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6666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气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其中,电磁线盘是电磁炉的核心部件。现有的电磁炉的线盘与电磁炉的底壳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该固定方式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在装配过程中,如果螺钉打偏或打滑还会影响线盘装配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使电磁炉的壳体能与线盘直接装配而不使用螺钉,进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包括壳体、线盘和面板,所述线盘装配在所述壳体内并对应于所述面板的加热区域。壳体上形成有柱状的安装本体,线盘上形成有能与安装本体套接的孔。安装本体上或壳体上还形成有用于限制线盘轴向移动的第一限位部、限制线盘径向转动的第二限位部以及连接线盘的连接部。孔的内壁上形成有能与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限位部和连接部相匹配的结构。

优选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为交替形成在安装本体的周面上和/或壳体的与安装本体(对应的表面上的缺口和轴向延伸的挡壁。连接部为形成在缺口和挡壁之间的卡槽。

优选地,卡槽的开口朝向安装本体的径向方向,卡槽的一端为敞开式并与缺口连通,卡槽的另一端形成为挡壁。

优选地,缺口和卡槽均为弧形具有相等的弧度。

优选地,孔的内壁上形成有凸台,当线盘与壳体进行装配时,孔套接在安装本体上,凸台先嵌合到缺口中,再旋入卡槽内并与挡壁抵接。

优选地,壳体上还形成有用于限制线盘从安装本体上脱离的挡片或挂钩。

优选地,第一限位部为围绕安装本体的凸筋,第二限位部为围绕凸筋的环状壁;连接部为相对于安装本体轴向伸出的多个弹性卡扣。

优选地,环状壁为连续式或断续式。

优选地,当环状壁为断续式时,凸筋分布在环状壁的间隔处,且凸筋从安装本体的侧壁朝环状壁径向延伸。

优选地,弹性卡扣为延伸出环状壁和凸筋的具有的径向延伸的卡接面的多个卡扣。

优选地,孔的内壁上形成有径向延伸的凸缘,当线盘与壳体进行装配时,弹性卡扣卡紧所述凸缘。

优选地,沿凸缘的底面轴向伸出有定位筋,当线盘与壳体进行装配时,所述定位筋与凸筋抵接。

优选地,第一限位部为套在安装本体上的弹性件,第二限位部为围绕安装本体的环状壁,连接部为相对于安装本体轴向伸出的多个弹性卡扣。

优选地,弹性卡扣为延伸出环状壁和弹性件的具有径向延伸的卡接面的多个卡扣。

优选地,弹性件为环形弹簧。

优选地,孔的孔壁设置成能与环状壁对齐以容纳弹性件,且孔的内壁上形成有径向延伸的凸缘;当线盘与壳体进行装配时,孔套接在安装本体上,凸缘压紧弹性件,弹性卡扣卡紧所述凸缘。

优选地,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还包括上盖,上盖连接于壳体的表面并罩盖线盘,且上盖与线盘之间形成有定位结构。

优选地,定位结构包括间隔形成在上盖下表面的凸起,和形成在线盘的边缘并能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可以理解的是面板与上盖可以一体成型,或面板与上盖粘接、或卡扣连接为一体,被加热物体置于面板上部,面板将线盘和被加热物体隔开,启到支撑、隔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磁炉的壳体上形成有柱状的安装本体,线盘通过孔可套装于安装本体上,另外,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可以限制线盘沿柱状的安装本体上下移动或左右转动,并通过连接部将线盘与壳体固定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上盖,通过在上盖与线盘之间形成有用于进一步固定线盘的定位结构,可以将线盘牢固地固定。由此,实现了线盘的无螺钉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线盘与壳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安装本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安装本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安装本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上盖与线盘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壳体与线盘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壳体与线盘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壳体 20 上盖

30 线盘 22 凸起

100 安装本体 101 缺口

102 卡槽 103 挡壁

200 孔 201 凸台

300 安装本体 301 环状壁

302 凸筋 303 弹性卡扣

400 孔 401 凸缘

402 定位筋 32 凹槽

500 安装本体 501 环状壁

502 弹性件 503 弹性卡扣

600 孔 601 凸缘

11 挡片 33 凸边

12 挂钩 34 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该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0、线盘30和面板,线盘装配在壳体10内并对应于面板的加热区域。壳体10上形成有柱状的安装本体,线盘30上形成有能与安装本体套接的孔。安装本体上或壳体10上还形成有用于限制线盘30轴向移动的第一限位部、限制线盘30径向转动的第二限位部以及连接线盘30的连接部。其中,孔的内壁上形成有能与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限位部和连接部相匹配的结构。

现有的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一般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螺钉固定的方式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在装配过程中,如果螺钉打偏或打滑还会影响线盘装配的稳定性。另外,由于螺钉为金属件,电磁炉的线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对金属螺钉产生影响,金属螺钉发热会将周围的安装壳体软化,因此,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电磁炉的线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电磁炉的壳体上形成有柱状的安装本体,线盘通过孔可套装于安装本体上。进一步地,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可以限制线盘沿柱状的安装本体上下移动或左右转动,并通过连接部将线盘与壳体固定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上盖,通过在上盖与线盘之间形成有用于进一步固定线盘的定位结构,可以将线盘牢固地固定。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线盘的无螺钉装配,有效防止了电磁炉安装壳体的老化,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柱孔的这种装配方式操作简单、且固定准确,因此,提高了电磁炉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下面将通过三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安装本体100设置成沿壳体10的朝向电磁炉内部的表面凸出的圆柱,在线盘30上形成有能套接在圆柱上的孔200。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为交替形成在安装本体100的周面上的缺口101和轴向延伸的挡壁103,连接部为形成在缺口101和挡壁103之间的卡槽102。具体地,安装本体100可以形成为沿壳体10的底面具有一定的凸出高度的圆柱。缺口101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安装本体100的顶面和周面内凹的弧形口。缺口101用于限制线盘30相对于安装本体100轴向移动,即,缺口101的深度对应线盘30相对于安装本体100的安装高度。挡壁103可以形成在缺口101的一端,挡壁103相对于缺口101的底壁向上轴向延伸,且挡壁103具有一定的径向宽度,用于阻挡线盘30相对于安装本体100径向转动。

为了实现线盘30与安装本体100的固定连接,在缺口101和挡壁103之间形成有卡槽102。优选地,卡槽102的开口朝向安装本体100的径向方向,卡槽102的一端为敞开式并与缺口101连通,卡槽102的另一端形成为挡壁103。具体地,卡槽102为半封闭式的弧形槽。卡槽102包括顶壁、底壁与侧壁。卡槽102的侧壁形成为上述的挡壁103,卡槽102的顶壁端面形成为安装本体100的顶面,卡槽102的底壁与缺口103的底壁连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缺口103可以将线盘30预定位到合适的安装高度上,通过卡槽102和挡壁103可以使线盘30旋转卡接到安装本体100上。

考虑到线盘30安装过程的方便性以及便于线盘30安装到位,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缺口101和卡槽102可以设置成具有相等弧度的弧形缺口101和弧形卡槽102。这样在安装本体100的周面上,交替且成对形成有弧形缺口101和弧形卡槽102。另外,为了保证线盘30安装稳固且减少装配的复杂度,缺口可以为1个、2个或3个,优选2~3个。更优选地,缺口101和卡槽102的弧度均为45°。这样缺口101和卡槽均为2个,当安装线盘30时,只需将线盘30旋转45度即可安装到位。

在该实施方式中,线盘30上形成有孔200,在孔200的内壁上形成有凸台201。当线盘30与壳体10进行装配时,孔200套接在安装本体100上,凸台201先嵌合到缺口101中,再旋入卡槽102内并与挡壁103抵接。容易理解,为了实现与安装本体100的匹配,凸台201可以设置成弧形的凸台,且具有与上述的缺口101和卡槽103相匹配的弧度。凸台201在孔200的内壁上间隔180°设置。由此,可以与缺口101和卡槽103实现准确地配合。

另外,如图11至图14所示,当线盘30与壳体10之间采用上述的旋转式连接时,在壳体10上还形成有用于限制线盘30从安装本体100上脱离的挡片11或挂钩12。挡片11可以与形成在线盘30的周面上的凸边33配合,防止线盘上的凸台201旋出卡槽102。挂钩12与凸出于线盘周面的开口34配合,可以进一步地将线盘30固定在壳体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至图7所示,安装本体300设置成沿壳体10的朝向电磁炉内部的表面凸出的圆柱,在线盘30的中心处形成有能套接在圆柱上的孔400。具体地,第一限位部为围绕安装本体300的凸筋302,第二限位部为围绕凸筋302的环状壁301。连接部为相对于安装本体300轴向伸出的多个弹性卡扣303。这样弹性卡扣303位于中间位置,凸筋302和环状壁301围绕在弹性卡扣303的周围。凸筋302用于限制线盘30相对于安装本体300轴向移动,环状壁301用于限制线盘30相对于安装本体300径向旋转,弹性卡扣303用于固定连接线盘30。

进一步地,环状壁301为连续式或断续式。当环状壁301为连续的圆环壁时,线盘30上的孔400的孔壁可以紧贴环状壁301并插入环状壁301内,环状壁301限制线盘30旋转。当环状壁301为断续的时,可以包括多段均匀间隔的弧形壁。在这种情况下,线盘30上的孔400的孔壁可以紧贴环状壁301并插入环状壁301内,或线盘30上的孔400的孔壁设置有多个插入部以插入环状壁301的间隔处,限制线盘30旋转。

另外,当环状壁301为断续式时,凸筋302分布在环状壁301的间隔处,且凸筋302从安装本体300的侧壁朝环状壁301径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凸筋302与环状壁301均匀形成在安装本体300的周围,更利于线盘30的稳定装配。

为了保证装配后的线盘30与壳体10的底壁之间保持平行,弹性卡扣303为延伸出环状壁301和凸筋302的具有的径向延伸的卡接面的多个卡扣。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环状卡扣303的卡接面可以组成环状的平面。优选地,弹性卡扣303可以设置成4个,弹性卡扣303的卡接面为相对于安装本体300的轴线外翻式布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线盘30上的孔400的内壁上形成有径向延伸的凸缘401,沿凸缘401的底面轴向伸出有定位筋402。当线盘30与壳体10进行装配时,孔400套接在安装本体300上,孔400的孔壁插入环状壁301内,定位筋402与凸筋302抵接,弹性卡扣303卡紧凸缘401。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弹性卡扣303的顶端形成有向下倾斜的端面,当凸缘401与弹性卡扣303进行装配时,凸缘401沿着倾斜的端面向下滑动,并挤压多个弹性卡扣303向中间聚拢,当凸缘401移动到端面的下方后,多个弹性卡扣303向外弹出,使卡接面与凸缘401的上表面卡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至图10所示,安装本体500设置成沿壳体10的朝向电磁炉内部的表面凸出的圆柱,在线盘30的中心处形成有能套接在圆柱上的孔600。具体地,第一限位部为套在安装本体500上的弹性件502,第二限位部为围绕安装本体500的环状壁501,连接部为相对于安装本体500轴向伸出的多个弹性卡扣503。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相类似,仅仅将凸筋302替换为弹性件502。优选地,弹性件502为环形弹簧。弹性件502既可以限制线盘30的轴向移动,又可以实现线盘30与安装本体500之间的弹性连接。由于弹性件502的压缩高度可以调整,因此,将凸筋302替换为弹性件502后,线盘30的安装高度可以灵活调整。进一步地,线盘在弹性件502的抵压作用下,可以更好地抵靠电磁炉的面板,可以保证被加热物体与线盘之间的距离恒定,进而可以保证加热效果的稳定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孔600的孔壁设置成能与环状壁501对齐以容纳弹性件502,且孔600的内壁上形成有径向延伸的凸缘601。当线盘30与壳体10进行装配时,孔600套接在安装本体500上,凸缘601压紧弹性件502,弹性卡扣503卡紧凸缘601。弹性件502套在弹性卡扣503的壁上并压缩设置于弹性卡扣503的卡接面的下方。由此,可以提高线盘装配的稳定性。

另外,电磁炉的线盘安装结构还包括上盖20,上盖20连接于壳体10的表面并罩盖线盘30,且上盖20与线盘30之间形成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间隔形成在上盖20下表面的凸起,和形成在线盘30的边缘并能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线盘30顶面进行进一步地固定,提高了线盘安装的牢固性。

可以理解的是面板与上盖可以一体成型,或面板与上盖粘接、或卡扣连接为一体,被加热物体置于面板的加热区域,面板将线盘和被加热物体隔开,启到支撑、隔离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