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摄像孔漏光的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7351发布日期:2019-08-13 21:16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摄像孔漏光的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摄像孔漏光的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屏幕显示占比要求越来越高,全面屏手机的产品迅速充斥市场,目前比较新颖的全面手机结构,是在显示屏中间挖孔,放置摄像头,但此种结构由于受全面屏结构的限制,围成摄像孔的外框厚度较薄,约为0.1mm,直接导致外框遮光胶固定不牢固,遮光胶容易与外框分离造成摄像孔周边漏光,影响摄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遮光胶与外框固定不牢固造成的漏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摄像孔漏光的显示屏。

一种防摄像孔漏光的显示屏,包括显示模组、背光模组以及摄像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于背光模组上,所述背光模组设置有摄像孔,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设置有折起部,所述摄像孔由所述折起部围设而成,所述摄像模组设置于所述摄像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折起部上设置有遮光胶,在所述折起部的顶端,还设置有增加与遮光胶固定面积的伸长部。

进一步的,所述伸长部为:所述折起部的顶端向摄像孔的内侧、或者外侧、或者两侧延伸出的部位,用于增大外框此处的固定面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以及导光板,所述光学膜设置于导光板上,所述导光板设置于外框上。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胶一端搭接于所述光学膜上,遮挡此处背光内部与摄像孔之间的空隙,防止漏光。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为金属框、胶框或者金属框与胶框的结合框体。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叠放的下偏光片、TFT、CF、上偏光片以及LENS。

进一步的,在所述TFT上,对应摄像孔位置,设置有BM油墨环,遮挡于摄像孔边沿,防止光线进入影响摄像效果。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外框折起部顶端因固定面积过小而导致的不便于粘贴遮光胶的问题,将外框折起部的顶端向摄像孔的内侧、或者外侧、或者两侧延伸,设置出伸长部,所述伸长部大大增加了折起部顶端的粘贴面积,使得外框与遮光胶固定的更加牢固,不易弹开,避免了此位置背光光线漏出对摄像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含摄像模组的显示屏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显示屏摄像孔漏光路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A型显示屏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方式B型显示屏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方式C型显示屏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方式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显示模组-10;下偏光片-11;TFT-12;CF-13;上偏光片-14;LENS-15;BM油墨环-16;背光模组-20;外框-21;折起部-211;伸长部-212;导光板-22;光学膜-23;遮光胶-24;摄像模组-30;摄像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包含摄像模组的显示屏结构,包括显示模组10、背光模组20以及摄像模组30,所述显示模组10设置于背光模组20上,所述背光模组20设置有摄像孔31,所述摄像模组30设置于所述摄像孔31内;所述背光模组20包括有外框21,所述外框21配合摄像孔31设置有折起部211,所述摄像孔31由所述折起部211围设而成。

如图2所示,由于受窄边框设计的限制,所述外框21厚度不大,所述折起部211宽度仅为0.1mm左右,直接导致遮光胶24与折起部211顶端固定面积很小,无法固定牢固,后续使用过程中折起部211易于遮光胶24分离,导致背光光线由图中箭头所示的路径进入摄像孔31,影响摄像效果。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方式A型显示屏结构示意图,在传统显示屏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折起部211的顶端,设置有伸长部212,所述伸长部212为所述折起部211在其顶端,向摄像孔31的内侧延伸扩展出的,垂直与折起部211的部位,主要用于后续遮光胶24与外框21的固定。

如图4、图5所示,所述伸长部212还可以为:在所述折起部211的顶端,向摄像孔31的外侧延伸扩展出的,垂直与折起部211的部位;或者所述折起部211向摄像孔31的内侧或者外侧同时扩展出的,垂直与折起部211的部位,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背光模组20还包括述光学膜23以及导光板22,所述光学膜24设置于导光板22上,所述导光板22设置于外框21上。

所述伸长部212上还设置有遮光胶24,所述遮光胶24一端搭接于所述光学膜23上,遮挡此处背光内部与摄像孔31之间的空隙,防止漏光。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21为金属框、胶框或者金属框与胶框的结合框体。

所述显示模组10包括依次叠放的下偏光片11、TFT 12、CF 13、上偏光片14以及LENS 15,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6所示,在对应摄像孔31位置,还设置有BM油墨环16,遮挡于摄像孔31边沿,防止光线进入影响摄像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外框的折起部顶端位置沿垂直于折起部的方向扩展,大大的增加了遮光胶与外框的固定面积,使得外框与遮光胶固定更加牢固,不会发生外框折起部与遮光胶分离的情况,避免了摄像孔位置背光光线的漏出,便于达到更好的摄像效果以及用户体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