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导流的PCB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262阅读:9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导流的PCB板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 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导流的PCB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PCB板结构单一,金属面贴合度低,导流效果差,而且不方便进行大批量的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导流的PCB板结构,结构简单,可以提高金属面贴合度,可适用于大批量制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导流的PCB板结构,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若干绿油开窗,所述绿油开窗的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所述绿油开窗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绿油开窗的表面覆盖有一金属片,所述绿油开窗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绿油开窗内涂覆有锡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绿油开窗的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边形为正六边形,所述若干正六边形的绿油开窗构成正六边形的蜂窝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绿油开窗的形状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CB板边缘设有刻度标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绿油开窗之间的间距为0.1mm-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绿油开窗之间的间距为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片以回流焊贴装在所述PCB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导流的PCB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绿油开窗形状为多边形,优选为正六边形,可以实现更好的导流效果,以及液态的焊锡从形状中溢出的可能性越小,而且蜂窝状的六边形开窗,可以方便进行扩展阵列,对工件的拉力均匀,可以有效阻止焊接工件的漂移;2、PCB板边缘设有刻度标记,可以实现在后续接线的过程中,可以作为接线长度的参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焊接金属片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焊接金属片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蜂窝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导流的PCB板结构,包括PCB板1,PCB板1上设有绿油层,绿油层上设有若干绿油开窗2,绿油开窗2的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可以实现节省焊锡量,提高金属面贴合度,绿油开窗2之间设有间距3,进一步可以提高金属面贴合度,绿油开窗2的表面覆盖有一金属片4,进一步,绿油开窗2之间的间距3相等,绿油开窗2内涂覆有锡膏,也就是说锡膏涂覆在绿油开窗2与金属片4之间,具体为锡膏涂覆在锡膏层5上,用于金属片的焊接,涂上锡膏后,贴上金属片4,进行回流焊加工,回流焊炉出来后,铜片就会被均匀的焊接在电路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绿油开窗2的形状为多边形,多边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还可以为多种不同形状的组合,优选为六边形,进一步优选为正六边形,可以实现铜片的焊接均匀,如果大片开窗,铜片和PCB焊接面会因为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加上材料表面的不平整度而出现块接触,有空洞的情况,以及如果大片开窗,回流焊时铜片会受限于设备的平整度,在焊锡融化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工件漂移;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绿油开窗2的形状优选为正六边形,相比其他形状,焊锡有效使用量最高,铜片的接触面最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若干正六边形的绿油开窗构成正六边形的蜂窝结构,如图3所示,为蜂窝状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可以实现更好的导流效果,以及液态的焊锡从形状中溢出的可能性越小,而且蜂窝状的六边形开窗,可以方便进行扩展阵列,对工件的拉力均匀,可以有效阻止焊接工件的漂移。

在本实施例中,绿油开窗2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相比于使用三角形,正方形,或者五边形,但形状的边越多,越接近于圆形,液态的焊锡从形状中溢出的可能性越小。

在本实施例中,PCB板1边缘设有刻度标记6,优选为在四周边缘均设有刻度标记,可以实现在后续接线的过程中,可以作为接线长度的参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绿油开窗之间的间距3,优选为0.1mm-1mm,进一步优选为0.5mm,可以实现更好的焊接效果,以及可以防止工件的漂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