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挂型对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2143发布日期:2022-06-04 09:0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耳挂型对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讲机技术领域,具体为耳挂型对讲机。


背景技术:

2.对讲机是一种传输声音的装置,在现代人类生活中常见,对讲机在使用时可在远距离传输声音,方便使用者进行沟通,而现有的常见的对讲机为分离式常需要佩戴入耳式耳机进行传输,长时间使用后会对耳朵造成部分影响,因此部分产品采用骨传导的方式进行传输,有头戴式的耳机采用左右耳分布,减少使用者的负重感,但在使用时会出现占用空间较多,不美观,在使用时会有部分支撑区域对头部产生挤压的情况,使用者体验效果较差,使用时双耳均需要收听,适应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挂型对讲机,具有采用骨传导方式的同时,可分离,适应于双耳和单耳收听,适应性较好的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挂型对讲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主板和原电池,原电池和主板电连接,支撑架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耳机和右耳机,左耳机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盒,所述左耳机和右耳机均和原电池电连接,所述原电池和主板设置在支撑架的左右两侧,所述防护盒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插座,所述插座的上部插接有插头,所述插头和插座电连接,插头和主板电连接,左耳机电连接有ptt键,ptt键设于防护盒的外壁上,所述插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和所述支撑架的相对端可拆连接,所述插座的底端电连接有传输电线,所述防护盒的内部安装有内置电池,所述内置电池和左耳机均和所述传输电线电连接,所述内置电池和所述左耳机电连接,所述防护盒的内部安装有无线电传输模块,所述内置电池和左耳机均与所述无线电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防护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吊带,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和所述主板电连接。
5.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盖,所述挡盖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支撑管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支撑管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设置有和所述凸块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凸块的外壁和所述限位块的中部通过手拧螺钉连接。
6.为提高防护效果,所述支撑管的外壁套设有防护膜,所述防护膜的外壁和所述吊带的相对端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手拧螺钉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槽。
8.优选的,所述挡盖的底端插入所述支撑管的上部。
9.优选的,所述防护盒的底部安装有话筒模块,所述话筒模块和无线电传输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话筒模块和内置电池电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耳挂型对讲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该耳挂型对讲机,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提高使用者耳部舒适度,并且通过插座和插头可插拔的形式,使防护盒的上部和支撑架分离,在需要单独使用左耳机时,仅将插座和插头的连接处拆下即可,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内置电池为左耳机供电,并通过无线电传输模块传输信息,进而实现左耳机可单独使用的效果,并通过吊带和使用者的耳部连接,进而限制住左耳机的位置,并通过在使用双耳时将插头和插座连接后原电池为内置电池充电,通过将天线内置在支撑架内部,提高接收信号的同时减少干扰,达到采用骨传导方式的同时可分离,适应于双耳和单耳收听,适应性较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盒、插头、挡盖和传输电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盒、插头、挡盖和传输电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符号说明:
24.1、原电池;2、支撑架;3、主板;4、防护膜;5、防护盒;6、右耳机;7、插头;8、插座;9、支撑管;10、限位块;11、挡盖;12、凸块;13、手拧螺钉;14、传输电线;15、内置电池;16、无线电传输模块;17、左耳机;18、吊带;19、话筒模块;20、ptt键;21、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11,一种耳挂型对讲机,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主板3和原电池1,原电池1和主板3电连接,支撑架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耳机17和右耳机6,左耳机17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盒5,左耳机17和右耳机6均和原电池1电连接,原电池1和主板3设置在支撑架2的左右两侧,防护盒5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插座8,插座8的上部插接有插头7,插头7和插座8电连接,插头7和主板3电连接,左耳机17电连接有ptt键20,ptt键20设于防护盒5的外壁上,插头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管9。
28.支撑管9和支撑架2的相对端可拆连接,支撑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盖11,挡盖11的底端插入支撑管9的上部,通过挡盖11插入支撑管9的上部,进而减少外界杂物进入支撑
管9内部的情况,挡盖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12,支撑管9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凸块12,支撑管9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的上设置有和凸块12相对应的限位槽,凸块12的外壁和限位块10的中部通过手拧螺钉13连接,通过手拧螺钉13连接限位块10和凸块12,进而有效连接限位块10和凸块12的连接处,减少限位块10和凸块12偏移的情况,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并通过在拆卸时,将手拧螺钉13拆下即可,有效实现支撑管9和支撑架2之间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手拧螺钉13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槽,通过使用者在旋转手拧螺钉13时,手部和防滑槽接触,进而更容易拧动手拧螺钉13,减少使用者手部打滑的现象。
29.插座8的底端电连接有传输电线14,防护盒5的内部安装有内置电池15,内置电池15和左耳机17均和传输电线14电连接,内置电池15和左耳机17电连接,防护盒5的内部安装有无线电传输模块16,内置电池15和左耳机17均与无线电传输模块16电连接,防护盒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吊带18,支撑管9的外壁套设有防护膜4,防护膜4的外壁和吊带18的相对端固定连接,防护膜4选用硅胶膜材料,通过防护膜4防护住支撑管9处,在使用时防护膜4和使用者耳部接触,减少使用者耳部不适的感觉,支撑架2的内部设置有天线21,天线21和主板3电连接,通过将天线21内置在支撑架2内部,提高接收信号的同时减少干扰,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提高使用者耳部舒适度,并且通过插座8和插头7可插拔的形式,使防护盒5的上部和支撑架2分离,在需要单独使用左耳机17时,仅将插座8和插头7的连接处拆下即可,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内置电池15为左耳机17供电,并通过无线电传输模块16传输信息,进而实现左耳机17可单独使用的效果,并通过吊带18和使用者的耳部连接,进而限制住左耳机17的位置,并通过在使用双耳时将插头7和插座8连接后原电池1为内置电池15充电,达到采用骨传导方式的同时可分离,适应于双耳和单耳收听,适应性较好的效果。
30.进一步的,防护盒5的底部安装有话筒模块19,话筒模块19和无线电传输模块16通信连接,话筒模块19和内置电池15电连接,通过在使用时,将声音通过话筒模块19传输给无线电传输模块16,进而便于传输使用者的声音,便于进行远程通信,进一步提高实用效果。
31.在需要单独使用左耳机17时,将手拧螺钉13拆下,将插座8和插头7的连接处拔开即可,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内置电池15为左耳机17供电,并通过无线电传输模块16传输信息,进而实现左耳机17可单独使用的效果,并通过吊带18和使用者的耳部连接,进而限制住左耳机17的位置,并通过在使用双耳时将插头7和插座8连接后原电池1为内置电池15充电。
32.右耳机6、左耳机17和无线电传输模块16均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的公知设备,此处只是对其进行使用,并未对其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改进,因此不再详细赘述。
33.其中电连接的方式为传统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且无线电传输模块16和话筒模块19为市场上可购买到的常规电子模块产品。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