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3014发布日期:2020-02-11 14:0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声学组件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含有柔性电路板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超线性扬声器为提高其振动组件的振动幅值,需要将传统的引线更替为柔性电路板来导通电路。得益于柔性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包裹铜的堆叠结构,外侧的高分子材料能够很好的保护内部的导电铜箔。

传统堆叠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为预防其根部疲劳失效,根部宽度不能设计的过宽以防止其应力过大,但宽度不足会导致其横向支撑不够,在其工作频率内,过大的横向振动不能为振膜提供有效的纵向振动幅值输出,进而降低扬声器的声压输出。如果单纯增大柔性电路板根部的宽度,那么在纵向振动时,根部的应力势必急剧增大,最终导致振动疲劳失效。现有柔性电路板在根部是一段式的,为预防其高周疲劳失效,其根部不能设计的过窄,因过窄的设计会导致在根部产生严重的局部共振,根部的共振导致内部的铜层应力急剧增大,最终导致产品断裂失效。柔性电路板根部宽度的限定又能导致柔性电路板能够在较低的频率下产生横向振动,而扬声器的发声是球顶推动空气的纵波产生的。横向振动降低了声能的辐射水平,需要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即增大根部宽度又能降低应力和横向振动水平的柔性电路板及含有柔性电路板的扬声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与音圈固定的中心部和与盆架固定的边缘部,所述中心部和所述边缘部之间通过连接臂连接,所述连接臂包括本体部和两个端部,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两个端部分别与中心部和边缘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端部包括多个子连接臂,多个所述子连接臂位于连接臂的其中一端或两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子连接臂至少为2个,多个所述子连接臂形成三角形结构和/或两个相邻所述子连接臂形成三角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子连接臂的宽度从所述本体部方向向所述连接臂与所述中心部和/或边缘部连接处延伸的宽度逐渐增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相邻所述子连接臂之间的间距为近似三角形设置,所述间距的宽度由所述本体部方向向所述连接臂与所述中心部和/或边缘部连接处延伸的宽度逐渐增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子连接臂为弧形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子连接臂的曲率半径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增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子连接臂的宽度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增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子连接臂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的宽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子连接臂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的宽度。

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扬声器内包括所述的柔性电路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通过设计分段式的子连接臂将连接臂与中心部和边缘部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8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9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10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11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12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原有应力示意图。

附图14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1应力示意图。

附图15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原有横向振动状态示意图。

附图16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1横向振动状态示意图。

附图17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原有横向位移示意图。

附图18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1横向位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与音圈固定的中心部1和与盆架固定的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所述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所述连接臂包括本体部和两个端部,本体部为两个端部之间的部分,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两个端部分别与中心部1和边缘部2连接,中心部和边缘部均为环形设置,且同心设置,其中内部的为中心部1,外部的为边缘部2,中心部1的半径小于边缘部2的半径,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设有三个连接臂3,三个连接臂3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连接臂3与中心部1连接的一端具有多个子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3通过子连接臂4与中心部1连接。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一共设有三组,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根部,三个子连接臂4整体形成三角形结构且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的宽度到中心部1一端逐渐增大。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中心部1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中心部1和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中心部1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即连接臂3外凸的方向为外侧,其相对的一侧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曲率半径由内侧向外侧依次增大,即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如附图13和14所示,优化前的现有技术方案中,应力最大值为18.11,优化后的应力最大值仅为15.55。在相同的振动幅下,优化后的子连接臂应力幅较优化前降低了百分之十五,应力水平的降低能有效提高其抗疲劳能力。

如附图15和16所示,优化前的现有技术方案中,横向振动频率最大值为21238,而优化后的本方案中的横向振动频率最大值为30121,优化后的柔性电路板的横向共振频率较优化前的提高了百分之十二,有限延后声音的衰减。

如附图17和18所示,优化后的本方案中,横向模态时的法向振幅教优化前的现有技术方案提高了百分之九十八,且更加平稳,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

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与音圈固定的中心部1和与盆架固定的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所述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所述连接臂包括本体部和两个端部,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两个端部分别与中心部1和边缘部2连接,中心部1与边缘部2同心设置,且中心部1的半径小于边缘部2的半径,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设有三个连接臂3,三个连接臂3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连接臂3与边缘部2连接的一端具有多个子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3通过子连接臂4与边缘部2连接。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一共设有三组,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根部,三个子连接臂4整体形成三角形结构且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的宽度到边缘部2一端逐渐增大。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边缘部2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边缘部2和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边缘部2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实施例3:如附图3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与音圈固定的中心部1和与盆架固定的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所述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所述连接臂包括本体部和两个端部,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两个端部分别与中心部1和边缘部2连接,中心部1与边缘部2同心设置,且中心部1的半径小于边缘部2的半径,因此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设有三个连接臂3,三个连接臂3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连接臂3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子连接臂4与中心部1和边缘部2连接。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一共设有六组,两端的子连接臂4均位于连接臂3的根部,每组中的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中心部1和边缘部2的一端依旧是多段,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每端的子连接臂4均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3弯折设置,且弯折处为弧形。

实施例4:如附图4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1和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中心部1和边缘部2均包括对称的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之间间隔设置,每个中心部1均包括条形的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两端的弧形端部,两个中心部1的弧形端部相向设置,而边缘部2设置在中心部1的外侧,两部分边缘部2整体将两部分中心部1包围,连接臂3的一端位于中心部1的弧形端部,另一端位于边缘部2的中部偏向与其连接的弧形端部的位置,这样两部分中心部1一共具有四个弧形端部,整个结构需要四个连接臂3连接,所述连接臂3与中心部1连接的一端具有多个子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3通过子连接臂4与中心部1连接。相应的子连接臂4具有四组。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根部,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中心部1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中心部1和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中心部1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实施例5:如附图5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1和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中心部1和边缘部2均包括对称的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之间间隔设置,每个中心部1均包括条形的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两端的弧形端部,两个中心部1的弧形端部相向设置,而边缘部2设置在中心部1的外侧,两部分边缘部2整体将两部分中心部1包围,连接臂3的一端位于中心部1的弧形端部,另一端位于边缘部2的中部偏向与其连接的弧形端部的位置,这样两部分中心部1一共具有四个弧形端部,整个结构需要四个连接臂3连接,所述连接臂3与边缘部2连接的一端具有多个子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3通过子连接臂4与边缘部2连接。相应的子连接臂4具有四组。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根部,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中心部1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边缘部2和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边缘部2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实施例6:如图6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1和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中心部1和边缘部2均包括对称的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之间间隔设置,每个中心部1均包括条形的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两端的弧形端部,两个中心部1的弧形端部相向设置,而边缘部2设置在中心部1的外侧,两部分边缘部2整体将两部分中心部1包围,连接臂3的一端位于中心部1的弧形端部,另一端位于边缘部2的中部偏向与其连接的弧形端部的位置,这样两部分中心部1一共具有四个弧形端部,整个结构需要四个连接臂3连接,所述连接臂3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子连接臂4与中心部1和边缘部2连接。相应的子连接臂4具有八组。每组子连接臂4均位于连接臂3的根部,每组中的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中心部1和边缘部2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中心部1和边缘部2与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每组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中心部1和边缘部2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3弯折设置,且弯折处为弧形。

实施例7:如附图7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1和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中心部1和边缘部2均包括对称的四部分,四部分之间间隔设置,边缘部2的四部分分别位于一个虚拟矩形的四个角上,而每部分的中心部1与边缘部2一一对应,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的内侧,中心部1和边缘部2每个对应的部分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整个结构一共设有四个连接臂3,所述连接臂3与中心部1连接的一端具有多个子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3通过子连接臂4与中心部1连接。相应的子连接臂4具有四组。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根部,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中心部1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中心部1和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中心部1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3弯折设置,且弯折处为弧形。

实施例8:如附图8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1和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中心部1和边缘部2均包括对称的四部分,四部分之间间隔设置,边缘部2的四部分分别位于一个虚拟矩形的四个角上,而每部分的中心部1与边缘部2一一对应,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的内侧,中心部1和边缘部2每个对应的部分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整个结构一共设有四个连接臂3,所述连接臂3与边缘部2连接的一端具有多个子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3通过子连接臂4与边缘部2连接。相应的子连接臂4具有四组。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根部,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边缘部2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中心部1和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边缘部2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3弯折设置,且弯折处为弧形。

实施例9:如附图9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1和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中心部1和边缘部2均包括对称的四部分,四部分之间间隔设置,边缘部2的四部分分别位于一个虚拟矩形的四个角上,而每部分的中心部1与边缘部2一一对应,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的内侧,中心部1和边缘部2每个对应的部分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整个结构一共设有四个连接臂3,所述连接臂3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子连接臂4与中心部1和边缘部2连接。相应的子连接臂4具有八组。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两端的根部,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中心部1和边缘部2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中心部1和边缘部2与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中心部1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3弯折设置,且弯折处为弧形。

实施例10:如附图10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1和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所述边缘部2为中空的矩形,中心部1也为中空的矩形,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中间的中空部分,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的内侧,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连接臂3的一端与中心部1的外侧的角相连接,另一端与边缘部2内侧相连接,整个结构一共设有四个连接臂3,所述连接臂3与中心部1连接的一端具有多个子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3通过子连接臂4与中心部1连接。相应的子连接臂4具有四组。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根部,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中心部1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中心部1和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中心部1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3与边缘部2的连接处的宽度大于连接臂3本身的宽度。从而减小连接处的应力。

实施例11:如附图11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1和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所述边缘部2为中空的矩形,中心部1也为中空的矩形,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中间的中空部分,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的内侧,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连接臂3的一端与中心部1的外侧的角相连接,另一端与边缘部2内侧相连接,整个结构一共设有四个连接臂3,所述连接臂3与边缘部2连接的一端具有多个子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3通过子连接臂4与边缘部2连接。相应的子连接臂4具有四组。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根部,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边缘部2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中心部1和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边缘部2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实施例12:如附图12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中心部1和边缘部2,所述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所述边缘部2为中空的矩形,中心部1也为中空的矩形,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中间的中空部分,中心部1位于边缘部2的内侧,中心部1和边缘部2之间通过连接臂3连接,连接臂3的一端与中心部1的外侧的角相连接,另一端与边缘部2内侧相连接,整个结构一共设有四个连接臂3,所述连接臂3通过子连接臂4与中心部1和边缘部2连接。相应的子连接臂4具有八组,每组均设有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两端的根部,多个子连接臂4位于连接臂3的一端汇聚为一段,而位于中心部1和边缘部2的一端依旧是多段,分段式的子连接臂4将中心部1和边缘部2与连接臂3连接,这样的设计既能降低整体的横向振动水平,降低应力来提高连接臂3的抗疲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扬声器的声能转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设有三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四个等,三段子连接臂4呈三角构型,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而在纵向,由于每一根子连接臂4的宽度都小于要有设计方案,因而其应力反而能降低,其抗疲劳性能会更好。

相邻所述子连接臂4之间设有间距5,所述间距5的宽度由连接臂3端向中心部1或边缘部2端逐渐增大。使相邻的子连接臂4之间构成近似三角的形状,三角构型能够有很高的横向刚度。

所述子连接臂4为弧形设置,且向内侧弯曲,其中,连接臂3的端部为外侧,相对的,连接臂3内部为内侧。所述子连接臂4的弯曲程度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增大。本实施例中,子连接臂4由连接臂3的端部向内部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也依次增大,而子连接臂4的宽度由内侧的向连接臂3的端部侧依次增大百分之二十,端部的子连接臂4,即最外侧的子连接臂4弯曲程度最小,宽度最大,可有效减小应力,增大结构强度。

每个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均小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所述子连接臂4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连接臂3的宽度。因此其应力水平是降低的;同时,增大的宽度为抑制其横向的振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为扬声器的有效能量转换提供帮助。

实施例13:一种扬声器,包括采用实施例1-12其中之一的柔性电路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