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5042发布日期:2022-04-07 03:5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箱散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制箱,尤其是其壳体箱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由电机驱动的装备通常配置有控制电路,通常将控制电路中的各种电器元器件放置在控制箱内,其中各种显示仪表与指示灯外露在控制箱外表面,便于操作者操作使用。传统的控制箱体积较大,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目前通常将控制电路集中布置印刷电路板中,将印刷电路板安装在控制箱内,控制箱体积小而控制电路的功能大大提升。但是,印刷电路板中往往存在发热件,芯片在将复杂电路高度集中的同时,往往是印刷电路板中的主要发热件。在装备持续工作期间,印刷电路板中的发热件会持续发热,如果不设法散热,控制箱腔内温度会持续上升,就会严重影响控制电路工作,甚至部分芯片或元器件烧坏,还可能引发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其壳体箱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控制箱方案。
4.本实用新型控制箱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控制箱,包括壳体箱与安装于壳体箱内的印刷电路板,壳体箱包括箱体与盖板,印刷电路板上具有通电工作时会发热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壁的其中一部分向内凸起,从而在箱体内腔形成用于搁置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凸堤,相应的,在箱体底外壁形成凹陷;所述凸堤上面设置供印刷电路板上的发热体贴合的凸台,在所述箱体底外壁凹陷处设置散热筋片。
6.以下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箱进一步的方案:
7.所述散热筋片中间一段片子高度低于其它部分面形成低片区域,低片区域设置风扇,风扇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8.所述箱体底外壁形成的凹陷贯穿整个箱体,形成具有双向出口的风通道,所述散热筋片沿风通道延伸布置,使得风扇吹出的风经所述低片区域分别向风通道的双向出口吹出。
9.所述箱体内腔凸堤所在的底壁局部向外凸出,在低片区域的箱体底外壁形成三角形凸筋,作为风扇吹出的风分别向风通道的双向出口吹出的分界岭;低片区域的箱体底外壁形成三角形凸筋,此三角形凸筋与箱体内腔凸堤上留下的三角形凹槽相对应。
10.所述箱体的凸堤所在底壁开设风扇线穿线孔,风扇线从印刷电路板引出,穿过此风扇线穿线孔连接所述风扇;所述箱体下端壁开设多个外接线穿线孔,风扇线穿线孔与每个外接线穿线孔各自塞入相应的接线头。
11.所述箱体内腔设置多个凸起柱,每个凸起柱上开设用于固定安装印刷电路板的连
接孔,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也开设相应的连接孔,两者之间用螺丝固定连接。
12.所述箱体四角沿口开设用于固定安装盖板的连接孔,所述盖板四角也开设相应的连接孔。
13.所述盖板的其中一侧设置上下2个销轴,所述箱体的对应一侧设置上下2个凸耳,每个凸耳开设供所述销轴插入转动的轴孔。
14.所述箱体底外壁设置多个局部延伸壁,每个局部延伸壁上开设用于将壳体箱固定安装在使用场所竖立壁上的连接孔。
15.所述盖板背面帖装有显示板,显示板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显示板上设置有参数显示块、多个指示灯、与多个按键,盖板开设供参数显示块嵌入的缺口与指示灯、按键插入的多个过孔,显示板上的参数显示块、多个指示灯、与多个按键各自穿过盖板的缺口、多个过孔凸出在外。
16.本实用新型控制箱的箱体的底壁的其中一部分向内凸起,从而在箱体内腔形成用于搁置印刷电路板的凸堤,相应的,在箱体底外壁形成凹陷,凸堤上面设置凸台,与印刷电路板上的发热体贴合,在所述箱体底外壁凹陷处设置散热筋片。有效地解决了控制箱的散热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可靠,散热性能良好。在装备持续工作期间,能保证控制箱腔内温度在允许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控制箱的壳体箱可采用铝压铸工艺大量生产,成本低廉。此外,本实用新型控制箱安装操作简装易行。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箱整体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实用新型控制箱整体背面立体示意图。
19.图3为控制箱整体隐藏盖板组件状态立体示意图。
20.图4为箱体立体示意图。
21.图5为箱体背面立体示意图。
22.图6为盖板组件外面立体示意图。
23.图7为盖板组件里面立体示意图。
24.图8为盖板组件盖板与显示板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
25.图9为印刷电路板立体示意图。
26.图中标号:1. 壳体箱;2. 印刷电路板;3. 箱体;4. 盖板;5. 凸堤;6. 凹陷;7. 凸台;8. 散热筋片;9. 低片区域;10. 风扇;11. 三角形凹槽;12. 风扇线穿线孔;13、外接线穿线孔;14、接线头;15、凸起柱;16、销轴;17、凸耳;18、轴孔;19、局部延伸壁;20、连接孔;21、显示板;22、参数显示块;23、指示灯;24、按键;25、过孔;26、缺口;27、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实用新型控制箱方案,可用于各种需要散热的控制箱。以下以图1至图9所示的太阳能水泵控制箱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8.一种太阳能水泵控制箱,如图1、图2所示,包括壳体箱1与安装于壳体箱1内的印刷电路板2,壳体箱1包括箱体3与盖板4,箱体3与盖板4 可采用铝压铸件。如图9所示,印刷电路板2上具有通电工作时会发热的发热体,发热体主要是3个芯片27;3个芯片27的为片块
状,其上表面较为平整。如图3、图4、图5所示,箱体3的底壁的其中一部分向内凸起,从而在箱体3内腔形成用于搁置印刷电路板2的凸堤5,相应的,在箱体3底外壁形成凹陷6;凸堤5上面设置供印刷电路板2上的发热体贴合的凸台7,在箱体3底外壁凹陷6处设置散热筋片8。
29.如图5或图2所示,箱体3底外壁凹陷6处的散热筋片8中间一段片子高度低于其它部分面形成低片区域9,低片区域9设置风扇10,风扇10与印刷电路板2电连接。箱体3底外壁形成的凹陷6贯穿整个箱体3,形成具有双向出口的风通道,散热筋片8沿风通道延伸布置,使得风扇10吹出的风经低片区域9分别向风通道的双向出口吹出。
30.箱体3内腔凸堤5所在的底壁局部向外凸出,在低片区域9的箱体3底外壁形成三角形凸筋,作为风扇10吹出的风分别向风通道的双向出口吹出的分界岭。低片区域9的箱体3底外壁形成三角形凸筋,此三角形凸筋与箱体3内腔凸堤5上留下的三角形凹槽11相对应。
31.如图4、图5所示,箱体3的凸堤5所在底壁开设风扇线穿线孔12,风扇线从印刷电路板2引出,穿过此风扇线穿线孔12连接风扇10;箱体3下端壁开设多个外接线穿线孔13,风扇线穿线孔12与每个外接线穿线孔13各自塞入相应的接线头14。
32.如图3、图4所示,箱体3内腔设置多个凸起柱15,每个凸起柱15上开设用于固定安装印刷电路板2的连接孔20,印刷电路板2上也开设相应的连接孔20,两者之间用螺丝固定连接。
33.如图4、图5所示,箱体3四角沿口开设用于固定安装盖板4的连接孔20;如图6、图7所示,盖板4四角也开设相应的连接孔20,二者之间用螺丝连接。
34.如图6、图7所示,盖板4的其中一侧设置上下2个销轴16;如图4、图5所示,箱体3的对应一侧设置上下2个凸耳17,每个凸耳17开设供销轴16插入转动的轴孔18。二者之间经连接销轴16插入轴孔18而连接,盖板4可绕箱体3的轴孔18转动。
35.如图4、图5所示,箱体3底外壁设置多个局部延伸壁19,每个局部延伸壁19上开设连接孔20,使用时将壳体箱1固定安装在使用场所竖立壁上。使用时壳体箱1正面朝外,方便操作,箱体3底外壁朝向使用场所的竖立壁,不影响散热。
36.如图7所示,盖板4背面帖装有显示板21,显示板21与印刷电路板2电连接。如图8所示,显示板21上设置有参数显示块22、多个指示灯23、与多个按键24,盖板4开设供参数显示块22嵌入的缺口26与指示灯23、按键24插入的多个过孔25。如图6所示,显示板21上的参数显示块22、多个指示灯23、与多个按键24各自穿过盖板4的缺口26、多个过孔25凸出在外。
37.印刷电路板2安装时,使3个芯片27与凸台7贴合,二者之间还可加注导热硅脂;具体可在二者表面分别注盖导热硅脂,或者其中之一的表面注盖导热硅脂,然后在将二者贴合的前提下将印刷电路板2固定安装在壳体箱1内,并完成相关电连接。这样,可更加保证3个芯片27与凸台7之间的导热性能,从而可更加保证控制箱的散热性能。
38.本技术文件中左、右、上、下、前、后等所称方位,仅相对本专利申请说明书附图的表示便于表述而言,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文件中所述的多个,是指至少2个,也就是2个以上,也包括2个。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