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贴合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668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玻璃贴合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玻璃贴合机结构,属于防火玻璃或多层结合玻璃精准对位贴合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图1为防火玻璃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一般的防火玻璃,(请另参照图2)由一前片玻璃10先贴固有数个边框条11,再以一后片玻璃12贴合,其中间即形成一容室供灌注入防火胶13,构成一防火玻璃100。

但前述防火玻璃100,仍是完全的定制化是以人力制作而成,且该防火玻璃100大多为一米三以上的大尺寸规格,其前片玻璃10或后片玻璃12,单一片即可重达100公斤以上,需借助多人的力量合作搬动,才能顺利完成对位、贴合的工作,整个制作过程极耗工作人员的体力。

最后贴合的后片玻璃12与各边框条11贴合时,因是借多人力量合作搬动后片玻璃12进行对位贴合,故难以控制所有工作人员同步放下后片玻璃12的一致性与平稳性,以致各边框条11承受后片玻璃12贴合下压重力不平均,继而发生边框条11受力不平均而走位,或后片玻璃贴合的精准度不佳等情形。

再者,于工作时常因为前片玻璃10或后片玻璃12本体的重量极重,常发生各工作人员放下玻璃的时间点不同步导致工作人员的手指头不小心被玻璃压伤的情事。

有鉴于此,前述的防火玻璃的制作过程极耗工作人员的体力和防火玻璃组合工作的对位贴合精准度不佳,以及常发生工作人员受伤的缺陷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玻璃贴合机结构,特别是针对防火玻璃的对位贴合或多层玻璃对位贴合的结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完成贴合工作可达到精准对位贴合、提升良率与不耗工作人员体力及防止工作受伤。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有:

一气浮风箱平台,设有数个间隔的凹槽,呈似锯齿状的箱体,并于其台面设有多个气孔,且气浮风箱平台结合有一鼓风机;其中,鼓风机是供以高气压入气浮风箱平台内,并经气浮风箱平台台面的各气孔排出气压,顶推气浮风箱平台台面上工作中玻璃的底面造成玻璃的浮动; 该气浮风箱平台的底部结合有升降装置;另于气浮风箱平台的前缘设有数个升降定位杆,并于气浮风箱平台一侧设有一可微调定位的侧定位块,可供玻璃快速入精准的工作定位,以达到精准对位贴合的功效目的;一掀架体,主要包含有一轴体的顶面设有数个滑轮,又于轴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数支臂架,另于各臂架面上设有数个真空吸盘体以吸附玻璃,于轴体一端设置有齿轮供传动装置驱动掀架体旋动,并连动其各臂架的真空吸盘体所吸附的玻璃同步掀移到另一方向呈水平定位;一工作气浮风箱平台,其台面设有多个气孔,并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的前缘设有数个升降定位杆,及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一侧设有侧定位顶板;工作气浮风箱平台结合有一鼓风机,该鼓风机是供以高气压入工作气浮风箱平台内,并经工作气浮风箱平台台面的各气孔排出气压,顶推工作气浮风箱平台台面上工作中的玻璃的底面造成玻璃的浮动;以及,工作气浮风箱平台的底部结合有升降装置;其中,掀架体是位于气浮风箱平台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的间,该掀架体的各臂架,呈水平定位于气浮风箱平台的各凹槽中。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火玻璃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防火玻璃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贴合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掀架体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贴合机结构在实施输送玻璃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贴合机结构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贴合机结构的工作施工动作简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前片玻璃 10 边框条 11

后片玻璃 12 防火胶 13

防火玻璃 100;

本实用新型:

气浮风箱平台 20 凹槽 20a

气孔 20b、40a 鼓风机 21

玻璃 60 升降装置 24、43

升降定位杆 22 侧定位块 23

掀架体 30 轴体 301

滑轮 301a 臂架 302

真空吸盘体 303 齿轮 304

传动装置 305 工作气浮风箱平台 40

侧定位顶板 42。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贴合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包括有:

一气浮风箱平台20,设有数个间隔的凹槽20a,呈似锯齿状的箱体,并于其台面设有多个气孔20b,气浮风箱平台20结合有一鼓风机21。

其中,鼓风机21是供以高气压入气浮风箱平台20内,并经气浮风箱平台20台面的各气孔20ba排出气压,(请参考图5)顶推气浮风箱平台20台面上工作中玻璃60的底面造成玻璃60的浮动,可轻易推动玻璃60位移入工作定位。

该气浮风箱平台20的底部结合有升降装置24,可驱动气浮风箱平台20升降入各工作定位。

另于气浮风箱平台20的前缘设有数个升降定位杆22,另于气浮风箱平台20一侧设有一可微调定位的侧定位块23,(请参考图6)可供玻璃60顶靠快速进入工作精准定位。

一掀架体30,(另参照图4)主要有一轴体301的顶面设有数个滑轮301a,又于轴体301的一侧间隔设置有数支臂架302,另于各臂架302面上设有数个真空吸盘体303可以吸附玻璃60,于轴体301一端设置有齿轮304供传动装置305驱动(另参考图7)掀架体30旋动,并连动其各臂架302的真空吸盘体303所吸附的玻璃60同步掀移到另一方向呈水平定位。

一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其台面设有多个气孔40a,并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的(另参照图7)前缘设有数个升降定位杆22,及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一侧设有侧定位顶板42,(请参考图6)可供玻璃60顶靠快速进入工作精准定位。

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结合有一鼓风机21,该鼓风机21是供以高气压入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内,并经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台面的各气孔40a排出气压,(请参考图5)顶推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台面上工作中的玻璃60的底面造成玻璃60的浮动,即可轻易推动玻璃60位移入工作定位。

以及,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的底部结合有升降装置43,可驱动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升降入各工作定位。

其中,掀架体30是位于气浮风箱平台20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之间,该掀架体30的各臂架302,呈水平定位于气浮风箱平台20的各凹槽20a中。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贴合机结构的实施输送玻璃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气浮风箱平台20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借由各别的升降装置24、升降装置43顶推上升,令气浮风箱平台20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的台面是呈等高度,且该高度的定位是高于掀架体30的各臂架302的真空吸盘体303,即可将第一片玻璃60推入气浮风箱平台20上,并同时驱动鼓风机21施以高气压入气浮风箱平台20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内,并由各别的气孔20b、气孔40a排出气压,顶推第一片玻璃60的底面造成浮动,第一片玻璃60即可轻易的由气浮风箱平台20推移经过掀架体30的各滑轮301a,直入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上,(请参照图6)并以升降装置43下降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的高度,再进行第一片玻璃60与边框条61贴合的工作。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贴合机结构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完成第一片玻璃60与边框条61的贴合,再另于边框条61上注胶待贴,即驱动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与气浮风箱平台20的各升降定位杆22上升,并驱动鼓风机21施以高气压入气浮风箱平台20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内由各别的气孔20b、气孔40a排出气压顶推贴合有边框条61的第一片玻璃60底部造成浮动,即可轻易将其推移顶靠升降定位杆22与侧定位顶板42快速入精准定位,又于气浮风箱平台20置第二片玻璃60,借气浮风箱平台20各气孔20b排出的气压,顶推第二片玻璃60的底部而造成浮动,即可轻易推移第二片玻璃60去顶靠升降定位杆22与侧定位块23快速入精准定位,(图7)并以升降装置24驱动气浮风箱平台20与第二片玻璃60同步下降,令气浮风箱平台20的台面低于掀架体30各臂架302的真空吸盘体303高度,真空吸盘体303即直接承接第二片玻璃60进行抽真空将第二片玻璃60吸附,(另参照图6)再以传动装置305驱动齿轮304旋动掀架体30并连动各臂架302及真空吸盘体303所吸附的第二片玻璃60同步掀移到另一方向呈水平定位,第二片玻璃60即与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上的第一片玻璃60所贴合的边框条61呈一间距对应,再以升降装置43驱动工作气浮风箱平台40上升直至第一片玻璃60所贴合的各框条61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片玻璃60呈微间距才停止上升,即对各臂架302的各真空吸盘体303破真空放下第二片玻璃60与各框条61贴合,如此完成贴合工作可达到精准对位贴合、提升良率与不耗工作人员体力及防止工作受伤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