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国军标协议的RFID无线通信抗干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6408阅读:1677来源:国知局
满足国军标协议的RFID无线通信抗干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足国军标协议的RFID无线通信抗干扰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部分,无线通信以其成本低、扩展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使用的手机、无线电话等,其中3G、WLAN、UWB、蓝牙、宽带卫星系统、数字电视都是21世纪最热门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射频识别系统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射频识别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系统优势:读取方便快捷;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更好的安全性。空中接口通信协议规范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信息交互,目的是为不同厂家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性。ISO/IEC制定五种频段的空中接口协议,这种思想充分体现标准统一的相对性,一个标准是对相当广泛的应用系统的共同需求,但不是所有应用系统的需求,一组标准可以满足更大范围的应用需求。ISO/IEC 18000-6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超高频段860~960MHz,规定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再加上防碰撞方法。它包含TypeA、TypeB和TypeC三种无源标签的接口协议,通信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0m。其中TypeC是由EPCglobal起草的,并于2006年7月获得批准,它在识别速度、读写速度、数据容量、防碰撞、信息安全、频段适应能力、抗干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2006年递交V4.0草案,它针对带辅助电源和传感器电子标签的特点进行扩展,包括标签数据存储方式和交互命令。带电池的主动式标签可以提供较大范围的读取能力和更强的通信可靠性。针对国军标(GJB)协议7377.2-2011应用的广泛性和独特性,要求应用7377.2-2011协议的设备适用军方的通信标准,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通用的能够用于国军标协议的通信设备。现有的通信设备主要是由主控设备和采集终端组成,由于实际操作中主控设备沉重不易移动,又配置多个采集终端,并且主控设备和采集终端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此种连接方式带来的缺点是既繁重又不利于管理,因此采用无线连接方式将是未来通信设备的更好选择。在国军标协议的应用系统中,无线传输网络不能为Wi-Fi、蓝牙等非军方适用的通讯网络。基于国军标(GJB)协议7377.2-2011,“主控设备”和“采集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在通信过程中的抗干扰要求在软件设计时使用跳频技术来避免基于国军标(GJB)协议7377.2-2011无线通信模块的干扰,以实现可靠的在PC机与PC、PC机与设备以及设备与设备等之间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满足国军标协议的RFID无线通信抗干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满足国军标协议的RFID无线通信抗干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主控设备或者采集设备采用默认信道0监听空中信号;

S2.主控设备或者采集设备监听空中信号有无信号来决定是否再一次跳频;

S3.若主控设备或者采集设备监听到信道有信号则切换到下一个信道;

S4.若空中没有干扰信号,主控设备或者采集设备发送切换信道命令;

S5.主控设备与采集设备在新信道数据传输;

S6.若主控设备与采集设备数据传输完成,则将各自信道切换到默认信道0;

进一步地,上述跳频命令和解除跳频命令都采用国军标协议7377.2-2011消息帧格式。

进一步地,上述跳频命令值和解除跳频命令值都为自定义值。

进一步地,上述主控设备为2.45GHz主控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采集设备为2.45GHz采集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中数据通信采用RFID识别技术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满足国军标协议的RFID无线通信方法这就要求在软件设计时使用跳频技术来避免基于国军标(GJB)协议7377.2-2011无线通信模块的干扰,以实现在PC机与PC、PC机与设备以及设备与设备等之间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设备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控设备或采集设备抗干扰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设备示意图。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多个主控设备和多个采集设备。多个主控设备和多个采集设备共同组成通信网络。本发明的主控设备具体为2.45GHz主控设备,采集设备具体为2.45GHz采集设备。本发明的通信网络采用遵循国军标协议7377.2-2011的射频RFID技术无线通信网络,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用点对点或者广播的通信模式。本发明对主控设备和采集设备的数据通信进行跳频设计,采用实体鉴别的方式进行认证,所有的操作命令都只能由主控设备作为主机发出,而采集设备则作为从机,只能对命令进行接收、执行和反馈操作,从而实现有效无线通信功能。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主控设备和采集设备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