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铜层压板、印刷电路板及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10264发布日期:2019-12-14 00:1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覆铜层压板、印刷电路板及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铜层压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铜层压板及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安装的小型化、高密度化,信息的大容量化、高速化,对印刷电路板的耐热性、吸水性、耐化学性、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和介电性能等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技术中,印刷电路板由覆铜层压板制成,而所述覆铜层压板包括树脂基板和贴设于所述树脂基板的铜箔;所述树脂基板为树脂和纤维材料混合制成。

然而,相关技术中,由于所述纤维材料内的纤维横向和纵向编制交叉点和非交叉点处含量不同,使得所述树脂基板内的纤维分布不均匀,导致不同位置的介电性能差异较大,影响材料介电均匀性,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应用。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覆铜层压板及印刷电路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电性能优的覆铜层压板及印刷电路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覆铜层压板,其包括绝缘基板以及覆盖于所述绝缘基板表面的铜箔层;所述绝缘基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由纤维制成的表面纤维毡与树脂共同形成的共混物或无纺布增强复合材料与树脂共同形成的共混物;所述铜箔层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纤维体积含量占所述第一绝缘层总体积的20%-85%。

优选的,所述纤维为玻璃纤维、石英纤维和有机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两层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绝缘基板还包括夹设于两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的第二绝缘层,所述铜箔层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纤维体积含量占所述第二绝缘层总体积的体积分数等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纤维体积含量占所述第一绝缘层总体积的体积分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纤维体积含量占所述第一绝缘层总体积的20%-85%。

优选的,所述树脂为树脂基体与填料共同形成的共混物;所述树脂基体为聚苯醚、氰酸酯、环氧树脂、苯并噁嗪、碳氢树脂、双马来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酯和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包括有机微球、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填料的粒径为0.1微米至5微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由本发明所述的覆铜层压板制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表面纤维毡或无纺布浸渍树脂,烘干后制得第一绝缘层预浸料;

步骤s20,将铜箔层和第一绝缘层铺层,然后按照既定工艺进行热压固化,得到覆铜层压板;

步骤s30,将所述覆铜层压板按照设计的电路经曝光、显影、刻蚀以及表面处理后制得所述印刷电路板。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覆铜层压板包括绝缘基板以及覆盖于所述绝缘基板表面的铜箔层;所述绝缘基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由纤维制成的表面纤维毡与树脂共同形成的共混物或无纺布增强复合材料与树脂共同形成的共混物;所述铜箔层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表面。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纤维分布均匀,有效提高所述绝缘基板的介电性能,从而使得所述覆铜层压板的介电性能优。本发明的印刷电路板采用了上述的覆铜层压板,使得其介电性能得到有效的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覆铜层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覆铜层压板的第一绝缘层的纤维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覆铜层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同时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覆铜层压板100,其包括绝缘基板1和铜箔层2。

所述绝缘基板1,所述绝缘基板1包括第一绝缘层11;所述第一绝缘层11为由纤维制成的表面纤维毡与树脂共同形成的共混物或无纺布增强复合材料与树脂共同形成的共混物。

其中,更具体的,所述树脂为树脂基体与填料共同形成的共混物。

所述纤维为玻璃纤维、石英纤维和有机纤维中的任意一种,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进行具体的选择。

进一步的,若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体积分数过低,则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介电常数和吸水率低;而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体积分数含量过高,容易导致材料表面因缺少树脂变得不平整,导致覆铜后表面存在褶皱、纤维纹路等缺陷。因此,为了保证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及吸水性能,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体积含量优选为占所述第一绝缘层总体积的20%-85%。

本实施例一的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体积含量与第一绝缘层11性能之间的关系符合下表一所示,请同时参阅下表一:

表一、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第一绝缘层的综合性能表

当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体积含量占所述第一绝缘层11总体积的20%时,所述第一绝缘层11在1ghz的频率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3.28,弯曲强度为221mpa,在常温条件下的吸水率为0.06%;

当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体积含量占第一绝缘层11总体积的30%时,所述第一绝缘层11在1ghz的频率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3.62,弯曲强度为293mpa,在常温条件下的吸水率为0.08%;

当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体积含量占所述第一绝缘层11总体积的50%时,所述第一绝缘层11在1ghz的频率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4.31,弯曲强度为437mpa,在常温条件下的吸水率为0.14%;

当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体积含量占第一绝缘层11总体积的85%时,所述第一绝缘层11在1ghz的频率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5.62,弯曲强度为690mpa,在常温条件下的吸水率为0.23%。

所述树脂基体为聚苯醚、氰酸酯、环氧树脂、苯并噁嗪、碳氢树脂、双马来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聚酯和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形成的共混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基体为聚苯醚,当然,其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进行具体的选择。

所述填料包括有机微球、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二氧化硅和所述二氧化钛作为无机填料,该无机填料的加入,能够有效地调整所述树脂的介电常数、提高其热力学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基板的阻燃性;所述有机微球作为有机填料,能够提高所述填料与所述树脂基体的界面强度,使得所述填料在所述树脂中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避免了所述填料的容易发生沉降的问题,从而保证所述树脂的材料性能的稳定性。所述填料呈颗粒状,其颗粒的粒径大小也直接影响其与所述树脂基体混合之后的稳定性,通过减小所述填料的粒径大小,能够有效地提高所述填料与所述树脂基体的混合稳定性,在此,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填料的粒径为0.1微米至5微米。

所述铜箔层2,所述铜箔层2覆盖于所述绝缘基板1表面,更具体的,所述铜箔层2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铜箔层2为压延铜或电解铜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铜箔层2的厚度为8微米至50微米。

更一步的,所述铜箔层2与所述第一绝缘层11之间的接触面的粗糙度rz为1.2微米至6微米,有效增加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使得所述铜箔层2与所述第一绝缘层11之间的贴合更加可靠,避免了覆铜板层压板100表面上出现明显的纤维纹路,提高了所述覆铜层压板100整体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层11为所述表面纤维毡与树脂共同形成的共混物;如图2所示的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分布示意图,由于所述表面纤维毡为多层纤维随机分布制得的结构,该结构无明显空洞,使得所述表面纤维毡的纤维的分布均匀,改善了编织点和非编织点出介电性能的均匀性,有效提高所述绝缘基板1的介电性能,从而使得所述覆铜层压板100的介电性能优;而且,由于所述表面纤维毡的纤维的分布均匀,避免了横纵向力学性能差异大的问题以及垂直于纤维的方向的力学强度低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所述绝缘基板1的力学性能,以提高所述覆铜层压板100的力学性能。

同时,所述表面纤维毡为由连续原丝或短切原丝不定向地通过化学粘结剂或机械作用结合在一起制成的薄片状制品,其只需要短切纤维即可制得,且无需编织,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有效降低所述绝缘基板1的制作成本,从而使得所述覆铜层压板100的成本低;另外,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将所述表面纤维毡的面密度控制在10g/m2以下,使得所述树脂能够更好地浸润所述表面纤维毡,降低了所述绝缘基板1的制作难度,为制备出超薄复材基板提供了条件。

当然,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结构形式不限于此,其也可以为所述无纺布增强复合材料和所述树脂共同形成的共混物,由于所述无纺布增强复合材料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其内部的纤维分布均匀,也可有效地提高所述绝缘基板1的介电性能,从而使得所述覆铜层压板100的介电性能优。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基板具体的结构形式是不限,所述绝缘基板可以为一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构成的单层结构;也可以为由多层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叠合构成的多层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其由本发明所述的覆铜层压板制得。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表面纤维毡或无纺布浸渍树脂,烘干后制得第一绝缘层预浸料。

步骤s20,将铜箔层和第一绝缘层铺层,然后按照既定工艺进行热压固化,得到覆铜层压板。

步骤s30,将所述覆铜层压板按照设计的电路经曝光、显影、刻蚀以及表面处理后制得所述印刷电路板。

由于所述覆铜层压板具有较优的介电性能及力学性能,使得制成的所述印刷电路板也具有较优的介电性能及力学性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所示,为了满足实际应用中不同厚度产品的需求,绝缘基板还可以增设第二绝缘层,比如,在本实施方式二中的覆铜层压板100’中,其包括绝缘基板1’和铜箔2’。

所述绝缘基板1’包括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2’,所述绝缘基板1’为所述第一绝缘层11’与所述第二绝缘层12’共同构成的多层复合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一绝缘层11’包括两层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绝缘层12’夹设于两层所述第一绝缘层11’之间,所述铜箔层2’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远离所述第二绝缘层12’的一侧。

实施例二的第一绝缘层11’与实施例一的第一绝缘层的构成及性能是相同的,对于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描述实施例二的第二绝缘层12’的构成及性能。

所述第二绝缘层12’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纤维增强材料包括由纤维制成的纤维织物增强材料和无纺布增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进行具体的选择。

更优的,所述第二绝缘层12’的纤维体积含量占所述第二绝缘层12’总体积的体积分数等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体积含量占所述第一绝缘层11’总体积的体积分数,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纤维体积含量占所述第一绝缘层11’总体积的20%-85%,则所述第二绝缘层12’的纤维体积含量占所述第二绝缘层总体积的20%-8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绝缘层12’主要用于调整所述覆铜层压板100’的厚度,以使得所述覆铜层压板100’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其厚度的要求,而所述第二绝缘层12’具体的厚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具体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覆铜层压板包括绝缘基板以及覆盖于所述绝缘基板表面的铜箔层;所述绝缘基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由纤维制成的表面纤维毡与树脂共同形成的共混物或无纺布增强复合材料与树脂共同形成的共混物;所述铜箔层贴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外表面。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纤维分布均匀,有效提高所述绝缘基板的介电性能,从而使得所述覆铜层压板的介电性能优。本发明的印刷电路板采用了上述的覆铜层压板,使得其介电性能得到有效的优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