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话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20801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受话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小型器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受话器。
【背景技术】
[0002]受话器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是一种微小型器件。这种微小型器件在生产制作时,简化制作工艺是目前很多生产厂商所追求的目标,制作工艺简化以后,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年产量。而制作工艺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又是基于微小型器件本身的结构设计的,所以,优化受话器的结构设计和制作工艺设计均是目前受话器生产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受话器普遍采用的结构是受话器内的所有器件都设置于外壳下壳体内,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受话器,其振膜机构、中层隔板等都是与外壳下壳体固定连接,在制作这类受话器时,需要将受话器内的所有器件都先放入外壳下壳体内,最后再在外壳下壳体上面盖上外壳上壳体进行密封。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在生产受话器时只能按照器件在受话器外壳内的分布由下往上一件一件的组装器件,所以制作工艺繁琐且耗时,并且由于在组装振膜机构时需要先保证之前组装的中层隔板等器件的组装精度,如果产品在后期性能检测时发现有缺陷是由于前期组装的中层隔板等器件造成的,那么需要产品整体拆装,所以调整起来非常不方便,考虑到人力等成本因素,这类缺陷产品将会直接废弃,造成了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受话器结构不利于简化制作工艺的缺陷。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受话器,包括U型平衡电枢、动力传导棒、振膜机构、中层隔板、外壳下壳体和外壳上壳体;
[0006]所述中层隔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壳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中层隔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外壳下壳体密封连接;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用于提供磁通路径;
[0007]所述U型平衡电枢包括两个平行臂,第一平行臂与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平行臂悬空位于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所围成的第一中空腔体内;
[0008]所述振膜机构位于所述中层隔板与所述外壳上壳体所围成的第二中空腔体内;
[0009]所述动力传导棒穿过位于所述中层隔板上的第一通孔,所述动力传导棒的一端与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的端部连接,所述动力传导棒的另一端与所述振膜机构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包括一凹槽,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位于所述凹槽内。
[0011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线圈;
[0012]所述第一永磁体位于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的上侧,所述第二永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对位置的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的下侧,在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旁、靠近所述U型平衡电枢第二平行臂的位置处套设有所述线圈。
[0013]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第一永磁体置入。
[0014]优选地,所述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包括一上凸起部,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上凸起部上。
[0015]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包括一下凸起部,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下凸起部上。
[0016]优选地,所述振膜机构包括振膜、弹片、活动框和固定框;
[0017]所述固定框与外壳上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8]所述活动框的一侧边框与所述固定框活动连接,与所述一侧边框相对的所述活动框的另一侧边框与所述动力传导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19]所述振膜通过弹片与所述活动框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的材料均采用软磁材料。
[0021]优选地,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与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替换为:
[0022]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与所述中层隔板固定连接。
[002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通过中层隔板的上表面与外壳上壳体密封连接,中层隔板的下表面与外壳下壳体密封连接,即采用“三明治”结构,中层隔板将外壳上壳体和外壳下壳体上下隔断,将受话器划分为上部和下部,从而可以使受话器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并分别制作,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进而可以节约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产品竞争力。另外,通过将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设置为用于提供磁通路径,形成闭合磁路,即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兼作为磁力驱动机构中的铁芯,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回型结构的铁芯,从而简化了受话器的结构,减小了其体积,有利于受话器的小型化。
[002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通过在外壳下壳体的底部设置一凹槽,将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位于该凹槽内,即可使U型平衡电枢嵌入于外壳下壳体内,从而可减少U型平衡电枢在第一中空腔体内所占据的体积,因而可进一步减小受话器的体积。另外,还因设置了该凹槽,在组装U型平衡电枢时,有利于快速定位,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实现受话器组装的自动化和流水线操作,进而可降低制作成本。
[0026]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通过在中层隔板上开设第二通孔,使第一永磁体可置入该第二通孔内,从而中层隔板可进一步往下安装以缩小第一中空腔体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地减小了受话器的体积。
[0027]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通过在外壳下壳体的底部设置上凸起部,和在中层隔板上设置下凸起部,为线圈提供固定的安装位置,有利于线圈组装时的快速定位,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受话器的制作工艺。
[0028]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通过将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与中层隔板固定连接,取代了其与外壳下壳体底部的固定连接,有利于在组装时可以先将U型平衡电枢、第一永磁体、线圈等部件在中层隔板上安装好后,再整体地与外壳下壳体进行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受话器的制作工艺。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受话器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受话器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受话器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受话器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的振膜机构的俯视图。
[00;35]附图标记:1-U型平衡电枢,2-动力传导棒,3-振膜机构,4-中层隔板,5-夕卜壳下壳体,6-外壳上壳体,7-第一永磁体,8-第二永磁体,9-线圈,I1-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12-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31-振膜,32-弹片,33-活动框,34-固定框,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下凸起部,51-外壳下壳体的底部,52-凹槽,53-上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9]实施例1
[004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受话器,如图1所示,包括U型平衡电枢1、动力传导棒2、振膜机构3、中层隔板4、外壳下壳体5和外壳上壳体6。
[0041 ]中层隔板4的上表面与外壳上壳体6密封连接,中层隔板4的下表面与外壳下壳体5密封连接;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用于提供磁通路径,形成闭合回路,可兼作为磁力驱动机构中的铁芯。优选地,上述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的材料均采用软磁材料,例如,硅钢片、软磁铁氧体、非晶合金、坡莫合金等材料。
[0042]U型平衡电枢I包括两个平行臂,第一平行臂11与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固定连接,U型平衡电枢I的第二平行臂12悬空位于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所围成的第一中空腔体内。
[0043]振膜机构3位于中层隔板4与外壳上壳体6所围成的第二中空腔体内。
[0044]动力传导棒2穿过位于中层隔板4上的第一通孔41,动力传导棒2的一端与U型平衡电枢I的第二平行臂12的端部连接,动力传导棒2的另一端与振膜机构3连接。
[0045]上述受话器,通过中层隔板的上表面与外壳上壳体密封连接,中层隔板的下表面与外壳下壳体密封连接,即采用“三明治”结构,中层隔板将外壳上壳体和外壳下壳体上下隔断,将受话器划分为上部和下部,从而可以使受话器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并分别制作,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进而可以节约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