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26412发布日期:2020-08-11 21: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板包括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夹芯层、骨架支撑层,夹芯层包括若干个泡沫块,骨架支撑层为网格状,所述骨架支撑层设置在第一面板层与第二面板层之间,泡沫块填充于骨架支撑层的网格中,骨架支撑层与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和骨架支撑层同时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所述泡沫块为聚氨酯泡沫块、pvc泡沫块或酚醛泡沫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中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或芳纶,树脂为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面板层的厚度为0.5-5mm,第二面板层的厚度为0.5-5mm,骨架支撑层的厚度为5-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板,其特征在于:骨架支撑层的网格形状为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车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由下至上依次将离型膜-第一脱模布-第一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进行铺层;

(2)、将与泡沫块对应的树脂泡沫组合物倒入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的网格中;

(3)、在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上表面依次铺设第二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第二脱模布,至此获得层叠体;

(4)、将步骤(3)铺层完成的层叠体置于热压机上热压固化成型;

(5)、固化完成后脱模处理,即得车厢板;

所述第一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第二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和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中的纤维和树脂分别对应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和树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的网格形状为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热压固化成型的压力为0.5-5mpa,固化温度为20-180℃,固化时间为0.5-12h。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为pet膜、pe膜、pi膜或opp膜;所述第一脱模布和第二脱模布为聚四氟乙烯脱模布、尼龙66脱模布、尼龙6脱模布或聚酯脱模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车厢板的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厢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及第二面板层、夹芯层、骨架支撑层,夹芯层包括若干个泡沫块,骨架支撑层为网格状,所述骨架支撑层设置在第一面板层与第二面板层之间,泡沫块填充于骨架支撑层的网格中,骨架支撑层与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一体成型。制备步骤如下:由下至上依次将离型膜‑第一脱模布‑第一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进行铺层;将树脂泡沫组合物倒入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中;铺设第二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第二脱模布;热压固化成型,脱模处理,即可。本发明车厢板,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潘广镇;余启勇;董会娜;刘光亚;姚栋嘉;李倩;杨红霞;张东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3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