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8531发布日期:2021-05-04 11:3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趋发展,用户对具有大显示面积且易于携带的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具有双面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得到广泛的关注。相关技术中,具有双面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只能用正面接打电话。当用户正在使用背面屏时来电,用户只能把电子设备反过来再接电话,影响通话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设备本体上具有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为受话器模组提供了多个传声通道,提升了通话的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设备本体设置有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一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部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显示部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表面;

受话器模组,所述受话器模组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受话器模组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所述第一出音孔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出音,所述受话器模组产生的声音信号还可经由所述第二出音孔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出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第一显示部覆盖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第二显示部覆盖设备本体的第二表面,设备本体上的第一出音孔位于第一表面,第二出音孔位于第二表面,受话器模组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第一出音孔传输至第一显示部的一侧,受话器模组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第二出音孔传输至第二显示部的一侧,从而可以为受话器模组提供多个传声通道,有助于提升通话的便捷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设备本体和受话器模组,所述显示屏的一部分贴合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一表面以用于形成第一显示区,且所述显示屏沿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弯折贴合于所述设备本体的第二表面以用于形成第二显示区,所述设备本体具有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一出音孔的朝向至少部分正对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出音孔的朝向至少部分正对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受话器模组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内,且所述受话器模组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所述第一出音孔和所述第二出音孔传输至所述设备本体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设备本体上的第一出音孔至少部分朝向第一显示区,第二出音孔至少部分朝向第二显示区,受话器模组安装于设备本体内,受话器模组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第一出音孔从设备本体内朝向第一显示区的一侧传输至设备本体外,且受话器模组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第二出音孔从设备本体内朝向第二显示区的一侧传输至设备本体外,如此可以为受话器模组提供多个传声通道,有助于提升通话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m的局部放大视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种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n的局部放大视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n的局部放大视图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n的局部放大视图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n的局部放大视图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n的局部放大视图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4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n的局部放大视图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b-b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p的局部放大视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c-c剖视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q的局部放大视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5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局部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5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c-c剖视图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r的局部放大视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d-d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区域s的局部放大视图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且下面的实施例并非独立的,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任意方式的组合,技术特征之间可以组合后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包括设备本体100、显示屏200和受话器模组300,所述设备本体100包括第一表面100a和第二表面100b,所述设备本体100设置有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所述第一出音孔101的方向至少部分朝向所述第一表面100a,所述第二出音孔102的方向至少部分朝向所述第二表面100b;所述显示屏200包括第一显示部210和第二显示部220,所述第一显示部21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表面100a,所述第二显示部22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表面100b;所述受话器模组300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100,所述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可经由所述第一出音孔101朝向所述第一表面100a的一侧传输,所述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还可经由所述第二出音孔102朝向所述第二表面100b的一侧传输。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可以是任何具备显示功能和通话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功能和通话功能的智能设备。

设备本体100具有第一表面100a和第二表面100b,第一表面100a和第二表面100b既可以相邻设置,也可以相对设置。设备本体100具有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第一出音孔101的方向至少部分朝向第一表面100a的一侧,第二出音孔102的方向至少部分朝向第二表面100b的一侧。显示屏200用于显示图像以及文字信息,显示屏200包括第一显示部210和第二显示部220,第一显示部210贴合于第一表面100a,第二显示部220贴合于第二表面100b,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第一出音孔101传输至第一表面100a的一侧,且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第二出音孔102传输至第二表面100b的一侧,从而可以在电子设备10上形成两个传音通道,增加了电子设备10在接听电话时的便捷性。其中,受话器也叫听筒,英文为receiver,受话器模组300是一种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100a为设备本体100的正面100a,第二表面100b为设备本体100的背面100b,所述第一出音孔101的方向至少部分朝向所述正面100a,所述第二出音孔102的方向至少部分朝向所述背面100b,所述设备本体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正面100a和所述背面100b之间的侧面100c,所述显示屏200除了包括第一显示部210和第二显示部220以外,所述显示屏200还包括第三显示部230,所述第一显示部210、所述第三显示部230和所述第二显示部220依次弯折相连,所述第一显示部21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正面100a,所述第二显示部22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背面100b,所述第三显示部23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侧面100c。此时,电子设备10具有多个显示面,即设备本体100的正面100a具有第一显示部210,设备本体100的背面100b具有第二显示部220,设备本体100的侧面100c具有第三显示部230,当用户的脸部贴近设备本体100的正面100a时,可以接听电子设备10的来电。当用户的脸部贴近设备本体100的背面100b时,也可以接听电子设备10的来电。设备本体100可以看作是电子设备10的整体框架,设备本体100的正面100a是指用户在正常使用时朝向用户的表面,设备本体100的正面100a大于设备本体100的侧面100c。进一步的,设备本体100还包括同时连接于所述正面100a、所述背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c的顶面100d,所述设备本体100具有贯穿所述顶面100d的收容腔j,所述受话器模组300位于所述收容腔j内,所述收容腔j连通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所述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可经由所述收容腔j、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传输至所述设备本体100之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部210为电子设备10的主屏,第二显示部220为电子设备10的副屏,第一显示部210上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图标,第二显示部220上用于显示信号强弱以及电量多少等信息,从而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显示于不同的显示部上,可以实现对信息进行分类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具有第一显示部210和第二显示部220,第一显示部210覆盖设备本体100的第一表面100a,第二显示部220覆盖设备本体100的第二表面100b,设备本体100上的第一出音孔101朝向第一表面100a,第二出音孔102朝向第二表面100b,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第一出音孔101传输至第一显示部210的一侧,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第二出音孔102传输至第二显示部220的一侧,从而可以为受话器模组300提供多个传声通道,有助于提升通话的便捷性。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均避开所述显示屏200的显示区。具体的,第一出音孔101设置在设备本体100靠近第一显示部210的端部,第二出音孔102设置在设备本体100靠近第二显示部220的端部,即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不占用显示屏200的显示区位置,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不会对显示屏200的正常显示产生干扰,显示屏200不会对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的正常出音造成干扰,如此,可以使得显示屏200、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的功能均正常,且符合用户在接听电话时的用户习惯。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音孔101位于所述顶面100d和所述正面100a的连接部位,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位于所述顶面100d和所述背面100b的连接部位,此时,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不过多占用显示屏200的空间,有助于提升电子设备10的屏占比。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显示部210具有第一传音区211,所述第二显示部220具有第二传音区221,所述第一出音孔101至少部分正对所述第一传音区211,所述第二出音孔102至少部分正对所述第二传音区221。具体的,第一显示部210的显示区具有第一传音区211,第二显示部220的显示区具有第二传音区221,第一出音孔101朝向第一传音区211,第二出音孔102朝向第二传音区221,通过第一传音区211对应的部分第一显示部210以及第二传音区221对应的部分第二显示部220的振动将受话器模组300的声音信号从设备本体100内传输至设备本体100外,此时,第一出音孔101对应第一显示部210的显示区设置,第二出音孔102对应第二显示部220的显示区设置,有助于提升电子设备10的屏占比。

具体的,第一传音区211设置有第一振膜,第二传音区221设置有第二振膜,第一出音孔101至少部分正对第一振膜,第二出音孔102至少部分正对第二振膜,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在声音信号的作用下可产生物理震动,从而发出声音。当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信号经过第一出音孔101传输至第一振膜,且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信号经过第二出音孔102传输至第二振膜时,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由于物理震动产生声音,进而被用户收听到。

请继续参阅图6,所述设备本体100具有相连通的第一收容腔110和第二收容腔120,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均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110,所述受话器模组300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120内,所述受话器模组300朝向所述第一收容腔110的一侧产生声音。

具体的,第一收容腔110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收容腔120的径向尺寸,受话器模组300位于第二收容腔120内,且受话器模组300可朝向第一收容腔110的一侧产生声音,由于第一收容腔110连通于第一出音孔101,且第一收容腔110连通于第二出音孔102,如此便可以将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经过第一收容腔110、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传输至设备本体100外。

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8,图7是设备本体100主视图的局部视图,图8是电子设备10的侧视图的局部视图。所述设备本体100具有侧壁130、第一限位件140和第二限位件150,第一限位件140和第二限位件150均连接于侧壁130,且第一限位件140和第二限位件15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14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150均抵持于所述受话器模组300,所述侧壁130、所述第一限位件14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150围设形成所述第二收容腔120,所述侧壁130和所述受话器模组30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400。

具体的,所述设备本体100包括本体部160,所述第一限位件140和第二限位件150连接于所述本体部160,所述第一限位件140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141和第二部分142,所述第二限位件150包括相连的第三部分151和第四部分152,所述第一部分141和所述第三部分151平行间隔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本体部160,所述第二部分142和所述第四部分152相互靠近且保持间隔,第一限位件140、第二限位件150和侧壁130围设形成第二收容腔120,第一部分141、第二部分142、第三部分151和第四部分152均抵持于受话器模组300,以对受话器模组300形成限位安装。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10还包括密封件400,密封件400位于所述侧壁130和所述受话器模组300之间,密封件400具有粘性,一方面可以将受话器模组300固定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100,另一方面密封件400具有隔音效果和密封作用,密封件400可将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朝向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的一侧反射,以使得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可以较多的经由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传输至设备本体100外,提高了受话器模组300的声音利用率,有助于降低功耗。其中,密封件400可以为密封圈,密封圈抵持于所述侧壁130和所述受话器模组300之间,可以对受话器模组300起到密封保护。

请继续参阅图9,所述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一防尘件410,所述第一防尘件410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10和所述第二收容腔120的连通部位,所述第一防尘件410用于对所述受话器模组300起到防尘保护。

具体的,所述第一防尘件410覆盖于所述受话器模组300的表面,且第一防尘件410位于第一收容腔110和第二收容腔120的连通部位,第一防尘件410用于防止电子设备10外的灰尘等杂物经由第一出音孔101、第二出音孔102和第一收容腔110进入受话器模组300内,可以对受话器模组300起到保护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10,所述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二防尘件420和第三防尘件430,所述第二防尘件420覆盖所述第一出音孔101,且所述第二防尘件420显露于所述设备本体100之外,所述第三防尘件430覆盖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且所述第三防尘件430显露于所述设备本体100之外。

具体的,第二防尘件420和第三防尘件430可以为金属材质,具有金属光泽,第二防尘件420覆盖于第一出音孔101的开口处,第三防尘件430覆盖于第二出音孔102的开口处,且第二防尘件420和第三防尘件430均显露于设备本体100外,一方面,第二防尘件420可以防止电子设备10外的灰尘等杂物通过第一出音孔101进入到受话器模组300内,第三防尘件430可以防止电子设备10外的灰尘等杂物通过第二出音孔102进入到受话器模组300内,另一方面,第二防尘件420和第三防尘件430表面的金属光泽可以对设备本体100起到装饰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述设备本体100包括层叠设置的中框500和支架550,所述中框500开设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所述中框500具有凹槽501,所述支架550位于所述凹槽501内,所述第一显示部210至少部分承载于所述支架550,所述第二显示部220至少部分承载于所述中框500。

其中,所述中框500构成所述电子设备10的部分框架结构,与所述支架550相互配合以对所述显示屏200形成支撑,电子设备10通常都具有中框500,所述中框500通常为金属,中框500构成电子设备10的地极,中框500还用于承载电路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500具有凹槽501,支架550和显示屏200等设置于凹槽501内,可以更好的对支架550和显示屏200提供稳定支撑,且有助于增强电子设备10的结构强度。具体的,所述中框500包括框体本体511以及自所述框体本体511一侧延伸的延伸部512,所述框体本体511具有第一凹槽511a和第二凹槽511b,所述支架550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511a,所述第一凹槽511a用于对所述支架550进行限位,所述显示屏200至少部分同时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511a和所述第二凹槽511b,所述第一凹槽511a和所述第二凹槽511b相互配合用于对所述显示屏200进行限位,所述延伸部512的外表面f构成所述电子设备10的部分外观面,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及所述第二出音孔102开设在所述延伸部512上,且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及所述第二出音孔102贯穿所述延伸部512的外表面f。

所述支架550为独立一体式成型的支架550,所述显示屏200为具有柔性弯折功能的显示面板。所述中框500和所述支架550层叠设置,所述支架550具有相连的第一配合面551和第二配合面552,所述第一配合面551为所述支架550背离所述中框500的表面,所述中框500具有相连的第三配合面502和第四配合面503,所述第三配合面502为所述中框500背离所述支架550的表面,所述第二配合面552和所述第四配合面503相邻,所述显示屏200的第一显示部210至少部分覆盖第一配合面551,所述显示屏200的第三显示部230至少部分覆盖第二配合面552和第四配合面503,所述显示屏200的第二显示部22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三配合面502,此时,显示屏200对电子设备10的中框500和支架550形成包围状结构,大大提升了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积。电子设备10朝向中框500的一侧可以用于显示,电子设备10朝向支架550的一侧也可以用于显示。且通过中框500和支架550共同对显示屏200形成支撑作用,可以提升显示屏200的平整度,进而改善电子设备10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部210的显示面积与第二显示部220的显示面积大小保持一致,此时,电子设备10朝向中框500的一侧的显示区域大小与电子设备10朝向支架550的一侧的显示区域大小保持一致,第一显示部210上的显示内容可以较为完整的显示于第二显示部220上,第二显示部220上的显示内容可以较为完整的显示于第一显示部210上,可以实现第一显示部210上的显示内容与第二显示部220上的显示内容较好的交换显示,无需刻意区分采用第一显示部210显示还是采用第二显示部220显示,有助于提升多面屏的实用性。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部210的显示面积大于第二显示部220的显示面积,第一显示部210可以作为主屏显示,第二显示部220可以作为副屏显示,在第一显示部210上显示第一级别的信息,在第二显示部220上显示第二级别的信息,第一级别高于第二级别。举例而言,在第一显示部210上显示办公软件类信息,在第二显示部220上显示娱乐类信息,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显示部210和第二显示部220对电子设备10上的应用程序按照重要级别进行区分显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200包括层叠设置的屏幕201和盖板202,所述盖板202盖合于所述屏幕201,所述屏幕201和所述支架550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其中,盖板202可以为玻璃盖板202,所述盖板202盖合于所述屏幕201上,以对所述屏幕201形成封装和保护。所述连接件可以为泡棉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中框500和支架550固定连接,以避免中框500和支架550产生相对位移,可以更好的对屏幕201起到支撑作用,有助于提高屏幕201的平整度,改善屏幕201的显示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3、图15、图16、图17和图18,所述电子设备10还包括摄像模组600,所述第一显示部210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100a,所述第二显示部220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表面100b,所述摄像模组600安装于所述第二表面100b,且所述摄像模组600位于所述显示屏200的非显示区。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设备10还包括背板610,所述第一显示部210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100a,所述第三显示部230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表面100b,所述背板610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100b,且所述背板610与所述第三显示部230并排设置,所述背板610具有安装孔611,所述摄像模组600位于所述安装孔611内。其中,背板610可以为玻璃,用于构成电子设备10的部分外观面,且用于对摄像模组600形成装饰和保护,所述摄像模组600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的拍摄功能。

具体的,所述中框500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架550的厚度,所述第一显示部210完全覆盖所述支架550的第一表面100a,所述第三显示部230部分覆盖所述中框500的第二表面100b,且在第二表面100b上设置背板610,使得背板610与第三显示部230并排设置,并在背板610上开设安装孔611,将摄像模组600安装于安装孔611内,且使得摄像模组600的入光面朝向中框500背离支架550的一侧。由于中框500的厚度较厚,可以在中框500上开设收容槽以收容部分摄像模组600,也就是说,摄像模组600相对于支架550而言更加邻近中框500设置,背板610和中框500共同用于对摄像模组600形成限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模组600包括多个摄像头601,所述多个摄像头601沿所述电子设备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具体的,电子设备10的长度方向可以看作是中框500的长度方向,所述摄像头601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4个以及更多个。多个摄像头601沿电子设备1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可以减小摄像头601在电子设备10的宽度方向的排布尺寸,不会过多的限制电子设备10的宽度尺寸。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框500具有至少一个拆卸口504,所述拆卸口504沿所述中框500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中框500,且至少部分所述支架550覆盖所述拆卸口504。所述拆卸口504避开所述第二显示部220设置,且所述背板610覆盖于所述拆卸口504,所述拆卸口504可以方便的将所述支架550从所述中框500上分离。具体的,在对电子设备10进行拆卸时,可以先拆卸背板610,以将中框500上的拆卸口504显露出来,然后再对拆卸口504内施加均匀的推力作用,即可使得所述支架550至少部分与所述中框500分离开来,从而可以对电子设备10的内部器件进行维修、清理以及更换等。

进一步的,所述拆卸口50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拆卸口504沿所述电子设备1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以便于通过所述拆卸口504对所述支架550施加均匀的推力作用,可以更好的使得所述支架550与所述中框500分离,且不会由于受力不均的问题导致电子设备10被损坏。

请继续参阅图19和图20,所述电子设备10还包括摄像模组600,所述第一显示部210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100a,且所述第二显示部220完全覆盖所述第二表面100b,所述第二显示部220具有透光区220a,所述摄像模组600对应所述透光区220a设置。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区220a可以为收容孔,所述摄像模组600正对所述透光区220a设置,所述第一显示部210完全覆盖所述支架550的第一表面100a,所述第二显示部220完全覆盖所述中框500的第二表面100b,在第二显示部220上开设收容孔,以收容所述摄像模组600。也就是说,摄像模组600位于第二显示部220上,即摄像模组600位于电子设备10的显示区,可以提升电子设备10的屏占比。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区220a也可以设置透明部件,所述透光部件可以被光线穿透。

请继续参阅图21、图22和图2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所述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屏200、设备本体100和受话器模组300,所述显示屏200的一部分贴合于所述设备本体100的第一表面100a以用于形成第一显示区1000,且所述显示屏200沿所述第一表面100a的边缘弯折贴合于所述设备本体100的第二表面100b以用于形成第二显示区2000,所述设备本体100具有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所述第一出音孔101的朝向至少部分正对所述第一表面100a,所述第二出音孔102的朝向至少部分正对所述第二表面100b,所述受话器模组300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100内,且所述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传输至所述设备本体100外。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可以是任何具备显示功能和通话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功能和通话功能的智能设备。

设备本体100具有第一表面100a和第二表面100b,第一表面100a和第二表面100b既可以相邻设置,也可以相对设置,显示屏200贴合于第一表面100a的部分形成第一显示区1000,显示屏200贴合于第二表面100b的部分形成第二显示区2000。设备本体100具有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第一出音孔101的方向至少部分朝向第一表面100a的一侧,第二出音孔102的方向至少部分朝向第二表面100b的一侧。显示屏200用于显示图像以及文字信息,显示屏200包括第一显示部210和第二显示部220,第一显示部210贴合于第一表面100a以在第一表面100a形成所述第一显示区1000,第二显示部220贴合于第二表面100b以在第二表面100b形成所述第二显示区2000,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第一出音孔101传输至第一表面100a的一侧,且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信号可经由第二出音孔102传输至第二表面100b的一侧,从而可以在电子设备10上形成两个传音通道,增加了电子设备10在接听电话时的便捷性。其中,受话器也叫听筒,英文为receiver,受话器模组300是一种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100a为设备本体100的正面100a,第二表面100b为设备本体100的背面100b,所述第一出音孔101的方向至少部分朝向所述正面100a,所述第二出音孔102的方向至少部分朝向所述背面100b,所述设备本体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正面100a和所述背面100b之间的侧面100c,所述显示屏200除了包括第一显示部210和第二显示部220以外,所述显示屏200还包括第三显示部230,所述第一显示部210、所述第三显示部230和所述第二显示部220依次弯折相连,所述第一显示部21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正面100a,所述第二显示部22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背面100b,所述第三显示部23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侧面100c以在所述侧面100c形成第三显示区3000。此时,电子设备10具有多个显示区,即设备本体100的正面100a具有第一显示区1000,设备本体100的背面100b具有第二显示区2000,设备本体100的侧面100c具有第三显示区3000,当用户的脸部贴近设备本体100的正面100a时,可以接听电子设备10的来电。当用户的脸部贴近设备本体100的背面100b时,也可以接听电子设备10的来电。设备本体100可以看作是电子设备10的整体框架,设备本体100的正面100a是指用户在正常使用时朝向用户的表面,设备本体100的正面100a大于设备本体100的侧面100c。进一步的,设备本体100还包括同时连接于所述正面100a、所述背面100b和所述侧面100c的顶面100d,所述设备本体100具有贯穿所述顶面100d的收容腔j,所述受话器模组300位于所述收容腔j内,所述收容腔j连通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所述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可经由所述收容腔j、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传输至所述设备本体100之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部210为电子设备10的主屏,第二显示部220为电子设备10的副屏,第一显示部210上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图标,第二显示部220上用于显示信号强弱以及电量多少等信息,从而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显示于不同的显示部上,可以实现对信息进行分类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具有第一显示区1000和第二显示区2000,设备本体100上的第一出音孔101至少部分朝向第一显示区1000,第二出音孔102至少部分朝向第二显示区2000,受话器模组300安装于设备本体100内,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可经由第一出音孔101从设备本体100内朝向第一显示区1000的一侧传输至设备本体100外,且受话器模组300产生的声音可经由第二出音孔102从设备本体100内朝向第二显示区2000的一侧传输至设备本体100外,如此可以为受话器模组300提供多个传声通道,有助于提升通话的便捷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均避开所述第一显示区1000,且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均避开所述第二显示区2000。

具体的,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避开显示屏200设置,即第一出音孔101避开第一显示区1000,第二出音孔102避开第二显示区2000,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不会对显示屏200的正常显示产生干扰,显示屏200不会对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的正常出音造成干扰,如此,可以使得显示屏200、第一出音孔101和第二出音孔102的功能均正常。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音孔101位于所述顶面100d和所述正面100a的连接部位,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位于所述顶面100d和所述背面100b的连接部位,此时,所述第一出音孔101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02不过多占用显示屏200的空间,有助于提升电子设备10的屏占比。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