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柜是户外机柜的一种,指直接处于自然气候影响下,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不允许无权限操作者进入操作的柜体,为无线通信站点或有线网络站点工作站提供户外物理工作环境和安全系统的设备。随着通信柜的功率的不断增加,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也不断增加,而热量的增加就会导致电子元件等相关零部件所运行的环境温度上升,当温度超过电子元件等相关零部件所允许的温度时,就会导致零部件不能正常运行,甚至损坏,所以对通信柜进行散热就非常必要。
在现有技术中,对通信柜的散热常常采用散热风机,通过风机驱动空气在机柜内流动以达到电子系统的强迫降温作用,但现有技术中的通信柜散热装置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1、通信柜内空气流动方向单一,导致机柜内部局部温度偏高,部分设备的使用受影响;
2、只在进风口设置防雨结构,排风窗口未设置防雨结构,使得雨水易从排风窗口进入机柜内,对内部电气元件造成损坏;
3、当环境温度较高时,进入机柜内的是热风,无法起到降温作用。
因此需要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信柜散热装置存在的空气流动方向单一,导致机柜内部局部温度偏高,部分设备的使用受影响的技术问题,同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信柜散热装置存在的只在进风口设置防雨结构,排风窗口未设置防雨结构,使得雨水易从排风窗口进入机柜内,对内部电气元件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再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信柜散热装置存在的当环境温度较高时,进入机柜内的是热风,无法起到降温作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柜,所述通信柜正面设有柜门,下端面设有四个支撑脚,右侧壁上部设有排风窗口;第一风扇工作室,所述第一风扇工作室设于所述通信柜内底部左侧,所述第一风扇工作室内设有方向向上的第一风机;第二风扇工作室,所述第二风扇工作室设于所述通信柜内顶部左侧,所述第二风扇工作室内设有方向向右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扇工作室下端面与所述第一风扇工作室上端面左部连通,所述第二风扇工作室右侧壁设有多个排风孔;冷却室,所述冷却室设于所述通信柜内底部右侧,所述冷却室内设有冷却袋和进风管,所述冷却室右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左侧壁上设有出风口。
如上述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风窗口设为网状结构。
如上述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风窗口和所述进风口上方均设有遮雨罩。
如上述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风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
如上述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双层过滤网。
如上述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双层过滤网中间设有干燥层。
如上述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风扇工作室上端面右部也设有多个排风孔。
如上述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冷却袋数量设为多个且尽可能包围所述进风管管壁。
如上述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冷却袋内设有冷却液。
如上述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风管呈“s”字型。
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包括通信柜、第一风扇工作室、第二风扇工作室和冷却室,其中第一风扇工作室设于通信柜内底部左侧,第一风扇工作室内设有方向向上的第一风机,第二风扇工作室设于通信柜内顶部左侧,第二风扇工作室内设有方向向右的第二风机,第二风扇工作室下端面与第一风扇工作室上端面左部连通,第二风扇工作室右侧壁设有多个排风孔,冷却室设于通信柜内底部右侧,冷却室内设有冷却袋和进风管,冷却袋数量设为多个且尽可能包围进风管管壁,冷却袋内设有冷却液,进风管呈“s”字型;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通信柜内底部右侧设置冷却室的方式,还采用在冷却室内设置冷却袋和进风管的方式,使得进入进风管的热风先经过冷却再用来给柜体降温散热,本实用新型将进风管设置为s字型来增加进风管的长度,从而增加热风的冷却时间,使热风充分冷却后再用来给柜体降温散热,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信柜散热性良好。
二、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窗口和进风口上方均设有遮雨罩,本实用新型不仅在进风口上方设置遮雨罩,还在排风窗口上方设置遮雨罩,相比只在进风口上方设置防雨结构的通信柜散热装置来说,本实用新型还能防止雨水从排风窗口进入机柜内,具有多方面保护内部电气元件不受损坏的特点。
三、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柜内设置第一风扇工作室和第二风扇工作室,第一风扇工作室和第二风扇工作室分别设置方向向上的第一风机和方向向右的第二风机,使得通信柜内空气多向流动,机柜内部空气流通性好,全面对机柜内部的设备降温。
四、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处设有双层过滤网,双层过滤网中间设有干燥层;本实用新型采用将过滤网设置为双层结构的方式,一方面为干燥层提供安装空间,另一方面起到双重防尘的作用,使得进入机柜内部的潮湿空气先后进行过滤处理、干燥处理和过滤处理过程,可以有效防止灰尘和潮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机柜内,具有双重保护内部电气元件不受损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信柜;2-柜门;3-支撑脚;4-排风窗口;5-第一风扇工作室;6-第一风机;7-第二风扇工作室;8-第二风机;9-排风孔;10-冷却室;11-冷却袋;12-进风管;13-进风口;14-出风口;15-遮雨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主要包括通信柜1,通信柜1正面设有柜门2,下端面设有四个支撑脚3,右侧壁上部设有排风窗口4;第一风扇工作室5,第一风扇工作室5设于通信柜1内底部左侧,第一风扇工作室5内设有方向向上的第一风机6;第二风扇工作室7,第二风扇工作室7设于通信柜1内顶部左侧,第二风扇工作室7内设有方向向右的第二风机8,第二风扇工作室7下端面与第一风扇工作室5上端面左部连通,第二风扇工作室7右侧壁设有多个排风孔9;冷却室10,冷却室10设于通信柜1内底部右侧,冷却室10内设有冷却袋11和进风管12,冷却室10右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3,左侧壁上设有出风口14。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包括通信柜1、第一风扇工作室5、第二风扇工作室7和冷却室10,其中第一风扇工作室5设于通信柜1内底部左侧,第一风扇工作室5内设有方向向上的第一风机6,第二风扇工作室7设于通信柜1内顶部左侧,第二风扇工作室7内设有方向向右的第二风机8,第二风扇工作室7下端面与第一风扇工作室5上端面左部连通,第二风扇工作室7右侧壁设有多个排风孔9,冷却室10设于通信柜1内底部右侧,冷却室10内设有冷却袋11和进风管12,冷却袋11数量设为多个且尽可能包围进风管12管壁,冷却袋11内设有冷却液,进风管12呈“s”字型;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通信柜1内底部右侧设置冷却室10的方式,还采用在冷却室10内设置冷却袋11和进风管12的方式,使得进入进风管12的热风先经过冷却再用来给柜体降温散热,本实用新型将进风管12设置为s字型来增加进风管12的长度,从而增加热风的冷却时间,使热风充分冷却后再用来给柜体降温散热,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信柜1散热性良好。
为了防止刮风时外部杂物从排风窗口4进入机柜内,在本实用新型中,排风窗口4设为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将排风窗口4设置为网状结构,一方面可以将机柜内的空气排出,使机柜内部空气与外部保持流通,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杂物从排风窗口4进入机柜内,影响机柜内部设备的正常使用。
为了能多方面保护内部电气元件不受损坏,在本实用新型中,排风窗口4和进风口13上均设有遮雨罩15,相比只在进风口13设置防雨结构的通信柜散热装置来说,本实用新型还能防止雨水从排风窗口4进入机柜内。
为了使风通过进风管12进入机柜内,在本实用新型中,冷却室10右侧壁上设有进风口13,左侧壁上设有出风口14,进风管12两端分别与进风口13、出风口14连通。
为了能双重保护内部电气元件不受损坏,在本实用新型中,进风口13处设有双层过滤网,该双层过滤网中间设有干燥层,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设置为双层结构,干燥层安装在双层过滤网中间,潮湿空气进入机柜时先后进行过滤处理、干燥处理和过滤处理过程,本实用新型能双重防尘,还能防止潮湿空气进入机柜内。
为了使通信柜1内空气多向流动,使机柜内部空气流通性保持良好,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风扇工作室7右侧壁设有多个排风孔9,第一风扇工作室5上端面右部也设有多个排风孔9,第二风扇工作室7下端面与第一风扇工作室5上端面左部连通,风从进风管12进入第一风扇工作室5后,第一风机6将一部分风传送到第二风扇工作室7内,另一部分风从第一风扇工作室5上端面右部的排风孔9往柜体内顶部传送,第一风机6使机柜内的风垂直向上流动,第二风机8使机柜内的风水平方向流动,从而使机柜内空气多向流动,全面对机柜内部的设备降温。
为了在短时间内将进入进风管12内的热风冷却,在本实用新型中,冷却袋11数量设为多个且尽可能包围进风管12管壁,冷却袋11内设有冷却液。
为了增加热风的冷却时间,在本实用新型中,进风管12呈“s”字型,进风管12设置为s字型增加了进风管12的长度,从而增加热风的冷却时间,保证进入到柜体内的风能达到降温散热作用。
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信柜散热装置包括通信柜1、第一风扇工作室5、第二风扇工作室7和冷却室10,其中第一风扇工作室5设于通信柜1内底部左侧,第一风扇工作室5内设有方向向上的第一风机6,第二风扇工作室7设于通信柜1内顶部左侧,第二风扇工作室7内设有方向向右的第二风机8,第二风扇工作室7下端面与第一风扇工作室5上端面左部连通,第二风扇工作室7右侧壁设有多个排风孔9,冷却室10设于通信柜1内底部右侧,冷却室10内设有冷却袋11和进风管12,冷却袋11数量设为多个且尽可能包围进风管12管壁,冷却袋11内设有冷却液,进风管12呈“s”字型;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通信柜1内底部右侧设置冷却室10的方式,还采用在冷却室10内设置冷却袋11和进风管12的方式,使得进入进风管12的热风先经过冷却再用来给柜体降温散热,本实用新型将进风管12设置为s字型来增加进风管12的长度,从而增加热风的冷却时间,使热风充分冷却后再用来给柜体降温散热,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信柜1散热性良好。
二、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窗口4和进风口13上方均设有遮雨罩15,本实用新型不仅在进风口13上方设置遮雨罩15,还在排风窗口4上方设置遮雨罩15,相比只在进风口13上方设置防雨结构的通信柜散热装置来说,本实用新型还能防止雨水从排风窗口4进入机柜内,具有多方面保护内部电气元件不受损坏的特点。
三、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柜1内设置第一风扇工作室5和第二风扇工作室7,第一风扇工作室5和第二风扇工作室7分别设置方向向上的第一风机6和方向向右的第二风机8,使得通信柜1内空气多向流动,机柜内部空气流通性好,全面对机柜内部的设备降温。
四、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13处设有双层过滤网,双层过滤网中间设有干燥层;本实用新型采用将过滤网设置为双层结构的方式,一方面为干燥层提供安装空间,另一方面起到双重防尘的作用,使得进入机柜内部的潮湿空气先后进行过滤处理、干燥处理和过滤处理过程,可以有效防止灰尘和潮湿空气从进风口13进入机柜内,具有双重保护内部电气元件不受损坏的特点。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