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950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声换能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在扬声器工作过程中,音圈是在交变振动的,音圈与空气之间的摩擦、音圈与驱动磁铁之间的摩擦均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上述产生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排出,将会使驱动磁铁产生热退磁效应,最终导致驱动磁铁的磁性能降低或完全消磁。

因此,扬声器散热问题一直是业内的一个研究方向,目前移动终端(包含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腕带,VR)设计空间越来越小,同时功率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在很小空间内进行热量的扩散以确保设备不会因为高温而影响性能。如图1所示,申请号为201510707229.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结构,其前腔和后腔内设有能够散热的散热片,后腔的热量经由散热片传导到前腔并通过前腔的出声孔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空气交换,以对流的形式实现散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扬声器内部热量的积聚。但是,该专利公开的扬声器模组仍存在两个问题,一,增加散热结构,使扬声器模组的整体重量增加,背离了扬声器轻质化的发展方向;二,需要比较大的空间来设置散热结构,完成热交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超薄电子设备且散热效果好的扬声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超薄电子设备且散热效果好的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扬声器,包括音圈及设于音圈上方的环形的振膜,还包括阻挡片和一环形的补强板,环形的所述补强板沿所述振膜的周向设置,所述阻挡片设于所述补强板远离音圈的一侧面并将环形的所述补强板的中空区域覆盖;所述阻挡片部分固定于所述补强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一阻挡片,利用音圈的往复运动推动扬声器内部的空气,形成换热气流,大大提升了扬声器散热能力;阻挡片占用空间几乎可以忽略,从而让扬声器更适用于超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扬声器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扬声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扬声器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扬声器隐藏阻挡片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阻挡片横向剖视图;

标号说明:

1、音圈;

2、振膜;

3、补强板;

4、阻挡片;

41、第一薄片;

42、第二薄片;

43、软片;

5、粘接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过设置一阻挡片,利用音圈的往复运动推动扬声器内部的空气,形成换热气流。

请参照图2至图5,一种扬声器,包括音圈及设于音圈上方的环形的振膜,还包括阻挡片和一环形的补强板,环形的所述补强板沿所述振膜的周向设置,所述阻挡片设于所述补强板远离音圈的一侧面并将环形的所述补强板的中空区域覆盖;所述阻挡片部分固定于所述补强板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一阻挡片,利用音圈的往复运动推动扬声器内部的空气,形成换热气流,大大提升了扬声器散热能力;阻挡片占用空间几乎可以忽略,从而让扬声器更适用于超薄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片与所述补强板通过粘接固定。

由上述描述可知,阻挡片与补强板连接简单、方便,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片上设有折痕,所述阻挡片绕所述折痕朝远离音圈的方向可翻折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阻挡片上设置折痕,使阻挡片翻折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补强板是一矩形框,所述阻挡片底面的一侧与所述矩形框的一条边的顶面粘接固定。

由上述描述可知,阻挡片与补强板粘接区域较小,阻挡片翻折后能够从补强板中空区域通过的空气量大,更有利于换热。

进一步的,所述振膜的中空区域与所述补强板的中空区域重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振膜的中空区域与补强板的中空区域重合有利于扬声器内部空气的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片包括第一薄片、第二薄片以及软片;所述第一薄片与所述补强板粘接固定,所述第二薄片通过所述软片与第一薄片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薄片、第二薄片可以采用金属或其他高强度材料,避免振膜朝背离音圈方向移动时阻挡片出现凹陷导致空气回流。

进一步的,所述振膜与所述补强板粘接固定。

由上述描述可知,振膜与补强板连接简单、方便,有利于大批量生产;且当振膜或补强板损坏时能够单独更换振膜或补强板,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至图4,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请结合图2及图3,一种扬声器,包括音圈1、设于音圈1上方的环形的振膜2、阻挡片4和一环形的补强板3,环形的所述补强板3沿所述振膜2的周向设置,所述阻挡片4设于所述补强板3远离音圈1的一侧面并将环形的所述补强板3的中空区域覆盖。

所述阻挡片4部分固定于所述补强板3上,在本实施例中,阻挡片4与补强板3通过粘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挡片与补强板可以通过融合的方式进行部分固定,可以通过扣合结构进行部分固定,甚至阻挡片与补强板可以采用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片4上设有折痕,所述阻挡片4绕所述折痕朝远离音圈1的方向可翻折设置,在阻挡片4上设置折痕,能够使阻挡片4翻折更加顺畅。作为优化,所述折痕靠近阻挡片4与补强板3的固定区域设置。

所述阻挡片4是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都可以,只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出来的阻挡片4需要比较薄,较薄的金属阻挡片才能实现翻折,例如铜箔、银箔等;可采用非金属材料有多种,例如橡胶、塑料。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板3是一矩形框,所述阻挡片4底面的一侧与所述矩形框的一条边的顶面粘接固定(粘接区域5,如图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振膜2的中空区域与所述补强板3的中空区域重合,这样,有利于扬声器内部空气的流通。

所述振膜2与所述补强板3粘接固定。

本发明扬声器散热过程如下:当音圈1带动振膜2朝远离阻挡片4方向移动时,阻挡片4大部分区域会沿阻挡片4上的折痕翻折,从而使得振膜2下方空腔和振膜2上方空腔相通,振膜2继续朝远离阻挡片4方向移动,迫使振膜2下方空腔的空气流动到振膜2上方空腔;当音圈1带动振膜2朝靠近阻挡片4方向移动时,阻挡片4与补强板3贴合,分隔振膜2下方空腔和振膜2上方空腔,振膜2继续朝靠近阻挡片4方向移动,阻挡片4挤压振膜2上方空腔的空气,迫使受挤压空气从扬声器出声孔流出。这样,热量就随着空气从振膜2下方空腔经由振膜2上方空腔排出。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阻挡片的结构做出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阻挡片4包括第一薄片41、第二薄片42以及软片43;所述第一薄片41与所述补强板3粘接固定,所述第二薄片42通过所述软片43与第一薄片41连接。软片43的作用与实施例一中折痕的作用相似,连接第一薄片41和第二薄片42,并使第一薄片41与第二薄片42能够相对转动。所述软片43可以采用聚酯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等具有良好弯折性能的材料制成,更简单的,所述软片43可以就是胶带。

阻挡片4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第一薄片41、第二薄片42可以采用强度更高的材料制成,不需要该材料具备一定弹性,例如铜、铁、PVC等,从而避免振膜2朝背离音圈1方向移动时阻挡片4出现凹陷导致空气回流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扬声器,通过设置一阻挡片,利用音圈的往复运动推动扬声器内部的空气,形成换热气流,大大提升了扬声器散热能力;阻挡片占用空间几乎可以忽略,从而让扬声器更适用于超薄电子设备;阻挡片与补强板之间、补强板与振膜之间连接简单、方便,有利于大批量生产;经久耐用、使用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