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及其口内机、体外机、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7642700发布日期:2021-11-29 18:1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助听器及其口内机、体外机、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装置与流程

1.本文涉及助听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助听器及其口内机、体外机、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助听器中,通常采用设置在耳道内的麦克风来采集声音信号。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传送至颅骨后,颅骨振动可能进一步带动耳道振动,该振动信号可被麦克风再次采集、传送至颅骨,导致啸叫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听器口内机,一方面,助听器口内机将助听器体外机传输进来的声音信号,借助振动装置使得骨导传声器官发生振动,进而带动颅骨振动,以实现对声音信号的骨导传递;另一方面,助听器口内机中的检测装置采集骨导传声器官的振动信号,并向助听器体外机传递,以用于声音的反馈抑制,防止发生啸叫。
4.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助听器口内机,所述助听器口内机设置成安装至口内的骨导传声器官,所述助听器口内机包括振动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振动装置设置成能带动所述骨导传声器官振动,所述检测装置设置成检测所述骨导传声器官的振动信号。
6.一种助听器体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成与所述声音采集装置和上述的助听器口内机电连接;
7.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成能接收所述声音采集装置的采集信号和所述助听器口内机的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并将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后与所述声音采集装置的采集信号进行叠加,以根据叠加后的信号控制所述助听器口内机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8.一种助听器,包括上述的助听器口内机和助听器体外机。
9.一种助听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0.控制助听器体外机的声音采集装置采集声音信号;
11.控制助听器口内机的检测装置检测口内的骨导传声器官的振动信号;
12.将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振动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后与所述声音采集装置的采集信号进行叠加;
13.根据叠加后的信号,控制所述助听器口内机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14.一种助听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15.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6.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助听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7.本技术实施例的助听器口内机,被设置成安装至口内的骨导传声器官(如牙齿、牙槽骨等),助听器口内机可接收来自助听器体外机采集的声音信号,并通过振动装置的振动,带动骨导传声器官发生振动,进而带动颅骨振动,以实现对声音信号的骨导传递;检测装置可检测自骨导传声器官的振动信号,并将该振动信号传递至助听器体外机,以用于声音的反馈抑制,防止发生啸叫。
18.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文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文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文技术方案的限制。
20.图1为本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助听器口内机的使用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助听器口内机的使用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还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助听器口内机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
23.图4为本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助听器体外机的结构框图;
24.图5为本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助听器的结构框图;
25.图6为本技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助听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6.附图标记:
27.100

助听器口内机;
[0028]1‑
振动装置,2

检测装置,3

固定套,4

夹持件,5

粘结部;
[0029]
200

骨导传声器官;
[0030]
300

助听器体外机;
[0031]6‑
声音采集装置,7

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33]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助听器口内机100,如图1

图3所示,助听器口内机100被设置成安装到口腔内的骨导传声器官200上。其中,骨导传声器官200可以是牙齿或者是牙槽骨,可以将助听器口内机100以应力耦合的方式安装在骨导传声器官200上。
[0034]
其中,助听器口内机100设置成包括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振动装置1被设置成能带动骨导传声器官200振动,检测装置2被设置成检测骨导传声器官200的振动信号。
[0035]
助听器口内机100可与助听器体外机配合使用。助听器体外机可采集外界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传递至振动装置1,振动装置1可带动骨导传声器官200振动,进而带动颅骨振动,以实现对声音信号的骨导传递。
[0036]
颅骨的振动可能再次被助听器体外机采集到,若将该信号通过振动装置1进行固定传递,可能导致啸叫的发生。此时,检测装置2可检测骨导传声器官200的振动信号,并向助听器体外机传递,助听器体外机可根据检测装置2的检测信号,对助听器体外机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反馈抑制,防止发生啸叫
[0037]
相比气导麦克风,通过空气的振动到达麦克风完成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本技术实施例的助听器口内机100直接通过检测装置采集设置在口腔内的骨导传声器官200上的振动信号,可在高噪声环境下采集自身骨导高清声音信号。
[0038]
此外,用于检测骨导传声器官200的振动信号的检测装置2,对空气振动不敏感,只对固体振动信号敏感,所以无需设计气导通路结构,使得助听器口内机100的防水设计易于实现,且对于高噪音环境下采集振动骨导语音信号独具优势,可在高噪声环境下采集自身骨导高清声音信号。
[0039]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装置2被设置成包括至少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加速度的传感器,一般由质量块、阻尼器、弹性元件、敏感元件和调适电路等部分组成。根据传感器敏感元件的不同,常见的加速度传感器包括电容式、电感式、应变式、压阻式、压电式等,在此对传感器的型式不作限定。
[0040]
由于,加速度传感器只对振动信号敏感,所以无需气导通路结构设计。由于加速度传感器无需气导通路结构设计,所以对于助听器口内机100的防水设计特别容易,可简化设计,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加速度传感器对固体振动敏感,对于空气振动不敏感,所以对于高噪音环境下采集振动骨导语音信号独具优势。
[0041]
其中,设置至少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以检测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振动,即可以只检测某一方向上的振动信号,也可以是两个方向上的,或者是对三个方向的振动均进行检测,提高助听器口内机100的使用灵活性。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即上述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三个方向共同形成空间内的三维坐标系,如图1所示,可将第一方向设置成x向(人体面对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第二方向设置成y向(人体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第三方向设置成z向(人体的高度方向,即上下方向)。当然,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不限于前述。
[0042]
例如:至少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可实现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三个方向上的振动的检测,然后将三个方向的振动信号合成,即可实现声音的较好重现,且具有一定的明晰度。
[0043]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为实现上述对不同方向上振动信号的检测,可将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为单轴加速度传感器、两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是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一种,或者是几个加速度传感器的组合,多个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叠加的方式安装到骨导传声器官200上。单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各有优势,单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指向性更强,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能把所有的振动信号叠加整理,以重现效果好,音质自然,均衡性较好,逼真度较高的信号采集。
[0044]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装置2还可被设置成包括用于检测相同方向(可为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或三个方向)上的振动的多个带宽不同的加速度传感器。
[0045]
例如,对于沿第一方向(如x向)来说,用两个不同带宽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为单轴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沿x向的低频和中高频信号,或者是中低频和高频信号。上述不同带宽的加速度传感器的配合,实现了对设定方向上的信号的全频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带宽,也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多个带宽的检测频率之间也可设置具有一定频率数值上的重叠,避免漏频。
[0046]
例如,对于沿第一方向(如x向)、第二方向(如y向)来说,每个方向上均采用两个不
同带宽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为单轴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沿x向的低频和中高频信号、以及沿y向的低频和中高频信号,或者是分别采集沿x向的中低频和高频信号、以及沿y向的中低频和高频信号。采集两个方向上的低频或中低频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频带可设置为相同或不同,采集两个方向上的高频或中高频信号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频带可设置为相同或不同。
[0047]
或者,对于沿第一方向(如x向)、第二方向(如y向)来说,可采用两个不同带宽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为两轴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沿x向和y向的低频信号、以及沿x向和y向的中高频信号,或者是沿x向和y向的中低频信号、以及沿x向和y向的高频信号。
[0048]
应当理解,检测装置2除可以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来采集牙齿或牙槽骨的振动信号,还可以采用其他可检测振动的振动传感器,如压电传感器等。
[0049]
由于压电振子具有能耗低,无电磁辐射,且易于微型化等诸多优点,因此,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将振动装置1设置成包括压电振子。另外,压电振子的截面形状可设置为矩形或圆形等。
[0050]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助听器口内机100还设置成包括电源装置(图中未示出)和电路板(图中未示出)。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均设置成与电路板电连接,电源装置设置成为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供电,电源装置、电路板和检测装置2装配固定。
[0051]
骨导传声器官200可设置为牙齿,电源装置、电路板和检测装置2被设置成安装在牙齿的一侧(如靠近舌头一侧的舌侧),振动装置1被设置成安装在牙齿的另一侧(如靠近脸颊一侧的颊侧)。
[0052]
应当理解,电源装置、电路板和检测装置2、以及振动装置1可被设置在牙齿的相对的两侧,或者设置在牙齿的相邻的两侧,或者设置在牙齿的同一侧等。
[0053]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助听器口内机100还可设置为包括固定套3。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均设置成固定在上述固定套3上。固定套3可选用有弹性的塑料材质,可将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固定在固定套3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如图1所示,将固定套3设置成套设在至少一颗牙齿(如一颗牙齿或两颗牙齿)上,即固定套3和牙齿形成类似于凹凸的插接配合形式,使得助听器口内机100的安装牢固,外形较美观;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分别固定在固定套3内的两侧。
[0054]
该固定套3被制造为具有收缩率,以便当固定套3套设在牙齿上时,固定套3可以牢固地夹在牙齿上。固定套3的尺寸可略小于被套设的牙齿的尺寸,以便在固定套3与至少一颗牙齿的至少两个表面之间产生牢固的干涉配合。
[0055]
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助听器口内机100还包括夹持件4,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均设置成固定至夹持件4上。其中,夹持件4可设置成金属或非金属的弹性夹持件(如夹持件4可为钢管结构),使得夹持件4可弹性变形。将夹持件4夹持到至少一颗牙齿(如一颗牙齿或两颗牙齿)上,夹持件4可发生变形,且与至少一颗牙齿的至少两个表面产生干涉配合,以便夹持件4牢固地夹持在至少一颗牙齿上,可提高助听器口内机100安装的稳定性。夹持件4夹持到至少一颗牙齿上时,夹持件4可环绕至少一颗牙齿。
[0056]
其中,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可通过粘接部5粘接至夹持件4的两侧,或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至夹持件4上。
[0057]
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可固定在夹持件4的外侧(即远离牙齿的一侧),这样振动
装置1可通过夹持件4带动牙齿振动,检测装置2可检测牙齿传导至夹持件4的振动。或者,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可固定在夹持件4的内侧(即固定在夹持件4与牙齿之间),这样振动装置1可直接带动牙齿振动或者通过夹持件4带动牙齿振动,检测装置2可直接检测牙齿的振动或者检测牙齿传导至夹持件4的振动。
[0058]
或者,如图2所示,将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设置成直接粘接至骨导传声器官200上,即在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上设置粘接部5,通过粘接部5,将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固定在牙齿(如一颗牙齿或两颗牙齿)的两侧,粘结部5靠近牙齿的一侧和牙齿的外型面相契合,以提高安装牢固性。
[0059]
上述,助听器口内机100的多样化安装方式,可增加产品的多样式,进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
[0060]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振动装置1设置成向至少一颗牙齿传递振动,检测装置2设置成检测至少一颗牙齿的振动信号,且振动装置1的振动和检测装置2的检测同步进行,即振动装置1和检测装置2设置成同步地向至少一颗牙齿的表面传递振动和检测至少一颗牙齿的振动信号。
[0061]
其中,振动装置1传递振动的牙齿与检测装置2检测振动的牙齿可以为相同的牙齿,如:振动装置1向一颗或两颗牙齿传递振动,检测装置2同步地检测该一颗或两颗牙齿的振动信号。或者,振动装置1传递振动的牙齿与检测装置2检测振动的牙齿可以为不同的牙齿,如:振动装置1向一颗或两颗牙齿传递振动,检测装置2同步地检测其他的一颗或两颗牙齿的振动信号。
[0062]
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提供一种助听器体外机300。助听器体外机300包括声音采集装置6和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被设置成与声音采集装置6和助听器口内机100电连接。
[0063]
控制装置7设置成能接收声音采集装置6的采集信号以及助听器口内机100的检测装置2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并将检测装置2检测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后,与声音采集装置6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叠加,以根据叠加后的信号再控制助听器口内机100的振动装置1进行振动。
[0064]
也就是说,外界的声音信号被声音采集装置6采集后,传递到助听器口内机100,带动振动装置1进行振动,进而带动牙齿、颅骨振动,人接收到声音信号。声音采集装置6一般被设置安装在耳道内,而耳道在颅骨内,因此,颅骨的振动也能被声音采集装置6所采集到,信号会再次被传递到振动装置1。
[0065]
此时,检测装置2采集到牙齿的振动信号,并传递给助听器体外机300的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将检测装置2检测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再将反相处理后的振动信号与声音采集装置7的采集信号进行叠加,此时可将声音采集装置6采集的信号与检测装置2采集到的一致的信号抑制掉(将已传输过的声音信号抵消掉,避免二次传声),可有效地防止发生啸叫,提升声音信号的传输品质。
[0066]
其中,声音采集装置6可设置为包括常见的麦克风,即利用麦克风对外界声音进行采集,产品结构成熟,性能稳定,选用便捷。麦克风为气导麦克风。
[0067]
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提供一种助听器,包括助听器口内机100和助听器体外机300。
[0068]
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还提供一种助听器的控制方法。
[0069]
所述方法包括:
[0070]
s100:控制助听器体外机的声音采集装置采集声音信号;
[0071]
s200:控制助听器口内机的检测装置检测口内的骨导传声器官的振动信号;
[0072]
s300:将检测装置检测的振动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后,再与声音采集装置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叠加;
[0073]
s400:根据叠加后的信号,控制助听器口内机的振动装置进行振动。
[0074]
声音采集装置6和检测装置2分别采集气导的声音信号和固体的振动信号后,将检测装置2检测的振动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后,再与声音采集装置6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叠加,这样可将声音采集装置6采集的颅骨传递至耳道的声音信号抑制掉,可有效地防止发生啸叫,提升声音信号的传输品质。
[0075]
需要说明的是,声音采集装置6采集声音信号和检测装置2检测振动信号同时进行的,并无先后关系。检测装置2的进行反相处理的振动信号,和声音采集装置6采集的进行叠加的信号,可以是同时传输到控制装置7的,或者,二者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延时。
[0076]
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助听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读取执行计算机程序,以用来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77]
为减小助听器口内机100的体积,即设计得轻薄化,可将上述的助听器的控制装置设置在助听器体外机300内,也可提高产品的整体性。
[0078]
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的助听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79]
在本文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以上。
[0080]
虽然本文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文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文。任何本文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文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文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