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时钟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97793发布日期:2021-03-17 00: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终端时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智能终端的时钟分别与计量主站的时钟、卫星的时钟和通信基站时钟的对时的第一时钟、第二时钟、第三时钟和第四时钟,根据所述第三时钟或/和所述第四时钟是否可信判断所述智能终端的时钟是否异常;

s20.若所述智能终端的时钟存在异常,计算所述计量主站的时钟与所述卫星的时钟或所述通信基站的时钟之间差值作为第一时钟偏差,所述智能终端的时钟根据所述第一时钟偏差进行对时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智能终端;

s30.对所述校正后的智能终端采用约束条件再次判断是否存在时钟走时异常,若所述校正后的智能终端走时异常,将智能终端列入维护清单;

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计量主站的时钟与智能终端的时钟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偏差阈值,以及智能终端请求与计量主站的时钟对时的频率是否大于频率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时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时钟是否异常的步骤包括:

s11.计算所述第一时钟与所述第二时钟之间的差值作为第二时钟偏差、所述第一时钟与所述第三时钟之间的差值作为第三时钟偏差,以及所述第一时钟与所述第四时钟之间的差值作为第四时钟偏差;

s12.若所述第三时钟偏差或/和所述第四时钟偏差大于所述偏差阈值,智能终端向计量主站请求对时,得到卫星的第三时钟和通信基站的第四时钟反馈给所述计量主站,所述计量主站判断所述第三时钟或/和所述第四时钟是否可信;

s13.若所述第三时钟或/和所述第四时钟不可信,则所述智能终端的时钟存在异常;若所述第三时钟或/和所述第四时钟可信,则所述智能终端与卫星或通信基站之间的时钟对时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时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若所述第三时钟偏差或/和所述第四时钟偏差不大于所述偏差阈值,所述智能终端的时钟正常,不需要对时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时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判断所述第三时钟或所述第四时钟是否可信包括:若所述计量主站的第二时钟与所述卫星的第三时钟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偏差阈值,则所述卫星的第三时钟可信,否则所述卫星的第三时钟不可信;同理若所述计量主站的第二时钟与所述通信基站的第四时钟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偏差阈值,则所述通信基站的第四时钟可信,否则所述通信基站的第四时钟不可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终端时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之前,还包括:计量主站的时钟与智能终端的时钟每天对时一次,得到第二时钟偏差;智能终端每间隔若干分钟与卫星的时钟和通信基站的时钟对时一次,得到第三时钟偏差或/和第四时钟偏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终端时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终端每间隔若干分钟与卫星的时钟和通信基站的时钟对时一次,得到第三时钟偏差或/和第四时钟偏差包括:若智能终端每间隔若干分钟与卫星的时钟或通信基站的时钟对时一致,则得到智能终端的时钟与之对时一致的第三时钟偏差或第四时钟偏差;若智能终端每间隔若干分钟与卫星的时钟和通信基站的时钟对时均一致,则得到第三时钟偏差和第四时钟偏差。

7.一种智能终端时钟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钟异常判断模块、对时补偿模块和时钟管理模块;

所述时钟异常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智能终端的时钟分别与计量主站的时钟、卫星的时钟和通信基站时钟的对时的第一时钟、第二时钟、第三时钟和第四时钟,根据所述第三时钟或/和所述第四时钟是否可信判断所述智能终端的时钟是否异常;

所述对时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智能终端的时钟存在异常,计算所述计量主站的时钟与所述卫星的时钟或所述通信基站的时钟之间差值作为第一时钟偏差,所述智能终端的时钟根据所述第一时钟偏差进行对时校正,得到校正后的智能终端;

所述时钟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校正后的智能终端采用约束条件再次判断是否存在时钟走时异常,若所述校正后的智能终端走时异常,将智能终端列入维护清单;

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计量主站的时钟与智能终端的时钟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偏差阈值,以及智能终端请求与计量主站的时钟对时的频率是否大于频率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终端时钟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异常判断模块包括偏差计算子模块、时钟可信判断子模块和异常判断子模块;

所述偏差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时钟与所述第二时钟之间的差值作为第二时钟偏差、所述第一时钟与所述第三时钟之间的差值作为第三时钟偏差,以及所述第一时钟与所述第四时钟之间的差值作为第四时钟偏差;

所述时钟可信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时钟偏差或/和所述第四时钟偏差大于所述偏差阈值,智能终端向计量主站请求对时,得到卫星的第三时钟和通信基站的第四时钟反馈给所述计量主站,所述计量主站判断所述第三时钟或/和所述第四时钟是否可信;

所述异常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时钟或/和所述第四时钟不可信,则所述智能终端的时钟存在异常;若所述第三时钟或/和所述第四时钟可信,则所述智能终端与卫星或通信基站之间的时钟对时完成。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时钟管理方法。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时钟管理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智能终端时钟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通过智能终端与计量主站、卫星、通信基站的时钟对时,知晓智能终端是否发生异常,基于智能终端发送异常的基础上,根据计量主站与卫星或通信基站对时的偏差对智能终端的时钟异常进行校正,对校正后的智能终端采用约束条件进行管理,确保电力系统台区中智能终端的准确对时,也便于管理者对对时异常的智能终端进行维护管理,解决了现有智能终端的时钟对时方法不能确保智能终端和计量主站的时钟保持一致,实时准确率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建;张晓平;陈冠;曾争;霍梓航;吴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