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组件,尤其是一种不影响无线充电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手机保护壳01一般包括边框部02和背板部03,其可依靠边框部02套设在一手机04上,以使其背板部03贴紧在该手机04的背面。
磁吸手机保护壳即背板部可以为磁吸支架吸住的手机保护壳,当其套在一手机上且为一磁吸支架吸住时,可以使得手机被固定在磁吸支架上。如图1所示,在现有设计中,这种磁吸手机保护壳01一般是将引磁片05(一般为铁片)设置在背板部03上,而通过引磁片05与某磁吸支架的磁场作用来实现磁吸的。
近年来,随着无线充电手机的逐渐普及,有人提出采用铁粉胶而不是铁片来制作上述引磁片,由铁粉胶制作的引磁片设置在手机的背面时,不会影响到手机的无线充电,然而,这种引磁片的厚度偏大而磁性偏弱,目前只能贴在背板部的外侧(太厚难以贴在内侧,且磁吸力偏弱,贴在内侧会导致吸附不牢)而形成凸起,会严重地影响到手机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不影响无线充电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其引磁片不会凸起在保护壳的背面,由此不会过于影响到手机的美观性,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如下:
一种不影响无线充电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其特征为:
包括主壳体和引磁片;
所述主壳体包括边框部和背板部,所述背板部设有用于嵌设所述引磁片的开孔,所述主壳体可套设在一手机上以使其背板部贴紧在该手机的部分背面上,而该手机的另一部分背面则通过所述开孔露出;
所述引磁片由铁粉胶制作而成,其具有与所述开孔形状相对应的轮廓,所述引磁片内侧设有粘性层,使得当所述主壳体套设在一手机上时,所述引磁片可进一步嵌入到所述开孔中,并通过所述粘性层粘紧在该手机的背面。
具体的,所述主壳体被设计为可以紧密地套设在某款手机上,使得其边框部套住或嵌住手机的四边(或四角),由此使得主壳体与该手机相固定,且其背板部贴住手机的部分背面。优选所述主壳体采用软质材料,尤其是TPU(聚氨酯)、硅胶、橡胶等软质塑胶或橡胶制作而成,由此,所述开孔可以通过冲切、裁切等较为简易的方法形成。
所述引磁片由铁粉胶制作而成,其可以由铁粉胶板体裁切而成,或者采用铁粉胶直接注塑或压制成型,铁粉胶一般也称为软铁板,即由软磁性粉末分散在橡胶、塑料等软质材料中所构成胶体,所述软磁性粉末可以为铁粉、硅钢粉、坡莫合金粉、软磁铁氧体粉等具有软磁性的粉末,而所述橡胶或塑料可以为普通橡胶或是硅胶、软性塑料(如TPU);在这种引磁片中,即使软磁性粉末本身是导体,但由于其分散在绝缘的粘合材料中,其受到粘合材料的包裹而使得粉末之间不导通,因而引磁片整体上不具有导电性,其一般不会对手机的无线充电造成过大的影响。优选地,所述引磁片的厚度为0.5mm〜2.0mm之间;或者,优选地,所述引磁片的厚度与所述背板部相差不超过0.2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引磁片的厚度与所述背板部相同。所述引磁片背面的粘性层,一般可以为双面胶层或不干胶层,一般来说,为了便于引磁片在使用之前的运输和保存,一般还在粘性层表面覆盖一定的离型层(使用时撕掉)。
所述引磁片具有与所述开孔形状相对应的轮廓,即是所述引磁片的轮廓可以与所述开孔相同,或者比所述开孔稍微小,如在所述开孔形状的基础上内缩1mm以内,尤其是0.5mm以内的尺寸,使得所述引磁片能够嵌设在开孔之内且其与背板部之间的缝隙不会非常明显。
所述开孔即在所述背板部某个区域,尤其是中间区域形成的孔或镂空区。由于所述引磁片可通过粘性层直接固定在手机的背面,因而其尺寸设计比较自由,如其面积可设计为背板部面积的20%〜90%,由此,与所述引磁片相对应地,所述开孔的面积同样可占据整个背板部尺寸的20%〜90%。但一般地,为了节省铁粉胶的用料,所述引磁片可设计为长、宽或直径为15mm〜30mm的片体,由此所述开孔同样可设计为长、宽或直径为15mm〜30mm的孔或镂空区域。
由于所述引磁片采用铁粉胶制作而成,其较为容易通过裁切等手段成型,因而可设计为方形、圆形、圆角方形、心形等各种形状(轮廓)。所述引磁片的表面还可贴附有一定的绝缘装饰层,尤其是厚度在0.05mm〜0.3mm之间的绝缘装饰层(太厚会导致表面磁性减弱),如贴纸、塑料薄板(如PVC、PC、PMMA、PP、PET薄板)、皮革(如PVC皮革层、PU皮革层、真皮层)、薄木板、薄纤维板(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板)等绝缘薄板制作而成的装饰层,其一般可以带有装饰图案或纹理以改善外观。
使用者在安装上述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时,可先将主壳体套设到手机上,此时手机的部分背面将从所述背板部的开孔处露出,使用者再将引磁片嵌入到开孔中(如果引磁片有离型层需先撕掉),并通过粘性层将引磁片粘紧在手机的背面。与现有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最终引磁片嵌入到开孔中,因而其不会明显地凸起在保护壳的背面,且由于引磁片具有与开孔形状相对应的轮廓,当其嵌入在开孔中时,其与背板部之间的缝隙小,能够保证手机套上保护壳之后背面的平整,由此,这种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不会过于影响到手机的美观性。除此之外,由于引磁片直接通过粘性层固定在手机的背面,因而其可以保证手机被固定在磁吸支架上的牢固性。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的安装步骤一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的安装步骤二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其安装后引磁片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5所示,不影响无线充电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100,包括主壳体10和引磁片20。主壳体10采用软质材料(TPU或其他软质塑料或橡胶)制作而成,其包括边框部11和背板部12,背板部12的厚度为1mm(0.5mm〜2mm均可),其通过冲切形成用于嵌设引磁片20的开孔13。引磁片20由厚度为1mm的铁粉胶板体21冲切而成,引磁片20的轮廓与开孔13相同(实际在开孔13形状的基础上内缩0.1〜0.5mm)。引磁片20内侧设有作为粘性层的不干胶层22。
使用前,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100的安装方法如下:
步骤一:如图3所示,先将主壳体10套设到某合适型号的手机200上,此时手机200的部分背面210将从开孔13处露出;
步骤二:如图4所示,再将引磁片20嵌入到开孔13中,并通过其粘性层21将粘紧在手机的背面210(如图5)。
如图4、图5所示,由于引磁片20的厚度与背板部12的厚度几乎相同,且具有与开孔13形状相对应的轮廓,因而手机200用上保护壳组件100之后,其背面非常平整美观。
上述引磁片20可设计为长、宽或直径为15mm〜30mm的圆形(也可为方形、圆角方形、心形等各种形状或轮廓)的片体,由此开孔13同样可设计为长、宽或直径为15mm〜30mm的,具有对应形状的孔或镂空区域。为了进一步美观,如图5所示,引磁片20表面还可贴附有一定的绝缘装饰层23,如厚度为0.05mm〜0.3mm的装饰贴纸、装饰塑料薄板、装饰皮革、装饰薄木板或是装饰薄纤维板。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