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集成系统及集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8307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集成系统及集中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讯网络,特别涉及一种信息集成系统及集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校园、智能小区等不断推进,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以智能校园为例,校园中大多设置有热水表控制系统、门禁控制系统、消防系统、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等。而目前,上述每个系统都是单独设计和施工,导致了布线很多,施工强度很大、工程实践很长。

可见,现有技术中智能系统存在布线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集成系统及集中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系统存在布线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以达到简化智能系统布线复杂度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集成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及对端集中器,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中的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至少一个本端端口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于对端集中器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采集数据;所述对端集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连接,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处理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所采集的第一数据包;

其中,当本端集中器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时,所述本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对端集中器;所述对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服务器,用于为每一个本端集中器分配各自的本端配置信息以及为所述对端集中器分配对端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本端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IP地址以及所述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

或,用于为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分配第一本端配置信息以及为所述对端集中器分配对端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由所述任意一个集中器根据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为其它本端集中器分配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用于:

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封装为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为所述对端集中器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用于指示所述对端集中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编号。

可选的,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中还包括:

供电端口,用于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供电;以及,

以太网供电端口,用于连接无线访问接入点,同时用于给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供电;和/或

以太网端口。

可选的,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还用于:

监测所述供电端口的供电电压或供电电流,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将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及,

监测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包,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将所述第二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对端集中器用于:

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及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

通过与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对应的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中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本端端口接收由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封装的第一数据包;

第一封装模块,用于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封装所述第一数据包以及第一对端端口号,生成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为在对端集中器上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用于指示所述对端集中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编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至所述对端集中器。

可选的,所述集中器还包括: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为所述集中器中每一个集中器分配的本端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本端配置信息为所述集中器中每一个集中器配置各自的本端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本端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每一个集中器的IP地址以及所述每一个集中器上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

或,用于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为所述集中器中任意一个集中器分配的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任意一个集中器的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个集中器上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由所述任意一个集中器根据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为所述集中器中其它集中器分配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集中器还包括:

第一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供电;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供电电压或供电电流,获得第一监测结果;及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集中器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所述第一本端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包,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相应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

将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所述第二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中器,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包;

第二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其中,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为所述集中器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用于指示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编号;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对应的第一对端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信息集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及对端集中器,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中的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至少一个本端端口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于对端集中器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采集数据;所述对端集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连接,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处理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所采集的第一数据包;其中,当本端集中器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时,所述本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对端集中器;所述对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即不会像现有技术中,每个系统都是单独设计和施工,导致布线很多,施工强度大。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能够集成不同系统的第一终端设备,并将不同系统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给与采集该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上,从而避免每个系统单独布线。所以,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系统存在布线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以达到简化智能系统布线复杂度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封装为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为所述对端集中器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用于指示所述对端集中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编号。第一通信协议以RS485协议,第二通信协议以TCP/IP协议为例,那么在本技术方案中,能够直接基于TCP/IP协议对获得的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进行封装,获得第二数据包,无需对基于RS485协议的第一数据包进行拆包解析,进而达到了简化智能系统数据传输复杂度的技术效果。

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中还包括:供电端口,用于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供电;以及,以太网供电端口,用于连接无线访问接入点,同时用于给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供电;和/或以太网端口。即在本技术方案中,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集成了供电端口,用于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供电,从而达到了简化供电系统的技术效果;同时,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还集成了以太网供电端口和/或以太网端口,丰富了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功能,进而达到提高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使用率的技术效果。

四、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监测所述供电端口的供电电压或供电电流,获得第一监测结果;将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及,监测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包,获得第二监测结果;将所述第二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即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监测供电端口的供电电流或供电电压,能够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供电正常,同时,通过监测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接收或发送数据,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是否正常通信,并将监测结果发送给服务器,以供系统的管理人员查看,进而实现对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整体管理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信息集成系统;

图2为本申请中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集中器;

图3为本申请中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集中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系统存在布线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以达到简化智能系统布线复杂度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及对端集中器,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中的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至少一个本端端口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于对端集中器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采集数据;所述对端集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连接,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处理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所采集的第一数据包;

其中,当本端集中器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时,所述本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对端集中器;所述对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信息集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及对端集中器,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中的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至少一个本端端口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于对端集中器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采集数据;所述对端集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连接,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处理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所采集的第一数据包;其中,当本端集中器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时,所述本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对端集中器;所述对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即不会像现有技术中,每个系统都是单独设计和施工,导致布线很多,施工强度大。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能够集成不同系统的第一终端设备,并将不同系统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给与采集该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上,从而避免每个系统单独布线。所以,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系统存在布线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以达到简化智能系统布线复杂度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第一方面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集成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及对端集中器,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中的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至少一个本端端口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于对端集中器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采集数据;所述对端集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连接,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处理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所采集的第一数据包;

其中,当本端集中器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时,所述本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对端集中器;所述对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集成系统能够应用于校园网、居民住宅、商业楼宇等场景,或者为别的场景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校园网为例,该信息系统则布置在学生宿舍楼至宿管间。具体的,若在学生宿舍楼的每个宿舍间均设置一个本端集中器,则共有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若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中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以本端集中器A为例,则本端集中器A上有至少一个本端端口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具体可以为基于相同通信协议的端口,如:均为基于RS485协议的本端端口,或均为基于RS323协议的本端端口;也可以为基于不同通信协议的本端端口,如:其中一个本端端口为基于RS485协议,其余本端端口基于RS323协议,或者为其它分配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相应的,通过至少一个本端端口接入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的通信协议要与至少一个本端端口的通信协议匹配。如:至少一个本端端口中的本端端口A的通信协议为RS485协议,则对应连接的第一终端设备A也要为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终端设备,如:热水表终端设备、消防终端设备或门禁终端设备,或者为其它终端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相应的,对端集中器则设置在宿管间。与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及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相连。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服务器,用于为每一个本端集中器分配各自的本端配置信息以及为所述对端集中器分配对端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本端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IP地址以及所述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

或,用于为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分配第一本端配置信息以及为所述对端集中器分配对端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由所述任意一个集中器根据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为其它本端集中器分配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和对端集中器均能够实现即插即用,则由服务器为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和对端集中器分配IP地址。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服务器分配IP地址具体有两种实现方式,下面分别对这两种实现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种实现方式

服务器为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中的每个本端集中器分配各自的本端配置信息,包括: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IP地址及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与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具体的,如:为本端集中器A分配IP地址128.172.155.167,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如:80、81、83、85;为本端集中器B分配IP地址128.172.155.189,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如:80、81、83、85。

服务器还为对端集中器分配对端配置信息,包括:对端集中器的IP地址及对端集中器上与至少一个对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对端端口号。

第二种实现方式

服务器为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中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以本端集中器A为例,分配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包括:本端集中器A的IP地址、本端集中器A上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以及由本端集中器A根据第一本端配置信息为其它本端集中器分配的第一本端配置信息。服务器为本端集中器A分配IP地址128.155.142.255,为本端集中器A上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分配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如:80、81、83、85;及本端集中器A还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本端配置信息为其它本端集中器,如:本端集中器B、本端集中器C分配第一本端配置信息,该第一本端配置信息中包括本端集中器B的IP地址,本端集中器B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及本端集中器C的IP地址,本端集中器C上至少一个本端端口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

服务器还为对端集中器分配对端配置信息,包括:对端集中器的IP地址及对端集中器上与至少一个对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对端端口号。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以第一种实现方式为例,由于在布置该信息集成系统时,该系统施工人员利用手持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录入相应的宿舍号,如:A2510-A2517,同时,扫描与每个宿舍对应的本端集中器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或其它标识信息,以获取该本端集中器的特征码,如:MAC地址,然后发送给服务器。这样,服务器就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宿舍号为与每一个宿舍号对应的每一个本端集中器分配IP地址,并根据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MAC地址给每一个本端集中器发送报文信息。而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在向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发送第一本端配置信息时,以本端集中器A为例,会将除本端集中器A为的其它本端集中器的MAC地址发送给本端集中A,以使得本端集中器A能够为其它本端集中器发送为其它本端集中器分配的第一本端配置信息。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每一个本端集中器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各自的本端配置信息时,每一个本端集中器为各自配置相应的IP地址,并为各自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分配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端配置信息的格式具体为DHCP option43字段格式。

进一步,在每一个本端集中器配置完成各自的IP地址之后,则与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并向服务器注册各自的IP地址,以使服务器将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IP地址发送给对端集中器,使得每个本端集中器能够与对端集中器进行通信。

在通信链路建立完成之后,则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用于采集第一数据包,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处理与该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所采集的第一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用于:

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封装为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为所述对端集中器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用于指示所述对端集中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编号。

相应的,所述对端集中器用于:

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及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

通过与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对应的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以本端集中器A为例,在本端集中器A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后,则基于第二通信协议,以TCP/IP协议为例,对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进行封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对端端口号为指示所述对端集中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编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对端端口号的获取具体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在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侧规定有,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用于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本端端口号与对端集中器上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对端端口号相同。这样,在本端集中器A通过第一本端端口80接收第一数据包时,则知道对端集中器上用于发送该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对端端口号也为80,这时,则基于第二通信协议,以TCP/IP协议为例,对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80进行封装,获得第二数据包。

在对端集中器接收到由本端集中器A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时,首先是对第二数据包进行拆包解析,获取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80,然后则通过与第一对端端口号80对应的第一对端端口发送第一数据包至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第二种实现方式

在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侧规定有,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由哪个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则相应的发送给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这样,在本端集中器A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后,首先确定第一数据包是由第一终端设备,如:热水表终端设备发送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本端端口号确定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

在确定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之后,则通过查找由对端集中器发送的每个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每个对端端口号,如:热水表数据集中器对应对端端口号为80;消防数据集中器对应的对端端口号为81;门禁数据集中器对应的对端端口号为82,则可以确定对端集中器上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第一对端端口号为80。这时,则基于第二通信协议,以TCP/IP协议为例,对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进行封装,获得第二数据包。

在对端集中器接收到由本端集中器A发送的第二数据包时,首先是对第二数据包进行拆包解析,获取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然后则通过与第一对端端口号对应的第一对端端口发送第一数据包至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中还包括:

供电端口,用于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供电;以及,

以太网供电端口,用于连接无线访问接入点,同时用于给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供电;和/或

以太网端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以本端集中器A为例。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端集中器A除了设置有上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外,还设备有供电端口,用于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供电,从而避免单独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单独布局供电系统,进一步达到简化布线复杂度及供电系统的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供电可以采用以太网供电端口进行供电,也可以直接利用本地供电,或者采用其它方式供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端集中器A还设置有以太网端口,以校园网为例,通过以太网端口给每间宿舍的学生提供一个上网端口,从而不用再单独布局有线网络。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端集中器A还设置有以太网供电端口,用于连接WIFI AP,接入点设置在学生宿舍内,用于给学生提供无线网络,同时,通过以太网供电端口与WIFI AP之间的网线为WIFI AP提供直流电,无需单独的供电系统,不但丰富了本端集中器A的功能,还达到了简化供电系统的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端集中器A还可以设置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端口。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集成了较多类型的端口,丰富了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功能,进而达到提高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使用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还用于:

监测所述供电端口的供电电压或供电电流,获得第一监测结果;

将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及,

监测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包,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将所述第二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通过监测供电端口的供电电流或供电电压,以确定与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供电正常,并将监测结果发送给服务器。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通过监测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接收或发送数据包,以确定与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正常通信,并将监测结果发送给服务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可以为2小时、3小时或4小时,或者为其它预设时间段,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在服务器接收到由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发送的监测结果时,能够生成如下表一所示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图,该信息集成系统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查看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图,以了解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的供电和通讯状态,进而实现了对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的可视化整体管理的技术效果。

表一

第二方面

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20,用于通过第一本端端口接收由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封装的第一数据包;

第一封装模块21,用于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封装所述第一数据包以及第一对端端口号,生成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为在对端集中器上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用于指示所述对端集中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编号;

第一发送模块22,用于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至所述对端集中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器能够应用于信息集成系统中,如:校园网的信息集成系统中、居民住宅的信息集成系统中或商业楼宇的信息集成系统中,或者为应用于别的场景的信息集成系统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校园网为例,该集中器则设置在学生宿舍侧。为了使得集中器能够进行正常通信,则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集中器还包括: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为所述集中器中每一个集中器分配的本端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本端配置信息为所述集中器中每一个集中器配置各自的本端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本端配置信息包括:所述每一个集中器的IP地址以及所述每一个集中器上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

或,用于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为所述集中器中任意一个集中器分配的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包括:所述任意一个集中器的IP地址以及所述任意一个集中器上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由所述任意一个集中器根据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为所述集中器中其它集中器分配所述第一本端配置信息。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集中器接收到由服务器为该集中器分配的自身本端配置信息时,第一配置模块则根据该自身本端配置信息为该集中器分配IP地址128.163.152.255,及为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分配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如:80、81、83、85。

对应或的情况,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该集中器接收到由服务器分配的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即除包括该集中器自身的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外,还包括其它集中器的第一配置信息,该集中器则为自身配置IP地址,128.163.112.255,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如:80、81、83、85,同时还为其它集中器分配第一本端配置信息,该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包括其它集中器中每个集中器的IP地址及每个集中器上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号。

在集中器配置本端配置信息或第一本端配置信息完成之后,则与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并向服务器注册已配置的IP地址,这时,集中器的第一接收模块则通过第一本端端口接收由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封装的第一数据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协议具体可以为RS485协议、RS323协议或者为别的协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在集中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则通过第一封装模块,基于第二通信协议,以TCP/IP协议为例,封装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生成第二数据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对端端口号为指示所述对端集中器发送第一数据包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编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对端端口号的获取具体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在该集中器侧规定有,集中器上用于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本端端口号与对端集中器上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对端端口号相同。这样,在集中器通过第一本端端口80接收第一数据包时,则知道对端集中器上用于发送该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对端端口号也为80,这时,则基于第二通信协议,以TCP/IP协议为例,对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80进行封装,获得第二数据包。

第二种实现方式

在该集中器侧规定有,该集中器接收的第一数据包由哪个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则相应的发送给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这样,在该集中器接收第一数据包之后,首先确定第一数据包是由第一终端设备,如:热水表终端设备发送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本端端口号确定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

在确定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之后,则通过查找由对端集中器发送的每个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每个对端端口号,如:热水表数据集中器对应对端端口号为80;消防数据集中器对应的对端端口号为81;门禁数据集中器对应的对端端口号为82,则可以确定对端集中器上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第一对端端口号为80。这时,则基于第二通信协议,以TCP/IP协议为例,对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进行封装,获得第二数据包。

在获得第二数据包之后,则通过集中器的第一发送模块,将第二数据包发送给对端集中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集中器还包括:

第一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供电;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供电电压或供电电流,获得第一监测结果;及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集中器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所述第一本端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包,获得第二监测结果;

相应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

将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和所述第二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集中器还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用于给第一终端设备供电,以免给第一终端设备单独布局供电系统,进一步达到简化布线复杂度及供电系统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通过第一供电模块给第一终端设备供电,还可以通过第一监测模块监测第一供电模块的供电电流或供电电压,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供电正常,并通过第一发送模块将监测结果发送给服务器。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第一本端端口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接收或发送数据包,以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是否能够进行正常通信,并通过第一发送模块将监测结果发送给服务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可以为2小时、3小时或4小时,或者为其它预设时间段,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在服务器接收到由集中器发送的监测结果时,能够生成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图,该信息集成系统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查看第一终端设备的状态图,以了解第一终端设备的供电和通讯状态,进而实现了对第一终端设备的可视化管理的技术效果。

第三方面

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器,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30,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包;

第二解析模块31,用于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其中,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为所述集中器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用于指示所述集中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编号;

第二发送模块32,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对应的第一对端端口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器能够应用于信息集成系统中,如:校园网的信息集成系统、居民住宅的信息集成系统或商业楼宇的信息集成系统中,或者为应用于别的场景的信息集成系统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中,以校园网为例,该集中器则设置在宿管侧。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为了使得集中器能够即插即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服务器为集中器动态分配IP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集中器还包括第二配置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由服务器发送的对端配置信息,对端配置信息包括:该集中器的IP地址及该集中器上与至少一个对端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对端端口号,为该集中器设置第二IP地址,及为集中器上至少一个对端端口分配至少一个对端端口号。

在集中器配置IP地址之后,则向服务器注册自身配置的IP地址,那么在注册完成之后,则能够通过集中器的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第二数据包。

在接收第二数据包之后,集中器的第二解析模块对第二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取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

在获取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之后,由第二发送模块通过与第一对端端口号对应的第一对端端口将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用于采集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信息集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及对端集中器,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中的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上至少一个本端端口用于接入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于对端集中器所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采集数据;所述对端集中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本端集中器连接,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处理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所采集的第一数据包;其中,当本端集中器获得所述第一数据包时,所述本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对端集中器;所述对端集中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与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即不会像现有技术中,每个系统都是单独设计和施工,导致布线很多,施工强度大。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能够集成不同系统的第一终端设备,并将不同系统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给与采集该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上,从而避免每个系统单独布线。所以,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系统存在布线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以达到简化智能系统布线复杂度的技术效果。

二、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封装为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对端端口号为所述对端集中器接收并解析所述第二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用于指示所述对端集中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与采集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采用的第一对端端口的编号。第一通信协议以RS485协议,第二通信协议以TCP/IP协议为例,那么在本技术方案中,能够直接基于TCP/IP协议对获得的第一数据包及第一对端端口号进行封装,获得第二数据包,无需对基于RS485协议的第一数据包进行拆包解析,进而达到了简化智能系统数据传输复杂度的技术效果。

三、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中还包括:供电端口,用于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供电;以及,以太网供电端口,用于连接无线访问接入点,同时用于给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供电;和/或以太网端口。即在本技术方案中,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集成了供电端口,用于给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供电,从而达到了简化供电系统的技术效果;同时,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还集成了以太网供电端口和/或以太网端口,丰富了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功能,进而达到提高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的使用率的技术效果。

四、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监测所述供电端口的供电电压或供电电流,获得第一监测结果;将所述第一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及,监测所述任意一个本端集中器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本端端口接收或发送数据包,获得第二监测结果;将所述第二监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即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监测供电端口的供电电流或供电电压,能够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供电正常,同时,通过监测至少一个本端端口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有接收或发送数据,确定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是否正常通信,并将监测结果发送给服务器,以供系统的管理人员查看,进而实现对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整体管理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