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膜及扬声器单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60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膜及扬声器单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声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膜,以及应用此振膜的扬声器单体。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声学部件,其为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单体包括外壳组件,以及设置在外壳组件内的磁路组件以及振动组件等。在工作的时候,振动组件在磁路组件的作用下振动,以此来发出声音。

但是现有的扬声器,振动组件中的音圈在通电振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散发出去,会严重影响扬声器的可靠性及性能,降低扬声器的使用寿命。但是音圈只和振膜之间有机械连接关系,这就使得音圈不可能通过振膜将热量散发出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振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振膜,包括位于中部的振动部、位于边缘的连接部,以及位于振动部与连接部之间的折环部;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振膜上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分布在振膜的周边方向上,且所述每根金属丝从振膜的连接部延伸至部分振动部上。

可选的是,所述金属丝从振膜的连接部至少延伸至振动部上用于连接音圈的位置。

可选的是,所述金属丝设置在振膜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可选的是,所述金属丝设置在振膜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单体,其包含上述 的振膜。

可选的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下端的盆架,在所述盆架上设置有中心磁铁、边磁铁,以及分别设置在中心磁铁、边磁铁上端的中心华司、边华司,所述中心磁铁与边磁铁之间形成有磁间隙;所述振膜通过其连接部固定在壳体的上端,在振膜的下端连接有音圈,所述音圈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磁间隙内。

可选的是,还包括金属盖体,所述金属盖体的边缘覆盖在振膜连接部的上端。

可选的是,所述金属盖体与振膜之间设置有绝缘部。

可选的是,在所述振膜的振动部上还设置有球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振膜,可通过其连接部贴装在扬声器单体的壳体上,而金属丝从连接部的位置延伸至振动部上,这就使得可通过振膜上的金属丝将扬声器单体内部的热量传递至与振膜连接部有配合关系的壳体上,由此可将扬声器单体内部的热量传递至单体的外部,实现了扬声器单体的良好散热,以保证扬声器单体的性能。在振膜上设置金属丝,还可以加强振膜的韧度和强度,有效防止了振膜的折损,提高了振膜的使用寿命。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扬声器单体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 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膜8,其包括位于中部的振动部83、位于边缘的连接部81,以及位于振动部83与连接部81之间的折环部82。连接部81、折环部82、振动部83一体成型。在扬声器单体装配的时候,振膜8通过其连接部81贴装在扬声器单体的壳体上,从而将振膜8整体支撑在壳体容腔的上方;振膜8通过其振动部83的振动而发出相应的声音;通过位于振动部83与连接部81之间的折环部82,可有效提高振动部83的振动性能,振膜的结构及其制造工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振膜,还包括密布在振膜8上的金属丝84,这些金属丝84分布在振膜8的周边方向上,优选均匀分布在振膜8的周边方向上。所述每根金属丝84从振膜8的连接部81位置一直延伸至部分振动部83上。优选的是,所述金属丝84从振膜8的连接部81至少延伸至振动部83上用于连接音圈的位置。金属丝84优选采用导热性能好、延展率高的材质,这些材质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一一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丝84可以设置在振膜8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也可以设置在振膜8的内部,例如可在复合振膜8各层的时候,在其中一个中间层上设置金属丝84,最后将各层再复合到一起。

如上文所述,振膜8可通过其连接部81贴装在扬声器单体的壳体上,而金属丝从连接部81的位置延伸至振动部83上,这就使得可通过振膜8上的金属丝84将扬声器单体内部的热量传递至与振膜连接部81有配合关系的壳体上,由此可将扬声器单体内部的热量传递至单体的外部,实现了扬声器单体的良好散热,以保证扬声器单体的性能。同时,在振膜8上设置金属丝,还可以加强振膜的韧度和强度,有效防止了振膜的折损,提高了振膜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2、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单体,其包括壳体组件、磁路组件、振动组件等。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壳体2下端的盆架1,壳体2具有中空的容腔,以用来容纳扬声器单体的各器件。所述磁路组件位于壳体2的容腔中,其包括设置在盆架1上的中心磁铁3、边磁铁5,以及分别设置在中心磁铁3、边磁铁5上端的中心华司4、边华司6。边磁铁5设置在中心磁铁3的外侧,并在所述中心磁铁3与边磁铁5之间形成有磁间隙。

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上述的振膜8,振膜8可通过其连接部81贴装在壳体2的上端,在振膜8的下端连接有音圈7,该音圈7的上端连接在振膜8振动部83的位置,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磁间隙内。

当音圈7通电后,音圈7在磁路组件的作用下发生不同频率的振动,从而驱动与其连接的振动部83进行振动,实现了扬声器单体的发声。为了改善振膜8的振动性能,可在振膜8上设置一球顶结构9,这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由于音圈7是扬声器单体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因此,振膜8上的金属丝84从连接部81的位置至少延伸至振动部83上用于连接音圈7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是,还包括金属盖体10,所述金属盖体10的边缘覆盖在振膜8连接部81的上端。由此使得音圈7发出的热量可直接通过金属丝84直接传递至位于外部的金属盖体10上。

为了防止金属丝84短路,优选在所述金属盖体10与振膜8之间设置绝缘部,尤其当金属丝84设置在振膜8外表面的时候。音圈7本身采用的就是漆包线的形式,因此,即使金属丝与音圈7直接接触,也不会使金属 丝84导电。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