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606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终端周边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大幅度的增加。然而,我们在使用智能手机时,往往难以避免手机发热的问题,手机长时间发热最明显的危害就是加速手机里面配件的老化,还会导致手机内部机件发热,从而使手机重新启动或挂断通话中的电话,最严重的是如果手机电池有问题,长时间发热还会引起爆炸和火灾。

手机主要的发热源有:cpu、gpu和电池。cpu及gpu为主要的功能处理器,直接影响到手机功能的实现及用户的使用,担负较大的工作负荷;另外在手机充电的时候,电池会产生轻微的热量,这是正常的情况。但随着手机使用的时间增长,电池会因此而老化,导致电池也会渐渐开始增加发热量,为了安全着想在必要时需要更换手机电池,以防发生意外。

在现有的一些设计中,存在通过手机套等结构实现降温功能的案例,但是往往降温效果都是否有限,难以真正改善手机工作环境;也存在有一种可自动控制散热的手机套,其手机套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制冷片、充电式锂电池、温度传感器、usb口、微控芯片、无线传输模块等等,虽然能降低手机温度,但是设计结构非常复杂、生产成本高、使用者使用不方便。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的降温设备其工作效果即成本难以兼顾等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降温装置,该移动终端降温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的降温设备其工作效果即成本难以兼顾等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降温装置,包括用于套装在移动终端外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贴合移动终端后盖设置的冷却液管,所述冷却液管内填充冷却液及气体,所述冷却液管接通有挤压泵,用于通过挤压动作加速所述冷却液管内的冷却液循环。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冷却液管在对应后盖内电池的位置呈密集的网状结构。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冷却液管在对应后盖内处理器的位置连通有冷却池结构,冷却池结构的宽度及口径均大于所述冷却液管的口径。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冷却液管的首尾两端各连通有一个所述挤压泵。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挤压泵具体为弹性塑胶空腔结构,用于通过挤压将其空腔内的液体及气体排出实施循环。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冷却液具体为去离子水。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挤压泵凸出于所述外壳体外部,以便人力操作。

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外壳体具体为卡通人物形象状的壳体,所述挤压泵位设置于卡通人物形象的耳朵部位。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降温装置,包括用于套装在移动终端外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贴合移动终端后盖设置的冷却液管,所述冷却液管内填充冷却液及气体,所述冷却液管接通有挤压泵,用于通过挤压动作加速所述冷却液管内的冷却液循环。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降温装置采用套装在终端外的壳体的形式,实现装置与终端设备的贴合,形式简便易行不占据过多空间,在壳体内设置冷却液管,冷却液管贴合终端设备的后盖,当移动终端发热时以便及时吸热降温,为了保证冷却的效果,令冷却液管中的冷却液能够循环起来,尽可能多的将终端产热带走,在冷却液管上连接挤压泵,配合的在冷却液管内留有一定量的气体,通过挤压挤压泵推动冷却液管中的液体流动将产热部位的热量即时分散出去,提高了散热的效果。该降温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专门设置成套制冷组件的方案更低,该设计冷却液能够循环散热,因此其降温效果相对现有技术中单纯通过介质吸热的方案更好,并且可针对不同的发热情况具体控制挤压泵的循环量以达到更优的降温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降温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的降温设备其工作效果即成本难以兼顾等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外壳体1、冷却液管2、冷却池2-1、网状结构2-2、挤压泵3、挡块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以解决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的降温设备其工作效果即成本难以兼顾等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降温装置,包括用于套装在移动终端外的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贴合移动终端后盖设置的冷却液管2,所述冷却液管2内填充冷却液及气体,所述冷却液管2接通有挤压泵3,用于通过挤压动作加速所述冷却液管2内的冷却液循环。

其中,为优化挤压泵与冷却液管连接处的结构,防止泄漏或者冷却液管移位,将连接位置设置具有中空管的挡块4,能够有效固定冷却液管及挤压泵相对外壳体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降温装置采用套装在终端外的壳体的形式,实现装置与终端设备的贴合,形式简便易行不占据过多空间,在壳体内设置冷却液管,冷却液管贴合终端设备的后盖,当移动终端发热时以便及时吸热降温,为了保证冷却的效果,令冷却液管中的冷却液能够循环起来,尽可能多的将终端产热带走,在冷却液管上连接挤压泵,配合的在冷却液管内留有一定量的气体,通过挤压挤压泵推动冷却液管中的液体流动将产热部位的热量即时分散出去,提高了散热的效果。该降温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专门设置成套制冷组件的方案更低,该设计冷却液能够循环散热,因此其降温效果相对现有技术中单纯通过介质吸热的方案更好,并且可针对不同的发热情况具体控制挤压泵的循环量以达到更优的降温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降温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的降温设备其工作效果即成本难以兼顾等的技术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冷却液管2在对应后盖内电池的位置呈密集的网状结构2-2。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化了冷却管路的设计,考虑到终端设备的实际发热情况,对电池位置的降温需求较高,因此冷却液管在对应后盖内电池的位置呈网状交错分布,在吸热循环时,保证了有更多的冷却液通过该位置,强化了该位置的降温效果。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冷却液管2在对应后盖内处理器的位置连通有冷却池2-1结构,冷却池2-1结构的宽度及口径均大于所述冷却液管2的口径。

与上述实施例同理的终端设备的cpu、gpu处理器的位置同样为主要的发热元件,且对于工作环境的温度相对其他元件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采用了冷却池的设计冷却池实际上为与冷却液管连通的一个大空腔结构,其相对普通位置的冷却管能够容纳更多的冷却液通过,因此同样优化了此处的吸热降温效果,当然此处也可采用网状交错分布的冷却液管的设计。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冷却液管2的首尾两端各连通有一个所述挤压泵3。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挤压泵产生冷却液循环的效果,通过在冷却液管的首尾两端均设置有挤压泵,通过挤压不同位置的挤压泵令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可以改变,并且也方便令双手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冷却液循环的速率。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挤压泵3具体为弹性塑胶空腔结构,用于通过挤压将其空腔内的液体及气体排出实施循环。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优化了挤压泵的设计,简化其内部结构,其本身为具有弹性的塑胶空腔结构,其内可以容纳一定量的冷却液及气体,在挤压时将其内的容纳物向冷却液管中排出,连续的挤压放松即可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该设计结构简单实施容易。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冷却液具体为去离子水。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去离子水是热性能十分良好的冷却液,是所有冷却液中比热最大,黏度最低的,但是其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是凝固点较高,但是考虑到手机壳实际的使用场合本身也存在温度限制,并且针对手机在高功率运行时,其主要发热部位cpu和gpu等的发热量过大,并根据出于经济实用性考虑,本设计决定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冷却液的材料。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挤压泵3凸出于所述外壳体1外部,以便人力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了挤压泵在壳体上的分布令其凸出于外壳体的外部,便于用户手持或进行方便的挤压操作,令设计更加人性化。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移动终端降温装置中,所述外壳体1具体为卡通人物形象状的壳体,所述挤压泵3位设置于卡通人物形象的耳朵部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外壳体设计成卡通人物状,而对应的将挤压泵设置于该卡通形象状的壳体内的耳朵的部位,考虑到原本耳朵的部位即为凸出部位,因此该设计契合了原本的形象特征具有良好的设计感及实用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