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点智能抄表光电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上位机电脑与智能表通讯一般通过光电转换器连接,而目前现有的光电转换器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外部供电或者串口窃电DTR与CTS端口的方式来获得供电,这为实际现场应用带来不便,特别是移动设备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以实现接线简单的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能够在绝大多数场合适用,为现场应用简化了线路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包括:RS232接口的接收信号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以及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并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4的阴极与RS232接口的信号发射引脚相连;且所述RS232接口的信号发射引脚通过电容C4接地,且所述RS232接口的信号发射引脚通过电阻R4与发射二极管D5接地;
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光电接收器D1发射极相连,所述光电接收器D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基极通过并联的电阻R3、电容C5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1的基极、以及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且所述三极 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且与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且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容C1与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4相连。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采用低功耗器件转换上位机RS232电平的TXD端口得到RS232通讯电平所需的工作电源,使用上位机TXD端直接驱动红外发射管实现光电发送,采用直连上位机TXD端的光电接收管来实现半双工光电接收,再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转换成RS232电平输出到上位机的RXD。解决一些上位机设备串口没有DTS与CST端口而光电转换器无法工作的问题,接线简单的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能够在绝大多数场合适用,为现场应用简化了线路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抄表光电转换器, 包括:RS232接口的接收信号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以及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并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4的阴极与RS232接口的信号发射引脚相连;且所述RS232接口的信号发射引脚通过电容C4接地,且所述RS232接口的信号发射引脚通过电阻R4与发射二极管D5接地;
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光电接收器D1发射极相连,所述光电接收器D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电阻R6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基极通过并联的电阻R3、电容C5接地;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1的基极、以及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且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且与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且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容C1与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4相连。光电发送部分:由限流电阻与红外发射二极管组成,主要功能为红外TXD发送。光电接收部分:由红外接收管与共基放大电路组成,主要功能为半双工红外接收。电源转换部分:由电源IC与整流二极管与滤波电容组成,主要功能为输出RS232输出电平所需的电压。电平转换部分:由反相与缓冲电路组成,主要功能为把光电接收信号转换为RS232电平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