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机用后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6688发布日期:2021-07-27 1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手机用后壳,包括手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1)的上端外表面胶接有后盖(2),所述后盖(2)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板槽(4),所述板槽(4)内部设置有翻板(3),所述翻板(3)的两侧对称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转杆(31),所述板槽(4)的内表面两侧靠近后端位置均开设有转杆槽,所述转杆(31)位于转杆槽内部,且其二者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翻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扭转弹簧(32),所述扭转弹簧(32)套接在转杆(31)上,所述扭转弹簧(32)的一端与转杆槽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翻板(3)固定连接,所述翻板(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卡合机构(5);

所述卡合机构(5)包括t形滑块(51)、t形滑槽(53)、压缩弹簧(54)和卡块(52),所述板槽(4)的内表面前端开设t形滑槽(53),所述t形滑槽(53)内部设置t形滑块(51),所述t形滑块(51)与t形滑槽(53)滑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54)在t形滑槽(53)内部,所述t形滑块(51)的前端外表面与压缩弹簧(5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54)的另一端与t形滑槽(53)内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翻板(3)的前端外表面与卡块(5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用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豁口,所述t形滑块(51)的一端穿过豁口并延伸至后盖(2)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用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1)位于翻板(3)的两侧靠近后端位置,并与转杆槽相对应,且转杆(31)为金属材质,所述翻板(3)与板槽(4)通过转杆(31)与转杆槽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用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3)的尺寸小于板槽(4)的尺寸,且翻板(3)的后端截面呈半圆形,且其为金属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用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滑块(51)的移动距离等于豁口的宽度,且t形滑块(51)的移动距离大于卡块(52)的短边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机用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52)的截面呈为三角形,且卡块(52)为金属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机用后壳,包括手机,所述手机的上端外表面胶接有后盖,所述后盖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板槽,所述板槽内部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板槽的内表面两侧靠近后端位置均开设有转杆槽,所述转杆在转杆槽内部,且其二者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翻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套接在转杆上,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与转杆槽固定连接,所述翻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卡合机构,卡合机构主要包括T形滑块、T形滑槽、压缩弹簧和卡块,通过在翻板的两侧固定连接的扭转弹簧和转杆,在配合卡合结构,使用者可以通过单手就能完成翻板的自动收放。

技术研发人员:姜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佳恩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5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