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61682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分离式分隔条的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磁干扰是电子设备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电路在应用中都会产生电磁波,而影响其它电子器件的信号传输及工作性能。为降低此种干扰程度,可将电子器件周围设置一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罩体,此罩体可消除静电积累,并可吸收电磁场,因此可实现电磁屏蔽的功能。
[0003]2002年10月2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CN 2514579Y号揭示的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包括一下框架及一上盖,该下框架设置在电路板上以框住所要屏蔽的电子器件,该下框架包括若干侧壁,且在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该上盖包括顶板及自顶板周侧垂直设置的垂片,其中该垂片上设有若干个凸起,当该上盖组设在下框架上时,下框架的通孔与上盖垂片上对应位置的凸起相互卡合而将上盖固持在下框体上;该下框架还包括与侧壁一体成型的中间壁,该中间壁用于将所述屏蔽装置收容空间分隔成两个以上。
[0004]然而,中间壁与侧壁一体成型导致了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上盖垂片仅设置于下框架的一侧,导致上盖与下框架需配合紧密才能满足组装稳定可靠之需求,但如此设置,不利于拆卸。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分离式分隔条的电子器件的屏蔽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屏蔽装置,包括屏蔽盖及组装于屏蔽盖的分隔条,所述屏蔽盖围设成收容腔,所述分隔条具有与屏蔽盖固定配合的固持部及分隔所述收容腔为至少两个收容空间的分隔部,所述屏蔽盖具有顶板及自顶板向下延伸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有分别夹持于所述分隔条之固持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0008]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自所述顶板侧缘弯折向下延伸形成,沿所述顶板侧缘的延伸方向错开设置并沿垂直于所述顶板侧缘的内外方向错开设置。
[0009]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夹持机构沿所述顶板侧缘延伸方向的两端设置一对侧壁,所述侧壁沿所述顶板侧缘延伸的方向的纵长两端设置一对上述夹持机构。
[0010]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分隔条呈L形,所述分隔条设有两个固持部,且所述两个固持部分别位于所述L形分隔条的两端。
[0011]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侧壁与第二夹持部在顶板侧缘的延伸方向上彼此对齐设置,所述侧壁的下缘及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下缘向外折弯,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下缘向内折弯。
[0012]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设有凹槽或圆形凸点,所述分隔条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抵接的部位对应设置圆形凸点或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圆形凸点卡合固定。
[0013]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分隔条之间均设置间隙。
[0014]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屏蔽装置在顶板的周围设有多个侧壁、多个夹持机构及与所述夹持机构相配接的多个支架,所述支架组装于所述屏蔽盖周围的转角处并设有一对形成与所述转角相对应的夹角的夹边,所述支架的两夹边均夹持于至少一个夹持机构内。
[0015]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分隔条分离,所述支架与分隔条中至少之一者可安装固定至一电路板。
[0016]进一步之处在于,所述支架及所述分隔条均为片材,均具有呈上下凹凸设置的焊接面,所述支架与所述分隔条之横截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屏蔽装置使用时的立体组合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屏蔽装置的从下向上看的立体组合图。
[0019]图3是图2所示屏蔽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0020]图4是图3所示屏蔽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5是图4所示屏蔽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是图2所示屏蔽装置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7是图2所示屏蔽装置沿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为电子器件(未图示)的屏蔽装置100,包括屏蔽盖I及组装于屏蔽盖I的分隔条3和支架2,其中屏蔽盖1、分隔条3及支架2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支架2与分隔条3中至少之一者可安装固定至一电路板4,于本实施例中,支架2及分隔条3均设置成可焊接固定于所述电路板4。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中,当分隔条3或支架2不需要焊接时,可选用不锈钢、铝等材质,当分隔条3或支架2需要焊接时,可选用铜合金材质以使分隔条3或支架2可焊接于电路板4,当然,亦可采用不锈钢电镀可焊接镀层之方法使分隔条3或支架2具有焊接功能。
[0025]请参阅图1,为方便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偏向于屏蔽盖I中心之方向定义为“内”,将偏向于屏蔽盖I周围之方向定义为“外”,将屏蔽盖I扣合于电路板4的方向定义为“下”,将屏蔽盖I拆离电路板4的方向定义为“上”。
[0026]请参阅图1及图5,屏蔽盖I包含顶板10、自顶板10侧缘弯折向下延伸并垂直定向的夹持机构14及侧壁13以及由顶板10、夹持机构14及侧壁13围设形成的收容腔15。屏蔽盖I之顶板10设有复数圆孔101,保证屏蔽装置100在SMT焊接过程中,可以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同时也对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由电子器件(未图示)产生的热量有很好的散出效果。屏蔽盖I之顶板10具有重心区域102,该重心区域102不做打孔处理,方便自动焊接时的吸嘴吸取。于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14与顶板10 —体冲压成型,当然,根据实际需求,夹持机构14也可以以组装或者焊接等固定方式固持于顶板10之任意位置。
[0027]请参阅图3?5,所述支架2组装于所述屏蔽盖I周围的转角处并设有一对形成与所述转角相对应的夹角的夹边23,所述支架2的两夹边23均夹持于至少一个夹持机构14内。于本实施例中,屏蔽盖I为L形,且屏蔽盖I周围转角设置成直角,屏蔽盖I配置有四个具有90度夹角的支架2以与设置于屏蔽盖I的转角处的四个夹持机构14配合。将支架2设置于屏蔽盖I的转角处,一方面可消除屏蔽盖I转角处的缝隙103,以加强屏蔽装置100的屏蔽效果和降低电磁辐射对使用者的危害,另一方面,可对屏蔽盖I周围的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起到紧固作用以防止其外张垮塌导致屏蔽盖I从电路板4脱离或屏蔽效果散失。
[0028]请参阅图3?5,所述分隔条3具有与屏蔽盖I之夹持机构14固定配合的固持部31及分隔所述收容腔15为至少两个收容空间的分隔部32,于本实施例中,屏蔽装置100设有一个分隔条3,分隔条3呈L形,分隔条3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L形分隔条3两端的固持部31,其中一个固持部31固持于屏蔽盖I周围的转角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分隔条3可设置成具有一个或三个以上固持部31,且分隔部3也可按照实际之需求设置成特定形状以将收容腔15分隔成特定个数及特定形状,此外,屏蔽装置100也可设置多个分隔条3。
[0029]请参阅图3?5,夹持机构14设有分别夹持于所述分隔条3之固持部31相对两侦叭支架2之相对两侧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第一夹持部11及第二夹持部12均具有弹性,如此设置,可满足测试异常或电子器件(未图示)损坏时方便对屏蔽盖I进行拆卸检查、在作业完成后再重新扣合屏蔽盖I的需求。同时,夹持机构14之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与分隔条3、支架2的配合使得屏蔽盖I组装可靠的同时易于拆卸。此外,将夹持机构14设置于屏蔽盖I有助于分隔条3、支架2的结构设计趋于简单化,从而有利于提高分隔条3、支架2的使用寿命,由于现有技术中分隔条3或支架2通常焊接于电路板4,因此分隔条3或支架2使用寿命的提高可以避免将分隔条3或支架2从电路板4拆离、更换或修复的复杂操作;将夹持机构14设置于屏蔽盖I亦有利于对分隔条3、支架2的设计更为灵活,如可将分隔条3、支架2设计成薄片状或板条状从而占据较小的空间,以适用于电路板4上的电子器件(未图示)排列较紧密的情况。
[0030]请参阅图4,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及所述分隔条3均为片材,分别具有呈上下凹凸设置的焊接面21、33,从而有利于焊接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焊锡(未图示);所述支架2与所述分隔条3之横截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因此所述支架2与分隔条3可由具有特定横截面的金属长条(未图示)上通过截断弯折等操作制得,故而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