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密校验码的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23708发布日期:2022-07-05 16:2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密校验码的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涉密文件在离线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保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密校验码的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地理数据文件的离线传输中,常常要使用加密算法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在解密文件时使用解密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目前的通用做法是若将密文文件和解密密钥文件同时存放于一个存储介质中,但是一旦存储介质丢失即无法保障文件的安全。然而,若将解密密钥文件和密文文件分开传输,则密钥文件通过在线传输的方式会有泄密的可能。
3.因此,如何提高解密密钥文件的机密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密校验码的接收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防拆解电路,对存储有解密密钥文件的存储介质进行保护。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解密校验码的接收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通过并行接口连接有用于输入验证码的编码器,所述微控制器通过串口连接有用于与服务器通讯互联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微控制器还通过中断接口连接有防拆卸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上连接有用于获取工作电源的usb接口,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模块;
7.所述防拆卸电路包括直流电源、三极管q1、三极管q2、以及处于常闭状态的微动开关s1与微动开关s2,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接二极管d1后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还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中断接口连接,所述电阻r2与微控制器的第一中断接口的公共端串接所述微动开关s1后接地,所述电阻r2与微控制器的第一中断接口的公共端还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中断接口相连,所述电阻r3与微控制器的第二断接口的公共端串接所述微动开关s2后接地,所述电阻r3与微控制器的第二断接口的公共端还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均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
8.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1。
9.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采用3g、4g或5g通讯方式与服务器通讯互联。
10.进一步的,所述微控制器采用stc8h8k64u单片机。
11.在使用时,防拆卸电路中的微动开关s1、s2设置于装置的外壳内且处于闭合状态,微控制器的两个中断接口处于低电平,当本装置的usb接口没有插入计算机usb接口时,若微动开关s1、s2因为外壳拆解而开启时,三极管q1、q2导通,从而给微控制器供电,通过设置微控制器的两个终点接口为高电平中断,即可在连接到计算机usb接口后也能保持中断;当
本装置插入计算机usb接口且没有因为拆解而产生中断时,通过编码器输入验证码,然后微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本装置的设备id以及验证码判断校验法接受装置的合法性,合法时则发出校验码至本装置的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之后输入校验码激活本装置内存储的解密密钥文件实现密文文件的解密。
12.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设计新颖,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防拆解电路,确保本接收装置再被拆解时处于中断状态,没被拆解而产生中断时则通过编码器输入的验证码和设备id经由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服务器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才激活解密密钥文件实现对密文文件的解密,也即是在使用解密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的同时还需要在校验码接收装置中输入校验码才能解密成功,这就既避免了校验码在计算机网络上传输存在的安全隐患,还防止了暴力拆解,进而对存储有解密密钥文件的存储介质实现了双重保护,使得密文文件和解密密钥文件分别存放在不同介质具有了高保密性方式的前提条件,大大提高了地理数据文件使用过程中的保密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14.图2是所述微控制器与编码器的电路原理图;
15.图3是所述防拆解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如图1所示,一种解密校验码的接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通过并行接口连接有用于输入验证码的编码器,所述微控制器通过串口连接有用于与服务器通讯互联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微控制器还通过中断接口连接有防拆卸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上连接有用于获取工作电源的usb接口,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模块。
18.如图2所示,所述微控制器采用stc8h8k64u单片机,具有以下特点:内核为超高速8051内核(1t),比传统8051约快12倍以上,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具有22个中断源,4级中断优先级,支持在线仿真。具有flash存储器,最大64k字节flash程序存储器(rom),用于存储用户代码,支持用户配置eeprom大小,512字节单页擦除,擦写次数可达10万次以上,支持在系统编程方式(isp)更新用户应用程序,无需专用编程器,支持单芯片仿真,无需专用仿真器,理论断点个数无限制。具有时钟控制,内部高精度irc(4mhz~45mhz,isp编程时选择或手动输入,还可以用户软件分频到较低的频率工作,如100khz),误差士0.3%(常温下25℃)。具有中断功能,提供22个中断源:into(支持上升沿和下降沿中断)、intl(支持上升沿和下降沿中断)、int2(只支持下降沿中断)、int3(只支持下降沿中断)、int4(只支持下降沿中断)、定时器0、定时器1、定时器2、定时器3、定时器4、串口1、串口2、串口3、串口4、adc模数转换、lvd低压检测、spi、i2c、比较器、pwma、pwmb、usb,提供4级中断优先级。具有4个高速串口:串口1、串口2、串口3、串口4,波特率时钟源最快可为fosc/4,8路/2组高级pwm,可实现带死区的控制信号,并支持外部异常检测功能,另外还支持16位定时器、8个外部中断、8路外部捕获测量脉宽等功能。
19.参见附图3,所述防拆卸电路包括直流电源、三极管q1、三极管q2、以及处于常闭状
态的微动开关s1与微动开关s2,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接二极管d1后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还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中断接口连接,所述电阻r2与微控制器的第一中断接口的公共端串接所述微动开关s1后接地,所述电阻r2与微控制器的第一中断接口的公共端还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中断接口相连,所述电阻r3与微控制器的第二断接口的公共端串接所述微动开关s2后接地,所述电阻r3与微控制器的第二断接口的公共端还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均连接至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1。
20.本例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采用3g、4g或5g通讯方式与服务器通讯互联。
21.在使用时,本装置具有一个封闭的外壳,防拆卸电路中的微动开关s1、s2设置于装置的外壳内且处于闭合状态,微控制器的两个中断接口处于低电平,当本装置的usb接口没有插入计算机usb接口时,若微动开关s1、s2因为外壳拆解而开启时,三极管q1、q2导通,从而给微控制器供电,通过设置微控制器的两个终点接口为高电平中断,即可在连接到计算机usb接口后也能保持中断;
22.当本装置插入计算机usb接口且没有因为拆解而产生中断时,通过编码器输入验证码,然后微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本装置的设备id以及验证码判断校验法接受装置的合法性,合法时则发出校验码至本装置的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之后输入校验码激活本装置内存储的解密密钥文件即可实现密文文件的解密。
23.具体实施时,由于编码器仅能手动输入,而且不能拆解用其他手段替换编码器,因此试图用暴力猜解验证码的成本将是巨大的,加上微控制器中还可以采用,重试次数限制,重试延时等常规手段进一步提高猜解难度。
2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