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3660发布日期:2019-08-31 01:3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压滤机利用一种特殊的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在18世纪初就应用于化工生产,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染料、食品、酿造、陶瓷以及环保等行业,过滤板具有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安全、省力;金属榨筒由无缝钢管加工、塑钢滤板精铸成型,耐高温、高压,经久耐用,压滤机在使用时会有监测设备对其能耗进行实时监测,但是目前的监测设备的散热方式单一都是采用通风口,这样在炎热的夏季容易因高温导致监测性能降低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本体,所述监测设备本体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触控屏,且监测设备本体的前表面位于触控屏的右下角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启动键,所述监测设备本体下表面位于首端位置处安装有除湿装置,且监测设备本体的一侧嵌入设置有风口朝下的出风口,所述监测设备本体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水冷散热装置,且监测设备本体的上表面位于水冷散热装置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智能控制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嵌入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微型循环泵的进水端,所述微型循环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嵌入连接在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第一出水管连接有冷排,所述冷排的前表面与水箱之间连接有回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为一种铝质构件,且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U”型盘管,盘管的一端连接输水管,且盘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监测设备本体内部顶端的温湿度度传感器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微控制器,且箱体的内部位于微控制器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智能处理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位于首端位置处安装有风机,且盒体的内部位于风机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加热器,所述盒体的一侧嵌入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出风端连接热风管的进风端,所述热风管的表面开设有热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风管呈方形结构,所述热风孔的数量不得低于3个,且热风孔在热风管的上表面呈等距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水冷散热装置可以对安装板表面的电路板材进行导热降温,减少高温对电动板材造成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电路板材的运行性能,通过除湿装置可以对监测设备本体内部的湿气进行驱除,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且有效的延长了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避免湿气对内部元件造成腐蚀以及短路现象的问题,设置了智能控制装置,可以对水冷散热装置盒除湿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全程无需人员看管,体现了智能化作业,降低了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中水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中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中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测设备本体;2、水冷散热装置;201、水箱;202、第二出水管;203、微型循环泵;204、输水管;205、冷排;206、第一出水管;207、安装板;208、回流管;3、智能控制装置;301、箱体;302、微控制器;303、智能处理芯片;4、出风口;5、启动键;6、触控屏;7、除湿装置;701、盒体;702、热风孔;703、热风管;704、导风管;705、加热器;706、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的压滤机用能耗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本体1,监测设备本体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触控屏6,且监测设备本体1的前表面位于触控屏6的右下角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启动键5,监测设备本体1下表面位于首端位置处安装有除湿装置7,除湿装置7包括盒体701,盒体701的内部位于首端位置处安装有风机706,且盒体701的内部位于风机706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加热器705,盒体701的一侧嵌入连接有导风管704,导风管704的出风端连接热风管703的进风端,热风管703的表面开设有热风孔702,热风管703呈方形结构,热风孔702的数量不低于3个,且热风孔702在热风管703的上表面呈等距分布,使用时,加热器705与风机706通电运作,风机706将加热器705所产生的热量吹出,吹出的热风沿导风管704进入热风管703中,再由热风孔702排出,可以对监测设备本体1内部的湿气进行驱除,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且有效的延长了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避免湿气对内部元件造成腐蚀以及短路现象的问题。

监测设备本体1的一侧嵌入设置有风口朝下的出风口4,可以减少灰尘进入,有效的保证了监测设备本体1内部的洁净度,降低了清扫难度,解决了灰尘过多容易影响设备整体运行速度的问题。

监测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水冷散热装置2,水冷散热装置2包括水箱201,水箱201的一侧嵌入连接有第二出水管202,第二出水管202的一端连接微型循环泵203的进水端,微型循环泵203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水管204,输水管204的一端嵌入连接在安装板207的上表面,安装板207的一侧通过第一出水管206连接有冷排205,冷排205的前表面与水箱201之间连接有回流管208,安装板207为一种铝质构件,且安装板207的内部设置有“U”型盘管,盘管的一端连接输水管204,且盘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出水管206,使用时;微型循环泵203将水箱201中的冷水抽出,抽出的水源通过输水管204进入安装板207的内部的“U”型盘管中,可以对安装板207表面的电路板材进行导热降温,减少高温对电动板材造成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电路板材的运行性能,降温后热水通过冷排205降温后沿回流管208重新流回水箱201形成循环。

监测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位于水冷散热装置2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智能控制装置3,智能控制装置3包括安装在监测设备本体1内部顶端的温湿度度传感器和箱体301,箱体301的内部设置有微控制器302,且箱体301的内部位于微控制器302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智能处理芯片303,使用时;温湿度传感器对监测设备本体1内部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通过红外的方式传递给智能处理芯片303,智能处理芯片30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额定数值,一个数值为温度,一个数值为湿度,当智能处理芯片303接收到的温度数值大于设定温度数值时,智能处理芯片303将信息传递给微控制器302,微控制器302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水冷散热装置2工作,(此原理同样作用于湿度监测),全程无需人员看管,体现了智能化作业,降低了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启动键5控制监测设备本体1运作,在运作过程中,温湿度传感器对监测设备本体1内部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通过红外的方式传递给智能处理芯片303,智能处理芯片30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额定数值,一个数值为温度,一个数值为湿度,当智能处理芯片303接收到的温度数值大于设定温度数值时,智能处理芯片303将信息传递给微控制器302,微控制器302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水冷散热装置2工作,(此原理同样作用于湿度监测),全程无需人员看管,体现了智能化作业,降低了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能源消耗,然后水冷散热装置2在使用时,微型循环泵203将水箱201中的冷水抽出,抽出的水源通过输水管204进入安装板207的内部的“U”型盘管中,可以对安装板207表面的电路板材进行导热降温,减少高温对电动板材造成的影响,有效的提高了电路板材的运行性能,降温后热水通过冷排205降温后沿回流管208重新流回水箱201形成循环,最后除湿装置7在使用时,加热器705与风机706通电运作,风机706将加热器705所产生的热量吹出,吹出的热风沿导风管704进入热风管703中,再由热风孔702排出,可以对监测设备本体1内部的湿气进行驱除,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且有效的延长了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避免湿气对内部元件造成腐蚀以及短路现象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