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聚氨酯抗菌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7217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医用聚氨酯抗菌面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聚氨酯抗菌面料。



背景技术:

医院由于人员复杂,有较多的细菌、病毒,容易通过各种途径入侵,特别是通过医院褥垫、床品、医务人员衣服、手套等其他物品传播,引发病人的二次感染。

热塑性聚氨酯是一种新型环保型材料,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耐水解性、抗紫外线、防水透湿、耐低温、耐磨、耐老化、耐油、高强度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符合国家推行的新材料计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是一种优异的抗菌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聚氨酯抗菌面料,其具有较强的抗菌、抗静电、耐洗涤、防血液渗透、防水透湿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医用聚氨酯抗菌面料,其包括保护层、抗菌层、防水透湿层、布基、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保护层与第三胶层上侧连接,第三胶层下侧与抗菌层上侧连接,抗菌层下侧与第二胶层上侧连接,第二胶层下侧与防水透湿层上侧连接,防水透湿层下侧与第一胶层上侧连接,第一胶层下侧与布基连接;保护层包括耐磨层、耐腐蚀层、防油层,耐磨层与耐腐蚀层连接,耐腐蚀层与防油层连接;防水透湿层包括竖向防水层、横向防水层,竖向防水层与横向防水层连接;布基包括下交织层、上交织层,下交织层与上交织层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优选地,所述抗菌层为抗菌热塑性聚氨酯。

优选地,所述防水透湿层为防水透湿性热塑性聚氨酯。

优选地,所述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都为聚氨酯热熔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抗菌热塑性聚氨酯为抗菌层,采用防水透湿性热塑性聚氨酯为防水透湿层,采用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保护层,可以解决面料的抗菌性问题,同时赋予面料耐久性、防水透气性强、高强度、高韧性特点;同时布基使得面料更加柔软亲肤,适用于手术床薄膜、医用褥垫、医用衣料、医用挂帘;热塑性聚氨酯使用熔融加工,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无溶剂,优于传统湿法聚氨酯薄膜;后加工使用水性聚氨酯或反应性聚氨酯作为粘合剂,和同类产品相比进一步避免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聚氨酯抗菌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水透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布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医用聚氨酯抗菌面料包括保护层1、抗菌层2、防水透湿层3、布基4、第一胶层5、第二胶层6、第三胶层7,保护层1与第三胶层7上侧连接,第三胶层7下侧与抗菌层2上侧连接,抗菌层2下侧与第二胶层6上侧连接,第二胶层6下侧与防水透湿层3上侧连接,防水透湿层3下侧与第一胶层5上侧连接,第一胶层5下侧与布基4连接;

保护层1包括耐磨层11、耐腐蚀层12、防油层13,耐磨层11与耐腐蚀层12连接,耐腐蚀层12与防油层13连接;

防水透湿层3包括竖向防水层31、横向防水层32,竖向防水层31与横向防水层32连接;

布基4包括下交织层41、上交织层42,下交织层41与上交织层42连接。

所述保护层1为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样增强耐低温性和耐腐蚀性。

所述抗菌层2为抗菌热塑性聚氨酯,这样增强抗菌性。

所述防水透湿层3为防水透湿性热塑性聚氨酯,这样增强防水性。

所述第一胶层5、第二胶层6、第三胶层7都为聚氨酯热熔胶,这样增强初粘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保护层、抗菌层、防水透湿层和布基采用多次热压贴合工艺复合,这样具有较强的抗菌、抗静电、耐洗涤、防血液渗透、防水透湿性能。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都用于粘合面料。耐磨层用于增强耐磨性。耐腐蚀层用于增强耐腐蚀性。防油层用于增强油污易清洗性。竖向防水层、横向防水层都用于增强防水性。下交织层、上交织层用于增强结构牢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抗菌、抗静电、耐洗涤、防血液渗透、防水透湿性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