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谐振模式的开关电源的消抖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1332发布日期:2021-12-22 14: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准谐振模式的开关电源的消抖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工作信号频率比较模块、加/减谷底状态产生电路、加/减谷底信号产生电路以及谷底导通电路;所述系统工作信号频率比较模块、加/减谷底状态产生电路、加/减谷底信号产生电路以及谷底导通电路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系统工作信号频率比较模块适于将输入到系统工作信号频率比较模块与预设的频率范围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至加/减谷底状态产生电路;所述加/减谷底状态产生电路适于依据所述系统工作信号频率比较模块发送的比较结果产生加/减谷底的状态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加/减谷底信号产生电路;所述加/减谷底信号产生电路适于依据接收的加/减谷底的状态指令的持续周期以及类型来调节谷底导通电路的工作状态;所述系统工作信号频率比较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器、第二触发器以及第三触发器;所述第一触发器、所述第二触发器以及所述第三触发器并联设置;所述第一触发器包括第一频率输入端,工作信号输入端、第一复位端以及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频率输入端与代表第一频率的高电平信号电性连接,所述工作信号输入端与检测到的系统工作信号频率信号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复位端与复位电压以及代表第一频率的高电平信号通过比较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触发器包括第二频率输入端,工作信号输入端、第二复位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频率输入端与代表第一频率的高频电性号以及代表第二频率的高电平信号通过比较器电性连接,所述工作信号输入端与检测到的系统工作信号频率信号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复位端与复位电压以及代表第二频率的高电平信号通过比较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触发器包括第三频率输入端,工作信号输入端、第三复位端以及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频率输入端与代表第一频率的高频电性号以及代表第二频率的高电平信号通过比较器电性连接,所述工作信号输入端与检测到的系统工作信号频率信号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复位端复位电压以及代表第一频率的高电平信号通过比较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频率;所述加/减谷底状态产生电路包括第四触发器以及第五触发器;所述第四触发器以及所述第五触发器并联设置;所述第四触发器包括第一系统电压输入端,第四信号输入端、第四复位端以及第四输出端;所第一系统电压输入端与系统电压电性连接,所述第四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触发器的第三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复位端与复位电压、第一触发器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触发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比较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五触发器包括第二系统电压输入端,第五信号输入端、第五复位端以及第五输出端;所述第二系统电压输入端与系统电压电性连接,所述第五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触发器的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复位端与复位电压、第二触发器的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三触发器的第三输出端通过比较器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谐振模式的开关电源的消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减谷底信号产生电路为计数器单元,所述第四触发器的第四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五触发器的第五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加/减谷底信号产生电路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谐振模式的开关电源的消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范围
由第一频率以及第二频率构成,所述比较结果包括三类:第一类比较结果,系统工作信号频率低于第一频率;第二类比较结果,系统工作信号频率在所述第一频率以及所述第二频率之间;第三类比较结果,系统工作信号频率大于所述第二频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准谐振模式的开关电源的消抖电路,其中,准谐振模式的开关电源的消抖电路通过所述加/减谷底信号产生电路适于依据接收的加/减谷底的状态指令的持续周期以及类型来调节谷底导通电路的工作状态,屏蔽了非连续周期的变化,实现了消抖的功能,保证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彬 居冬乾 陈畅 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志行聚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