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正数据生成方法、补正数据生成系统以及使用它们的画质调整技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83425阅读:来源:国知局
将其拍摄8次(步骤26),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步骤27),将绿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128 (步骤28),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8次(步骤29),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30),将绿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192 (步骤31),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10次(步骤32),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33),将绿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255 (步骤34),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10次(步骤35),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36)。
[0064]此外,控制部10指示测试图案生成装置8将8位的测试图案显示信号(B信号)传送到液晶面板2,在液晶面板2显示灰度值32的蓝色测试图案(步骤37),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6次(步骤38),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39),将蓝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64(步骤40),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6次(步骤41),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42),将蓝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96 (步骤43),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8次(步骤44),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45),将蓝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128 (步骤46),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8次(步骤47),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48),将蓝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192(步骤49),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10次(步骤50),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51),将蓝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255 (步骤52),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10次(步骤53),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54)。
[0065]将红色、绿色、蓝色的各测试图案拍摄了的控制部10,将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的红色测试图案的各拍摄图像按每个灰度值积算(累积),生成每个灰度值的积算图像(对于灰度值32的积算图像、对于灰度值64的积算图像、对于灰度值96的积算图像、对于灰度值128的积算图像、对于灰度值192的积算图像、对于灰度值255的积算图像)(步骤55),将各积算图像记忆在积算图像记忆部12 (步骤56)。然后,控制部10基于该每个灰度值的积算图像,按每个灰度值生成用于降低液晶面板2的显示红色时的辉度不均的补正数据(步骤57),将这些补正数据记忆在补正数据记忆部13 (步骤58)。因为每个灰度值的积算图像是每个灰度值的二维辉度分布数据,所以控制部10能够将该二维辉度分布数据反演(Inverse)而生成补正数据(图像补正表)。
[0066]与步骤55至58相同地,控制部10将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的绿色测试图案的各拍摄图像按每个灰度值积算,生成每个灰度值的积算图像(步骤59),将各积算图像记忆在积算图像记忆部12的基础上(步骤60),基于记忆在积算图像记忆部12的积算图像,按每个灰度值生成用于降低液晶面板2的显示绿色时的辉度不均的补正数据(步骤61),将这些补正数据记忆在补正数据记忆部13 (步骤62)。
[0067]此外,控制部10将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的蓝色测试图案的各拍摄图像按每个灰度值积算,生成每个灰度值的积算图像(步骤63),将各积算图像记忆在积算图像记忆部12的基础上(步骤64),基于记忆在积算图像记忆部12的积算图像,按每个灰度值生成用于降低液晶面板2的显示蓝色时的辉度不均的补正数据(步骤65),将这些补正数据记忆在补正数据记忆部13 (步骤66)。
[0068]控制部10通过ROM写入器9将记忆在补正数据记忆部13的显示红色时、显示绿色时、显示蓝色时的各补正数据写入R0M5 (步骤67),通过将具备该R0M5的画质调整电路4实装在液晶面板2来完成画质调整型液晶面板6(步骤68)。在该画质调整型液晶面板6,如果输入图像信号(步骤69),画质调整电路4参照写入在R0M5的补正数据而在输入信号加算补正值,来抑制液晶面板2的显示不均(步骤70)。
[0069]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按每种颜色、每个特定的灰度值显示在液晶面板2的测试图案分别通过照相机3多次拍摄,按每个特定的灰度值积算测试图案的多个拍摄图像而生成积算图像,因为是基于每个特定的灰度值的积算图像生成补正数据,所以能够抑制光散粒噪声的影响而生成高精度的补正数据。具体地,各颜色都对灰度值32以及64进行了 6次积算,所以积算图像的S/N比(信噪比)要比拍摄图像的S/N比要大大约2.4倍,对于灰度值96以及128进行了 8次积算,所以积算图像的S/N比要比拍摄图像的S/N比要大大约2.8倍,对于灰度值192以及255进行了 10次积算,所以积算图像的S/N比要比拍摄图像的S/N比要大大约3.2倍。如上所述,因为基于S/N比大的积算图像而生成补正数据,所以能够得到抑制了光散粒噪声的高精度的补正数据。
[0070]此外,每个灰度值的测试图案的拍摄次数在相邻的灰度值之间是相同的、或者是比起低辉度侧在高辉度侧增大(例如,灰度值32和灰度值64之间,拍摄次数都是6次,但灰度值64和灰度值96之间,拍摄次数是6次和8次,比起低辉度侧(灰度值64)在高辉度侧(灰度值96)增大),所以虽然拍摄不费时间但噪声容易明显的高辉度侧的拍摄次数较多,但是拍摄费时间但噪声不容易明显的低辉度侧的拍摄次数也可以较少,在能够抑制节拍时间(Takt Time)的增大的同时,能够生成充分起到通过积算的噪声降低效果的补正数据。
[0071]进一步地,相邻的灰度值的灰度差从低辉度侧到高辉度侧相同或者增大(例如,灰度值32和灰度值64的灰度差是32,灰度值64和灰度值96的灰度差是32,所以该范围的灰度差是从低辉度侧到高辉度侧相同,但是灰度值96和灰度值128的灰度差是32,灰度值128和灰度值192的灰度差是64,所以在该范围的灰度差是从低辉度侧到高辉度侧增大),所以在如果辉度变化则显示不均的形态和/或分布就容易变化的低辉度侧,拍摄的间隔(辉度间隔)变密,在以插补(插值)的方式算出不进行拍摄的灰度值的补正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高精度的补正数据。
[0072]然后,因为基于以上所述的补正数据补正液晶面板2的输入信号,所以能够有效地降低液晶面板2的显示不均,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并提高该画质。
[0073]实施方式2
[0074]本实施方式表示根据补正数据生成系统I的补正数据的其他生成方法。
[0075]如图4所示,首先,控制部10指示测试图案生成装置8将8位的测试图案显示信号(RGB信号)传送到液晶面板2,在液晶面板2显示白色的测试图案(步骤71)。该白色测试图案是液晶面板2的全像素通过RGB的发光而呈现白色(根据辉度有时也会看起来是灰色)的图案,因此在步骤71,在液晶面板2的整个画面上显示灰度值32的白色图像(灰色图像(Gray image))。
[0076]其次,控制部10将显示白色测试图案的液晶面板2通过照相机3拍摄6次(步骤72),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73)。
[0077]接着,控制部10将白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64 (步骤74),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6次(步骤75),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76)。之后,控制部10将白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96(步骤77),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8次(步骤78),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79),将白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128(步骤80),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8次(步骤81),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82),将白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192(步骤83),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10次(步骤84),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85),将白色测试图案的灰度值变更为255 (步骤86),通过照相机3将其拍摄10次(步骤87),将各拍摄图像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 (步骤88)。
[0078]拍摄了白色测试图案的控制部10,将记忆在拍摄图像记忆部11的白色测试图案的各拍摄图像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