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于耳机外的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5505发布日期:2019-07-24 10:0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结合于耳机外的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结合于耳机外的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其独立可携,并可结合在耳机上,亦能追踪头部,进而达到定位立体音源而不动。



背景技术:

电竞游戏及视听娱乐的普及化,其中对于使用者来说,享受听觉的震撼相当重要,但为了隔绝外界声音及在不干扰他人的情况下,需配合一个耳机较为妥当,如在玩电竞游戏的过程中,电竞装置常以3D仿真空间呈现,而使用者除了以眼睛注视屏幕外,同时,电竞装置将原始音源传送至耳机后而形成立体音源,让使用者借由立体音源可准确判断3D模拟空间的不同方位的声音。

次按,当使用者的眼睛随着屏幕中的物件进行移动时,则使用者的头部也会跟着转动,使该耳机也会跟着转动,让该立体音源跟着转动,造成立体音源无法定位的困境,亦使用者无法借由立体音源可准确判断3D模拟空间的不同方位的声音,如此一来,若物件代表敌方,则使用者的耳朵在耳机所听见的枪声、脚步声等,与使用者的眼睛所注视敌方并不一致,亦混淆敌方的位置,难以掌握敌方的动向。但查,上揭现有无法定位立体音源的问题点,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结合于耳机外的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其以音频编译码晶片、嵌入式音效晶片、微控制器及轴向感测器整合至基板,用以解决先前技术无法定位立体音源的问题点,进而具有立体音源利用追踪头部进行定位而不动的功效;其独立可携,而非内建于耳机内,亦可结合没有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的任一耳机,进而具有扩充性、便捷性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结合于耳机外的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包括:一耳机,其上至少设有一音源传输线;一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结合于该耳机外,使其可随着使用者的头部同步转动,其包括:一壳体,其上设有至少一控制键、一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及一音源输出单元,该音源输出单元可供该音源传输线的电性接合;一基板,装设在该壳体内,且该控制键、该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及该音源输出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基板;一音频编译码晶片,设在该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且该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接收一原始音源至该音频编译码晶片,使该原始音源转化成一音频讯号,同时供应该基板上的电子组件所需电源;一嵌入式音效晶片,设在该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音频编译码晶片及该音源输出单元,且其接收该音频讯号转换一立体音源;一微控制器,设在该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控制键及该嵌入式音效晶片,使该音频编译码晶片、该嵌入式音效晶片及该微控制器整合在该基板上,且其以该控制键进行启动;以及一轴向感测器,设在该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微控制器;借此,当该耳机随着头部开始转动时,则该轴向感测器同步接收到一追踪头部的轴向讯号,使该微控制器将该轴向讯号传送至该嵌入式音效晶片,并配合该音频编译码晶片将该音频讯号传送至该嵌入式音效晶片,使该轴向讯号与该音频讯号之间相互沟通,让该嵌入式音效晶片所产生该立体音源利用追踪头部进行定位而不动。

依据前揭特征,该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所延伸接头规格可为USB-A、Micro USB或USB-Type C其中之一所构成。

依据前揭特征,该音源输出单元所接合接头规格可为3.5mm或USB-A其中之一所构成。

依据前揭特征,该耳机与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之间还可包括一结合元件。

依据前揭特征,该结合元件可包括:为挂勾、卡扣、头弓、夹子、磁铁、黏胶或魔鬼毡其中之一所构成,用以使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定位或固定在该耳机上。

依据前揭特征,该基板可为电路板。

依据前揭特征,该耳机可为头戴式耳机、耳挂式耳机或耳塞式耳机其中之一所构成。

借助上揭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以该音频编译码晶片、该嵌入式音效晶片、该微控制器及该轴向感测器整合至该基板,让使用者的头部在转动时,即使该耳机转动,也不会转动该立体音源,让使用者借由该立体音源定位可准确判断3D模拟空间的不同方位的声音,同时,也可独立可携,而非内建于该耳机内,亦可结合没有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的任一耳机,进而具有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扩充性、便捷性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以音频编译码晶片、嵌入式音效晶片、微控制器及轴向感测器整合至基板,用以解决先前技术无法定位立体音源的问题点,进而具有立体音源利用追踪头部进行定位而不动的功效;其独立可携,而非内建于耳机内,亦可结合没有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的任一耳机,进而具有扩充性、便捷性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结合立体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分解立体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合立体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结合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方块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至使用者的头部的使用状态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至使用者的头部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者的头部尚未转动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者的头部转动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耳机

11音源传输线

20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

21壳体

211控制键

212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

213音源输出单元

22基板

23音频编译码晶片

231音频讯号

24嵌入式音效晶片

25微控制器

26轴向感测器

261轴向讯号

30结合元件

U头部

I原始音源

0立体音源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结合于耳机外的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耳机10,其上至少设有一音源传输线11;一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结合于该耳机10外,使其可随着使用者的头部(U)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该耳机10可为头戴式耳机、耳挂式耳机或耳塞式耳机其中之一所构成,也可为单耳耳机或双耳耳机,但不限定于此;该耳机10与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之间还包括一结合元件30,该结合元件30包括:为挂勾、卡扣、头弓、夹子、磁铁、黏胶或魔鬼毡其中之一所构成,用以使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定位或固定在该耳机10上,并不限定挂、卡、扣、勾、夹、磁、黏、毡等任何固定方式及固定位置可依照需求任意改变,也不限定该耳机10、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及该结合元件30的结构形状可依照需求任意改变,主要在于以该结合元件30而使该耳机10与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的相互结合,且该结合元件30可与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也可换成与该耳机10一体成型或非一体成型,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如图1A、图1B所示,其该耳机10为头戴式耳机,并与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相互结合,或如图2A、图2B及图2C所示,其该耳机10为耳挂式耳机,并与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相互结合,但不限定于此。

配合图3所示,在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其包括:一壳体21,具上设有至少一控制键211、一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212及一音源输出单元213,该音源输出单元213可供该音源传输线11的电性结合,本实施例中,该控制键211、该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212及该音源输出单元213不限定设在该壳体21的某一处,且该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212所延伸接头规格为USB-A、Micro USB或USB-Type C其中之一所构成,与该音源输出单元213所接合接头规格为3.5mm或USB-A其中之一所构成,但不限定于此。

一基板22,装设在该壳体21内,且该控制键211、该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212及该音源输出单元213电性连接至该基板22,本实施例中,该基板22为电路板,但不限定于此。

一音频编译码晶片23,设在该基板22上,并电性连接该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212,且该音源及电源输入单元212接收一原始音源(I)至该音频编译码晶片23,使该原始音源(I)转化成一音频讯号231,同时供应该基板22上的电子组件所需电源,本实施例中,该音频编译码晶片23的型号为ALC4042,但不限定于此。

一嵌入式音效晶片24,设在该基板22上,并电性连接该音频编译码晶片23及该音源输出单元213,且其接收该音频讯号231转换一立体音源(0),本实施例中,该嵌入式音效晶片24的型号为WNX7000,但不限定于此。

一微控制器25,设在该基板22上,并电性连接该控制键211及该嵌入式音效晶片24,使该音频编译码晶片23、该嵌入式音效晶片24、该微控制器25及该轴向感测器26整合在该基板22上,且其以该控制键211进行启动,本实施例中,该微控制器25的型号为CMH1000,且具有一体感算法(Motion Algorithm),但不限定于此。

一轴向感测器26,设在该基板22上,并电性连接该微控制器25,本实施例中,该轴向感测器26的型号为BOASH,且可九轴、六轴或三轴,并结合该微控制器25的体感算法,但不限定于此。

如图4所示,其当该耳机10随着头部(U)开始转动时,则该轴向感测器26同步接收到一追踪头部的轴向讯号261,使该微控制器25将该轴向讯号261传送至该嵌入式音效晶片24,并配合该音频编译码晶片23将该音频讯号231传送至该嵌入式音效晶片24,使该轴向讯号261与该音频讯号231之间相互沟通,让该嵌入式音效晶片24所产生该立体音源(0)利用追踪头部(U)进行定位而不动,如此一来,该音频讯号231的频率亦可得知该轴向讯号261的角度进行调整,使该立体音源(0)达到定位不动。

如图5A所示,其该耳机10为头戴式耳机,并与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相互结合后,而固定至使用者的头部(U),或图5B所示,其该耳机10为耳挂式耳机,并与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相互结合后,而固定至使用者的头部(U),但不限定于此。

基于上述的构成,本实用新型以该音频编译码晶片23、该嵌入式音效晶片24及该微控制器25整合至该基板22,如图6及图7所示,其让使用者的头部(U)在转动时,即使该耳机10转动,也不会转动该立体音源(0),亦使用者借由该立体音源(0)可准确判断3D模拟空间的不同方位的声音,同时,可独立可携,而非内建于该耳机10内,亦可结合没有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的任一耳机10,让昂贵耳机虽没有该立体音源(0)定位的功能,也不用丢弃或勉强使用,亦轻易结合该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装置20,即可使昂贵耳机瞬间有该立体音源(O)定位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如同神器一样,进而具有追踪头部定位立体音源、扩充性、便捷性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