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病虫害智能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8534发布日期:2022-04-14 20:2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病虫害智能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业病虫害智能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形的林业病虫害检测技术在对病害中识别的过程之中,可以将通信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遥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在一起,再通过数据处理装置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检测出病害虫;
3.但是现有的数据处理装置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漏电失火现象,如果不对火势进行阻止,会使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影响了检测的效果,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林业病虫害智能识别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林业病虫害智能识别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漏电失火现象,如果不对火势进行阻止,会使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影响了检测的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病虫害智能识别装置,包括数据盒,所述数据盒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部设置有便捷夹持机构,所述便捷夹持机构包括丝杆、转块、皮带、活动板、支撑弹簧、夹板、套筒和活动杆;
6.所述数据盒内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处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丝杆,且丝杆两端均贯穿数据盒两端,所述丝杆两端对应数据盒外侧位置处均熔铸有转块,位于同一水平线的两个所述丝杆外侧均对称套接有皮带,所述丝杆外侧对应腔室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一端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另一端与夹板一端固定连接;
7.所述数据盒一端设置有充气阻燃机构,所述充气阻燃机构包括连接板、气筒、进气管、出气管、阀门、推杆、推板、转盘、竖筒、压板和竖杆;
8.所述数据盒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筒,所述气筒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气筒外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且出气管内部转动连接有阀门,所述气筒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一端对应气筒内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杆另一端熔铸有转盘,所述数据盒顶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筒,所述竖筒内部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竖杆。
9.优选的,所述丝杆外侧两端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转块外侧均匀开设有防滑纹,所述夹板一端开设有斜面,且夹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0.优选的,所述气筒内部填充有阻燃气体,所述推板外侧与气筒的内壁相贴合。
11.优选的,所述压板外侧与竖筒内壁相贴合,所述竖杆顶端贯穿竖筒顶端,且竖杆顶
端熔铸有挡块。
12.优选的,所述竖筒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且转筒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一端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簧,所述转筒外侧对应竖筒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旋钮。
13.优选的,所述转筒顶端贯穿竖筒顶端,且转筒外侧与竖筒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5.1、设置有便捷夹持机构,通过转块带动丝杆旋转,并通过皮带的配合,方便丝杆一同旋转,推动活动板移动,调整了夹板的位置,方便对不同尺寸的电子元件进行夹持,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另外通过支撑弹簧伸缩的特性,推动夹板对电子元件进行固定,提高电子元件稳定性的同时,在装置受到碰撞时,可以减缓冲击力,避免电子元件受损,同时通过套筒和活动杆的配合,在夹板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夹板出现偏移,保证对电子元件的夹持效果。
16.2、设置有充气阻燃机构,通过进气管方便将阻燃气体储存在气筒内部,然后转动转盘,使转盘带着推杆旋转,从而推动推板在气筒移动,将气筒内部的阻燃气体推入数据盒内部,并将数据盒内部的多余空气储存在竖筒内部,进而使数据盒内部充满阻燃气体,防止数据盒内部出现失火现象,避免装置损坏,此外在对数据盒检修时,通过反向转动转盘,拉动推板,方便将数据盒内部的气体抽回气筒内部,同时通过阀门进行密封,减少阻燃气体的浪费。
17.3、设置有转筒、转动环、张紧弹簧和旋钮,通过张紧弹簧伸缩的特性,推动竖杆和压板下降,对数据盒内部的气体进行挤压,从而增加数据盒内部的压力,便于将阻燃气体重新推入气筒内部,提高对阻燃气体回收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另外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转筒旋转,推动转动环移动,便于调整张紧弹簧的回弹力度。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附图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气阻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动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数据盒;2、腔室;
25.3、便捷夹持机构;301、丝杆;302、转块;303、皮带;304、活动板;305、支撑弹簧;306、夹板;307、套筒;308、活动杆;
26.4、充气阻燃机构;401、连接板;402、气筒;403、进气管;404、出气管;405、阀门;406、推杆;407、推板;408、转盘;409、竖筒;410、压板;411、竖杆;
27.5、转筒;6、转动环;7、张紧弹簧;8、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林业病虫害智能识别装置,包括数据盒1,数据盒1内部开设有腔室2,腔室2内部设置有便捷夹持机构3,便捷夹持机构3包括丝杆301、转块302、皮带303、活动板304、支撑弹簧305、夹板306、套筒307和活动杆308;
30.数据盒1内壁顶部和底部位置处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丝杆301,且丝杆301两端均贯穿数据盒1两端,丝杆301两端对应数据盒1外侧位置处均熔铸有转块302,位于同一水平线的两个丝杆301外侧均对称套接有皮带303,丝杆301外侧对应腔室2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动板304,活动板304一端等距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305,支撑弹簧30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306,为了方便转动丝杆301,丝杆301外侧两端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转块302外侧均匀开设有防滑纹,夹板306一端开设有斜面,且夹板30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夹板306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筒307,套筒307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308,活动杆308另一端与夹板306一端固定连接;
31.数据盒1一端设置有充气阻燃机构4,充气阻燃机构4包括连接板401、气筒402、进气管403、出气管404、阀门405、推杆406、推板407、转盘408、竖筒409、压板410和竖杆411;
32.数据盒1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1,连接板4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筒402,气筒402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403,气筒402外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404,且出气管404内部转动连接有阀门405,气筒402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推杆406,两个推杆406一端对应气筒402内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推板407,为了避免数据盒1内部出现失火,气筒402内部填充有阻燃气体,推板407外侧与气筒402的内壁相贴合,推杆406另一端熔铸有转盘408,数据盒1顶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筒409,竖筒409内部活动连接有压板410,压板410顶端固定连接有竖杆411,为了保证对气体的推动效果,压板410外侧与竖筒409内壁相贴合,竖杆411顶端贯穿竖筒409顶端,且竖杆411顶端熔铸有挡块;
33.竖筒409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5,且转筒5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动环6,转动环6一端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簧7,转筒5外侧对应竖筒409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旋钮8,为了方便推动压板410复位,转筒5顶端贯穿竖筒409顶端,且转筒5外侧与竖筒409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一种林业病虫害智能识别装置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转动转块302,使转块302带动丝杆301旋转,并通过皮带303的配合,方便丝杆301一同旋转,推动活动板304移动,调整了夹板306的位置,方便对不同尺寸的电子元件进行夹持,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另外通过张紧弹簧7伸缩的特性,推动夹板306对电子元件进行固定,提高电子元件稳定性的同时,在装置受到碰撞时,可以减缓冲击力,避免电子元件受损,同时通过套筒307和活动杆308的配合,在夹板306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夹板306出现偏移,保证对电子元件的夹持效果;
35.接着,通过进气管403方便将阻燃气体储存在气筒402内部,然后转动转盘408,使转盘408带着推杆406旋转,从而推动推板407在气筒402移动,将气筒402内部的阻燃气体推入数据盒1内部,并将数据盒1内部的多余空气储存在竖筒409内部,进而使数据盒1内部充
满阻燃气体,防止数据盒1内部出现失火现象,避免装置损坏,此外在对数据盒1检修时,通过反向转动转盘408,拉动推板407,方便将数据盒1内部的气体抽回气筒402内部,同时通过阀门405进行密封,减少阻燃气体的浪费;
36.最后,通过张紧弹簧7伸缩的特性,推动竖杆411和压板410下降,对数据盒1内部的气体进行挤压,从而增加数据盒1内部的压力,便于将阻燃气体重新推入气筒402内部,提高对阻燃气体回收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另外通过转动旋钮8带动转筒5旋转,推动转动环6移动,便于调整张紧弹簧7的回弹力度。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