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电子设备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和显示设备及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电视,是家庭生活的常见电器,人们通过电视连接机顶盒观看电视节目。随着终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电视中也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和客户端软件,通过网络从后台服务器获取视频进行观看。
现有电视的常规结构一般包括:显示屏驱动板(又可称为tcon板)、显示屏、处理芯片、存储器、内存、电源、输入端口和音箱等。现有电视的工作过程是:通过输入端口,从机顶盒或网络接口等信号源接收原始信号流;如果原始信号流的格式不符合tcon板的输入格式要求,则可以通过处理芯片进行转码处理;经过转码后的信号流由tcon板形成显示驱动信号,输入至显示屏进行画面显示,音频流可输出至音箱进行播放。此外,处理芯片还可以用于更复杂的功能控制,例如,响应用户的遥控指令;安装操作系统和客户端软件与后台服务器交互等。
在进行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拥有的电视数量越来越多,每个房间都可能装配一部电视;但是各个电视之间都是独立的执行显示操作,且需要分别获取信号源,这导致家庭中所需的信号源数量增加,难以实现对电视的复杂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和显示设备及方法、系统,以优化电视的集中控制功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该主控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信号源输入端口,用于从信号源获取信号流;
至少一个主控输出端口,用于与显示设备相连,将信号流输出至显示设备进行播放;
中控板,连接在所述信号源输入端口与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用于建立信号流在所述信号源输入端口与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传输通路;
至少一个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中控板相连,用于控制所述中控板建立的所述传输通路;
至少一个显示屏驱动板,分别与主控输出端口相连,用于将待输出的信号流形成为显示屏驱动信号,并提供给所述主控输出端口。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主控模块独立集成于一个主控芯片中。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驱动板与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一一对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板具体用于:
根据默认设置或用户指令,静态设置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或
根据动态设置规则、用户指令或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指令,动态设置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板具体用于:
根据主控模块的控制指令,选择信号源输入端口,并建立与所述主控模块对应的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传输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用户指令、云端服务器指令或默认设置,控制所述中控板所建立的传输通路。
进一步地,各所述主控模块之间相连,用于交互控制指令和/或数据同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视系统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屏端口,用于与主控设备相连,从所述主控设备的主控输出端口以无线或有线方式接收显示屏驱动信号,其中,所述主控设备用于通过信号源输入端口从信号源获取信号流,并转换为显示屏驱动信号以通过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传输给所述显示屏端口;
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端口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屏驱动信号显示图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视系统,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控设备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屏端口与所述主控设备的主控输出端口相连。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的实现方法,采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控设备来执行,该方法包括:
通过中控板建立信号流在信号源输入端口与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传输通路;
通过所述传输通路对应的至少一个信号源输入端口,从信号源获取信号流;
通过至少一个显示屏驱动板,将待输出的信号流形成为显示屏驱动信号,并提供给所述主控输出端口;
通过所述传输通路对应的至少一个主控输出端口,将显示屏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设备进行播放;
其中,通过分别与所述中控板相连的至少一个主控模块,控制所述中控板建立的传输通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视系统的显示设备的实现方法,采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来执行,该方法包括:
通过与主控设备相连的显示屏端口,从所述主控设备的主控输出端口以无线或有线方式接收显示屏驱动信号,其中,所述主控设备用于通过信号源输入端口从信号源获取信号流,并转换为显示屏驱动信号以通过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传输给所述显示屏端口;
将所述显示屏驱动信号提供给显示屏,以指示显示屏根据所述显示屏驱动信号显示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分离设置主控设备和显示设备,能够通过主控设备对多个显示设备进行集中控制,既能够协调控制信号源产生的信号流分发给多个显示设备,又能简化显示设备的结构,降低其成本,减少其体积。而且,将显示屏驱动板设置于主控设备中,进一步简化了显示设备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显示设备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视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主控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显示设备。主控设备分别与显示设备相连,用于为显示设备分配信号流以进行视频播放,同时也能够集中对各显示设备进行控制。下面通过实施例分别对主控设备和显示设备的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主控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信号源输入端口110、至少一个主控输出端口130、中控板120、至少一个主控模块140和至少一个显示屏驱动板125。
具体的,信号源输入端口110用于从信号源获取信号流;主控输出端口130用于与显示设备相连,将信号流输出至显示设备进行播放;中控板120连接在信号源输入端口110与主控输出端口130之间,用于建立信号流在信号源输入端口110与主控输出端口130之间的传输通路;主控模块140分别与中控板120相连,用于控制中控板120建立的所述传输通路;至少一个显示屏驱动板125,分别与主控输出端口130相连,用于将待输出的信号流形成为显示屏驱动信号,并提供给所述主控输出端口130。
以下分别对各个组成部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说明:
(一)信号源输入端口
信号源输入端口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各信号源输入端口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传输协议。数量和传输协议主要取决于信号源提供的信号流格式以及可能的信号源数量来设置。
典型的传输协议可包括usb、视频图形阵列(videographicsarray,vga)、或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传输协议等。
(二)主控输出端口
主控输出端口为向显示设备传输信号流的端口,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所采用的传输协议相同或不同。主控输出端口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所允许连接的显示设备的数量,例如为4个或8个等。主控输出端口所采用的传输协议主要取决于所提供的传输方式,例如典型的hdmi线、基于802.11ad协议的无线通信、rj45网线、色差线、type-c、电力线或定制线传输等。定制协议可以是专门定制的封装信号流的格式,适用于定制线路的传输。
采用何种传输方式与传输距离相关,距离近可采用无线方式或hdmi线,距离远可采用其他有线传输方式。再考虑布线的方便性,可选的是采用网线或电力线等已经在装修过程中铺设好的线路来传输。所选择的传输方式还取决于各显示设备中所能够处理的信号格式。例如,若显示设备只能够直接处理hdmi信号,则必须选择hdmi线相连。
主控输出端口与显示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初始化时设定的,也可以是根据主控模块的控制而动态调整的。例如,当显示设备与主控输出端口建立线路连接关系时,主控模块已经能够通过此连接识别到哪个主控输出端口连接于哪个显示设备。
(三)中控板
中控板类似于交换机的功能,具备多个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分别与信号源输入端口和主控输出端口相连,建立信号源输入端口和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传输通路。中控板可以将信号源输入端口的输入信号流直接传输至主控输出端口,也可以通过连接其他功能处理模块,对信号流进行处理之后,再传输至主控输出端口,例如经过主控模块的处理。其他功能处理模块例如为进行信号流的转码、压缩、显示效果补偿或音视频流分离等操作。
中控板所建立的传输通路,可以由中控板根据设备默认配置来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指令来设置,还可以由主控模块进行控制。传输通路可以是一个信号流输入端口对一个主控输出端口,也可以是一个信号流输入端口对多个主控输出端口,甚至多个信号流输入端口对一个主控输出端口的关系。
(四)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是对显示设备播放视频进行智能控制的核心模块,其中可安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能够响应用户输入的用户指令、或云端服务器的控制指令,从而对信号流的传输通路进行控制,也可以对信号流进行更复杂的功能处理。实际上,主控模块是响应用户需求和/或云端服务器指示的控制模块。多个主控模块可分别响应多个显示设备侧用户输入的指令,以及分别响应云端服务器向各个显示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指令。
如前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与显示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初始化时设定的,也可以是根据主控模块的控制而动态调整的。而主控模块与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通过硬件或软件方式静态设定,也可以是动态调整的。例如,主控模块可以被预先配置为与固定的主控输出端口对应连接。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动态控制,例如,用户选择某个标识的主控模块为某个显示设备提供控制支持。或者,根据信号流的不同,选择具备相应能力的主控模块来处理,再提供给需要的目标显示设备。该主控模块也可以基于自身配置的规则产生控制指令,选择不同的主控输出端口。
即,主控模块具体可用于:根据默认设置或用户指令,静态设置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或根据动态设置规则、用户指令或主控模块自行产生的控制指令,动态设置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动态设置规则例如轮询规则等。
主控模块对于传输通路的控制,可包括但不限于:控制中控板选择传输通路所对应的信号源输入端口和主控输出端口;控制中控板开启或断开该传输通路;控制传输通路中所传输信号流所需经过的处理过程,例如转码或动态补偿等。
主控模块可以由芯片来承载,可选是,每个所述主控模块独立集成于一个主控芯片中,可记为主控芯片。可以在所述主控设备中设置有芯片插槽,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芯片插槽与所述中控板相连,这样方便更换或扩充主控芯片,也便于用户进行升级操作。或者,主控模块也可以与中控板集成于同一芯片或控制硬件中。
可选是,各主控模块之间相连,用于交互控制指令和/或数据同步。所同步的数据可以是执行控制指令的数据。主控模块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硬件线路相连,或无线方式连接。
(五)显示屏驱动板
显示屏驱动板是与显示屏配合使用的驱动板,与主控输出端口相连,用于将待输出的信号流形成为显示屏驱动信号,并提供给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以驱动显示屏显示视频图像的驱动信号。显示屏驱动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选是,所述显示屏驱动板与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是,显示屏驱动板支持的输出格式包括:usi-t、epi、cmpi(p2p接口),minilvds、rsdsttl(传统接口),输入格式包括:低压差分信号(low-voltagedifferentialsignaling,lvds)传输协议lvds、v-by-one、dp1.2a或hdmi2.0。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具体的支持格式并不限于此。
在主控设备与显示设备距离较近时,可以采用显示屏驱动板输出的信号直接传输给显示设备,无需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在主控设备与显示设备距离较远时,例如超过1米,为了避免高频信号的衰减,可以将显示屏驱动板输出的信号进行协议格式转换,而后传输至显示设备。在显示设备中可以利用支持协议转换的集成电路进行信号的协议转换,供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上述介绍的部件之外,主控设备还可包括其他常规部件,例如电源板、内存和存储器等。
基于上述结构的主控设备所执行的智能电视系统涉及如下主要的工作过程:
第一、向显示设备分配信号流,供其观看视频的过程
向显示设备分配信号流,实际上关注的是如何将正确的信号源输入端口与对应显示设备的主控输出端口之间建立传输通路,当根据用户指令、云端服务器指令或默认设置形成的控制指令确定了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的传输需求时,则进一步需确定信号源输入端口、主控模块和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形成传输通路,并由主控模块进行控制。
通常,控制指令是由主控模块获取并处理的,主控模块可根据记录的信号源输入端口与信号源的对应关系,寻找确定信号源输入端口,还可根据主控模块、主控输出端口和显示设备之间的静态对应关系确定主控输出端口,或可根据动态设置规则,选择主控输出端口,从而控制中控板建立的传输通路。
即,所述主控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用户指令、云端服务器指令或默认设置,控制所述中控板所建立的传输通路。所述中控板可具体用于:根据主控模块的控制指令,选择信号源输入端口,并建立与所述主控模块对应的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传输通路。
例如,用户在客厅显示设备中选择观看机顶盒的节目,则主控模块获取此用户指令,确定与客厅显示设备连接的主控输出端口,以及与机顶盒相连的信号源输入端口,控制中控板建立两者之间的传输通路。如果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诸如转码、效果调整的处理,则由控制模块控制进行处理后再提供给主控输出端口。
第二、接收用户指令
用户指令的输入方式一般为按键方式或遥控方式,可以从主控设备输入,也可以从各显示设备中输入,回传给主控设备进行处理。
用户指令可以是针对整个智能电视系统的,也可以是针对某个显示设备的,例如开关机、暂停、切换信号源、以及在信号源内切换频道等。
针对中控板的用户指令可以由中控板直接处理,例如开关机、以及是否进入省电模式等。用户指令通常由主控模块处理,各个主控模块可以在显示设备开启时,通过显示设备向用户提供控制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
某个主控模块接收到的用户指令可以直接控制传输通路的切换,例如,用户对卧室中电视进行遥控切换信号源,则卧室电视对应的主控模块可控制中控板,将卧室电视对应的主控输出端口与切换后信号源的信号源输入端口相连通。
某个主控模块接收到的用户指令,如果是针对所有显示设备的控制指令,则可以在主控模块之间直接同步,让所有主控模块同步执行,也可以回传至云端服务器,再接收云端服务器下发给所有主控模块的控制指令。例如,用户在客厅电视进行视频客户端的登录操作,该登录操作可以由客厅电视对应的主控模块同步给其他电视对应的主控模块,同步登录,也可以回传至云端服务器统一执行登录操作。
第三、接收云端服务器控制指令
云端服务器也可以对智能电视系统进行控制,例如,可基于智能电视系统所登录的账户权限进行播放控制;可以进行信息推送等。控制指令的处理过程类似于用户指令的处理。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分离设置主控设备和显示设备,可以更好的进行视频观看的集中控制。主要优点在于:
能够实现复杂智能控制的主控模块均集成于主控设备中,方便在主控设备内部进行协调控制,控制指令和数据的同步都更容易操作,当采用插槽芯片方式来实现时,还可以简便的更换芯片来升级,不需要更换电视;
主控设备处可集中连接信号源,解决了家庭多个电视想连接相同信号源的布线问题,多个信号源的信号流可以在主控设备中方便地调度复用。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了控端转码模块。
如图2所示,控端转码模块115与中控板120相连,用于对中控板120传输给主控输出端口130的信号流,按照输出的显示设备的格式要求进行转码处理。
在实际的视频观看过程中,由于信号源的差异,所以信号流的格式不同,常见的是v-by-one和hdmi格式的信号流。显示设备中的显示屏驱动板对于信号流的格式也有不同的处理能力。对于显示屏驱动板能够直接处理的信号流,可以直接传输给显示设备,如果不能直接处理的信号流,则需要控端转码模块进行转码后再传输给显示设备。控端转码模块可以是具备一对一转码能力,也可以具备多对多的转码能力。
可选的,每个所述主控模块独立集成于一个主控芯片中,在所述控端转码模块可集成于所述主控芯片中。或者,控端转码模块独立设置于一个转码芯片中。各主控模块可以分别连接一个控端转码模块,也可以集中连接一个控端转码模块,以进行转码服务。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适应不同的显示设备的处理能力,在主控设备中进行统一的转码操作。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接收用户指令的解决方案。
具体的,在主控设备中还包括指令接收单元150。指令接收单元150与中控板120和/或主控模块140相连,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按键操作或遥控器输入的用户指令。该指令接收单元150可以是蓝牙接收装置、红外接收装置或2.4ghz无线接收装置等,可以直接接收并识别用户发出的遥控指令。按键操作包括主控设备或显示设备上的硬件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屏按键等。
该主控设备还可以包括主控输入端口160,与中控板120相连,用于与显示设备相连,以接收所述显示设备回传的用户指令。即,用户在显示设备侧进行了按键操作或遥控器输入,由显示设备将接收的用户指令回传给主控设备。
上述指令接收单元150和主控输入端口160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都设置。
可选的,主控输入端口160与主控输出端口130为一体集成的双向传输端口。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主控设备中设置获取用户指令的结构,能够方便的由主控设备对用户指令进行集中处理,获取到的用户指令可直接控制主控设备,也可以对各显示设备获取的信号流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可以在主控设备中设置音箱,与所述中控板相连,用于从所述信号流中获取音频流并进行播放。
由于主控设备自身没有显示功能,所以通常可不设置音箱,而将音箱设置在显示设备中,这样能够同步的播放视频和音频。但是,也可以选择在主控设备中设置音箱,当某个显示设备与主控设备距离较近,该显示设备与主控设备设置集成于一体设置时,则主控设备可以集成音箱,进行音频流的直接播放。该音箱可以预先设定与一个或多个主控模块通过中控板相连,则对于该主控模块,可以直接控制信号流中的音频流通过音箱进行播放。音频流从信号流中获取,对于部分格式的信号流,其中的视频流和音频流本身是分离的,则可以直接获取,对于没有分离的部分格式的信号流,则可以从信号流中分离音频流之后进行播放。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设备20与主控设备10配合使用。该显示设备20包括:显示屏端口210和显示屏230。
其中,显示屏端口210用于与主控设备10相连,从主控设备10的主控输出端口以无线或有线方式接收显示屏驱动信号,其中,主控设备10用于通过信号源输入端口从信号源获取信号流,并转换为显示屏驱动信号以通过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传输给显示屏端口210;显示屏230与显示屏端口210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显示屏驱动信号显示图像。
显示屏端口210的传输协议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种:usi-t、epi、cmpi(p2p接口),minilvds和rsdsttl(传统接口)等,也可以为定制协议、hdmi、rj45和802.11ad。即,可通过定制的线路、互联网网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输,也可以采用电力线进行传输。在显示屏端口210可设置进行信号协议转换的集成电路,以进行信号的格式转换,适合显示屏进行播放。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显示设备相对于现有电视而言,省略了主控模块的功能,转移至主控设备中,因此可以由主控设备对显示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并且,显示设备由于省略了一些核心的控制硬件,所以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缩小体积。
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音箱220,与显示屏端口210相连,用于从信号流中获取音频流进行播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遥控信号接收模块240,内置或外置于显示设备20,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按键操作或遥控器输入的用户指令,并回传给主控设备10。该遥控信号接收模块240例如是基于蓝牙或红外等协议实现的接收装置,可以接收遥控器发出的遥控指令,回传给主控设备10,具体可以用无线方式回传,也可以采用与主控设备10之间的传输端口,通过有线线路进行回传。可选的是采用双向的显示屏端口210,进行用户指令的回传。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电视系统可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控设备10和显示设备20,显示设备2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显示设备20的显示屏端口与主控设备10的主控输出端口相连。
主控设备可以独立设置,则其体积不会受到显示器的限制,能够制作的比较小,便于方便的设置在信号源的附近。主控设备也可以与某台显示设备集成设置在一起,作为一个主显示设备来使用。
实施例六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智能电视系统的一个具体示例。
该智能电视系统包括一个主控设备10和四个显示设备20。主控设备中包括信号源输入端口110、主控输出端口130、中控板120、主控芯片141和显示屏驱动板125、,控端转码模块115集成于主控芯片141中。显示设备20包括显示屏端口210、显示屏230和音箱220。
基于上述具体示例的结构,详细描述其工作过程如下:
用户开启某个显示设备20之后,中控板120能够检测到与该显示设备20连接的主控输出端口130产生了连接请求,而后确定哪个主控芯片141为该显示设备20提供服务,可以默认为上次服务的主控芯片141,或者按照其他规则确定当前为显示设备20服务的主控芯片141;
进而,该主控芯片141或中控板120可以先按照上次为该显示设备20建立的传输通路选择信号源输入端口110,提供信号流,或者由主控芯片141提供控制界面,供用户输入指令;
当用户输入指令之后,主控芯片141或中控板120可根据用户指令确定具体的信号源以及对应的信号源输入端口110,建立传输通路;
外部信号源的信号流通过信号源输入端口110输入到中控板120,继而传输给主控芯片141,主控芯片141通过控端转码模块115进行转码,如可以转码为hdmi信号流;
显示屏驱动板125将待输出的信号流形成为显示屏驱动信号,如可以为minilvds信号,而后提供给所述主控输出端口130;为避免高频信号的传输衰减,可以将显示屏驱动板125的输出信号转换为适合长距离传输的协议格式,通过主控输出端口130将显示屏驱动信号输出,可以通过例如定制协议、hdmi、rj45或802.11ad等方式进行传输;
经显示设备20的显示屏端口210输入显示屏230进行视频显示。从显示屏端口210接收的信号流中可以分离出视频流和音频流,音频流可以基于i2s方式传输给音箱220进行播放。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诸多优势:
1、从硬件角度来看,可以使显示设备的结构趋于简单,则可减小体积、降低成本,也便于仅针对显示屏进行升级更新;
2、对于主控设备,也可以方便的升级和扩展主控芯片;
3、多个主控芯片的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硬件属性可以有差异,这样能差异化使用不同的主控芯片,将资源最大化利用;
4、从用户或运营商控制的角度而言,由主控设备统一控制,且主控芯片可以进行同步交互的技术方案,方便对各显示设备进行集中配置,以及协同操作,方便管理账户权限。
实施例七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主控设备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采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控设备来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710、通过中控板建立信号流在信号源输入端口与主控输出端口之间的传输通路。
s720、通过所述传输通路对应的至少一个信号源输入端口,从信号源获取信号流。
s730、通过至少一个显示屏驱动板,将待输出的信号流形成为显示屏驱动信号,并提供给所述主控输出端口。
s740、通过所述传输通路对应的至少一个主控输出端口,将显示屏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设备进行播放。
其中,通过分别与所述中控板相连的至少一个主控模块,控制所述中控板建立的传输通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前所述,主控模块可以对中控板所建立的传输通路的建立过程和/或传输过程进行控制,能够解决多个电视需连接多个信号源的布线问题,也能够通过主控模块完成更为复杂的功能控制,方便对多个显示设备进行集中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主控设备各部件的功能,均可对应于主控设备实现方法中的相关执行步骤。
实施例八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智能电视系统的显示设备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采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来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810、通过与主控设备相连的显示屏端口,从所述主控设备的主控输出端口以无线或有线方式接收显示屏驱动信号,其中,所述主控设备用于通过信号源输入端口从信号源获取信号流,并转换为显示屏驱动信号以通过所述主控输出端口传输给所述显示屏端口。
s820、将所述显示屏驱动信号提供给显示屏,以指示显示屏根据所述显示屏驱动信号显示图像。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前所述,显示设备相对于现有电视而言,省略了主控模块的功能,转移至主控设备中,因此可以由主控设备对显示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并且,显示设备由于省略了一些核心的控制硬件,所以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缩小体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各部件的功能,均可对应于显示设备实现方法中的相关执行步骤。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