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型防割复合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3475发布日期:2018-10-19 23:2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暖型防割复合布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暖型防割复合布料。



背景技术:

防割布是高性能、超耐用的织物,能够运用于户外服装、运动服装、行李包装和运动装备,防割布面料的特殊结构赋予它优异的耐磨性、耐撕性、及柔韧强度。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1371820.2,公开了一种防割布料,在上布料层与下布料层之间设有由若干菱形排列的PVC包塑钢丝相互连接而成的防割层。该布料为使用PVC包塑钢丝编织而成的防割材料作为防割层,虽然能够增强布料的强度,但是,钢丝为金属材料,明显的增加了布料的重量,而且其柔韧度较差,限制了布料的可塑性,而且极易导电,保暖性也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可塑性且低成本的保暖型防割复合布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保暖型防割复合布料,包括防割面层、位于所述防割面层下侧的基布层、以及位于所述基布层下侧的加绒层,所述防割面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间隔设置,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纬纱与所述第二纬纱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为超高强聚乙烯纤维,所述第二经纱和所述第二纬纱为涤纶,所述第一经纱和所述第一纬纱的直径为R1,所述第二经纱和所述第二纬纱的直径为R2,R1>R2,所形成的所述防割面层的表面为:所述第一纬纱的顶点截面与所述第二纬纱的顶点截面的高度差为h,h>0。

具体的,所述防割面层与所述基布层之间、所述基布层与所述加绒层之间均通过布料粘合胶进行粘合。

具体的,所述基布层为亚麻纤维。

具体的,所述加绒层为黏胶纤维和丝绒相互交织编成。

具体的,所述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的密度均为30根/厘米。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防割面层采用较粗的超高强聚乙烯纤维及较细的涤纶混合编织而成,而现有的为超高强聚乙烯纤维或者芳纶作为防割层,其成本较高;将防割面层的表面为超高强聚乙烯纤维置于最外侧,当复合布料受到锋利的刀具等的刮划时,超高强聚乙烯纤维优先与刀具接触,而超高强聚乙烯纤维具有高强度的特点,从而保护了内侧的涤纶;该复合布还增加了一层加绒层,增加了复合布料的保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暖型防割复合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割面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防割面层1、经纱11、第一经纱111、第二经纱112、纬纱12、第一纬纱121、第二纬纱122、基布层2、加绒层3、布料粘合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3所示:

一种保暖型防割复合布料,包括防割面层1、位于防割面层1下侧的基布层2、以及位于基布层2下侧的加绒层3,防割面层1由经纱11和纬纱12编织而成,经纱11包括第一经纱111和第二经纱112,第一经纱111与第二经纱112间隔设置,纬纱12包括第一纬纱121和第二纬纱122,第一纬纱121与第二纬纱122间隔设置,第一经纱111和第一纬纱121为超高强聚乙烯纤维,第二经纱112和第二纬纱122为涤纶,第一经纱111和第一纬纱121的直径为R1,第二经纱112和第二纬纱122的直径为R2,R1>R2,所形成的防割面层1的表面为:第一纬纱121的顶点截面与第二纬纱122的顶点截面的高度差为h,h>0,此时防割面层1的表面为超高强聚乙烯纤维置于最外侧,当复合布料受到锋利的刀具等的刮划时,超高强聚乙烯纤维优先与刀具接触,而超高强聚乙烯纤维具有高强度的特点,从而保护了内侧的涤纶。

为了将防割面层1、基布层2与加绒层3紧密粘合,防割面层1与基布层2之间、基布层2与加绒层3之间均通过布料粘合胶4进行粘合。

进一步的,基布层2为亚麻纤维。

为了使加绒层3拥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加绒层3为黏胶纤维和丝绒相互交织编成。

为了进一步的增强防割面层1的强度,第一经纱111、第二经纱112、第一纬纱121、第二纬纱122的密度均为30根/厘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