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是一种柔软耐洗人棉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2.混纺即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既有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如涤棉布、涤毛华达呢等,混纺分为毛粘混纺、羊兔毛绲纺、tr面料、高密nc布、3m防水摩丝布、天丝面料、柔赛丝、tnc面料、复合面料等。
3.目前人棉混纺面料抗皱性和抗菌性等较差,且耐洗性较差,使用寿命较低,不便于清洗,难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柔软耐洗人棉混纺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柔软耐洗人棉混纺面料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目前人棉混纺面料抗皱性和抗菌性等较差,且耐洗性较差,使用寿命较低,不便于清洗,难以满足使用需求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柔软耐洗人棉混纺面料,包括人棉混纺基层,所述人棉混纺基层顶部复合连接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顶部复合连接耐洗层,所述人棉混纺基层底部复合连接抗皱层,所述抗皱层底部复合连接抗静电,所述抗静电底部复合连接抗菌层。
6.进一步地,所述抗紫外线层的厚度是人棉混纺基层厚度的二分之一。
7.进一步地,所述耐洗层的厚度是抗紫外线层厚度的二分之一。
8.进一步地,所述抗皱层的厚度是抗紫外线层厚度的三分之二。
9.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的厚度是人棉混纺基层厚度的三分之二。
10.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的厚度和抗皱层的厚度相同。
11.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抗皱层和抗菌层等,解决了目前人棉混纺面料抗皱性和抗菌性等较差,且耐洗性较差,使用寿命较低,不便于清洗,难以满足使用需求问题,提高人棉混纺面料的抗皱性和抗菌性等,提高人棉混纺面料的耐洗性,便于人棉混纺面料的清洗。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示意图;
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人棉混纺基层,2、抗紫外线层,3、耐洗层,4、抗皱层,5、抗静电,6、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9.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3.本实施例中的人棉混纺面料可以适用于制作各种服饰,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衣服,本实施例中的人棉混纺面料可以用于制作如下衣服。
24.该衣服,包括衣服本体、衣领,衣服本体、衣领之间通过缝合凸条缝合固定在一起,缝合凸条由连接片一、连接片二组成,且连接片一、连接片二的端面形状类似于l形,用于降低缝合凸条与身体接触部分更小,从而降低接触时产生的不适。连接片一的上端通过细线缝合在衣领上,连接片二的下端通过细线缝合在衣服本体上,且连接片一与连接片二之间也通过细线缝合固定在一起;衣服本体上开设有安装槽二,衣领上开设有安装槽一,且连接片一的上端位于安装槽一内,且连接片二的下端位于安装槽二内,通过将连接片一、连接片二部分隐藏在衣服本体、衣领内,在满足彼此之间的缝合固定的同时降低缝合凸条与身体接触部分,降低接触时产生的不适。连接片一、连接片二由内到外均由柔软层、吸汗层、弹性层三层组成,且柔软层、吸汗层、弹性层之间采用热轧的方式进行固定。柔软层采用人造纤
维制成,柔软层具体为超细莫代尔纤维,超细莫代尔纤维的纤度极细,大大降低了丝的刚度,作成织物手感极为柔软,从而使得缝合凸条与身体接触部分更加柔软,降低接触使得不适感。吸汗层采用吸湿排汗纤维制成,吸汗层上还混纺有高吸水纤维,吸湿排汗纤维以及高吸水纤维都可以很好的对汗液进行吸收,当头部汗液随着脸颊向下滑落时会流淌至脖颈处,与缝合凸条接触时,缝合凸条可快速对与之接触的汗液进行吸除,使得整体穿着更加舒服。弹性层采用橡胶纤维制成,弹性层上还混纺有聚酰胺纤维,橡胶纤维以及聚酰胺纤维都具有很好的弹性,便于更好的将连接片一缝合到衣领上,便于更好的将连接片二缝合到衣服本体上,便于连接片一、连接片二之间更好的缝合。
25.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制作其他的服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人棉混纺面料进行介绍。
26.请参阅图1
‑
3所示,一种柔软耐洗人棉混纺面料,包括人棉混纺基层1,所述人棉混纺基层1顶部复合连接抗紫外线层2,所述抗紫外线层2顶部复合连接耐洗层3,所述人棉混纺基层1底部复合连接抗皱层4,所述抗皱层4底部复合连接抗静电5,所述抗静电5底部复合连接抗菌层6。
27.通过抗紫外线层2可以提高人棉混纺面料的抗紫外线性,降低人棉混纺面料的老化速率,通过耐洗层3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耐洗性,通过抗皱层4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性,通过抗静电5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通过抗菌层6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
28.所述抗紫外线层2的厚度是人棉混纺基层1厚度的二分之一,抗紫外线层2由聚烯烃纤维线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线构成,聚烯烃纤维线具有很强的抗紫外线降解性能,同时聚烯烃纤维线也具有较高的弹性,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线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紫外线性,通过抗紫外线层2可以提高人棉混纺面料的抗紫外线性,降低人棉混纺面料的老化速率;所述耐洗层3的厚度是抗紫外线层2厚度的二分之一,耐洗层3由富强纤维线和牛奶蛋白纤维线构成,富强纤维线耐碱性较高,对肥皂等洗涤剂的耐受性较好,牛奶蛋白纤维线真丝强度高,耐洗耐穿,通过耐洗层3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耐洗性;所述抗皱层4的厚度是抗紫外线层2厚度的三分之二,抗皱层4由聚酯纤维线和芦荟纤维线构成,聚酯纤维线具有很好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芦荟纤维线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和回复性,解决了棉织品易皱性和尺寸不稳定性,通过抗皱层4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性;所述抗静电5的厚度是人棉混纺基层1厚度的三分之二,抗静电5由宾霸纤维线和碳纳米管聚酯导电纤维线构成,宾霸纤维线柔软细腻,并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湿功能,同时具有较高的防静电性,碳纳米管聚酯导电纤维线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通过抗静电5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所述抗菌层6的厚度和抗皱层4的厚度相同,抗菌层6由甲壳素纤维线和薰衣草纤维线构成,甲壳素纤维线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同时具有优良的吸湿保温功能,薰衣草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神助眠性能,通过抗菌层6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
29.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抗紫外线层2可以提高人棉混纺面料的抗紫外线性,降低人棉混纺面料的老化速率,提高人棉混纺面料的使用寿命,通过耐洗层3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耐洗性,便于人棉混纺面料的清洗,通过抗皱层4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性,防止影响人棉混纺面料的美观性,通过抗静电5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
抗静电性,防止静电损害人体健康,通过抗菌层6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功能多样,便于使用。
30.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1.本技术功能多样,通过抗紫外线层可以提高人棉混纺面料的抗紫外线性,降低人棉混纺面料的老化速率,提高人棉混纺面料的使用寿命,通过耐洗层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耐洗性,便于人棉混纺面料的清洗,通过抗皱层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性,防止影响人棉混纺面料的美观性,通过抗静电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防止静电损害人体健康,通过抗菌层可以使人棉混纺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便于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