以设计为长条板或者圆柱体结构,由于风扇3的四周一般具有平面,因此第一止位部4设计为长条板可与风扇3的平面良好接触;第二止位部5的垂直面用于当风扇3安装好时与风扇3的平面良好接触,倾斜面用于当风扇3从弹性臂24的悬空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插入至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时,便于风扇3推动第二止位部5,使风扇3顺利插入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风扇支架还包括:防震部6,防震部6包括悬臂板61和连接于悬臂板61的凸起结构62,架体1上且位于出风孔11的周边处设置有切口,悬臂板61位于切口中,悬臂板61的一端连接于切口的侧壁,凸起结构62位于悬臂板61的另一端;当风扇3被夹持于第一止位部4和第二止位部5之间时,凸起结构62位于风扇3的连接孔31内。可在架体1上切出U形的缝隙,则形成悬臂板62,悬臂板62所在的空间为切口;一般风扇3具有固定时穿接螺钉所需的连接孔31,当风扇3被夹持于第一止位部4和第二止位部5之间时,悬臂板61上的凸起结构62卡在风扇3的连接孔31内,悬臂板6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则凸起结构62在悬臂板61上能够对风扇3起到减震作用,防止风扇3在工作工程中产生剧烈晃动。
具体地,防震部6的数量为多个,切口的数量与防震部6的数量相同,防震部6包括第一防震部、第二防震部、第三防震部和第四防震部,第一防震部和第二防震部位于第一止位部4所在的架体1的一侧,第三防震部和第四防震部位于第二止位部5所在的架体1的另一侧,第一防震部和第二防震部的凸起结构62均具有斜切面621,斜切面621沿第一止位部4所在的架体1的一侧至第二止位部5所在的架体1的另一侧的方向呈下降趋势;当风扇3被夹持于第 一止位部4和第二止位部5之间时,第一防震部、第二防震部、第三防震部和第四防震部的凸起结构62分别位于风扇3的四个连接孔31内。位于第一止位部4所在的架体1的一侧的第一防震部和第二防震部的凸起结构62具有斜切面621,能够使当风扇3从弹性臂24的悬空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插入至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并向第一止位部4的方向移动时,便于风扇3推动具有斜切面621的凸起结构62,以使风扇3顺利安装到位。
具体地,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之间的部分中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止位部5;两个第二止位部5之间设置有凹槽14,用于通过按动凹槽14以使架体1的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之间的部分发生弹性形变。可在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之间的部分的中间位置设置凹槽14,两个第二止位部5分别位于凹槽14的两侧,在拆卸风扇3时,可通过按动凹槽14使第一豁口12和第二豁口13之间的部分产生弹性形变,以使第二止位部5避让开风扇3,便可将风扇3从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取出,同理,在安装风扇3时也可通过按动凹槽14以使风扇3顺利插入两个第一夹持臂21和第二夹持臂22之间,方便风扇3的拆装操作。
具体地,如图3所示,架体1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11,相应的,每个出风孔11的周围均设置有第一夹持臂21、第二夹持臂22、第一止位部4、第二止位部5、第一豁口12、第二豁口13、凹槽14和防震部6,构成多个风扇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多个风扇。一些电子设备中需要安装多个风扇,如服务器,可在架体1上设置多个出风孔11,根据风扇所要安装的位置,设计多个出风孔11在架体1上的位置,如出风孔11依次沿直线排列,在每个出风孔11周围按照上述结构形式分别设置第一夹持臂21、第二夹持臂22、第一止位部4、第二止位部5、第一豁口12、第二豁口13、凹槽14和防震部6,构成多个风扇固定结构,其中 每个风扇固定结构均可相同,可安装多个风扇。风扇的安装或拆卸过程简单,能够缩短工作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风扇以及上述的风扇支架;风扇位于风扇支架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
具体地,电子设备为服务器。
其中,风扇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功能。风扇支架的结构以及风扇与风扇支架的安装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风扇支架可采用塑料材质,可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其风扇安装在风扇支架上,通过连接于架体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将风扇夹持固定,其中,当风扇位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时,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具有相互靠拢的力以夹持风扇,风扇的扇叶与架体上的出风孔相对应,风扇的风从出风孔吹出;当要将风扇从风扇支架拆除时,需克服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相互靠拢的力,将风扇从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取出,从而完成风扇的拆卸。相比现有技术中,安装风扇需要装配很多零部件,拆卸风扇时需要将上述零部件一一拆除,拆装过程繁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扇与风扇支架之间的拆装方式简单,能够缩短工作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