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线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耳机线控器,包括采样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及自动降幅模块;

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集耳机声道的声音信号,并将所述声音信号输出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声音信号对应的音量判断该音量是否超过音量阈值,若是,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自动降幅模块输出降低音量信号,所述自动降幅模块根据所述降低音量信号执行预设操作,及所述控制模块输出预设编码脉冲信号;所述采样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自动降幅模块集成于晶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统计声音信号对应的音量超过音量阈值的次数,在达到额定次数后,向所述自动降幅模块输出降低音量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线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MIC电路,所述MIC电路集成于所述晶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IC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四电容及驻极体麦克风;

所述驻极体麦克风正极接电源、负极接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远离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一端接所述驻极体麦克风的负极,另一端接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远离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第七电容、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三三极管及第一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七电容一端接耳机的左声道,另一端接所述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远离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九电容一端接耳机的右声道,另一端接所述第十六电阻;所述第十六电阻远离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与所述第八电阻的公共连接点;

所述第十一电阻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所述第八电容,所述第八电容远离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和所述第八电容的公共连接点,另 一端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第七电容和所述第八电阻的公共连接点,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三三极管基极的公共连接点,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二电容、第七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十电容、第六电容、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

所述第一单片机的PA0端接所述采样模块,所述第一单片机的PA7端接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远离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一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一端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PA2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容一端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VDD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七电容与所述第三电容并联;

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七电阻依次串联于电源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PA1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电容远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接电源;

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二开关依次串联于电源与接地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三开关依次串联于电源与接地之间,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三开关的公共连接点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VDD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降幅模块包括第二场效应管、第十五电阻、第十四电阻及第十一电容;

所述第十五电阻一端接所述第一单片机的PA4端,另一端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

所述第十四电阻一端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容与所述第十四电阻并联;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公共连接点,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线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降幅模块接收到所述降低音量信号时,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短路;所述控制模块输出表征音量调节减的编码脉冲信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