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RDSS短信补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10549阅读:19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北斗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北斗rdss短信补发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2013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和《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两个系统文件。2014年1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已获得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

相较于现有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短报文通信,即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由于北斗rdss通信方式是先由一台rdss北斗终端将短消息发送到北斗卫星上,再由北斗卫星发送给另一台rdss北斗终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发送端是发送成功的,而接收端由于某种情况(无信号或处于关机状态)无法接收到该条短消息,直接导致该条短消息的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北斗rdss短信补发方法,解决了因北斗rdss终端处于无法接收短报文状态导致短报文丢失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北斗rdss短信补发方法,包括:

s1.第一北斗rdss终端向第二北斗rdss终端发出短报文;

s2.检测所述第一北斗rdss终端是否成功发送所述短报文,若是,则执行步骤s3;

s3.检测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是否接收所述短报文,若是,则所述短报文发送成功,否则按预设通信协议向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转发所述短报文,执行步骤s3。

优选的,检测所述第一北斗rdss终端是否成功发送所述短报文的方法为:第一北斗rdss终端所属北斗运营中心接收到北斗运营总站推送过来的所述短报文时,则所述短报文发送成功。

优选的,检测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是否接收所述短报文的方法为:所述第一北斗rdss终端所属运营中心向北斗运营总站发送通信查询请求,以查询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是否接收所述短报文。

优选的,向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转发所述短报文的方法为:第一北斗rdss终端所述北斗运营中心将所述短报文缓存到缓存服务器,用所述北斗运营中心的第三北斗rdss终端按照预设通信协议向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转发所述短报文。

优选的,所述步骤s3还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接收所述短报文时,第一北斗rdss终端所属北斗运营中心检测其缓存服务器中是否有所述短报文,若是,则清除所述缓存服务器中的所述短报文。

优选的,按预设通信协议向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转发所述短报文时,将所述短报文打包为转发通信包结构进行发送,所述转发通信包结构包括:消息头、发方卡号、包序号、报文长度、消息体和校验;发方卡号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北斗rdss终端的卡号;包序号用于存储数据包计数;报文长度用于存储除消息头、发方卡号、包序号、报文长度和校验外的消息体长度;所述校验用于存储消息头、包序号、命令号报文长度、消息体和检验的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北斗rdss终端从不能接收短报文状态转换成能够接收短报文状态后,仍然能接收到在之前不能接收短报文状态下其它北斗rdss终端向它发送的短报文,实现了北斗rdss终端全天候的短报文接收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北斗rdss短信补发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北斗rdss短信补发方法,包括:

s1.第一北斗rdss终端向第二北斗rdss终端发出短报文。

s2.检测所述第一北斗rdss终端是否成功发送所述短报文,若是,则执行步骤s3。

其中,第一北斗rdss终端所属北斗运营中心接收到北斗运营总站推送过来的所述短报文时,则所述短报文发送成功。

s3.检测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是否接收所述短报文,若是,则所述短报文发送成功,否则按预设通信协议向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转发所述短报文,执行步骤s3。

其中,检测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是否接收所述短报文的方法为:所述第一北斗rdss终端所属运营中心向北斗运营总站发送通信查询请求,以查询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是否接收所述短报文。

其中,向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转发所述短报文的方法为:第一北斗rdss终端所述北斗运营中心将所述短报文缓存到缓存服务器,用所述北斗运营中心的第三北斗rdss终端按照预设通信协议向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转发所述短报文。

所述步骤s3还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接收所述短报文时,第一北斗rdss终端所属北斗运营中心检测其缓存服务器中是否有所述短报文,若是,则清除所述缓存服务器中的所述短报文。

如表1所示,按预设通信协议向所述第二北斗rdss终端转发所述短报文时,将所述短报文打包为转发通信包结构进行发送,所述转发通信包结构包括:消息头、发方卡号、包序号、报文长度、消息体和校验;发方卡号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北斗rdss终端的卡号;包序号用于存储数据包计数;报文长度用于存储除消息头、发方卡号、包序号、报文长度和校验外的消息体长度;所述校验用于存储消息头、包序号、命令号报文长度、消息体和检验的值。

表1预设通信包结构

所述短报文的结构如表2所示(遵循北斗4.0通信协议)。

表2短报文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