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83715发布日期:2020-06-20 17:5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iptv机顶盒的多屏显示功能应运而生,也就是说,在一个显示屏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不同的显示界面,不同的显示界面可以同时播放不同的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

然而,由于早期机顶盒中的芯片并未考虑到此种需求,使得底层的数据通道的数量较少,即数据通道的数量少于显示界面的数量,无法实现多路数据的同时播放。

基于此,如何在不改变机顶盒硬件结构的条件下,且在数据通道的数量少于显示界面的数量时,实现各显示界面均能够正常显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用以在不改变机顶盒硬件结构的条件下,且在数据通道的数量少于显示界面的数量时,实现各显示界面均能够正常显示。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所述显示设备包括n个数据通道,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位于同一显示屏内的m个显示界面,m为大于n的整数;该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用于在所述m个显示界面分别进行显示的m路待显示数据;

根据各所述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通过各所述数据通道传输各路所述待显示数据;其中部分路所述待显示数据通过同一所述数据通道传输;

根据各所述数据通道传输的各路所述待显示数据,在各所述显示界面分别进行显示。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各所述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通过各所述数据通道传输各路所述待显示数据,具体包括:

按照预设的通道确定规则,确定用于传输k路待显示数据的第一通道;其中,k为小于m的正整数,所述n个数据通道中除所述第一通道之外的其余每个所述数据通道为第二通道;

按照预设的数据传输规则,确定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传输的k路待显示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通道的空闲状态,依次传输所述k路待显示数据;

通过各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传输其余各路待显示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通道确定规则包括:

从所述n个数据通道中选择任一数据通道为所述第一通道,且对于获取到的至少部分帧待显示数据,不同帧所述k路待显示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通道均为同一个所述数据通道;

或,从所述n个数据通道中选择任一处于空闲状态的数据通道为所述第一通道。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规则包括:

从所述m路待显示数据中选择出n路待显示数据时,确定出用于传输所述n路待显示数据对应的数据通道,将剩余的m-n路待显示数据中的至少部分路待显示数据、以及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一路待显示数据确定为所述k路待显示数据;

或,根据获取到的各路待显示数据的数据大小,从所述m路待显示数据中,选择出k路待显示数据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进行传输。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获取到的各路待显示数据的数据大小,从所述m路待显示数据中,选择出k路待显示数据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具体包括:

若获取到的当前m路待显示数据均为第一帧数据时,从所述m路待显示数据中,任意选择出k路待显示数据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进行传输;

若获取到的当前m路待显示数据为除第一帧之外的数据时,从各路第一帧的待显示数据中选择出数据最小的k路待显示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m个解复用单元,各所述解复用单元、各所述显示界面、各路所述待显示数据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通道的空闲状态,依次传输所述k路待显示数据,具体包括:

依次对所述k路待显示数据中的各路待显示数据,执行以下过程:

判断任一路待显示数据对应的所述解复用单元与所述第一通道是否处于绑定状态;

若是,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将该路待显示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所述解复用单元中;

若否,继续判断所述第一通道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处于,则对所述第一通道与已绑定的解复用单元进行解除绑定处理,再将该路待显示数据对应的所述解复用单元与所述第一通道进行绑定处理,并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将该路待显示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所述解复用单元中;

若不处于,保持所述第一通道的当前状态,直至所述第一通道处于空闲状态为止。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所述第一通道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通道已绑定的解复用单元的存储空间是否存在未解码的待显示数据;

若存在,则判断出所述第一通道未处于空闲状态;

若不存在,则判断出所述第一通道处于空闲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具有n个数据通道,还具有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显示器包括位于同一显示屏内的m个显示界面,m为大于n的整数;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获取当前用于在所述m个显示界面分别进行显示的m路待显示数据;

根据各所述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通过各所述数据通道传输各路所述待显示数据;其中部分路所述待显示数据通过同一所述数据通道传输;

根据各所述数据通道传输的各路所述待显示数据,在各所述显示界面分别进行显示。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被具体配置为:

按照预设的通道确定规则,确定用于传输k路待显示数据的第一通道;其中,k为小于m的正整数,所述n个数据通道中除所述第一通道之外的其余每个所述数据通道为第二通道;

按照预设的数据传输规则,确定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传输的k路待显示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通道的空闲状态,依次传输所述k路待显示数据;

通过各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传输其余各路待显示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性存储介质,所述可读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显示方法。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在获取到当前用于在m个显示界面分别进行显示的m路待显示数据时,可以根据各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通过各数据通道传输各路待显示数据,其中,部分路待显示数据通过同一数据通道传输;如此,虽然数据通道的数量少于显示界面的数量,也即数据通道的数量少于需要传输待显示数据的路数,但仍然能够通过n个数据通道传输m路待显示数据,以实现将m路待显示数据在m个显示界面上分别进行显示,从而在不改变显示设备的结构、降低显示设备的制作成本的基础上,即可实现显示设备的多屏显示,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对应的显示屏中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介绍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显示设备,结构如图1所示,与图1对应的显示屏的显示界面如图2所示,显示设备可以包括n个数据通道10,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位于同一显示屏内的m个显示界面20,m为大于n的整数;

其中,在图1中,n为3,m为4,但在实际情况中,m和n的取值并不限于4和3,还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其他数值,在此并不限定,此处只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并且,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数据通道10与显示界面20之间的解复用单元30和播放器40,其中,解复用单元30中具有存储空间,可以将通过数据通道10传输的待显示数据暂时存储于存储空间中,等待解复用单元30对存储的待显示数据进行解码,之后,解复用单元30将解码后的待显示数据传输至播放器40中,再传输至显示界面20,以实现多屏显示。

说明一点,为了保证各显示界面20可以正常显示图像,避免各显示界面20之间相互干扰,解复用单元30、播放器40、显示界面20、以及各路待显示数据为一一对应设置。

当然,在实际情况中,显示设备还包括其他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结构,具体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如图3所示,该显示方法包括:

s301、获取当前用于在m个显示界面分别进行显示的m路待显示数据;

其中,一个显示界面需要显示的数据对应一路待显示数据,待显示数据的路数可以理解为显示界面的数量。

因此,在不同的显示界面显示的内容不同时,需要为各显示界面提供不同的待显示数据,所以提供的待显示数据的路数需要与显示界面的数量相同,且每路待显示数据用于在其对应的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并且,待显示数据可以通过传送流(tranportstream,ts)的方式传输,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传输,在此并不限定。

s302、根据各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通过各数据通道传输各路待显示数据;其中部分路待显示数据通过同一数据通道传输;

s303、根据各数据通道传输的各路待显示数据,在各显示界面分别进行显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虽然数据通道的数量少于显示界面的数量,也即数据通道的数量少于需要传输待显示数据的路数,但仍然能够通过n个数据通道传输m路待显示数据,以实现将m路待显示数据在m个显示界面上分别进行显示,从而在不改变显示设备的结构、降低显示设备的制作成本的基础上,即可实现显示设备的多屏显示,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受。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各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通过各数据通道传输各路待显示数据,具体包括:

按照预设的通道确定规则,确定用于传输k路待显示数据的第一通道;其中,k为小于m的正整数,n个数据通道中除第一通道之外的其余每个数据通道为第二通道;

按照预设的数据传输规则,确定通过第一通道传输的k路待显示数据;

根据第一通道的空闲状态,依次传输k路待显示数据;

通过各第二通道分别传输其余各路待显示数据。

例如,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例,m为4,n为3时,k可以为2,也即存在2路待显示数据共用一个数据通道,共用的该数据通道定义为第一通道;其中,将四路待显示数据分别标记为data1、data2、data3和data4,三个数据通道分别标记为p1、p2和p3,若确定出待显示数据data1和待显示数据data4共用一个数据通道,且该数据通道为p1,也即第一通道为p1,那么:

第一通道p1可以根据空闲状态,依次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1和待显示数据data4;

数据通道p2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2;

数据通道p3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3。

如此,通过较少的数据通道,即可实现各路待显示数据的传输,可以保证各显示界面正常地显示画面,实现多屏同时显示,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受。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道确定规则包括:

从n个数据通道中选择任一数据通道为第一通道,且对于获取到的至少部分帧待显示数据,不同帧k路待显示数据对应的第一通道均为同一个数据通道;

或,从n个数据通道中选择任一处于空闲状态的数据通道为第一通道。

例如,参见图1所示的结构,三个数据通道分别标记为p1、p2和p3,可以始终选择数据通道p1作为第一通道,或者,始终选择数据通道p2作为第一通道,又或者,始终选择数据通道p3作为第一通道。

也就是说,在实际情况中,在选择第一通道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要,提高设计的灵活性。

如此,可以避免多次重复确定第一通道,以减少确定第一通道的时间,进而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从而保证各显示界面可以正常显示。

又例如,同样参见图1所示的结构,在获取到各路对应的第一帧数据时,从三个数据通道中任意选择一个数据通道为第一通道,假使选择数据通道p1为第一通道;然后确定各路对应的第一帧数据的大小,此时:

若数据通道p1中传输的两路第一帧数据为较小的两个时,那么之后始终保持数据通道p1为第一通道;

若数据通道p1中传输的两路第一帧数据不是较小的两个时,可以按照当前数据通道与解复用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以调整程度最小的原则,重新从各数据通道中选择出一个数据通道作为第一通道,且该第一通道用于传输数据大小较小的那两路待显示数据,从获取到的第二帧数据开始保持第一通道不变。

如此,可以在避免多次重复确定第一通道,以减少确定第一通道的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各待显示数据可以被正常有效的传输,从而保证各显示界面可以正常显示。

再例如,依然参见图1所示的结构,在将四路待显示数据分别标记为data1、data2、data3和data4,三个数据通道分别标记为p1、p2和p3时,以需要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4为例,那么:

可以首先判断数据通道p1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是,则可以通过数据通道p1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4,此时数据通道p1为第一通道;

若否,则判断数据通道p2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是,则可以通过数据通道p2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4,此时数据通道p2为第一通道;

若否,则判断数据通道p3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是,则可以通过数据通道p3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4,此时数据通道p3为第一通道;

若否,则可以等待数据通道p3处于空闲状态时再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4。

如此,在根据空闲状态确定第一通道时,可以充分利用空闲状态的数据通道传输待显示数据,以保证各待显示数据可以被正常有效的传输,避免在选择未处于空闲状态的数据通道时而导致待显示数据无法被有效传输的问题出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有效性,保证各显示界面可以流畅地显示画面。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规则包括:

从m路待显示数据中选择出n路待显示数据时,确定出用于传输n路待显示数据对应的数据通道,将剩余的m-n路待显示数据中的至少部分路待显示数据、以及第一通道对应的一路待显示数据确定为k路待显示数据;

或,根据获取到的各路待显示数据的数据大小,从m路待显示数据中,选择出k路待显示数据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

例如,参见图1所示的结构,将四路待显示数据分别标记为data1、data2、data3和data4,三个数据通道分别标记为p1、p2和p3,首先,定义待显示数据data1需通过数据通道p1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2需通过数据通道p2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3需通过数据通道p3传输,那么:

若第一通道为数据通道p1时,选择出的k路待显示数据包括:待显示数据data1和待显示数据data4;

若第一通道为数据通道p2时,选择出的k路待显示数据包括:待显示数据data2和待显示数据data4;

若第一通道为数据通道p3时,选择出的k路待显示数据包括:待显示数据data3和待显示数据data4。

又例如,参见图1所示的结构,在将四路待显示数据分别标记为data1、data2、data3和data4,三个数据通道分别标记为p1、p2和p3时,若根据四路待显示数据的数据大小,从4路待显示数据中,选择出的2路待显示数据为待显示数据data1和待显示数据data2时,那么:选择出的k路待显示数据包括:待显示数据data1和待显示数据data2。

如此,在根据获取到的各路待显示数据的数据大小,选择k路待显示数据时,考虑了需要传输的数据的大小,以保证待显示数据可以被正常有效地传输,从而保证各显示界面可以流畅地显示画面。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获取到的各路待显示数据的数据大小,从m路待显示数据中,选择出k路待显示数据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具体包括:

若获取到的当前m路待显示数据均为第一帧数据时,从m路待显示数据中,任意选择出k路待显示数据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

若获取到的当前m路待显示数据为除第一帧之外的数据时,从各路第一帧的待显示数据中选择出数据最小的k路待显示数据。

其中,在获取到第一帧数据时,此时解复用单元中的存储空间暂时为空(也即暂时没有待显示数据存储进来),所以此时存储空间中具有较多的空间以存储待显示数据,因此,在通过n个数据通道传输m路待显示数据时,可以从m路待显示数据中,任意选择出k路待显示数据通过第一通道传输。

之后,在各解复用单元对已存储的第一帧的待显示数据进行解码后,可以确定出各路待显示数据的数据大小,然后将数据最小的k路待显示数据通过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可以保证k路待显示数据可以被正常有效地传输,还可以保证数据较大的待显示数据同样可以被正常有效地传输,避免因数据较大的多路待显示数据通过共用一个数据通道进行传输时而导致的数据传输速度降低,进而避免播放的画面出现卡顿或停播的问题出现,从而保证各显示界面可以流畅地进行显示,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各路待显示数据的数据大小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确定:

数据大小=视频长度×视频深度×帧率×位深;

其中,待显示数据的类型一般包括i帧和p帧,且第一帧的待显示数据的类型一般为i帧,该类型的数据包含的数据信息较多且数据量较大,所以通过i帧数据可以确定出视频长度、视频深度、帧率、位深,具体的确定过程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例如但不限于,以分辨率1920×1080的显示屏为例,帧率可以为60帧,也即1秒可以显示60帧,位深可以为10bit。若以分辨率1280×720的显示屏为例,帧率可以为50帧,位深可以为8bit。

说明一点,在实际情况中,为了能够确定出数据最小的k路待显示数据,并不限于根据各路第一帧的待显示数据进行确定,还可以根据各路第二帧、第三帧或其他帧的待显示数据进行确定,只要能够确定出数据最小的k路待显示数据即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还包括:m个解复用单元,各解复用单元、各显示界面、各路待显示数据一一对应时,根据第一通道的空闲状态,依次传输k路待显示数据,具体包括:

依次对k路待显示数据中的各路待显示数据,执行以下过程:

判断任一路待显示数据对应的解复用单元与第一通道是否处于绑定状态;

若是,通过第一通道将该路待显示数据传输至对应的解复用单元中;

若否,继续判断第一通道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处于,则对第一通道与已绑定的解复用单元进行解除绑定处理,再将该路待显示数据对应的解复用单元与第一通道进行绑定处理,并通过第一通道将该路待显示数据传输至对应的解复用单元中;

若不处于,保持第一通道的当前状态,直至第一通道处于空闲状态为止。

如此,可以保证共用同一数据通道传输的各路待显示数据被正常有效地传输,进而保证各路待显示数据可以准确地在相应地显示界面进行显示,在保证各显示界面可以流畅地显示画面的同时,避免各显示界面出现显示错误,提高用户的体验。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第一通道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具体包括:

判断第一通道已绑定的解复用单元的存储空间是否存在未解码的待显示数据;

若存在,则判断出第一通道未处于空闲状态;

若不存在,则判断出第一通道处于空闲状态。

这是由于:

如果在第一通道已绑定的解复用单元(若用解复用单元1表示)的存储空间中还存在未解码的待显示数据,此时解除第一通道与解复用单元1的绑定关系时,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1、可能会影响后续从存储空间中提取待显示数据的过程;

2、当解复用单元1对应的下一帧待显示数据再次传输进来时,可能会出现数据堆叠的情况,最终影响待显示数据在显示界面的显示。

因此,应尽可能地保证在已绑定的解复用单元的存储空间中不存在未解码的待显示数据时解除绑定,以保证各帧待显示数据的顺利传输、解码和显示。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获取到的除第一帧之外的数据,传输连续多帧k路待显示数据时,对应的第一通道为同一个数据通道,或对应的第一通道为根据各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确定出的其中一个数据通道。

也就是说,不管是第几帧待显示数据需要传输,均可以始终选择固定的一个数据通道传输固定的k路待显示数据。

例如但不限于,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例,不管传输的是第几帧的待显示数据,始终选择待显示数据data1和待显示数据data4共用数据通道p1进行传输,并且,待显示数据data2始终选择数据通道p2进行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3始终选择数据通道p3进行传输。

如此,可以避免每传输一帧数据就轮询全部的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减少在显示画面之前进行处理的时间,同时还可以保证各显示界面正常显示。

或者,不管是第几帧待显示数据需要传输,均需要根据各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选择共用的数据通道。

例如,但不限于,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例,在传输四路第j帧的待显示数据时,j为正整数,对于待显示数据data4,需要依次确定数据通道p1、数据通道p2和数据通道p3的空闲状态,在确定出哪个数据通道为空闲状态时,就将其设置为第一通道,并通过该第一通道进行传输;在传输四路第j+1帧的待显示数据时,对于待显示数据data4,依然需要依次确定各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

如此,可以避免在始终选择的固定的数据通道中需要传输的数据较大时而影响数据的有效传输,进而避免卡顿或停播的问题出现,从而保证各显示界面可以流畅地显示。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结合图4所示的流程图,以图1所示的结构,第一通道始终为数据通道p1,且待显示数据data1和待显示数据data4均通过数据通道p1进行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2通过数据通道p2进行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3通过数据通道p3进行传输为例进行说明。

s401、获取待显示数据;

s402、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1;若是,执行s403;若否,执行s407;

s403、判断数据通道p1是否与解复用单元d1绑定;若是,执行s404;若否,执行s405;

s404、通过数据通道p1将待显示数据data1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1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1在显示界面w1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405、判断数据通道p1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执行s406;若否,保持当前步骤;

其中,该步骤的实现方式可以为:

判断与数据通道p1当前处于绑定状态的解复用单元d4中存储空间内的数据是否小于255,或者,可以理解为:判断与数据通道p1当前处于绑定状态的解复用单元d4中存储空间内是否存在未解码的待显示数据。

s406、先对数据通道p1与解复用单元d4进行解绑处理,再对数据通道p1与解复用单元d1进行绑定处理;回到s404;

s407、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2;若是,执行s408;若否,执行s409;

s408、对数据通道p2与解复用单元d2进行绑定处理,通过数据通道p2将待显示数据data2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2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2在显示界面w2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409、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3;若是,执行s410;若否,执行s411;

s410、对数据通道p3与解复用单元d3进行绑定处理,通过数据通道p3将待显示数据data3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3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3在显示界面w3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411、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4;若是,执行s412;若否,丢弃该待显示数据,并结束流程;

s412、判断数据通道p1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执行s413;若否,保持当前步骤;

s413、先对数据通道p1与解复用单元d1进行解绑处理,再对数据通道p1与解复用单元d4进行绑定处理,并通过数据通道p1将待显示数据data4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4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4在显示界面w4进行显示。

其中,对于此实施例一而言,第一通道并不限于数据通道p1,还可以是数据通道p2或数据通道p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要,提高设计的灵活性。

实施例二:结合图5所示的流程图,以图1所示的结构,第一通道根据各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确定,待显示数据data1通过数据通道p1进行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2通过数据通道p2进行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3通过数据通道p3进行传输为例进行说明。

s501、获取待显示数据;

s502、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1;若是,执行s503;若否,执行s507;

s503、判断数据通道p1是否与解复用单元d1绑定;若是,执行s504;若否,执行s505;

s504、通过数据通道p1将待显示数据data1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1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1在显示界面w1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505、判断数据通道p1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执行s506;若否,保持当前步骤;

其中,该步骤的实现方式可以为:

判断与数据通道p1当前处于绑定状态的解复用单元d4中存储空间内的数据是否小于255,或者,可以理解为:判断与数据通道p1当前处于绑定状态的解复用单元d4中存储空间内是否存在未解码的待显示数据。

s506、先对数据通道p1与解复用单元d4进行解绑处理,再对数据通道p1与解复用单元d1进行绑定处理;回到s504;

s507、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2;若是,执行s508;若否,执行s512;

s508、判断数据通道p2是否与解复用单元d2绑定;若是,执行s509;若否,执行s510;

s509、通过数据通道p2将待显示数据data2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2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2在显示界面w2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510、判断数据通道p2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执行s511;若否,保持当前步骤;

s511、先对数据通道p2与解复用单元d4进行解绑处理,再对数据通道p2与解复用单元d2进行绑定处理;回到s509;

s512、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3;若是,执行s513;若否,执行s517;

s513、判断数据通道p3是否与解复用单元d3绑定;若是,执行s514;若否,执行s515;

s514、通过数据通道p3将待显示数据data3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3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3在显示界面w3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515、判断数据通道p3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执行s516;若否,保持当前步骤;

s516、先对数据通道p3与解复用单元d4进行解绑处理,再对数据通道p3与解复用单元d3进行绑定处理;回到s514;

s517、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4;若是,执行s518;若否,丢弃该待显示数据,并结束流程;

s518、判断数据通道p1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执行s519;若否,执行s420;

s519、先对数据通道p1与解复用单元d1进行解绑处理,再对数据通道p1与解复用单元d4进行绑定处理,并通过数据通道p1将待显示数据data4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4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4在显示界面w4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520、判断数据通道p2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执行s521;若否,执行s522;

s521、先对数据通道p2与解复用单元d2进行解绑处理,再对数据通道p2与解复用单元d4进行绑定处理,并通过数据通道p2将待显示数据data4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4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4在显示界面w4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522、判断数据通道p3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执行s523;若否,保持在当前步骤;

s523、先对数据通道p3与解复用单元d3进行解绑处理,再对数据通道p3与解复用单元d4进行绑定处理,并通过数据通道p3将待显示数据data4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4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4在显示界面w4进行显示。

实施例三:结合图6所示的流程图,以图1所示的结构,四路第一帧的待显示数据中数据最小的两路待显示数据为data2和data3,且数据通道p2为第一通道,待显示数据data1通过数据通道p1进行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4通过数据通道p3进行传输为例进行说明。

s601、获取待显示数据;

s602、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1;若是,执行s603;若否,执行s604;

s603、对数据通道p1与解复用单元d1进行绑定处理,并通过数据通道p1将待显示数据data1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1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1在显示界面w1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604、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2;若是,执行s605;若否,执行s609;

s605、判断数据通道p2是否与解复用单元d2绑定;若是,执行s606;若否,执行s607;

s606、通过数据通道p2将待显示数据data2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2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2在显示界面w2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607、判断数据通道p2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执行s608;若否,保持当前步骤;

s608、先对数据通道p2与解复用单元d3进行解绑处理,再对数据通道p2与解复用单元d2进行绑定处理;回到s606;

s609、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3;若是,执行s610;若否,执行s612;

s610、判断数据通道p2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是,执行s611;若否,保持当前步骤;

s611、先对数据通道p2与解复用单元d2进行解绑处理,再对数据通道p2与解复用单元d3进行绑定处理,通过数据通道p2将待显示数据data3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3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3在显示界面w3进行显示;结束流程;

s612、判断获取到的待显示数据是否为待显示数据data4;若是,执行s613;若否,丢弃该待显示数据,并结束流程;

s613、对数据通道p4与解复用单元d4进行绑定处理,并通过数据通道p4将待显示数据data4传输至解复用单元d4中,并根据待显示数据data4在显示界面w4进行显示。

其中,对于此实施例三而言,第一通道并不限于数据通道p2,还可以是数据通道p1或数据通道p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要,提高设计的灵活性。

说明一点,在实际情况中,可以将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三相结合使用,也就是说,在四路第一帧的待显示数据中数据最小的两路待显示数据为data2和data3,且待显示数据data1通过数据通道p1进行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4通过数据通道p3进行传输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为:

待显示数据data2通过数据通道p2进行传输;

在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3,需要根据各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确定出第一通道,再通过第一通道传输待显示数据data3;

其中,具体过程可参见实施例二,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此,既可以有效避免第一通道传输的多路数据出现数据过大而导致无法有效传输的问题出现,还可以对各数据通道进行轮询,以选择出空闲状态的数据通道作为第一通道,以避免第一通道处于非空闲状态时导致数据无法及时传输的问题出现,进而可以保证画面显示的流畅性,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具有n个数据通道,还具有显示器701和控制器702(如图7所示),显示器701包括位于同一显示屏内的m个显示界面,m为大于n的整数;其中,控制器702被配置为:

获取当前用于在m个显示界面分别进行显示的m路待显示数据;

根据各数据通道的空闲状态,通过各数据通道传输各路待显示数据;其中部分路待显示数据通过同一数据通道传输;

根据各数据通道传输的各路待显示数据,在各显示界面分别进行显示。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702被具体配置为:

按照预设的通道确定规则,确定用于传输k路待显示数据的第一通道;其中,k为小于m的正整数,n个数据通道中除第一通道之外的其余每个数据通道为第二通道;

按照预设的数据传输规则,确定通过第一通道传输的k路待显示数据;

根据第一通道的空闲状态,依次传输k路待显示数据;

通过各第二通道分别传输其余各路待显示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m个解复用单元,各解复用单元、各显示界面、各路待显示数据一一对应;

控制器702被具体配置为:

依次对k路待显示数据中的各路待显示数据,执行以下过程:

判断任一路待显示数据对应的解复用单元与第一通道是否处于绑定状态;

若是,通过第一通道将该路待显示数据传输至对应的解复用单元中;

若否,继续判断第一通道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处于,则对第一通道与已绑定的解复用单元进行解除绑定处理,再将该路待显示数据对应的解复用单元与第一通道进行绑定处理,并通过第一通道将该路待显示数据传输至对应的解复用单元中;

若不处于,保持第一通道的当前状态,直至第一通道处于空闲状态为止。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702被具体配置为:

判断第一通道已绑定的解复用单元的存储空间是否存在未解码的待显示数据;

若存在,则判断出第一通道未处于空闲状态;

若不存在,则判断出第一通道处于空闲状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性存储介质,可读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显示方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