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6426发布日期:2021-12-15 13:4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2.头戴式耳机,顾名思义是戴在头上,并非插入耳道内,是一种区别于入耳式耳塞的耳机。头戴式耳机具有声场好、不入耳,能避免擦伤耳道的优点。
3.目前市面上头戴耳机为了提高麦克风拾音效果,将麦杆加长,以便麦杆靠近嘴巴来获得良好的拾音。这种结构存在如下体验上面的缺点或缺陷:第一、当不使用麦克风时,较长的麦杆外露,当麦杆旋转至头梁位置,会有一节麦杆伸出于耳壳外。外出佩戴耳机听音乐时,从耳机外观上显得比较突兀;第二、麦杆收起时会有一节麦杆于耳壳外,麦杆容易晃动且易刮蹭到头发和碰到眼镜等,给使用者带来不良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其实现带麦杆的耳机外形的完整性,在不使用麦杆时,不会显得麦杆比较突兀,也不会刮到头发或眼镜,用户体验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其包括:
6.耳壳;所述耳壳的侧边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耳壳内具有与所述限位通孔连通的腔体;及
7.麦杆;所述麦杆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腔体内壁底部;所述麦杆的第二端部从所述限位通孔穿出于所述耳壳外。
8.可选地,所述限位通孔为部分环绕在所述耳壳侧边的长型通孔。
9.可选地,所述限位通孔的内壁上设有软胶层。
10.可选地,所述耳壳的侧边还设有两个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圆孔;各所述圆孔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通孔的两端且均与所述限位通孔连通;所述圆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限位通孔的宽度。
11.可选地,还包括:
12.主板;所述主板安装在所述腔体内;
13.禁音开关;所述禁音开关设置在所述主板上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及
14.禁音支架;所述禁音支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麦杆的第一端部;所述禁音支架能够在所述主板上随所述麦杆的转动而转动,并与所述禁音开关接触或远离。
15.可选地,还包括:
16.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固定在主板上;所述旋转支架上设有连接孔;及
17.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连接在所述麦杆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侧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禁音支架的另一端连接。
18.可选地,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一侧设有与所述麦杆的第一端部定位配合的限位槽。
19.可选地,还包括:
20.阻尼圈;所述阻尼圈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旋转支架之间。
21.可选地,所述旋转支架靠近所述连接支架的一侧上设有放置槽;所述阻尼圈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
22.可选地,所述麦杆为伸缩杆或直杆。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配戴舒适,麦杆转动连接在耳壳的腔体内壁上,需要使用麦克风时,向下转动麦杆拉出麦克风。在不用时向上翻转麦杆,麦杆部分被隐藏在耳壳内,不会显得耳机外观突兀,能最大限度地收纳麦杆,防止麦杆晃动刮蹭到头发及眼镜。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的麦杆在两个位置时的侧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在麦杆在隐藏状态下的立体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在麦杆在非隐藏状态下的立体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壳的内部结构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的爆炸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禁音开关、麦杆、禁音支架、旋转支架和连接支架的连接截面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禁音支架与禁音开关接触时的示意图。
31.图中,1、耳壳;2、限位通孔;3、主板;4、麦杆;5、圆孔;6、禁音开关;7、禁音支架;8、旋转支架;9、连接孔;10、连接支架;11、限位槽;12、阻尼圈;13、放置槽;14、遮挡件;15、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上”、“下”、“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耳机,其包括左右两个与耳朵配合的耳壳1和麦杆4。耳壳1的侧边开设有限位通孔2;耳壳1内具有与限位通孔2连通的腔体。麦杆4的第一端部转动连接在腔体内壁底部;麦杆4的第二端部从限位通孔2穿出于耳壳1外。
37.本实施例中的麦杆4的第二端部包括尼龙部分和金属部分。金属部分分别设置在麦杆4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尼龙部分与金属部分连接。尼龙部分采用尼龙材质制成,尼龙部分内部设有钢丝。在使用麦杆4时,使用者可以将麦杆4第二端部的尼龙部分掰弯至匹配自己嘴巴的位置。金属部分采用不锈钢金属材质制成,采用mim粉末冶金工艺(金属喷射成型粉末冶金,又简称mim技术),来确保麦杆4第二端部的金属部分和第一端部在使用者掰麦杆4的尼龙部分时不变形。麦杆4可以是直杆结构,也可以是更贴合使用者的嘴部的曲线结构。尼龙部分安装有麦克风。
3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将麦杆4铰接在耳壳1内的腔体中,在使用麦克风时,使用者可以向下转动麦杆4,麦杆4较长,且连接在耳壳1的底部,麦杆4的第二端部能较好地收音。不使用麦克风时,使用者向上转动麦杆4,麦杆4大部分隐藏于腔体内,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麦杆4外露,使耳机整体协调不突兀,令麦杆4不容易晃动且不刮蹭到头发及眼镜。将麦杆4连接在腔体底部可以最大限度地隐藏麦杆4,令该耳机在外形上与普通不带麦克风耳机保持一样的整体性。
39.其中,如图2所示,限位通孔2为部分环绕在耳壳1侧边的长型通孔。限位通孔2为沿耳壳1表面弧形设置的细长型的通孔,与麦杆4的滑动轨迹相符,能够限定麦杆4的滑动位置。长型通孔对声音的影响较小,对声音(主要是低频)会带来细微影响。为减小限位通孔2对音频(尤其是低频)的影响,可以通过软件调均衡器eq来改善。限位通孔2的内壁上设有软胶层。软胶层由硅胶或tpu或tpe等软胶制成。通过软胶的变形来实现限位通孔2的开口宽度更小,具有限位作用。同时设置在软胶层能避免麦杆4在滑动时划伤,并对于麦杆4的旋转也会有一点阻尼的效果,使得麦杆4转动到任一位置能自动停止。如图5所示,耳壳1上安装有遮挡件14。遮挡件14为长条形的曲线结构,与耳壳1的外部曲线吻合。遮挡件14通过软硬胶双色注塑成型,装配于耳壳1上,限位通孔2设置在遮挡件14上。
40.值得注意的是,耳机还包括主板3,主板3是电路板。主板3分别与耳机内的喇叭和麦克风电连接。腔体包括装有喇叭的第一腔室和装有主板3的第二腔室。主板3安装在第二腔室的内壁上。遮挡件14与第二腔室连通,并与第一腔室密封隔开。
41.具体地,耳壳1的侧边还设有两个与腔体连通的圆孔5。如图3所示,各圆孔5分别设置在限位通孔2的两端且均与限位通孔2连通;圆孔5的内径大于限位通孔2的宽度。麦杆4在滑动到靠近限位通孔2两端时,麦杆4的变形会变大,限位通孔2端部容易被撕扯裂开,因此在限位通孔2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圆孔5,能减少硅胶受力变形导致撕裂挤压。
42.另外,耳机还包括禁音开关6和禁音支架7。禁音开关6设置在主板3上并与主板3电连接。禁音开关6为控制麦克风开闭的开关。如图4所示,禁音支架5为l型结构。禁音支架7的一端连接在麦杆4的第一端部;禁音支架7的另一端用于与禁音开关6接触或远离。禁音支架7能够在主板3上随麦杆4的转动而转动,并与禁音开关6接触或远离。禁音开关6的接通和断开与麦杆4的旋转位置有关。当麦杆4向上滑动时,禁音支架7滑动至与禁音开关6接触,如图7所示,禁音开关6、主板3和禁音支架7之间的电路连通,触发内部电路为断开状态,从而使
麦杆4处于禁音状态。当麦杆4向下滑动时,禁音支架7随之转动,远离禁音开关6,在耳壳1内的禁音开关6自动接通麦克风,可即时录音或通话。麦杆4处于拾音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禁音方式还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或者弹片接触的方式等实现。其中,利用光线传感器实现的工作原理为:光线传感器有个发射端和接收端,当麦杆4在不使用状态时,麦杆4将发射端光线遮挡,接收端接收不到光线,此时麦秆处于mute状态,反之亦然。在耳机内设置与主板3电连接的禁音开关6,使用者在转动麦杆4时能够一并控制麦杆4的开关,将麦杆4向耳壳1内旋转推入时,又可隐藏麦克风并自动关闭麦克风。
43.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耳机还包括旋转支架8和连接支架10。旋转支架8固定在主板3上。旋转支架8上设有两个延伸部15,两个延伸部15通过螺纹连接在主板3上。旋转支架8上设有连接孔9;连接孔9为圆形孔。连接支架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螺接在麦杆4的第一端部;第二侧穿过连接孔9与禁音支架7的另一端螺接。旋转支架8用于限定禁音支架7在主板3上的相对位置。旋转支架8上的连接孔9可供连接支架10穿过,以便连接支架10与禁音支架7连接。同时连接孔9还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限定连接支架10在腔体内的相对位置。通过设置连接支架10能够令麦杆4的第一端部与旋转支架8连接。其中,旋转支架8选用pom材质,带有自润滑的特性,减少麦杆4在转动时的噪音。连接支架10的第一侧设有与麦杆4的第一端部定位配合的限位槽11。限位槽11为条形凹槽,与麦杆4的第一端部配合,能够限定麦杆4与连接支架10的相对位置。
44.可选地,耳机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支架10和旋转支架8之间的阻尼圈12。阻尼圈12的一侧与连接支架10紧贴,阻尼圈12的另一侧与旋转支架8紧贴。麦杆4在旋转过程中带动连接支架10转动,连接支架10与阻尼圈12抵接,在阻尼圈12的作用下,麦杆4可以稳固地停留在实际需要的位置。阻尼圈12对麦杆4的旋转起到主要限位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阻尼圈12还可以替换为通过波浪齿的形式来实现一格一格对麦杆4的限位作用。旋转支架8靠近连接支架10的一侧上设有放置槽13;阻尼圈12设置在放置槽13内。由于阻尼圈12的形状为圆环状,因此放置槽13为圆形凹槽。放置槽13的孔径大于连接孔9的孔径,放置槽13和连接孔9形成阶梯孔结构。通过设置放置槽13固定阻尼圈12在旋转支架8上的位置。
45.进一步地,可选地,麦杆4为伸缩杆,或,麦杆4为直杆。其中,麦杆4为伸缩杆时,麦杆4可以采用伸缩式杆体结构,可以是多节伸缩结构,需要使用麦克风时,最大限度地拉长麦杆4,使得麦杆4上的麦克风更贴近使用者的嘴部音源部位,以便拾音。在保持麦杆4原长度的基础上,在麦杆4处于向上翻转、隐藏于耳壳1内的状态时,将麦杆4露出耳壳1的部分设计成伸缩结构,使得麦杆4处于隐藏状态时能够被收纳进耳壳1的腔体内。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麦杆4上设有开关按钮,当使用者按下开关按钮后,可将麦杆4的长度延长,使得麦杆4露出于耳壳1外。
4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47.1、戴上耳机后,麦杆4初始状态为隐藏状态。隐藏状态是指麦杆4处于收纳隐藏状态,且麦杆4位于竖直朝上设置的位置,此时麦杆4靠近限位通孔2的一端且位于其中一个圆孔5内,如图2所示。
48.2、当需要通话功能时,使用者可将麦杆4旋转,如图3所示,将麦杆4第二端部拉至靠近嘴巴的角度。在转动过程中,麦杆4的转动圆心角最大可为125
°
。而在转动过程中,当使用者旋转麦杆4至25
°
后,禁音支架7远离禁音开关6,使麦克风处于可拾音状态即通话状态。
即,当需要使用麦杆4时,向下转动麦杆4,麦杆4从隐藏状态旋转25
°
后,麦克风开始拾音;当无需使用麦杆4时,向上转动麦杆4,麦杆4旋转到与隐藏状态夹角为25
°
时,麦克风开始闭音。其中,25
°
为最优角度。在旋转麦杆4的过程中,在阻尼圈12的作用下,麦杆4可以稳固地停留在实际需要角度位置。
49.3、当不需要通话功能,需将麦杆4隐藏时,可将麦杆4向上拨动至麦杆4隐藏状态。当旋转至隐藏状态时,麦杆4带动连接支架10转动,使得禁音支架7触碰禁音开关6,触发内部电路为断开状态,从而使麦克风处于禁音状态。
50.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其耳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配戴舒适,麦杆转动连接在耳壳的腔体内壁上,需要使用麦克风时,向下转动麦杆拉出麦克风。在不用时向上翻转麦杆,麦杆部分被隐藏在耳壳内,不会显得耳机外观突兀,能最大限度地收纳麦杆,防止麦杆晃动刮蹭到头发及眼镜。
5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