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信息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设用于国土资源监控的传感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违法建设占用耕地现象和矿产资源的偷采盗采现象屡有发生。目前在国土资源监测方面主要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通过不同年度前后时间土地遥感图像变化核查各地方违法用地状况。但是卫星监测更多的是从国家层面进行宏观监管,涉及到某区域性资源监控,则更多的是采用通过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来进行监管。
国土资源的视频监控体系一般包含了前端视频信息采集、视频编码网络传输和后端信息中心的操作管理。但是由于国土资源监控领域的特殊性,监控区域大多位于野外,大范围选址野外施工建设,系统的建设成本太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改善上述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设用于国土资源监控的传感组件的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布设用于国土资源监控的传感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
将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布设在通信铁塔上,将所述第二传感组件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下方地面;
配置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以使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无线通信链接。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布设在通信铁塔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上距离地面预定高度处。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包括智能光电传感器、多光谱成像仪、光电监视仪、雨量计和雷达;
所述将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布设在通信铁塔上包括:
将所述智能光电传感器、多光谱成像仪、光电监视仪、雨量计和雷达以相同间隔距离或者不完全相同的间隔距离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上。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二传感组件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下方地面包括:
将所述第二传感组件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下方地面以该通信铁塔为中心的四周预设范围内。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感组件包括声震传感器、裂缝仪、微位移传感器、土壤水分测试仪、超声波泥位仪和地下水位计。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包括用于与远程后台服务中心计算机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传感组件包括无线自组网模块;
所述配置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以使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无线通信链接包括:
配置所述第二传感组件上的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使该无线自组网模块与所述第一传感组件上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链接。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GPRS无线数据传输模块、3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中的任意一个。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包括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自组网通信模块或者基于二层自组织网络技术的无线自组网通信模块。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传感组件采集所述通信铁塔周围的预设信息,并通过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将采集的所述预设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传感组件上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传感组件上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预设信息与所述第一传感组件采集的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远程后台服务中心计算机。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布设用于国土资源监控的传感组件的方法,在通信铁塔处布设传感组件以实现对国土资源的监控,一方面,可以基于该方法布设在通信铁塔处的传感组件来实现对国土资源的监控,由于依托现有通信铁塔基建资源,所以可免去建设传感器布设平台所涉及的征地、施工、供电、通信等问题,充分利用了现有通信铁塔分布广、平台高、供电通信方便等优势,大大地节省了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布设在通信铁塔不同位置处的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组件分别采集不同的信息,可以实现对国土资源较为全面的监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布设用于国土资源监控的传感组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传感组件布设位置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传感组件框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使用传感组件的监控系统框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传感组件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传感组件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种布设用于国土资源监控的传感组件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布设用于国土资源监控的传感组件的方法。参考图1中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提供一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
步骤S102:将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布设在通信铁塔上,将所述第二传感组件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下方地面。
步骤S103:配置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以使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无线通信链接。
通过上述布设用于国土资源监控的传感组件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基于该方法布设在通信铁塔处的传感组件来实现对国土资源的监控,由于依托现有通信铁塔基建资源,所以可免去建设传感器布设平台所涉及的征地、施工、供电、通信等问题,充分利用了现有通信铁塔分布广、平台高、供电通信方便等优势,大大地节省了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布设在通信铁塔不同位置处的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组件分别采集不同的信息,可以实现对国土资源较为全面的监控。
下面,将参考图2至图6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101中,提供一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传感组件。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6所示,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可以包括智能光电传感器、多光谱成像仪、光电监视仪、雨量计和雷达,当然也可以包括其他传感器件。所述第二传感组件102可以包括声震传感器、裂缝仪、微位移传感器、土壤水分测试仪、超声波泥位仪和地下水位计,当然也可以根据监控需要增加或减少传感器件。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和第二传感组件102分别采集不同的数据。例如,第一传感组件101采集的数据可以是监控区域的地面光谱特性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雨量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而第二传感组件102采集的数据可以是监控区域的地下震动声音数据、地面裂缝数据、地面位移数据、土壤水分数据和污泥层的高度数据,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数据,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在步骤S102中,将所述第一传感组件布设在通信铁塔上,将所述第二传感组件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下方地面。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所述通信铁塔103可以是现有的在野外广泛存在的通信铁塔,例如通信基站铁塔。本示例实施方式依托通信铁塔基建资源,免去建设传感器布设平台所涉及的征地、施工、供电、通信等问题,充分利用通信铁塔分布广、平台高、供电通信方便等优势。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布设在通信铁塔103上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103上距离地面预定高度处。例如,距离地面40~60米高度处,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其他高度数值以方便监控,本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举例来说,可以将所述智能光电传感器、多光谱成像仪、光电监视仪、雨量计和雷达以相同间隔距离或者不完全相同的间隔距离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这里不再详述。为方便工程实施,上述各种类型的第一传感组件安装时不对通信铁塔103作任何改动,可以利用通信铁塔103中已有的抱杆,采用吊装的安装方式在通信铁塔上布设传感组件。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为传感组件的布设位置示意图,而未示出真实的安装示意图,不用于对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作出限定。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传感组件102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103下方地面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二传感组件102布设在所述通信铁塔103下方地面以该通信铁塔103为中心的四周预设范围内。例如,将所述第二传感组件102中的声震传感器布置在监控区域的矿区禁采区边缘地下。将地面裂缝仪和微位移传感器布置在监控区域的地面,将土壤水分测试仪布置在监控区域的地下土壤中。将超声波泥位仪布置在地面,而将地下水位计布置在监控区域的地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围绕一个通信铁塔布置多个地面的传感组件,具体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例如可以根据监控区域的不同或者信号传输稳定性的要求来调整范围大小或者距离大小。其中,以一个通信铁塔103为中心,属于该通信铁塔103的下方地面的第二传感组件102将采集的地面数据传输至该通信铁塔。
在步骤S103中,配置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和第二传感组件102以使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和第二传感组件102无线通信链接。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4所示,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可以包括用于与远程后台服务中心计算机104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110,所述第二传感组件102可以包括无线自组网模块120。所述远程后台服务中心计算机104可以是设置在后台的远程管理中心,实现对监控信息的接收处理以实现对违法用地的报警提示等功能,此为现有成熟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应用情况来实施,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中的所述智能光电传感器、多光谱成像仪、光电监视仪、雨量计和雷达可以分别信号连接至同一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10,以方便将各自采集的数据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10传输至远程后台服务中心计算机104,且节省成本。当然所述智能光电传感器、多光谱成像仪、光电监视仪、雨量计和雷达也可以各自均信号连接一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10。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GPRS无线数据传输模块、3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中的任意一个,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无线通信模块,本示例实施方式对此不作特殊限制。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120可以包括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自组网通信模块或者基于二层自组织网络技术的无线自组网通信模块,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自组网通信模块,本示例实施方式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传感组件101中的所述声震传感器、裂缝仪、微位移传感器、土壤水分测试仪、超声波泥位仪和地下水位计各自可以包括一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120(图未示),且各个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120互相之间自组网通信链接(例如基于ZigBee技术组成ZigBee网络或者二层自组织网络等),其中一个无线自组网模块120被配置与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上的无线通信模块110通信链接。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位于通信铁塔下方地面的各个传感组件之间自组网,可以实现将地面采集数据信息可靠传输至通信铁塔103上。
步骤S103中所述配置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和第二传感组件102以使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和第二传感组件102无线通信链接可以包括:配置所述第二传感组件102上的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120,使该无线自组网模块120与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上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10无线通信链接。例如,可以通过参数设置对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120进行配置,使得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120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10配对链接。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120可以将地面采集的数据信息可靠传输至通信铁塔103上的无线通信模块110,由该无线通信模块110传输至后台。
参考图7所示,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布设用于国土资源监控的传感组件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所述第二传感组件采集所述通信铁塔周围的预设信息,并通过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将采集的所述预设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传感组件上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例如,所述第二传感组件102中的所述声震传感器、裂缝仪、微位移传感器、土壤水分测试仪、超声波泥位仪和地下水位计采集所述通信铁塔103周围监控区域的信息数据,例如地下震动声音数据、地面裂缝数据、地面位移数据、土壤水分数据和污泥层的高度数据,每个传感组件采集的数据可以通过互相之间自组的网络经过一跳或者两跳传输至另一传感组件,由最终的传感组件上的所述无线自组网模块120发送至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上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10。
步骤S202:所述第一传感组件上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预设信息与所述第一传感组件采集的信息一起发送至所述远程后台服务中心计算机。
例如,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上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10将接收到的上述数据与所述第一传感组件101采集的信息数据(例如监控区域的地面光谱特性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雨量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等)一起发送至所述远程后台服务中心计算机104,以实现对监控数据的接收处理。
本公开通过上述布设用于国土资源监控的传感组件的方法,在通信铁塔处布设传感组件以实现对国土资源的监控,一方面,可以基于该方法布设在通信铁塔处的传感组件来实现对国土资源的监控,由于依托现有通信铁塔基建资源,所以可免去建设传感器布设平台所涉及的征地、施工、供电、通信等问题,充分利用了现有通信铁塔分布广、平台高、供电通信方便等优势,大大地节省了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布设在通信铁塔不同位置处的第一传感组件和第二组件分别采集不同的信息,可以实现对国土资源较为全面的监控,方便后续管理人员较为准确地分析处理各种对国土资源的违法开采或者地质灾害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