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盘压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2330发布日期:2021-08-06 13:0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吸盘压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盘手机支架,尤其吸盘压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盘手机支架经常由于吸盘发生漏气情况,使内压不稳定,造成手机容易脱落吸盘,在行车过使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盘压力控制装置,它使吸盘吸附力稳定,避免手机脱落手机支架而造成行车过程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盘压力控制装置,包括:配有吸盘的支架和置于支架内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支架内还有气腔和抽气泵,压力开关与抽气泵之间配有电路,吸盘、气腔、压力开关和抽气泵气道相连,抽气泵对气腔加压增强吸盘的吸附力;压力开关内有压力开关帽,压力开关帽一端连接有压力开关弹簧,压力开关帽另一端连接有导电片,压力开关通过导电片启动或不启动抽气泵。

其技术效果:

1、当气腔内压达到预设压力值时,压力开关帽收缩,导电片与抽气泵不电连接,抽气泵停止对气腔加压。

2、气腔内压低于预设压力值时,压力开关弹簧推动压力开关帽,导电片与抽气泵电连接,抽气泵启动对对气腔加压。

3、气腔内压保持在预设的压力值范围,使吸盘始终保持稳定的吸附力,避免手机脱落手机支架而造成行车过程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内有电路板,压力开关与抽气泵之间通过电路板电路相连,电路板设有控制端,控制端与压力开关的导电片配合控制抽气泵启动或不启动。

其技术效果:压力开关的导电片与电路板的控制端相连时,抽气泵启动;压力开关的导电片与电路板的控制端不相连时,抽气泵不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开关与电路板的上壁面相对,压力开关置于电路板的控制端的上方,压力开关外侧有压力开关盖,导电片、压力开关帽、压力开关弹簧置于压力开关盖内。

其技术效果:压力开关盖为压力开关的整体固定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开关盖壁面有一盖孔,电路板的控制端为顶针,控制端下部垂直于电路板的上壁面,控制端上部穿过盖孔与导电片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下方有底盖,电路板上方有中盖,电路板固定于底盖,电路板中部有与抽气泵对应的板孔,抽气泵穿过电路板的板孔固定于底盖和中盖之间,压力开关通过压力开关盖固定于中盖底部。

其技术效果:中盖和底盖为电路板、压力开关和抽气泵的安装座,电路板、压力开关和抽气泵被包裹于中盖和底盖内。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开关的压力开关弹簧一端紧贴中盖底壁,压力开关弹簧另一端与压力开关帽相连,压力开关弹簧为压力开关的复位弹簧,压力开关帽为软胶材质。

其技术效果:压力开关内的压力开关弹簧配合软胶材质的压力开关帽,更适合气腔内压变化下压力开关的导电片与电路板的控制端电连接或不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上壁面有凸出壁面的圆形立壁,圆形立壁内侧形成有上腔体,中盖呈圆形状,中盖圆心有往下凹呈圆柱状的下腔体,下腔体和上腔体为气腔的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气腔的下腔体和上腔体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壁,气腔有压力开关气道和抽气泵气道,压力开关气道贯通台阶壁与压力开关连通,抽气泵气道贯通台阶壁与抽气泵连通。

其技术效果:气腔、压力开关气道和抽气泵气道形成连通的气道。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开关气道和抽气泵气道置于台阶壁,压力开关气道贯通台阶壁与压力开关的压力开关盖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泵有抽气孔,抽气泵气道贯通台阶壁凸出中盖的下壁面进入抽气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呈圆盘形,吸盘的圆心处有启动键,启动端的下部置于气腔的上腔体内,启动键的上部与吸盘相连,电路板设有启动端,启动键置于启动端的上方,启动键与启动端电连接或不电连接,启动键与启动端配合控制抽气泵启动。

其技术效果:当手机与支架连接时,按动启动键,启动键与电路板的启动端电路连接,启动端启动抽气泵;启动键与启动端不电路连接时,抽气泵不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气腔的下腔体底部有贯通中盖的中盖中孔,电路板的启动端穿过中盖中孔,启动端为顶针,启动端下部垂直于电路板的上壁面,启动端穿过中盖中孔置于下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启动键配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有外壳,吸盘露出外壳,底盖和中盖置于外壳内,抽气泵有排气开关,排气开关一端与抽气泵相连,排气开关另一端穿过外壳置于外壳一侧;电路板安装有电池和充电口。

其技术效果:

1、电池为抽气泵的动力源。

2、按压排气开关,支架内部压力解除,手机可脱离吸盘。

以上各进一步均为一个示例,各个示例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实施例,也可以在保证不矛盾的前提下,各示例任意组合构成组合式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整体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整体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的剥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b的剥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整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开关和抽气泵中盖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盖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盖仰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气泵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开关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开关剥面示意图。

附图中符号说明:

支架1吸盘2气腔3下腔体3.1上腔体3.2压力开关气道3.3抽气泵气道3.4电路板4启动端4.1控制端4.2电池4.3充电口4.4板孔4.5压力开关5压力开关盖5.1盖孔5.11导电片5.2压力开关帽5.3压力开关弹簧5.4抽气泵6抽气孔6.1排气开关6.2启动键7外壳8底盖9中盖10中盖中孔10.1台阶壁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如图1、图3、图6、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吸盘压力控制装置,包括配有吸盘2的支架1和置于支架1内的压力开关5,支架1内还有气腔3和抽气泵6,压力开关5与抽气泵6之间配有电路,吸盘2、气腔3、压力开关5和抽气泵6气道相连,抽气泵6对气腔3加压增强吸盘2的吸附力;压力开关5内有压力开关帽5.3,压力开关帽5.3一端连接有压力开关弹簧5.4,压力开关帽5.3另一端连接有导电片5.2,压力开关5通过导电片5.2启动或不启动抽气泵6;当气腔3内压达到预设压力值时,压力开关帽5.3收缩,导电片5.2与抽气泵6不电连接,抽气泵6停止对气腔3加压;气腔3内压低于预设压力值时,压力开关弹簧5.4推动压力开关帽5.3,导电片5.2与抽气泵6电连接,抽气泵6启动对对气腔3加压。

如图3、图6、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架1内有电路板4,压力开关5与抽气泵6之间通过电路板4电路相连,电路板4设有控制端4.2,控制端4.2与压力开关5的导电片5.2配合控制抽气泵6启动或不启动;压力开关5与电路板4的上壁面相对,压力开关5置于电路板4的控制端4.2的上方,压力开关5外侧有压力开关盖5.1,导电片5.2、压力开关帽5.3、压力开关弹簧5.4置于压力开关盖5.1内,压力开关盖5.1为压力开关5的整体固定构件;压力开关盖5.1壁面有一盖孔5.11,电路板4的控制端4.2为顶针,控制端4.2下部垂直于电路板4的上壁面,控制端4.2上部穿过盖孔5.11与导电片5.2相对。

如图3至图6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路板4下方有底盖9,电路板4上方有中盖10,电路板4固定于底盖9,电路板4中部有与抽气泵6对应的板孔4.5,抽气泵6穿过电路板4的板孔4.5固定于底盖9和中盖10之间,压力开关5通过压力开关盖5.1固定于中盖10底部;中盖10和底盖9为电路板4、压力开关5和抽气泵6的安装座,电路板4、压力开关5和抽气泵6被包裹于中盖10和底盖9内。

如图3、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力开关5的压力开关弹簧5.4一端紧贴中盖10底壁,压力开关弹簧5.4另一端与压力开关帽5.3相连,压力开关弹簧5.4为压力开关5的复位弹簧,压力开关帽5.3为软胶材质。

如图4以及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中盖10上壁面有凸出壁面的圆形立壁,圆形立壁内侧形成有上腔体3.2,中盖10呈圆形状,中盖10圆心有往下凹呈圆柱状的下腔体3.1,下腔体3.1和上腔体3.2为气腔3的主体;气腔3的下腔体3.1和上腔体3.2的连接处形成有台阶壁10.2,气腔3有压力开关气道3.3和抽气泵气道3.4,压力开关气道3.3贯通台阶壁10.2与压力开关5连通,抽气泵气道3.4贯通台阶壁10.2与抽气泵6连通;气腔3、压力开关气道3.3和抽气泵气道3.4形成连通的气道;压力开关气道3.3和抽气泵气道3.4均置于台阶壁10.2,压力开关气道3.3贯通台阶壁10.2与压力开关5的压力开关盖5.1内腔连通;抽气泵6有抽气孔6.1,抽气泵气道3.4贯通台阶壁10.2凸出中盖10的下壁面进入抽气孔6.1内。

如图3至图5以及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吸盘2呈圆盘形,吸盘2的圆心处有启动键7,启动端4.1的下部置于气腔3的上腔体3.2内,启动键7的上部与吸盘2相连,电路板4设有启动端4.1,启动键7置于启动端4.1的上方,启动键7与启动端4.1电连接或不电连接,启动键7与启动端4.1配合控制抽气泵6启动;当手机与支架1连接时,按动启动键7,启动键7与电路板4的启动端4.1电路连接,启动端4.1启动抽气泵6;启动键7与启动端4.1不电路连接时,抽气泵6不启动;气腔3的下腔体3.1底部有贯通中盖10的中盖中孔10.1,电路板4的启动端4.1穿过中盖中孔10.1,启动端4.1为顶针,启动端4.1下部垂直于电路板4的上壁面,启动端4.1穿过中盖中孔10.1置于下腔体3.1内;启动键7配有复位弹簧。

如图1至图4以及图6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架1有外壳8,吸盘2露出外壳8,底盖9和中盖10置于外壳8内,抽气泵6有排气开关6.2,排气开关6.2一端与抽气泵6相连,排气开关6.2另一端穿过外壳8置于外壳8一侧;电路板4安装有电池4.3和充电口4.4;电池4.3为抽气泵6的动力源;按压排气开关6.2,支架1内部压力解除,手机可脱离吸盘2。

支架1吸盘2气腔3下腔体3.1上腔体3.2压力开关气道3.3抽气泵气道3.4电路板4启动端4.1控制端4.2电池4.3充电口4.4板孔4.5压力开关5压力开关盖5.1盖孔5.11导电片5.2、压力开关帽5.3、压力开关弹簧5.4抽气泵6抽气孔6.1排气开关6.2启动键7外壳8底盖9中盖10中盖中孔10.1台阶壁10.2

当手机背部放置到吸盘2时,启动键7与电路板4启动端4.1电连接,抽气泵6启动抽气,抽气泵6通过抽气泵气道3.4抽出气腔3内的空气,气腔3形成真空使吸盘2的吸附力增强,吸盘2吸住手机背部;抽气泵6抽出气腔3内的空气时,由于压力开关气道3.3与气腔3相连,当气腔3内真空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值时,压力开关5的压力开关帽5.3在真空压力下,压力开关帽5.3向压力开关弹簧5.4收缩,导电片5.2与电路板4的控制端4.2不电连接;

当吸盘2吸附手机背部出现漏气时,气腔3内真空压力低至预设压力值时,压力开关弹簧5.4推动压力开关帽5.3复位,导电片5.2与电路板4的控制端4.2电连接,抽气泵6重新启动提高气腔3内的真空压力,从而增强吸盘2的吸附力,吸盘2的吸附力一直保持稳定,避免手机脱落手机支架而造成行车过程的安全隐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