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98359发布日期:2022-07-19 21:1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电路的制作方法
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电路。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以及城市基建设施建设的加快,城市对照明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传统照明耗能巨大,且存在巨大的能源浪费,随着资料的日益匮乏,能源成本不断上升,以及环境污染的情况愈演愈烈,开发新能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用电量急剧增加,出现了用电紧张、停电等现象。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实现有人经过时led灯较亮,无人经过时led灯较暗的两种不同亮度的太阳能led照明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电路,实现有人经过时led灯较亮和无人经过时led灯较暗两种不同的亮度,以延长电池的放电时间。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电池、放电检测模块、红外感应模块、led输出模块、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2,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另一端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放电检测模块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电池、红外感应模块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放电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v1、三极管v2和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池的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红外感应模块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电连接且电阻r4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电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场效应管q2和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芯片ic的第六引脚、电阻r6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放电检测模块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ic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ic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芯片ic的第四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ic的第五引脚与电容c1的另一端电连接且芯片ic的第
五引脚和电容c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阻r1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
8.进一步的,所述led输出模块包括两个以上且相互并联连接的led灯珠,两个以上的所述led灯珠相互并联连接后的一端与放电检测模块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led灯珠相互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
9.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极管d1和电阻r13,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和放电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分别电阻r13的一端和放电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和放电检测模块电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给电池充电,电池白天充电储能,晚上放电为led输出模块照明提供能量;设置放电检测模块检测电池的放电情况;红外感应模块用以检测是否有人进入感应区,并通过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2,电阻r10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另一端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这样使得在有人进入感应区时,led输出模块的led灯珠亮度比较亮,当无人进入感应区时,led输出模块的led灯亮度比较暗,从而实现有人经过时led灯较亮和无人经过时led灯较暗两种不同的亮度,以延长电池的放电时间,确保整个夜晚led灯都能工作。
附图说明
12.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13.标号说明:
14.1、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2、电池;3、放电检测模块;4、红外感应模块;5、led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16.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17.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电池、放电检测模块、红外感应模块、led输出模块、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2,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另一端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放电检测模块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电池、红外感应模块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
18.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给电池充电,电池白天充电储能,晚上放电为led输出模块照明提供能量;设置放电检测模块检测电池的放电情况;红外感应模块用以检测是否有人进入感应区,并通过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2,电阻r10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另
一端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这样使得在有人进入感应区时,led输出模块的led灯珠亮度比较亮,当无人进入感应区时,led输出模块的led灯亮度比较暗,从而实现有人经过时led灯较亮和无人经过时led灯较暗两种不同的亮度,以延长电池的放电时间,确保整个夜晚led灯都能工作。
20.进一步的,所述放电检测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v1、三极管v2和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池的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红外感应模块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电连接且电阻r4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电连接。
21.从上述描述可知,白天有光照时,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的输出电流一路流过电阻r1到三极管v1的基极,一路经过二极管d1、电阻r2到三极管v1的集电极,此时三极管v1导通,三极管v2不导通,场效应管q1不导通,电池无法通过场效应管q1放电。
22.夜晚无光照时,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有输出电压,三极管v1的基极没有电压电流,三极管v1不导通,又因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没有输出电压,电池的输出电流一路经过电阻r2到三极管v2的基极,一路经过电阻r3到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三极管v2导通,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压比源极高,场效应管q1为p型mos,场效应管q1导通,电池的正极电流经过场效应管q1、led输出模块、电阻r10或电阻r11、电阻r14或场效应管q2到电池的负极,led输出模块有电流流过,led灯点亮。当第二天天亮有光照,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有输出电压时,电池停止放电,或者电池电量耗尽,led灯才会灭。
23.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场效应管q2和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芯片ic的第六引脚、电阻r6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放电检测模块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芯片ic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ic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芯片ic的第四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ic的第五引脚与电容c1的另一端电连接且芯片ic的第五引脚和电容c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阻r1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
24.从上述描述可知,芯片ic可采用集成红外感应的芯片,当有人进入感应区时,芯片ic的vout脚(即第四引脚)就会输出电压,经过电阻r5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导通,将电阻r12短路。当夜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若无人进入感应区,电池放电限流电阻rs1为电阻r10和r11并联后再与电阻r12串联,若有人进入感应区,电池放电限流电阻rs2为电阻r10和r11并联后再与场效应管q2的导通电阻串联,有两种不同的放电限流电阻,就有两种不同的led电流,led灯就会有两种不同的亮度。一般设置电阻r12的阻值远大于电阻
r10或电阻r11或场效应管q2的导通电阻,这样当有人进入感应区时,led灯亮度比较亮,当无人进入感应区时,led灯亮度比较暗,这样可以节省电池的电量,延长电池的放电时间,确保整个夜晚led灯都能工作。
25.进一步的,所述led输出模块包括两个以上且相互并联连接的led灯珠,两个以上的所述led灯珠相互并联连接后的一端与放电检测模块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led灯珠相互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
26.从上述描述可知,led输出模块由多颗led灯珠并联组成,可以根据实际亮度需求决定led灯珠的数量。
27.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极管d1和电阻r13,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和放电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分别电阻r13的一端和放电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和放电检测模块电连接。
28.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二极管d1,是用于防止夜晚时电池放电反灌给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
29.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30.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1、电池2、放电检测模块3、红外感应模块4、led输出模块5、电阻r10(电阻值为2ω)、电阻r11(电阻值为2ω)和电阻r12(电阻值为150ω),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红外感应模块4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另一端和led输出模块5电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红外感应模块4电连接,所述放电检测模块3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1、电池2、红外感应模块4和led输出模块5电连接。
31.所述放电检测模块3包括电阻r1(电阻值为120kω)、电阻r2(电阻值为47kω)、电阻r3(电阻值为47kω)、电阻r4(电阻值为20kω)、三极管v1(型号为s8050)、三极管v2(型号为s8050)和场效应管q1(型号为a1shb),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池2的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红外感应模块4和led输出模块5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2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1的发射极电连接且电阻r4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1电连接。
32.所述红外感应模块4包括电阻r5(电阻值为22ω)、电阻r6(电阻值为16kω)、电阻r7(电阻值为127kω)、电阻r8(电阻值为1mω)、电阻r9(电阻值为47kω)、电容c1(电容值为1μf)、电容c2(电容值为100nf)、电容c3(电容值为1μf)、场效应管q2(型号为a2shb)和芯片ic(型号为p926m),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芯片ic的第六引脚、电阻r6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放电检测模块3和led输出模块5电连接,所述芯片ic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ic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芯片ic的第四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ic的第五引脚与电容c1的另一端电连接且芯片ic的第五引脚和电容c1
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阻r12的另一端电连接且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
33.所述led输出模块5包括两个以上且相互并联连接的led灯珠,两个以上的所述led灯珠相互并联连接后的一端与放电检测模块3电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led灯珠相互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另一端电连接。
34.还包括二极管d1(型号为es1j)和电阻r13(电阻值为2ω),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1和放电检测模块3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分别电阻r13的一端和放电检测模块3电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2和放电检测模块3电连接。
35.上述的太阳能led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36.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1采用电压为5v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直接给电池2充电。早晨天亮时,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从零开始缓慢至5v,傍晚天黑时,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从5v开始缓慢变为零,太阳光照越强,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流越大。
37.当早晨天亮时,太阳能电池板开始有电压输出,当输出电压高于电池2的电压加二极管d1的正向电压时,开始给电池2充电,随着光照的加强,充电电流也随着变大。当傍晚天黑时,随着光照的减弱,充电电流也随之减小,当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低于电池2的电压加二极管d1的正向电压时,太阳能电池板停止给电池2充电。
38.当白天光照的强度和时间足够时,电池2就会充饱电而后断开,停止充电。
39.白天有光照时,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流一路流过电阻r1到三极管v1的基极,一路经过二极管d1、电阻r2到三极管v1的集电极,此时三极管v1导通,三极管v2不导通,场效应管q1不导通,电池2无法通过场效应管q1放电。
40.夜晚无光照时,太阳能电池板没有输出电压,三极管v1的基极没有电压电流,三极管v1不导通,又因太阳能电池板没有输出电压,电池2输出电流一路经过电阻r2到三极管v2的基极,一路经过电阻r3到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三极管v2导通,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压比源极高,场效应管q1为p型mos管,场效应管q1导通,电池2的正极电流经过场效应管q1、led灯珠、电阻r10(或电阻r11)、电阻r12(或场效应管q2)到电池2负极,led灯珠有电流流过,led灯珠点亮。当第二天天亮有光照,太阳能电池2板有输出电压时,电池2停止放电,或者电池2电量耗尽,led灯珠才会灭。
41.芯片ic是一款集成红外感应的芯片,当有人进入感应区时,芯片ic的vout脚(即第四引脚)就会输出电压,经过电阻r5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导通,将电阻r12短路。当夜晚电池2处于放电状态时,若无人进入感应区,电池2放电限流电阻rs1为电阻r10和r11并联后再与r12串联,若有人进入感应区,电池2的放电限流电阻为电阻r10和r11并联后再与场效应管q2的导通电阻串联,有两种不同的放电限流电阻,就有两种不同的led电流,led灯珠就会有两种不同的亮度。一般设置电阻r12的阻值远大于电阻r10、电阻r11或场效应管q2的导通电阻,这样当有人进入感应区时,led灯珠的亮度比较亮,当无人进入感应区时,led灯珠的亮度比较暗,可以节省电池2的电量,延长电池2的放电时间,确保整个夜晚led灯珠都能工作。
42.led输出模块5由多颗led灯珠并联组成,可以根据实际亮度需求决定led灯珠的数
量。
43.电容c1用于给芯片ic供电,电阻r6和电阻r7用于设置芯片ic的延时反应时间,电阻r8和电阻r9用于设置芯片ic的红外感应灵敏度,电容c2和c3起滤波作用。
44.本线路主要是利用白天有光照时,太阳能电池板给电池2充电,晚上无光照时,电池2放电给led灯珠。合理设置电阻r10(电阻值为2ω)、电阻r11(电阻值为2ω)和电阻r12(电阻值为150ω)的阻值,实现有人经过时led灯珠较亮和无人经过时led灯珠较暗这两种不同的亮度,延长电池2的放电时间,确保整个夜晚led灯珠都能工作。
4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led照明电路,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输入模块给电池充电,电池白天充电储能,晚上放电为led输出模块照明提供能量;设置放电检测模块检测电池的放电情况;红外感应模块用以检测是否有人进入感应区,并通过电阻r10、电阻r11和电阻r12,电阻r10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和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另一端和led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这样使得在有人进入感应区时,led输出模块的led灯珠亮度比较亮,当无人进入感应区时,led输出模块的led灯亮度比较暗,从而实现有人经过时led灯较亮和无人经过时led灯较暗两种不同的亮度,以延长电池的放电时间,确保整个夜晚led灯都能工作。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