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GPS便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4954发布日期:2020-10-09 18:4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GPS便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gps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gps便携装置。



背景技术:

手持gps,指全球移动定位系统,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以gps智能手机为终端的gis系统,是继桌面gis、webgis之后又一新的技术热点,移动定位、移动mis、移动办公等越来越成为企业或个人的迫切需求。它包括空间数据库、gis服务器、瓦片服务器、gis客户端等。手持gps在现代交通、旅游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为使用者提供误差在百米范围内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更成为了野外考察、户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

但是,手持gps依靠其显示面显示内容,在不需使用时,手持gps常放置于容置包中或口袋中,尤其是在野外考察及户外活动中,其常与其他机械设备放置在一起,导致手持gps的显示面极易被挤压或撞击而受损。且手持gps在使用时,通过人手持,容易掉落,导致损毁,尤其在野外考察或户外活动中,掉落后易摔至岩石上或沟壑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gps便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持gps不使用时显示面易受损且手持使用时易掉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gps便携装置,所述手持gps便携装置包括:安置部,具有一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具有一开口,所述容置空腔中安置有手持gps本体,且所述手持gps本体的显示面露于所述开口处;遮盖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置部上,所述遮盖部上设置有用于与人手指相卡持的卡持部;其中,所述遮盖部具有盖设于所述开口上以防护所述手持gps本体的显示面的第一状态、以及连接于所述安置部上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以使所述手持gps本体的显示面暴露的第二状态,在所述遮盖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卡持部位于所述遮盖部上远离所述安置部的一侧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置部包括:底板;第一挡缘,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第二挡缘,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第一挡缘、所述第二挡缘之间形成所述容置空腔,所述手持gps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挡缘与所述第二挡缘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缘靠近于所述容置空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挡缘靠近于所述容置空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遮盖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置部还包括:第三挡缘,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挡缘与所述第二挡缘之间;其中,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第一挡缘、所述第二挡缘、所述第三挡缘之间形成所述容置空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挡缘靠近于所述容置空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在所述遮盖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遮盖部的一侧边卡入所述第一卡槽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置部还包括:第四挡缘,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挡缘与所述第二挡缘之间,所述第四挡缘与所述第三挡缘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底板的表面、所述第一挡缘、所述第二挡缘、所述第三挡缘、所述第四挡缘之间形成所述容置空腔,所述第四挡缘的上边缘低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壁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底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置部还包括:第一导条,设置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容置空腔的一表面一侧,所述第一导条上设置有第三滑槽;第二导条,设置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容置空腔的一表面另一侧,所述第二导条上设置有第四滑槽;所述遮盖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四滑槽滑动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置部还包括:第三导条,设置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容置空腔的一表面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导条和所述第二导条之间,所述第三导条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其中,在所述遮盖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四滑槽滑动配合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遮盖部的一侧边卡入所述第二卡槽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持部包括至少一个的卡持环,所述卡持环具有供人手指穿过的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盖部为橡胶材料制得的遮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gps便携装置,通过设置具有容置空腔的安置部、设置于容置空腔中的手持gps本体,并设置与遮盖部可拆卸地相连接的遮盖部,并于遮盖部上设置卡持部,且遮盖部具有盖设于开口上以防护手持gps本体的显示面的第一状态、以及连接于安置部上远离开口的一侧以使手持gps本体的显示面暴露的第二状态,在遮盖部处于第二状态时,卡持部位于所述遮盖部上远离所述安置部的一侧面。在无需使用时,使遮盖部处于第一状态,以对手持gps本体的显示面进行防护,可防止其被其他机械挤压或撞击而受损,在需手持使用时,使遮盖部处于第二状态,手持gps本体的显示面暴露而进行工作,卡持部即位于远离手持gps本体显示面的一侧,以适应于人手握持时手指与卡持部相卡持,可防止安置部和手持gps本体从人手上掉落,且无论是否使用时遮盖部始终连接于安置部上,更加便捷,无需单独放置,有效地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持gps不使用时显示面易受损且手持使用时易掉落的技术问题,可有效防止手持gps不使用时显示面受损以及防止手持使用时掉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gps便携装置(遮盖部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手持gps便携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gps便携装置(遮盖部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手持gps便携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手持gps便携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安置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安置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盖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手持gps便携装置;10、安置部;101、容置空腔;20、手持gps本体;30、遮盖部;31、卡持部;11、底板;12、第一挡缘;13、第二挡缘;120、第一滑槽;130、第二滑槽;14、第三挡缘;140、第一卡槽;15、第四挡缘;16、第一导条;160、第三滑槽;17、第二导条;170、第四滑槽;18、第三导条;180、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持gps不使用时显示面易受损且手持使用时易掉落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持gps便携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gps便携装置,手持gps便携装置100包括安置部10、手持gps本体20、遮盖部30。

安置部10具有一容置空腔101,用于安置手持gps本体20,并对手持gps本体20进行防护,容置空腔101具有一开口。

手持gps本体20安置于容置空腔101中,且手持gps本体20的显示面露于开口处,以便于用户查看手持gps本体20的显示面上显示的内容。

遮盖部30可拆卸地设置于安置部10上,遮盖部30上设置有用于与人手指相卡持的卡持部31。遮盖部30可以为盖板。其中,遮盖部30具有盖设于开口上以防护手持gps本体20的显示面的第一状态、以及连接于安置部10上远离开口的一侧以使手持gps本体20的显示面暴露的第二状态,在遮盖部30处于第二状态时,卡持部31位于遮盖部30上远离安置部10的一侧面。

由以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gps便携装置,在无需使用时,使遮盖部30处于第一状态,以对手持gps本体20的显示面进行防护,可防止其被其他机械挤压或撞击而受损,在需手持使用时,使遮盖部30处于第二状态,手持gps本体20的显示面暴露而进行工作,卡持部31即位于远离手持gps本体显示面的一侧,以适应于人手握持时手指与卡持部相卡持,可防止安置部和手持gps本体从人手上掉落,且无论是否使用时遮盖部30始终连接于安置部10上,更加便捷,无需单独放置,有效地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持gps不使用时显示面易受损且手持使用时易掉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中,安置部10包括底板11、第一挡缘12、第二挡缘13。第一挡缘12和第二挡缘13设置于底板11的同一表面上,第一挡缘12固定设置于底板11的一侧,第二挡缘13固定设置于底板11的另一侧。其中,底板11的表面、第一挡缘12、第二挡缘13之间形成容置空腔101,手持gps本体20设置于第一挡缘12与第二挡缘13之间。手持gps本体20可以卡设于第一挡缘12与第二挡缘13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挡缘12靠近于容置空腔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20;第二挡缘13靠近于容置空腔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30;遮盖部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120和第二滑槽130滑动配合,遮盖部30可完全滑出第一滑槽120和第二滑槽130而使手持gps本体20的显示面完全显露,遮盖部30可滑入第一滑槽120和第二滑槽130中而完全遮盖手持gps本体20的显示面以对其进行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遮盖部30与安置部10相连接的结构不限于此滑动配合,可选地,可以通过卡合件将遮盖部30卡合于底板11上。

本实施例中,安置部10还包括第三挡缘14,第三挡缘14设置于底板11上,且位于第一挡缘12与第二挡缘13之间。其中,底板11的表面、第一挡缘12、第二挡缘13、第三挡缘14之间形成容置空腔101。手持gps本体20可以卡设于第一挡缘12、第二挡缘13、第三挡缘14之间。采用以上设置,可提高手持gps本体20安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三挡缘14靠近于容置空腔1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140;在遮盖部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槽120和第二滑槽130滑动配合并处于第一状态时,遮盖部30的一侧边卡入第一卡槽140中。从而提高遮盖部30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安置部10还包括第四挡缘15,第四挡缘15设置于底板11上,且位于第一挡缘12与第二挡缘13之间,第四挡缘15与第三挡缘14相对设置。其中,底板11的表面、第一挡缘12、第二挡缘13、第三挡缘14、第四挡缘15之间形成容置空腔101,第四挡缘15的上边缘低于第一滑槽120的底壁和第二滑槽130的底壁,遮盖部30可顺利从第四挡缘15上方处滑入第一滑槽120和第二滑槽130中,不影响遮盖部30的滑入和滑出。第四挡缘15的设置,使得第一挡缘12、第二挡缘13、第三挡缘14、第四挡缘15分别对手持gps本体20的四侧边进行卡紧,以提高其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安置部10还包括第一导条16和第二导条17。第一导条16设置于底板11背离容置空腔101的一表面一侧,第一导条16上设置有第三滑槽160;第二导条17设置于底板11背离容置空腔101的一表面另一侧,第二导条17上设置有第四滑槽170;即第一导条16和第二导条17设置于底板11上背离于第一挡缘12、第二挡缘13、第三挡缘14、第四挡缘15的一表面。遮盖部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滑槽160和第四滑槽170滑动配合。在需使用手持gps便携装置时,使遮盖部30从第一滑槽120和第二滑槽130中滑出后,再滑入第三滑槽160和第四滑槽170中,即叠加于底板11背离手持gps本体20的一表面上,此时,卡持部31即位于遮盖部30上背离底板11的一表面上,人手持手持gps便携装置时,手指即位于其背部,以便于与卡持部31相卡持。

需要说明的是,遮盖部30与安置部10相连接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可以通过螺钉或卡合件将遮盖部30锁紧或卡合于底板11上。

本实施例中,安置部10还包括第三导条18,第三导条18设置于底板11背离容置空腔101的一表面一侧,且位于第一导条16和第二导条17之间,第三导条18上设置有第二卡槽180;其中,在遮盖部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滑槽160和第四滑槽170滑动配合并处于第二状态时,遮盖部30的一侧边卡入第二卡槽180中。采用以上设置,可提高遮盖部30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卡持部31包括至少一个的卡持环,卡持环具有供人手指穿过的通孔。优选地,卡持部31包括至少两个的卡持环,便于多个手指卡持。

本实施例中,遮盖部30为橡胶材料制得的遮盖部30,可提高其对手持gps本体20显示面的防护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