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及散热一体式结构及集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900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及散热一体式结构及集电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和散热的一体式结构,同时还涉及到一种集电器,其具有该防水和散热的一体式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护元器件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当电气设备内部温度较高时,需要及时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对于散热,有的厂家采用制冷设备进行散热,然而其成本较高;虽然采用风机进行散热能够降低成本,然而其散热效果不佳,而且需要与外部进行互通,造成防水设施较难布置。

众所周知,高压电气设施由于考虑到绝缘性能,需要进行防水措施,而为了能够进行散热,又需要保持空气的流通性,这就造成了散热与防水一体较难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与散热一体式结构,能够在解决防水问题的同时,提升散热效果;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集电器,其具有防水与散热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水及散热一体式结构,包括散热通道和分离室,所述分离室内具有分离组件,分离室与风机相接通,风机通过从分离室抽吸冷气,经过导风板从散热通道向外扩散;所述分离组件多级隔离块,相邻层级之间的隔离块错位分布,隔离块的边缘为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室包括外框,其中靠近入风口的一侧装有滤网,在出风口上设有挡板,挡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风机相对接,所述分离组件固定在所述分离室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若干层级第一隔离块、若干层级第二隔离块和第三隔离块;所述第一隔离块能够对风进行导流,所述第二隔离块和所述第三隔离块能够对风导流和对雨截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离块包括分流板和弧形结构的导流板,分流板与导流板的连接处通过弧形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离块包括弧形结构的导流板,在所述导流板的弧顶设有分流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隔离块上为弧形结构的导流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框的底部设有与隔离块相对于的凹槽,凹槽的中部设有通孔,在所述外框的底部设有导水板。

一种集电器,具有前述的一种防水及散热一体式结构;还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外框相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外框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布置风机,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导风板,壳体底部连接有散热通道。

进一步地,在壳体的侧面设有挡板,风机与该挡板相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利用分离室能够对雨水进行逐级分离,使雨水能够停留在分离室内部,并经过导流疏导至分离室外部;更为重要的是,在分离室内部还能够对风进行导流,同时分离室还连接有风机,风机也能够起到对风的助推作用,在加快雨水分离的同时,将冷空气推送至散热通道内部,来达到散热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电器,其通过支撑臂的支撑,以及将分离室和散热通道布置在合适的位置,能够一体实现防水和散热,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防水和散热处理过程中的矛盾,而且借助雨水中的冷空气提升了散热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其成本低,集成度高,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dc-dc的防水及散热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分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dc-dc的防水及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壳体;2、散热通道;3、支撑臂;4、风机;5、导风板;6、外框;7、第一隔离块;8、第二隔离块;9、第三隔离块;10、凹槽;11、通孔;1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用于集电器的防水及散热结构,参照图1至图3,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装有电器元器件,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装有散热通道2,所述散热通道2由翅片组成,形成直线式通道,所述散热通道2的一侧为入风口,另一侧为出风口。

本技术方案为了能够解决散热的问题,在所述壳体1的侧部装有一个风机4,风机4通过抽吸的方式从外部吸入空气,然后输入至所述散热通道2,在此,通过导风板进行导流,能够使其快速且均匀的进入至散热通道2内,以此来实现散热的问题。

所述风机4连接有分离室,所述分离室用于将雨水阻挡至分离室内部,并将雨水疏导至分离室外部,防止其进入至风机4或者散热通道2内部,同时还能够保证空气自由流通。

所述分离室包括外框6,所述外框6的一侧为入风口(以下简称入风侧),另一侧为出风口(以下简称出风侧),在入风侧装有滤网,滤网的目的在于过滤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同时能够降低雨水的作用力;所述风机4与出风侧相接通。

在所述分离室内部装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由若干组隔离块组成,即同一层面上具有相同的隔离块,相邻层组的隔离块错位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组件包括第一隔离块7,第二隔离块8和第三隔离块9,所述第一隔离块7靠近于入风侧,所述第三隔离块9靠近于出风侧,在所述第一隔离块7和所述第三隔离块9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隔离块8,所述第二隔离块8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隔离块7之间的下风向,所述第三隔离块9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隔离块8之间的下风向。

所述第一隔离块7在靠近入风侧的一侧为弧形结构的导流板,弧顶背对入风方向,在靠近出风侧的一侧设有分流板,分流板与导流板的连接处通过弧形过渡。

所述第二隔离块8在靠近入风侧的一侧也设有弧形结构的导流板,导流板内部面向入风方向,在所述导流板的弧顶设有分流板。

所述第三隔离块9上也设有弧形结构的导流板,其中,导流板内部面向入风方,所述第二隔离块8与所述第三隔离块9结构较为接近,这样有利于在进行批量加工时,零部件之间通用性增强,无需进行开模,降低加工成本。

为了能够对分离组件进行定位,在所述外框的底部设有与隔离块相对的凹槽10,即凹槽10的结构与隔离块的横截面相匹配,凹槽的中部设有通孔11,经过所述第一隔离块7、所述第二隔离块8和所述第三隔离块9阻挡后的雨水,能够沿着相应的隔离块滑落,通过通孔向下流出。

在所述外框的底部设有导水板,通过通孔流出的雨水能够汇流至导水板,经过所述导水板向外部排出。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分离组件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雨水和空气分离的:通常雨水由于受到冷空气的作用,在不具有防水结构的壳体1上,雨水能够随着冷空气进入至壳体1内部,导致出现安全事故,本技术方案中,雨水经过所述滤网,通过所述滤网能够对雨水进行粗滤,以去除大颗粒杂质;雨水受到风力的影响,可能会穿透所述滤网进入至所述分离器内部。

雨水与所述第一隔离块7接触后,由于所述第一隔离块7在靠近入风侧的一侧为弧面结构,通过该弧面结构能够对雨水进行阻挡,同时能够平滑的导引冷空气,使冷空气沿着相邻的两个第一隔离块7的间隙进行流动,由于第二隔离块8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隔离块7之间的下风向,因此冷空气在经过第一隔离块7后,能够与所述第二隔离块8相接触,在此,由于所述第一隔离块7上设有分流板,冷空气的一部分进入至所述第二隔离块8的导流板内部,能够使携带雨水的冷空气在内部形成漩涡,从而使雨水受到重力的影响自由下落,而脱离雨水的空气进行盘旋后,受到携带雨水的冷空气的排挤,能够向外部流出,沿着所述第一隔离块7的分流板与所述第二隔离块8的导流板外表面的弧面向下风向方向流动。

冷空气在经过所述第二隔离块8之后,可能会携带少部分雨水经过所述第二隔离块8和所述第一隔离块7上的分流板的导引,进入至所述第三隔离块9内部,雨水在受到重力的影响能够自由下落,而脱离雨水的空气进行盘旋后,能够向外部流出。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进入至所述第三隔离块9的雨水并非全部由第二隔离块8中的冷空气携带,其主要源自于未进入至所述第二隔离块8的导流板内部,直接沿着所述第一隔离块7的导流板和分流板流动,同时沿着所述第二隔离块8的外表面进行流动,而没有进入至所述第二隔离块8的导流板内部进行分离。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能够在第一隔离块7、第二隔离块8和第三隔离块9中的流动,除了一部分原因来自于风力的作用之外,其中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风机4的作用,即本实施例在所述分离室具有外框,外框在出风侧设有挡板12,在所述挡板12上开设有吸风孔,风机4固定在所述挡板12上,并且与所述吸风孔相对接,所述分离室位于所述壳体1的侧部,因此,所述风机4位于所述分离室与所述壳体1之间。

参照图1,由于所述散热通道2位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而所述风机4位于所述壳体1的侧部,为了能够使所述风机4抽吸的冷空气进入至所述散热通道2内,在所述壳体1的侧部与散热通道2之间设有导流板,同时,将所述散热通道2的底边与分离室的外框底边相连接,这样,通过所述导流板的作用,能够将冷空气向下导入,从而流入至所述散热通道2所在的平面,最终沿着所述散热通道2向外部排出。

在所述壳体1内装有元器件,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壳体1的底部,通过利用所述散热通道2能够将热量通过冷空气带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利用风机4的作用,能够对冷空气进行抽吸,进而将冷空气快速导流至所述散热通道2进行散热,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其能够加快雨水分离速度,而且能够提高散热通道2的空气流通速率;并且利用冷空气加快散热效率。

为了能够对所述分离器进行定位,在所述壳体1上连接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与所述外框相连接,这样使得所述壳体1与所述外框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在该空间内能够用于布置风机4。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风机4送风的控制,在壳体1的侧面也设有挡板12,风机4的前后侧分别固定在挡板12上,采用挡板的优点在于能够使风机4产生的冷风受到挡板12的阻挡,向下流动,进而从挡板的底端与散热通道2底面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空间内流动,且向散热通道2方向流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用于dc-dc的防水及散热结构,其具有较高的集成度,而且能够实现防水和散热一体功能。

另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所述第二隔离块可以采用多层布置的方式,即在所述第一隔离块和所述第三隔离块之间设置若干层级的第二隔离块,相邻层级的第二隔离块也采用错位布置的方式来实现;同样的道理,为满足实际需求,也可以增设一层或者多层第一隔离块或者第三隔离块。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