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用角块连接件及其构成的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583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柜用角块连接件及其构成的框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柜部件,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机柜用角块连接件及其构成的框组件。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市场上的机柜框架一般采用钣金结构形式,材料为冷轧钢板,虽然强度较高,但是重量太重,难以满足军工产品对重量的要求;而且钣金在多次折弯成过程变形较大,质量难以控制,产品一致性较低,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国外比较著名的机柜生产厂家的机柜框架多采用铝型材和角块连接件压接的结构形式,这种框架强度较高,重量较轻,外形美观,易于控制质量,一致性较高,适合大批量生产,能很好的满足军工产品的需要。但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现有国外机柜产品的角块连接件的材料采用压铸铝AS9U3,该材料在国内市场上不易购买,不利用大批量生产;

二、这种机柜产品的角块连接件内部有很多尖角,没有倒工艺圆角,大大降低了生产模具的使用寿命;

三、这种机柜产品的角块连接件底部用于连接竖挡的两个连接圆孔尺寸过大,为φ15mm深14mm,不能直接攻M8的螺纹孔,如此使得机柜的顶框和底框安装非常不方便,须要用其他方式固定;

四、这种角块连接件组合成顶框或底框时,与横挡的连接为间隙配合,不便于定位和压接,使得顶框或底框的外形尺寸和平面度较难保证,特别是在承受较大载荷时容易产生变形;并且角块连接件与横挡之间还采用焊接固定,在生产过程中焊接需要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并容易引发火灾,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风险,且铝合金焊接性较差,焊缝影响美观。

因此现有的角块连接件的结构和工艺还需进一步改进,以优化设计,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连接稳固的机柜用角块连接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柜用角块连接件,包括呈L型的连接件本体,与连接件本体L型两端一体连接的插接头,设置于连接件本体L型内角处的转角斜撑,竖向凸出于连接件本体正表面设置的角限位部、横向限位部和内角限位部,以及竖向设置于连接件本体上的角连接孔、一对第一连接孔和一对第二连接孔,其中,所述连接件本体的L型两侧边长度相同,所述角限位部位于连接件本体L型外角内侧位置,所述内角限位部位于连接件本体L型内角处边缘,所述横向限位部为两个,其分别平行于连接件本体L型两侧边,所述角连接孔的位置与角限位部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连接件本体的内外角连接线呈对称布置;所述插接头的对应连接件本体L型内角的侧面上横向布置有至少一个侧面凸块,所述插接头正表面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插接方向布置的导向凸块,所述插接头的正表面和背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铆孔。为了方便插接,所述侧面凸块和导向凸块朝向插接头的端头方向的一侧还设有一斜面。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本体呈壳状,包括呈L型的正表面顶壁,设置于正表面顶壁外角边缘处的外角侧壁,设置于正表面顶壁内角边缘处的内角侧壁,以及设置于内角侧壁和外角侧壁之间的内支撑部,其中,所述角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在内角侧壁和外角侧壁之间形成孔柱,所述内支撑部与所有孔柱连接。

并且,所述内支撑部上还设有加强连接柱。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将连接件本体内的各转角处倒工艺圆角,以提高生产时模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头的正表面和背表面上均开设有轻量槽,所述轻量槽内设有加固撑部,所述铆孔避开所述轻量槽布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本体和插接头均由压铸铝ADC12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为5.5mm。

基于上述构造,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框组件,包括四个上述机柜用角块连接件,与所述机柜用角块连接件的插接头连接并形成矩形框结构的两对横挡,以及将连接后的插接头和横挡铆接的铆钉,其中,所述插接头通过所述插接头上设置的侧面凸块与所述横挡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挡包括呈管状的且其截面与所述机柜用角块连接件的插接头匹配的横挡本体,设置于横挡本体对应连接件本体L型内角的侧面上的内限位部,设置于横挡本体正表面的顶限位部,开设于横挡本体管状内部并与所述插接头上设置的导向凸块匹配的导向槽,以及开设于横挡本体上用于连接铆钉的外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接件上设置侧面凸块来减小与横挡连接的配合间隙,将原有的间隙配合改为过盈配合,增强角块连接件与横挡的连接可靠度,避免了间隙配合产生的尺寸偏差,保证了框组件的整体外形尺寸,并通过铆接来降低产品成本和生产风险,外形也较焊接美观,同时利用导向凸台增强插接时的顺畅度,并且导向凸台也能起到减小配合间隙的作用,提高连接稳定性,而且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稳定,生产制作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压铸铝ADC12材料制成,其机械性能和以往用的压铸铝AS9U3材料差别不大,可有效降低生产采购成本,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3)本实用新型将第二连接孔的尺寸调整为内径5.5mm,其构成框组件时可以直接攻M8的螺纹孔,以便于后续组装时的装配,可以直接采用螺钉固定。

(4)本实用新型还在横挡上配置与角块连接件匹配的结构,方便插接导向和稳定连接,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铆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块连接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块连接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块连接件与横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接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该机柜用角块连接件,包括呈L型的连接件本体10,与连接件本体L型两端一体连接的插接头20,设置于连接件本体L型内角处的转角斜撑1,竖向凸出于连接件本体正表面设置的角限位部2、横向限位部3和内角限位部4,以及竖向设置于连接件本体上的角连接孔5、一对第一连接孔6和一对第二连接孔7,其中,所述连接件本体的L型两侧边长度相同,所述角限位部位于连接件本体L型外角内侧位置,所述内角限位部位于连接件本体L型内角处边缘,所述横向限位部为两个,其分别平行于连接件本体L型两侧边,所述角连接孔的位置与角限位部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以连接件本体的内外角连接线呈对称布置。

所述插接头的对应连接件本体L型内角的侧面上横向布置有两个侧面凸块21,所述插接头正表面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沿插接方向布置的导向凸块22,所述插接头的正表面和背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铆孔23,其中,所述导向凸块在每侧边缘上沿插接方向均匀布置两个,所述铆孔在每个表面分别并排两个。优选地,所述连接件本体和插接头均由压铸铝ADC12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为5.5mm。为了方便插接,所述侧面凸块和导向凸块朝向插接头的端头方向的一侧还设有一斜面。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本体呈壳状,包括呈L型的正表面顶壁11,设置于正表面顶壁外角边缘处的外角侧壁12,设置于正表面顶壁内角边缘处的内角侧壁13,以及设置于内角侧壁和外角侧壁之间的内支撑部14,其中,所述角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在内角侧壁和外角侧壁之间形成孔柱15,所述内支撑部与所有孔柱连接。并且,所述内支撑部上还设有加强连接柱16。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将连接件本体内的各转角处倒工艺圆角,以提高生产时模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头的正表面和背表面上均开设有轻量槽24,所述轻量槽内设有加固撑部25,所述铆孔避开所述轻量槽布置。

该机柜用角块连接件使用时,配合横挡和铆钉构成框组件,用于机柜的顶框或/和底框,该框组件的具体结构包括四个上述机柜用角块连接件,与所述机柜用角块连接件的插接头连接并形成矩形框结构的两对横挡30,以及将连接后的插接头和横挡铆接的铆钉9,其中,所述插接头通过所述插接头上设置的侧面凸块与所述横挡过盈配合连接。

具体地,所述横挡包括呈管状的且其截面与所述机柜用角块连接件的插接头匹配的横挡本体31,设置于横挡本体对应连接件本体L型内角的侧面上的内限位部32,设置于横挡本体正表面的顶限位部33,开设于横挡本体管状内部并与所述插接头上设置的导向凸块匹配的导向槽34,以及开设于横挡本体上用于连接铆钉的外铆孔35。

安装时,将横挡的端部沿导向槽和导向凸块方向与插接头连接,两对横挡与四个角块连接件正好连接构成矩形框,连接好后用于铆钉将横挡与插接头铆接即可将组装好的框组件用于整体机柜的安装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