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终端、无线电站和小区选择方法_5

文档序号:8227828阅读:来源:国知局
考虑下述五种情形:
[0187]?情形I)小区I满足小区选择标准,而小区2不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 I选择小区1
[0188]?情形2)小区I不满足小区选择标准,而小区2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I选择小区2。
[0189].情形3)小区I满足小区选择标准并且小区2也满足。此外,小区I的接收质量好于小区2的接收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 I选择小区I。
[0190].情形4)小区I满足小区选择标准并且小区2也满足。此外,小区2的接收质量好于小区I。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I选择小区2。
[0191]?情形5)小区I满足小区选择标准,并且小区2也满足。另一方面,小区2优先级高于小区I。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I选择小区2。
[0192]接着,将描述无线电终端(UE) 2的小区选择的操作。无线电终端(UE)2对fl和f2的每一个,执行小区检测,并且进一步检测f I的小区I和小区3以及f2的小区2和小区4。此外,可以对fl和f2的任一个,首先尝试小区检测。接着,无线电终端(UE)2注意到对fl和f2的每一个,具有最佳接收特性(例如接收质量高)的小区。例如,假定小区I具有fl的最佳特性,以及小区4具有f2的最佳特性。此时,以与无线电终端(UE) I的情形相同的方式,考虑下述五种情形,作为无线电终端(UE) 2的小区选择方法。
[0193]?情形I)小区I满足小区选择标准,而小区4不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 I选择小区1
[0194]?情形2)小区I不满足小区选择标准,而小区4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I选择小区4。
[0195]?情形3)小区I满足小区选择标准,并且小区4也满足。此外,小区I的接收质量好于小区4。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 I选择小区I。
[0196].情形4)小区I满足小区选择标准并且小区4也满足。此外,小区4的接收质量好于小区I。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 I选择小区4。
[0197].情形5)小区I满足小区选择标准并且小区4也满足。另一方面,小区4的优先级高于小区I。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 I选择小区4。
[0198]考虑上述小区(或载波)的类型,执行小区选择(小区选择),由此,能适当地分布空闲状态(RRC_Idle)的无线电终端(UE)停留的小区。
[0199]〈第五示例〉
[0200]将参考图11,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无线电终端(UE)的小区重新选择(小区重新选择)的操作。假定在图11中,无线电终端(UE)象图中的箭头(一)移动并且执行小区重新选择(小区重新选择)。小区I和小区3属于由第一载波形成并且常见无线电终端(UE)也能停留的第一小区,以及小区2和小区4属于由第二载波形成并且一部分无线电终端(UE)能停留的第二小区。此外,作为根据小区(或载波)类型的小区重新选择标准,假定将 Qoffset, Qhyst, Thresh_X, HighQ, Thresh_X, HighP, Thresh_Serving, LowQ, Thresh_Serving, LowP, Thresh_X, LowQ, Thresh_X,和 LowP 配置到第一小区(例如,小区 I 和小区 3),以及假定将 Qoffset_2, Qhyst_2, Thresh_X, HighQ_2, Thresh_X, HighP_2, Thresh_Serving, LowQ_2, Thresh_Serving, LowP_2, Thresh_X, LowQ_2, Thresh_X,和 LowP_2 配置到第二小区(例如小区2和小区4)。为了简化,假定将相同的小区选择标准用作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中的小区选择标准。
[0201]首先假定无线电终端(UE)停留在小区I并且每一频率中的小区重新选择的优先级(小区重新选择优先级)在fl和f2中是相同的。此时,无线电终端(UE)基于下述过程,执行小区重新选择。无线电终端(UE)确定服务小区(即小区I)的接收质量(例如RSRP和RSRQ)是否高于预定接收质量(例如,S_nonIntraSearchP和S_nonIntraSearchQ)。在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高于预定接收质量的情况下,结束小区重新选择过程。在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低于预定接收质量的情况下,无线电终端(UE)执行周围小区的接收质量测量。在本示例中,假定检测小区2、小区3和小区4。无线电终端(UE)判定每一小区是否满足预定小区重新选择标准(例如,Squal_Serving<Thresh_Serving, LowQ 并且 Squal_Neigh>Thresh_X, LowQ) O此外,无线电终端(UE)选择满足小区重新选择标准并且其接收特性最佳(例如接收质量高)的小区。例如,小区3和小区4均满足小区重新选择标准,无线电终端(UE)停留在其接收质量更高的小区,作为服务小区。
[0202]另一方面,可以在由第一载波形成的第一小区和由第二载波形成的第二小区之间配置优先级。例如,当配置优先级,使得与第一小区相比,更优先地选择第二小区时,无线电终端(UE)将小区4选作服务小区并且停留在小区4。
[0203]如上所述,考虑到小区(或载波)的类型,执行小区重新选择(小区重新选择),由此,能适当地分布空闲状态(RRC_Idle)的无线电终端(UE)的小区。
[0204]<第六示例>
[0205]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小区选择和小区重新选择的策略的具体示例。在本发明中,例如,考虑下述小区选择和小区重新选择的四种策略。
[0206]A)最优选选择最佳小区。
[0207]B)当最优选高优先级的频率的小区时,在同一优先级的频率中,选择最佳小区。
[0208]C)尽管最优先高优先级的频率的小区,但在同一优先级的频率中,优选预定类型的小区(或使预定类型的载波作为分量的小区)。
[0209]D)最优选预定类型小区(或使预定类型载波作为分量的小区)。
[0210]根据目的和情形,与无线电终端(UE)共同或单独地配置上述策略,由此,能适当地分布空闲状态(RRC_Idle)的无线电终端(UE)停留的小区。
[0211]在上述LTE的实施例中,假定存在仅宏无线电基站(宏eNB)的小区的同构网络,然而,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限于此。例如,当然本实施例也适用于混合宏无线电基站(宏eNB)、微微无线电基站(微微eNB)和毫微微无线电基站(毫微微eNB)的异构网络(HetNet)。
[0212]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叠加3GPP LTE并且描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然而,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此。此外,本发明应用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UMTS (通用移动通讯系统)、CDMA 2000 (码分多址2000)及其演进版本(IxRTT和HRPD)、WiMAX (微波存取全球互通)等等。
[0213]此外,本发明不必限于上述实施例和示例,而是在技术想法的范围中能各种验证和执行。此外,可以以其组合任意地执行上述实施例或示例。
[0214]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可以由硬件构成每一单元。或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每一单元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在程序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上操作的处理器实现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功能和操作。
[0215]此外,可以与下述附录类似地部分或全部描述上述实施例,但不限于此。
[0216](附录I)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无线电站和无线电终端相互通信,包括:
[0217]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无线电站的至少一个通过使用一种无线接入技术,控制多种小区;
[0218]识别装置,通过所述识别装置,所述无线电终端识别小区类型;以及
[0219]小区选择装置,通过所述小区选择装置,所述无线电终端根据小区类型,基于小区选择标准,选择小区。
[0220](附录2)如在附录I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21]小区的选择是未建立所述无线电终端和所述无线电站之间的无线连接的状态下的小区选择或小区重新选择。
[0222](附录3)如在附录I或2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23]由作为小区的组成部分的载波类型,识别小区类型。
[0224](附录4)如在附录3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25]按传输信号的传输结构,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26](附录5)如在附录3或4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27]由物理信道的结构,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28](附录6)如在附录3至5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29]由所述载波中的已知信号、系统信息和从所述无线电站传送的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的传输结构,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30](附录7)如在附录3至6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31]按所述系统信息的内容,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32](附录8)如在附录3至7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33]按无线传输方案,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34](附录9)如在附录3至8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35]按双工模式,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36](附录10)如在附录I至9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37]所述小区选择标准包括与小区选择或小区重新选择有关的判定阈值,或与小区选择或小区重新选择有关的偏移值。
[0238](附录11)如在附录I至10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39]所述小区选择标准包括与小区选择或小区重新选择有关的优先级。
[0240](附录12)如在附录I至11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41 ] 所述无线电站广播或单个地将小区选择标准传送到所述无线电终端。
[0242](附录13)如在附录I至12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43]所述控制装置具有至少控制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功能;以及
[0244]所述无线电终端被分成具有仅使用第一载波的功能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和具有使用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功能的第二无线电终端。
[0245](附录14)如在附录13中所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
[0246]在由所述第二无线电终端支持的频带中,所述第二无线电终端优先选择满足所述小区选择标准的第二载波的小区。
[0247](附录15)—种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其中,无线电站通过使用一种无线接入技术,控制多种小区,包括:
[0248]识别小区类型的识别装置;以及
[0249]根据所述小区类型,基于小区选择标准,选择小区的小区选择装置。
[0250](附录16)如在附录15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51]小区的选择是未建立所述无线电终端和所述无线电站之间的无线连接的状态下的小区选择或小区重新选择。
[0252](附录17)如在附录15或16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53]由作为小区的组成部分的载波类型,识别小区类型。
[0254](附录18)如在附录17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55]按传输信号的传输结构,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56](附录19)如在附录17或18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57]由物理信道的结构,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58](附录20)如在附录17至19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59]由所述载波中的已知信号、系统信息和从所述无线电站传送的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任何一个的传输结构,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60](附录21)如在附录17至20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61]按所述系统信息的内容,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62](附录22)如在附录17至21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63]按无线传输方案,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64](附录23)如在附录17至22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65]按双工模式,分类所述载波类型。
[0266](附录24)如在附录15至23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67]所述小区选择标准包括与小区选择或小区重新选择有关的判定阈值,或与小区选择或小区重新选择有关的偏移值。
[0268](附录25)如在附录15至24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69]所述小区选择标准包括与小区选择或小区重新选择有关的优先级。
[0270](附录26)如在附录15至25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71]从所述无线电站接收小区选择标准。
[0272](附录27)如在附录15至26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73]所述无线电终端被分成具有仅使用第一载波的功能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和具有使用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功能的第二无线电终端。
[0274](附录28)如在附录27中所述的无线电终端,其中,
[0275]具备使用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功能,以及
[0276]在由所述无线电终端支持的频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