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搅混及均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807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搅混及均流装置,它包括压力容器(1)、吊篮(2)、堆芯下支承板(3),所述吊篮(2)的下端焊接在堆芯下支承板(3)的上方,吊篮(2)与压力容器(1)之间形成有环形下降腔(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于压力容器(1)的下腔室(18)内的二次支承及流量分配组件,所述的二次支承及流量分配组件包括二次支承柱(5)、能量吸收器(6)、流量分配板(7)、中间连接板(8)和基础连接板(9),所述流量分配板(7)由若干块等厚度的曲面板(10)相互交错而围成,相邻曲面板(10)之间围成流水孔(11),流量分配板(7)的正中心开设有中心孔(12),流量分配板(7)上还设有绕中心孔(12)分布的连接柱(13),流量分配板(7)经连接柱(13)固连于堆芯下支承板(3)下方,所述基础连接板(9)与下腔室(18)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基础连接板(9)的上部设置有多个能量吸收器(6),中间连接板(8)设置于能量吸收器(6)的顶部,中间连接板(8)的顶部设置有多根二次支承柱(5),二次支承柱(5)的另一端由下往上贯穿流量分配板(7)且固连于堆芯下支承板(3)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搅混及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支承柱(5)的截面为Y字形、十字形、X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搅混及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支承柱(5)的叉板(14)上开设有通水孔(19),所述通水孔(19)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搅混及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支承柱(5)的叉板(14)的外端面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搅混及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支承柱(5)的上下端均固连有连接盘(15),连接盘(15)端面上开设有螺栓连接孔(16),其中一个连接盘(15)经螺钉穿过螺栓连接孔(16)且与堆芯下支承板(3)螺纹连接,另一个连接盘(15)经螺栓穿过螺栓连接孔(16)且与中间连接板(8)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搅混及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配板(7)的外径为下腔室(18)半径的1~2倍,流量分配板(7)的厚度为下腔室(18)半径的0.05~0.2倍,流量分配板(7)与堆芯下支承板(3)之间的距离为下腔室(18)半径的0.08~0.2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堆下腔室冷却剂搅混及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分配板(7)上还设有绕中心孔(12)分布的支承柱过孔(17),所述的二次支承柱(5)贯穿支承柱过孔(17)设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