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装置、照明装置、照明器具、记录介质以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63996发布日期:2019-07-13 09:2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点亮装置、照明装置、照明器具、记录介质以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亮装置、照明装置、照明器具、记录介质以及方法。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固体发光元件点亮的点亮装置、具备该点亮装置的照明装置、具有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记录有该点亮装置中使用的程序的记录介质以及使固体发光元件点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点亮装置的以往例,例示了文献1(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2016-51651号)所记载的电源装置(电源单元)。文献1所记载的电源单元(下面称为以往例。)向作为光源的led模块提供直流电流来使led模块点亮。另外,该以往例具备信号输入部,从功能单元(功能扩展模块)对该信号输入部输入信号。功能单元例如将借助金属线或天线接收的外部控制信号变换为内部控制信号后输出。在以往例中,例如根据从功能单元接收的内部控制信号来调整向led模块提供的直流电流,从而对led模块进行调光。此外,从电源单元对功能单元供电使之进行动作。

另外,在功能单元(功能扩展模块)的消耗电力(消耗电流)超过电源装置(点亮装置)所能供给的控制电力的情况下,可能产生该功能扩展模块不进行正常的动作、或者电源装置(点亮装置)的发热量增加等不良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抑制伴随功能扩展模块的连接而发生的不良状况的点亮装置、照明装置、照明器具、记录介质以及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具备使一个以上的固体发光元件点亮的点亮电路。所述点亮装置具备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构成为与多种功能扩展模块中的任意一种功能扩展模块电连接,且在电连接有所述功能扩展模块的情况下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点亮装置具备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向能够与所述接口电路电连接的所述功能扩展模块供电。所述点亮装置具备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检测从所述供电电路对所述功能扩展模块施加的电压和对所述功能扩展模块提供的电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气量,判定所检测的电气量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具有所述点亮装置、所述固体发光元件以及保持所述固体发光元件和所述点亮装置的主体。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具有所述照明装置以及支承所述照明装置的器具主体。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记录有用于使所述点亮装置的控制电路所具有的计算机进行动作的程序,该记录介质记录有使计算机进行以下处理的程序,该处理为:判定从所述供电电路对所述功能扩展模块施加的控制电源电压和对所述功能扩展模块提供的负载电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气量是否收敛于所述容许范围内。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方法是由所述点亮装置使固体发光元件点亮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判定从供电电路对功能扩展模块施加的控制电源电压和对所述功能扩展模块提供的负载电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气量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照明装置、照明器具、记录介质以及方法具有能够实现抑制伴随功能扩展模块的连接而发生的不良状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光源单元)和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2表示与上面相同的光源单元,是省略罩的一部分后从长度方向观察到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4是功能扩展模块的电路框图。

图5是另一种功能扩展模块的电路框图。

图6是又一种功能扩展模块的电路框图。

图7是功能扩展模块的负载电流的波形图。

图8是功能扩展模块的负载电流上叠加有噪声的情况下的波形图。

图9是另一种功能扩展模块的负载电流的波形图。

图10是又一种功能扩展模块的负载电流的波形图。

图11是功能扩展模块的负载电流异常地增加了的情况下的波形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与上面相同的点亮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点亮装置;2:光源单元(照明装置);4:器具主体;5(5a~5c):功能扩展模块;6:照明器具;10:点亮电路;12:控制电路(计算机);13:接口电路;15:第二控制电源电路(供电电路);17:开闭元件;220:led(固体发光元件);i1:负载电流(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照明装置、照明器具、记录介质以及方法的实施方式。其中,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构成要素的大小之比、厚度之比未必反映了实际的尺寸比。此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本发明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起到本发明的效果即可,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6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光源单元2)和支承光源单元2的器具主体4。如图1所示,光源单元2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4,该器具主体4直接安装在天花板上。其中,器具主体4既可以被埋入天花板,或者也可以直接安装于墙壁,还可以被埋入墙壁。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按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来规定光源单元2和器具主体4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各方向,除非特别说明。

器具主体4通过螺母91而固定于起吊螺栓90,由此直接安装在天花板9上。光源单元2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4。

关于器具主体4,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为长条状,且形成为上表面(与天花板9相向的面)开口的扁平箱状。在器具主体4的与天花板9相反的一侧(下侧),以遍及器具主体4的长边方向(左右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收容光源单元2的矩形的凹部40。在器具主体4的凹部40的短边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倾斜部41。倾斜部41从凹部40的开口端缘向器具主体4的短边方向(前后方向)延展,且随着去向外侧而向上方倾斜。

凹部40具有形成为长条的矩形板状的底板42和从底板42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两端(前端和后端)向下突出的一对侧板43。在凹部40的底板42且长边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设置有用于使电源线92通过的孔420。并且,在该底板42且靠近长边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使起吊螺栓90通过的孔421。而且,在底板42的下表面安装有端子台44。端子台44与电源线92电连接。从端子台44引出有包括接地线在内的三根电线440。并且,在这三根电线440的前端电连接有插头连接器441。

如图1和图2所示,光源单元2具备多个(例如,两个)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模块22、安装构件21(主体)、罩23、本实施方式的点亮装置1等。

两个led模块22在长边方向(左右方向)上以并排的方式配置。各led模块22分别具有基板221,该基板221形成为在长边方向(左右方向)上长的矩形板状(参照图2)。多个固体发光元件(led220)沿着长边方向(左右方向)且以排成一列的方式安装于基板221的表面(下表面)。

在各led模块22中,在与相邻的led模块22相向的端部分别安装有用于提供电源的一对连接器224(参照图2)。而且,通过将彼此相邻的两个led模块22的一对连接器224彼此电连接,来使点亮电力从一方的led模块22中继到另一方的led模块22。

安装构件21具有形成为长条的矩形平板状的底板211和形成为长条的矩形平板状且从底板211的沿着左右方向的两端向上突出的一对侧板212。此外,关于安装构件21,优选的是,通过对锌钢板等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来一体地形成底板211和一对侧板212。另外,在一对侧板212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大致圆筒形状的被钩挂部213。

底板211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向上凹陷,led模块22配置于底板211的中央部分。led模块22通过从底板211切割出且立起的多个固定片216而固定于底板211。

另外,安装构件21具备一对钩挂配件214和一对钩挂弹簧215(参照图1和图2)。一对钩挂配件214的前端形成为钩形,该一对钩挂配件214以其前端部分在前方的侧板212之上越过的方式分别设置于底板211的左右两端的附近。该一对钩挂配件214被钩挂到在器具主体4的前方的侧板43设置的钩挂孔430(参照图1)。另外,一对钩挂弹簧215由扭转螺旋弹簧构成(参照图2)。各钩挂弹簧215分别设置于底板211的后端且左右两端的附近(参照图1)。该一对钩挂弹簧215的一端被钩挂到在器具主体4设置的弹簧支架配件431(参照图1)。也就是说,安装构件21通过一对钩挂配件214和一对钩挂弹簧215而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4。

罩23由具有光扩散性的材料(例如乳白色的丙烯酸树脂)形成,且形成为上表面(靠安装构件21一侧的面)开口的长条的箱形。罩23具有柱面透镜(cylindricallens)形状的曲面部231,随着从曲面部231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去向中央,该曲面部231的向下方突出的量变大(参照图2)。

在罩23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延出部232,在将光源单元2安装于器具主体4的状态下,该延出部232在上下方向上与器具主体4的凹部40的开口端缘重合(参照图2)。在罩23的短边方向(前后方向)上的比延出部232靠内侧的位置处,以遍及整个长度的方式设置有向上突出的突壁部233。在各突壁部233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向内突出的钩挂部234。在各突壁部233的根部附近分别有向内突出的接触片235突出。

罩23安装于安装构件21。即,将一对钩挂部234钩挂到安装构件21的各侧板212的被钩挂部213,并且使各接触片235与安装构件21的底板211的下表面接触,由此将罩23安装于安装构件21(参照图2)。

点亮装置1具有未图示的电路基板和收容电路基板的外壳18。电路基板由形成为长条的矩形板状的印刷电路板构成。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构成后述的点亮电路10、电力变换电路11、控制电路12等的多个电路部件。

如图2所示,外壳18具有底板180、沿着底板180的短边方向(前后方向)的、从端缘立起的一对第一侧板181以及沿着底板180的长边方向的、从端缘立起的一对第二侧板182。即,外壳18形成为长条的箱形,该外壳18的与底板180相向的面(下侧的面)开放。外壳18具备从一个(后方)的第二侧板182的前端向外突出的方槽状的固定板(未图示)。

如图2所示,点亮装置1以使外壳18的底板180为上的方式安装于光源单元2的安装构件21的上表面。具体地说,通过将第二侧板182和固定板分别螺纹紧固于安装构件21的一对侧板212,来将外壳18固定于安装构件21。在外壳18安装于安装构件21的状态下,外壳18的开口被安装构件21的底板211盖住。

接着,参照图3的电路图来详细说明点亮装置1的电路结构。点亮装置1将从电力系统(交流电源8)供给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通过将该直流电力供给到光源单元2来使各led模块22发光(点亮)。点亮装置1具备点亮电路10、电力变换电路11、控制电路12、接口电路13、第一控制电源电路14、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检测用电阻器16、开闭元件17等。

电力变换电路11具有滤波电路110、整流电路111以及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12。滤波电路110具有普通模式扼流线圈1101和跨线电容器(across-the-linecapacitor)1102。滤波电路110对交流电源8承担以下功能:抑制在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12和点亮电路10中产生的谐波噪声(开关噪声)的泄漏。另外,整流电路111由二极管桥构成。整流电路111将从交流电源8输入的交流电压整流为脉流电压。此外,在整流电路111的脉流输出端子之间电连接有平滑用的电容器c1。

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12是具有电感器l1、第一开关元件q1、整流元件d1、平滑电容器c0等的升压斩波电路。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12将从整流电路111输出的脉流电压变换为比该脉流电压的峰值高的输出电压(例如,400伏特的直流电压)vdc。

点亮电路10是具有第二开关元件q2、电感器l2、整流元件d2、电阻器r1、平滑电容器c2等的降压斩波电路(降压转换器)。点亮电路10将从电力变换电路11输出的输出电压vdc降压至适于led模块22的电压(例如,数十伏特)。

控制电路12具有对功率因素改善电路112的第一开关元件q1进行开关动作来将电力变换电路11的输出电压vdc保持固定的功能(恒压控制功能)。另外,控制电路12具有对第二开关元件q2进行开关动作来使输出电流(流过led模块22的电流)il与目标值一致的功能(恒流控制功能)。并且,控制电路12具有以下功能(判定功能):检测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向功能扩展模块5提供的电流(下面称为负载电流i1。),判定负载电流i1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像这样具有恒压控制功能、恒流控制功能以及判定功能的控制电路12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实现恒压控制功能的电子电路、实现恒流控制功能的电子电路以及实现判定功能的电子电路的集合体(集成电路)。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电路12也可以由微控制器构成,该微控制器是将相当于计算机的处理器、保存要使处理器执行的多个程序的程序存储器、多个i/o端口、计时器等集成到一个芯片而得到的。在该情况下,程序存储器中保存的多个程序包括本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此外,记录介质是半导体存储器、磁盘以及光盘等非暂时性记录介质。

第一控制电源电路14基于电力变换电路11的输出电压vdc来生成第一控制电源电压(例如,3v~15v左右的直流电压)。第一控制电源电路14例如优选为降压型的开关电源电路。第一控制电源电压被提供到控制电路12。

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基于第一控制电源电路14的输出电压来生成第二控制电源电压(对功能扩展模块5施加的电压)。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例如优选为三端子调节器。

接口电路13至少具有用于将控制电路12及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与功能扩展模块5进行物理(电)连接的构造(例如,插座连接器)。其中,接口电路13也可以具有将从功能扩展模块5输入的电信号(内部控制信号)放大的放大器等。此外,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输出的第二控制电源电压和负载电流i1通过接口电路13被提供到功能扩展模块5。

检测用电阻器16和开闭元件17设置于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到功能扩展模块5的供电线路。检测用电阻器16由固定电阻器构成。控制电路12根据负载电流i1流动时的检测用电阻器16的两端电压(电压降)来检测负载电流i1。即,控制电路12通过检测(测量)与负载电流i1的大小(负载电流i1的电气量)成正比的检测用电阻器16的两端电压,来间接地检测(测量)负载电流i1的电气量(电流值)。

开闭元件17由n沟道增强型的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构成。其中,开闭元件17也可以是mosfet以外的半导体开关元件或者电磁继电器。开闭元件17的漏极经由检测用电阻器16而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电连接。开闭元件17的源极经由接口电路13而与功能扩展模块5电连接。开闭元件17的栅极与控制电路12电连接。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电路12来使开闭元件17导通/截止。在开闭元件17处于导通状态时,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向功能扩展模块5提供负载电流i1,在开闭元件17处于截止状态时,负载电流i1被切断。

功能扩展模块5对点亮装置1扩展(追加)点亮装置1无法单独实现的功能,例如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功能等。也就是说,准备了按想要对点亮装置1扩展(追加)的功能的种类而不同的功能扩展模块5。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对各个功能扩展模块5加以区分时,有时标注“5a”、“5b”、“5c”等标记。

功能扩展模块5a对点亮装置1追加通过有线通信的远程控制进行调光的功能。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功能扩展模块5a具备外部信号输入部500、光电耦合器501、电阻器r2、r3、信号输出部502、信号线缆503等。

外部信号输入部500由以往周知的快速接线式的端子台构成,与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的一对信号线电连接。另外,光电耦合器501的输入端子及限流用的电阻器r2与外部信号输入部500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也就是说,传输到信号线的控制信号经由外部信号输入部500被输入到光电耦合器501的输入端子。

信号输出部502例如由以往周知的快速接线式的端子台构成,经由信号线缆503而与点亮装置1的接口电路13电连接。信号线缆503具有三根电线503a、503b、503c。电线503a用于使光电耦合器501的负极侧的输出端子(光电晶体管的发射极)经由接口电路13而与点亮电路10的地电连接。电线503b用于使开闭元件17的源极经由接口电路13而与电阻器r3的一端电连接。电线503c用于使电阻器r3的另一端及光电耦合器501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光电晶体管的集电极)的连接点经由接口电路13而与控制电路12(的i/o端口)电连接。也就是说,始终向电阻器r3与光电晶体管的串联电路施加固定的第二控制电源电压。因此,在光电耦合器501的输入电压为高电平时,向控制电路12输入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在光电耦合器501的输入电压为低电平时,向控制电路12输入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例如,设想从外部向功能扩展模块5a输入的控制信号(下面称为外部控制信号。)是脉宽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信号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从功能扩展模块5a向点亮装置1输出的接口电路13的控制信号(下面称为内部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脉宽)为100%(一个周期的长度)与外部控制信号的占空比(脉宽)之差。例如,设想以下情况:将外部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5%时的调光水平设为100%,随着调光水平变低(变暗),占空比增加。此外,在将供给额定电力时的led模块22的光输出设为100%时,调光水平能够表示为对led模块22供给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电力相对于额定电力的比率(%)。例如,在对led模块22供给的每单位时间的平均电力为额定电力的一半时,调光水平为50%。

控制电路12读取内部控制信号的占空比,选择与读取出的占空比对应的调光水平。控制电路12将恒流控制功能中的输出电流il的目标值设为与所选择的调光水平相应的值。控制电路12对第二开关元件q2进行pwm控制,以使得输出电流il与目标值一致。其结果,光源单元2的光量(led模块22的光量)被调节为与外部控制信号所指示的调光水平对应的光量。其中,优选的是,在内部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下限值(例如,10%)以下时,控制电路12将目标值设为零,由此使点亮电路10停止来使光源单元2熄灭。

另外,另一功能扩展模块5b对点亮装置1追加通过以电波为介质的无线通信的远程控制进行调光的功能。具体地说,优选的是,功能扩展模块5b如图5所示那样具有用于捕获(接收)电波的天线508以及借助天线508来接收外部控制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507。优选的是,无线通信电路507例如由市售的无线模块等构成,该无线模块用于对特定小功率无线电站进行遥控。优选的是,这种无线通信电路507构成为对从天线508输出的电信号(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来获取外部控制信号,将获取到的外部控制信号传递到信号变换部506。然后,信号变换部506将外部控制信号变换为内部控制信号,之后将内部控制信号经由信号输出部502输出到点亮装置1的接口电路13。

当将上述的功能扩展模块5b与点亮装置1进行组合时,具有以下优点:不需要对光源单元2(照明器具6)布设信号线的布线工程。另外,由于不需要信号线的布线工程,因此通过对施工后的照明器具6追加功能扩展模块5b,能够容易地追加通过无线通信进行远程控制的功能。其结果,无需更换光源单元2,能够简单且低成本地对光源单元2追加新的功能(无线的远程控制功能)。

并且,另一功能扩展模块5c对点亮装置1追加初始照度校正功能。初始照度校正功能是指以下功能:与累积点亮时间对应地调整调光水平,使得在从开始使用光源(led模块22)起至寿命末期为止的期间光输出保持为大致固定(例如,额定的85%)。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功能扩展模块5c具有信号处理部509、信号输出部502等。信号处理部509以微控制器为主要构成要素,通过由微控制器执行微控制器的内置存储器中保存的程序,来进行用于校正初始照度的信号处理。此外,信号处理部509利用信号输出部502将通过信号处理生成的内部控制信号输出到点亮装置1的接口电路13。通过使交流电源8接通来使点亮装置1对信号处理部509提供第二控制电源电压,从而该信号处理部509进行动作。信号处理部509测量提供第二控制电源电压的时间(微控制器进行动作的时间)并存储到内置的存储器,将所述时间的累积值视作光源(led模块22)的累积点亮时间。在此,在构成信号处理部509的微控制器的内置存储器中存储有照度校正特性。该照度校正特性表示累积点亮时间与调光水平的关系,被设定成:累积点亮时间为初始值(零)时的调光水平的初始值被设定为低于100%的值(例如,85%),且调光水平与累积点亮时间相应地逐渐增大。此外,该照度校正特性被设定成:在累积点亮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寿命时间时,调光水平为100%。信号处理部509每隔规定时间(例如,每隔数分~数小时)根据照度校正特性来决定与累积点亮时间对应的调光水平,生成指示所决定的调光水平的内部控制信号后从信号输出部502输出到点亮装置1的接口电路13。

如果将上述的功能扩展模块5c与点亮装置1进行组合,则能够简单地追加初始照度校正功能。

此外,功能扩展模块5的扩展功能也可以是调整led模块22的光量以使利用明亮度传感器测量的周围的明亮度(照度)与规定的目标值一致的明亮度控制功能。或者,功能扩展模块5的扩展功能也可以是根据主动型或被动型的人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使led模块22闪烁或对led模块22进行调光的人探测控制功能。

另外,从点亮装置1的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对功能扩展模块5提供的负载电流i1根据多种功能扩展模块5各自的消耗电流而增减。例如,功能扩展模块5a的消耗电流是根据经由电阻器r3流过光电耦合器501的光电晶体管的电流的大小来决定的。并且,流过光电晶体管的电流的大小是根据流过光电耦合器501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即经由信号线传输的控制信号的信号电流的大小来决定的。另外,功能扩展模块5b的消耗电流是根据信号变换部506和无线通信电路507的消耗电流来决定的。并且,功能扩展模块5c的消耗电流是根据信号处理部509的消耗电流来决定的。因而,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只要能够提供所组合的多种功能扩展模块5的消耗电流中的最大的消耗电流即可。

在此,有时会开发出消耗电流比上述多种功能扩展模块5的消耗电流大的新的功能扩展模块5,将该新的功能扩展模块5与点亮装置1进行组合。在该情况下,预计利用点亮装置1的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难以对新的功能扩展模块5稳定地提供负载电流i1。假如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持续提供超过通常能够提供的电流的负载电流i1,那么存在以下可能性:点亮装置1的温度异常地上升而促进构成点亮装置1的电子部件的劣化。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电路12具有以下的判定功能:使用检测用电阻器16来检测负载电流i1的电气量(电流值),判定所检测出的负载电流i1的电流值是否收敛于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通常能够提供的电流对应的容许范围内。优选的是,在判定为负载电流i1的电流值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2将开闭元件17维持为导通状态来继续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对功能扩展模块5提供负载电流i1。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在判定为负载电流i1的电流值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2将判定结果输出到外部。并且,优选的是,在判定为负载电流i1的电流值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电路12使开闭元件17截止来切断负载电流i1。下面,参照图3和图7~图11来详细说明控制电路12的判定功能。

在控制电路12中,利用处理器对输入到微控制器的i/o端口的检测用电阻器16的两端电压进行取样(采样)和量化,由此获取与流过检测用电阻器16的负载电流i1的大小对应的负载电流数据。处理器将按采样周期获取的负载电流数据保存到内置的存储器。处理器将保存到存储器的多个负载电流数据与存储器中保存的阈值数据进行比较。阈值数据与负载电流i1的电流值的容许范围的上限值对应。因而,在多个负载电流数据为阈值数据以上的情况下,处理器(控制电路12)判定为负载电流i1的电流值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相反,在多个负载电流数据小于阈值数据的情况下,处理器(控制电路12)判定为负载电流i1的电流值收敛于容许范围内。此外,负载电流i1的电流值的容许范围的下限值为能够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提供的负载电流i1的电流值的最小值。

例如,假定功能扩展模块5的消耗电流(负载电流i1)从第二控制电源电压的上升时间点(时间t=0)起急剧地上升,之后变为固定值(稳定值)(参照图7)。优选的是,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获取到的多个负载电流数据中的a[%]以上(例如,a=80)的负载电流数据为阈值数据ith以上,则处理器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优选的是,相反地,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获取到的多个负载电流数据中的b[%]以上(b=100-a)小于阈值数据ith,则处理器判定为负载电流i1收敛于容许范围内。此外,优选的是,所述规定时间被设定为数秒左右,以抑制在如图8所示那样开关噪声等噪声叠加于负载电流i1的情况下处理器由于该开关噪声而进行误判定的情况。

另外,假定功能扩展模块5的消耗电流(负载电流i1)从第二控制电源电压的上升时间点(时间t=0)起急剧地上升至峰值,在从时间t=0起的规定期间(例如,1秒)后变为低于峰值的稳定值(参照图9)。优选的是,如果从时间t=0的时间点起至经过规定期间为止的期间内获取到的多个负载电流数据中的a[%]以上的负载电流数据为阈值数据ith以上,则处理器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相反地,优选的是,如果到经过规定期间为止获取到的多个负载电流数据中的b[%]以上(b=100-a)小于阈值数据ith,则处理器判定为负载电流i1收敛于容许范围内。

或者,认为在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扩展模块5(5b)的情况下,在接收无线信号时和发送无线信号时消耗电流(负载电流i1)暂时性地增加(参照图10)。特别是,在功能扩展模块5不仅进行接收还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与仅进行接收的情况相比,消耗电流的平均值增加。因此,优选的是,处理器计算多个负载电流数据的平均值(或者单纯移动平均值),如果平均值为阈值数据ith以上,则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优选的是,相反地,如果平均值小于阈值数据ith,则处理器判定为负载电流i1收敛于容许范围内。

并且,存在以下情况:由于构成功能扩展模块5的电路部件劣化等原因,功能扩展模块5的消耗电流逐渐增加(参照图11)。在该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获取到的多个负载电流数据中的a[%]以上的负载电流数据为阈值数据ith以上,因此处理器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

在此,参照图12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和本实施方式的方法。所述程序被保存在构成控制电路12的微控制器的存储器中,且由微控制器的处理器来执行。其中,所述程序也可以保存在如存储卡那样的记录介质中来代替保存在微控制器的存储器中。所述程序具有使处理器获取多个负载电流数据的步骤s1以及使处理器将获取到的多个负载电流数据与阈值数据进行比较的步骤s2。所述程序具有使处理器根据多个负载电流数据与阈值数据的比较结果来判定负载电流i1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步骤s3。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程序具有使处理器在步骤3中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切断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向功能扩展模块5的供电线路的步骤s4。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程序具有使处理器将步骤s3中的判定结果(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这一判定结果)输出到外部的步骤来取代步骤s4,或者在步骤s4之后具有该步骤。此外,所述程序在步骤s2、s3中使处理器执行的处理的具体内容已经说明过,因此省略。

如上所述,点亮装置1利用处理器(控制电路12)来判定负载电流i1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因此能够实现抑制伴随功能扩展模块5的连接而发生的不良状况(例如,异常的温度上升等)。

另外,处理器(控制电路12)在判定为负载电流i1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只要维持开闭元件17的导通状态来继续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对功能扩展模块5提供负载电流i1即可。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处理器(控制电路12)也可以将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判定结果输出到外部。处理器(控制电路12)能够通过控制点亮电路10来调整led220的点亮状态,例如能够通过使led模块22以短周期闪烁或者以规定的调光水平(例如,30%的调光水平)点亮,来向外部输出判定结果。或者,处理器(控制电路12)例如也可以通过驱动蜂鸣器来利用声音输出判定结果。其中,处理器既可以通过对设置于控制电路12的蜂鸣器或扬声器进行驱动来利用声音输出判定结果,也可以通过对设置于点亮装置1之外的蜂鸣器或扬声器进行驱动来利用声音输出判定结果。或者,处理器(控制电路12)也可以将表示判定结果的电信号输出到外部。优选的是,借助电线、红外线或者电波等传输介质来将表示判定结果的电信号传输到外部,例如传输到发送控制信号的遥控器。遥控器在从点亮装置1接收到电信号的情况下,只要利用光和声音中的至少一方来通知电信号所表示的判定结果即可。

如果如上所述那样点亮装置1将处理器(控制电路12)的判定结果输出到外部,则能够通知连接了不适于组合的功能扩展模块5。其结果,点亮装置1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与消耗电流相对大的功能扩展模块进行组合而引起的不良状况。

在此,优选的是,处理器(控制电路12)在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切断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向功能扩展模块5的供电。例如,处理器(控制电路12)只要通过使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停止来切断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向功能扩展模块5的供电即可。或者,处理器(控制电路12)也可以通过使开闭元件17截止来切断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向功能扩展模块5的供电。

如果如上所述那样点亮装置1在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切断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向功能扩展模块5的供电,则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与消耗电流相对大的功能扩展模块进行组合而引起的不良状况。

另外,控制电路12也可以检测第二控制电源电压的电压值(第二控制电源电压的电气量)来代替负载电流i1的电流值,判定第二控制电源电压的电压值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例如,在超过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的容许范围的负载电流i1流动的情况下,第二控制电源电压的电压值变得低于固定值(额定值)。因而,处理器(控制电路12)只要在第二控制电源电压的电压值低于阈值(比第二控制电源电压的额定值低的电压值)的情况下判定为第二控制电源电压的电压值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即可。

另外,也可以是,处理器(控制电路12)在哪怕只有一个负载电流数据超过阈值数据的情况下也立即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并且,也可以是,控制电路12在存储器中保存有第一阈值数据以及比第一阈值数据大(高)的第二阈值数据。而且,优选的是,处理器(控制电路12)如上所述那样根据多个负载电流数据与第一阈值数据的比较结果来判定负载电流i1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并且,也可以是,处理器(控制电路12)在至少一个负载电流数据超过第二阈值数据的时间点判定为负载电流i1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具备使一个以上的固体发光元件(led220)点亮的点亮电路(10)。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具备接口电路(13),该接口电路(13)构成为与多种功能扩展模块(5)中的任意一种功能扩展模块(5)电连接,且在电连接有功能扩展模块(5)的情况下接收控制信号。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具备向能够与接口电路(13)电连接的功能扩展模块(5)供电的供电电路(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具备控制电路(12),该控制电路(12)构成为检测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对功能扩展模块(5)施加的电压(第二控制电源电压)和对功能扩展模块(5)提供的电流(负载电流i1)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气量(负载电流i1的大小),判定所检测的电气量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利用控制电路(12)来判定电气量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因此能够实现抑制伴随功能扩展模块(5)的连接而发生的不良状况。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通过与第一方式进行组合来实现。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中,优选的是,控制电路(12)构成为将判定为电气量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所得到的判定结果输出到外部。

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将控制电路(12)的判定结果输出到外部,因此能够通知连接了不适于组合的功能扩展模块(5)。其结果,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与不适于组合的功能扩展模块(5)进行组合而引起的不良状况。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通过与第二方式进行组合来实现。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中,优选的是,控制电路(12)构成为,控制点亮电路(10)来调整led(220)的点亮状态,由此向外部输出判定结果。

第三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利用led(220)的点亮状态来向外部输出判定结果,因此能够可靠地通知连接了不适于组合的功能扩展模块(5)。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通过与第二方式进行组合来实现。在第四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中,优选的是,控制电路(12)构成为利用声音来输出判定结果。

第四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的控制电路(12)利用声音来输出判定结果,由此能够可靠地通知连接了不适于组合的功能扩展模块(5)。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通过与第二方式进行组合来实现。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中,优选的是,控制电路(12)构成为将表示判定结果的电信号输出到外部。

第五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的控制电路(12)将表示判定结果的电信号输出到外部,因此能够可靠地通知连接了不适于组合的功能扩展模块(5)。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通过与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进行组合来实现。在第六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中,优选的是,控制电路(12)构成为在判定为电气量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切断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向功能扩展模块(5)的供电。

第六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与不适于组合的功能扩展模块(5)进行组合而引起的不良状况。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通过与第六方式进行组合来实现。在第七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中,优选的是,控制电路(12)构成为在判定为电气量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使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停止。

第七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避免因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和功能扩展模块(5)产生的无用的电力消耗。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通过与第六方式进行组合来实现。在第八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中,优选的是,具备对从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向功能扩展模块(5)的供电路径进行开闭的开闭元件(17)。优选的是,控制电路(12)构成为在判定为电气量未收敛于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使开闭元件(17)断开。

第八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通过使开闭元件(17)断开(off)来将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与功能扩展模块(5)电分离。第八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能够避免因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和功能扩展模块(5)产生的无用的电力消耗。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光源单元2)具有所述固体发光元件(led220)、第一方式~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点亮装置(1)以及保持led(220)和点亮装置(1)的主体(安装构件21)。

第九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光源单元2)能够实现抑制伴随第一方式~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与功能扩展模块(5)的连接而发生的不良状况。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6)具有照明装置(光源单元2)和支承照明装置的器具主体(4)。

第十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6)能够实现抑制伴随第一方式~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与功能扩展模块(5)的连接而发生的不良状况。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记录有用于使第一方式~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的控制电路(12)所具有的计算机进行动作的程序,该记录介质记录有使计算机(控制电路12)进行以下处理的程序,该处理为:判定从供电电路(第二控制电源电路15)对功能扩展模块(5)施加的第二控制电源电压和对功能扩展模块(5)提供的负载电流(i1)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气量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

第十一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能够实现抑制伴随第一方式~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与功能扩展模块(5)的连接而发生的不良状况。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所涉及的方法是第一方式~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使固体发光元件点亮的方法。判定从供电电路对功能扩展模块(5)施加的控制电源电压和对功能扩展模块(5)提供的负载电流(i1)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气量是否收敛于容许范围内。

第十二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能够实现抑制伴随第一方式~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点亮装置(1)与功能扩展模块(5)的连接而发生的不良状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